登陆注册
3068100000004

第4章 侨居和游学的青少年时代

对于小阿尔弗雷德来说,俄国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也是忙碌的。巍峨壮观的宫殿,造型奇特的东正教教堂,繁华的街道,留着大胡子的官员和商人……一切都是家乡所没见过的。而且,新家比过去要宽敞得多,也舒适得多。

但是小家伙无法继续沉浸在初来乍到的惊喜中了,因为父亲——5年没见,父亲已经显得陌生而且严厉——已经给他和两个哥哥找好了家庭教师,并一再嘱咐他们务必勤奋学习,尤其是在学校里就成绩优异的小阿尔弗雷德。他对3个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尽快地完成学业,早日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在自己年老力衰以后能接过自己的班。他早就想好了,老大罗伯特头脑灵活,善于与人交际,是个很不错的商人,以后叫他负责工厂的采购和销售应该会令人放心。老二路德维希擅长机械制造,日后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至于最小的阿尔弗雷德,他还太小了,看不出将来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物,但毫无疑问,他头脑最聪明,性格也最沉稳,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年纪还小,家里现在有钱了,只要好好培养,这小家伙一定前途无量!

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下的俄国,政治制度依然十分落后,官僚主义的行政机构、严厉的检查制度充斥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个从西欧来的外国人,在当时那种政治动荡的局势下,要想在俄国谋生的话,就必须有特别的东西作为“技术移民”的资本,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实干能力,以及能够谨小慎微地与上层打交道,找到过硬的后台才行。伊曼纽尔·诺贝尔具备所有这些条件。因此,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他的工厂的生产稳定提高,产品也不断增加。他与俄国政府的关系非常良好,特别是军队里的一些高级官员,很欣赏他的那些新发明。1844年,一名俄国军官在给上级的报告里写道:

诺贝尔在我们面前用一种火药爆炸装置将一大片土地炸上了天。实验非常成功,这种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大量制造,非常值得我们予以重视。倘若把这种装置应用到战场上去,我们只需要一队工兵在指定区域快速埋设这种爆炸装置,敌人一旦进入,必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这段蜜月期延续了很长时间,1846年,伊曼纽尔用自己发明的碾压机作为主要设备,建立了一座新的更大的工厂,生产供应蒸汽机、水管及铁器制品;这家工厂在俄国的国营和私营企业中,都享有非常高的信誉,因此产品供不应求。

这个家庭现在总算交上了好运,伊曼纽尔·诺贝尔挣了很多钱,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他首先想到的是偿还在瑞典欠下的债,恢复自己清白的名誉。这件事很快就完成了。他不仅还清了在瑞典的欠账,还在圣彼得堡买了一幢华丽的大房子,装修得富丽堂皇,房间里铺设着自己工厂里生产的暖气管道,一家人都舒舒服服地住在里面。

父亲给孩子们请的家庭教师自然也是最好的,其中包括俄国著名的化学教授尼古拉·齐宁(1812—1880)和瑞典语文、历史教师拉斯·桑特森(1789—1853)。这两位教师渊博的学识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活动,对诺贝尔兄弟将来的前途和广泛兴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前者,齐宁教授的化学知识非常丰富,对新发现的物质也很感兴趣。正是他,第一次把硝化甘油带到了诺贝尔父子的面前。这种黏稠的油状液体非常容易燃烧,它的结晶体就连敲击一下都会噼啪作响冒出火花。因此一下子吸引住了伊曼纽尔和小阿尔弗雷德的注意力,日后他们的命运也就跟这种物质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阿尔弗雷德继承了父亲的强烈的求知欲,对种种奇妙的化学现象着了迷,在齐宁的指导下孜孜不倦地做着研究,他的化学知识变得越来越丰富,做实验的水平也在飞速提高。到后来,他完全可以胜任在父亲的工厂里做帮手的工作了。平日里不怎么夸奖别人的父亲也不由得当着别人的面称呼他为“我的好学而勤奋的阿尔弗雷德”。

至于语言和历史教师桑特森,他主要负责人文方面的素质培养。在这方面,大概只有阿尔弗雷德受益最多了。父亲和两位哥哥都是心思简单、富有冒险精神的实干家,不怎么关注优雅的文采和深沉的哲学思想。只有阿尔弗雷德,看上去在这方面很有天赋——尽管这种天赋往往被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天赋所掩盖。兄弟三个不仅学习瑞典语和俄语,还学习英语、法语和德语。这其中,要数阿尔弗雷德学得最好。到了后来,在两个哥哥出去玩的时候,小阿尔弗雷德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玩翻译游戏:把法文的书籍翻译成其他各种语言,再将这些语言重新翻译回法语,然后对照译文与原文的区别,从而发现语言中蕴藏的细微的意思区别。靠着这种方法,他很快熟练地掌握了这些语言,并能写出情感细腻、表达优美的句子。这一点让他的语言教师也惊奇不已。

除了语言,阿尔弗雷德在文学上的进步也突飞猛进。与他那体格健壮、性格豪迈的父亲和两位哥哥不同,身体瘦弱的阿尔弗雷德一向习惯于在心灵的世界里自由翱翔,这时在良师的指导下,自然也对那些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伟大的思想发生了兴趣。那是多么美的一个世界啊!人类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因为人能够战胜自然,改造自然,更因为人类能够认识自己!倘若说对自然科学诸如化学、物理和数学的钻研,追求的是一种简洁的、认识事物内在规律之“真”的话,那么人文领域的文学、历史和哲学则追求的是人类心灵之“美”。只有美丽的心灵才能发现和感悟自然之美,才能令人成为人,而非一种能够改造自然的动物而已。在实验室里看着一种试剂缓慢而清晰地与另一种溶液发生反应,看着预期的化学现象精准地出现,或者发现一种新的物质、找到一种新的方法,那的确是一种激动人心的成就。而当捧读一本好书,思接千载,神交古人,为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而惊叹,为小说中主人公悲惨的命运而流泪,为诗歌中的深沉情思而感动……思想的火花不可遏制地迸发,灵感的源泉汩汩流淌,这种时刻的美妙,完全不逊于实验成功的那种狂喜。这两种截然不同而又无比美妙的感觉,阿尔弗雷德都幸运地拥有了。

他爱上了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并开始学着写诗,像雪莱那样歌颂自由、爱情、正义和生命的美好。父亲不懂文学,也不屑于谈论文学,他觉得文学都是些华而不实、没有实际作用的句子罢了。然而母亲却支持他的这个爱好,母亲说,只有高贵的人才能理解和爱好文学。在母亲的支持下,这种爱好伴随了阿尔弗雷德的一生,也使得他具有了更加深邃的思想、更加细腻的情感,使他有别于一般只懂得做实验的实验员或者只懂得挣钱的企业家。很少有人知道,在他那为世人所熟悉的发明家、企业家的名声之下,他还是一个默默地守望着美好情感的诗人,在冷静的甚至是单调乏味的外表之下,他还拥有一颗敏感的心。近代以来的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化学家和企业家数不胜数,然而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着眼于人类和平发展的理想显得与众不同。这其中,文学爱好的因素功不可没。

光阴荏苒,阿尔弗雷德很快地从一个年幼体弱的孩子长成了一位意气风发、孜孜不倦于学习的年轻人。他渴求知识,几乎所有被他碰到的重要学问,都被他像海绵吸水那样吸收进了大脑,新鲜的社会生活也成了他磨炼自己思想的最好的大学,他既继承了父亲的优点,又在此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他说:“我把生活看成是一份珍奇的礼物,是大自然母亲亲手赋予我们的一颗宝石。让我们自己来磨炼它,直到这颗宝石用它的光泽来奖赏我们的辛勤劳动。”

1850年,父亲交给17岁的阿尔弗雷德一个重要任务:出国去考察、学习。这种“学习旅行”的方式在当时的欧洲很流行,贵族子弟和有钱人家的孩子往往在十几岁完成了基本的学业之后,要外出周游各地,才能算是学业的成功。在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下,进行这种旅行一方面是危险和困难的,另一方面也因此格外有价值。当时的人们不能通过广播、电视和其他媒体很快获得世界各地的资讯,因此只有亲自旅行才能了解世界。从书斋中走出的青年们在各地参观游览,既开阔眼界,又增长社会阅历,还能就某一专门领域遍访名师,考察世界各地在这一方面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德国著名大文豪歌德就曾经写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其中就反映了当时欧洲的这种习气。这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中国古代,也有这种“游学”的风气。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唐宋时代的士大夫子弟在十几岁的时候也常常出游各地,拜谒名师。二者都是由家庭资助,不同的是西方的“学习旅行”着重增加阅历、学习最新知识以便运用到个人的事业上来;中国古代士人的游学虽然也有在掌握了书本知识后增加社会阅历的考量,但更看重投靠亲友,寻找能理解自己的知己和能举荐自己的伯乐,以在官场上谋得职位。两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前者表现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们比封建主义制度下更自由、选择更多、也更看重个人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正是这种历史趋势,使得当时欧洲社会非常鼓励冒险和创造精神,才会涌现出包括诺贝尔父子在内的一大批科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极大地促进了欧洲文明的发展,并进而改变了世界文明的版图,把人类世界塑造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阿尔弗雷德的这次学习旅行为时两年,游历了美国、瑞典、德国、法国和意大利。1851年,他对这次旅行,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在我年轻的时候,

曾大胆离家远走,

到海外异国旅游。

一种怪念生心头:

漫漫大洋,无限锦绣,

却不能使我留念回首,

因为我心目中的海洋,

更加浩瀚悠悠。

这两年时间,是他生活中一段情况不明时期。我们不知道他具体的行踪和日常生活的情况,只大约知道,他游历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美国和巴黎度过的,在纽约期间,他曾见过当时著名的人物约翰·埃里克森船长,取得了某些需要的图纸和了解了当时美国科技发展的情况。当时正是美国日新月异而又经历动荡的时期,由于在废除奴隶制上的意见不一,南北两大社会阵营激烈对立,源源不断涌向新大陆的移民更加剧了混乱局面。阿尔弗雷德在这里肯定见识了不少欧洲社会中难得一见的现象,也肯定冒出了不少想法。可惜,由于没有详细的资料,这一切我们都无从知晓了。他也没有提到任何关于他对当时正蓬勃发展的美国军火工业的观察情况,那是他和他的父亲所关心的领域。

在巴黎,他可能是在那里的某所实验室里继续他的化学学习。他还在巴黎认识了一位在药店里工作的少女,并深深地爱上了对方。不幸的是,不久这位少女就因病辞世。从他为此写下的诗句中可以看出,这是他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死亡的含义,并开始用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他变得更成熟、更坚定,也更喜欢沉思了。在诗中他写道:

我的爱与逝者同在,

弥留之际我没能在她身边守候,

现在只能独自神伤。

凝视着她的芳容,

庄严的葬礼令我心中一凛:

尘世的哀愁实在微不足道,

从这一刻起,

芸芸众生的欢乐我不再分享,

美人的倾慕和多情的泪水,

不再使我动情……

约翰·埃里克森(1803—1889)是位瑞典海军工程师,他与小伊曼纽尔·诺贝尔年龄相仿,在瑞典时彼此就认识。他后来去了美国发展,发明了热式发动机,改进了螺旋桨推进器,又以他所设计的在美国内战中使用的“低舷铁甲舰”而闻名。由于他的兴趣和发明多与机械化战争及蒸汽和热力技术有关,而这些技术又正是小伊曼纽尔在圣彼得堡的机器厂所应用的,因此,可以设想阿尔弗雷德去拜访约翰·埃里克森一事,是事先计划好的,旨在为企业取得某些先进技术。阿尔弗雷德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带回了工厂需要的东西。此外,在游历中他的语言和化学知识也获得了进一步的丰富。但可惜的是,我们知道的情况到此为止。关于在巴黎和纽约的其他情况,比如敏感的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一定会在这番游历中,在像纽约和巴黎那样光怪陆离、无奇不有的大都会中看到和听到很多东西,一定会有足以震撼他的心灵、改变他的一生的思想变化。这些情况到底是怎样的,都没留下详细的记录。这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因此我们只能大致勾画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当时的样子:与同龄人相比,不管是在知识的积累还是在精神的成熟方面,他都已经明显地出类拔萃了,他精通德语、英语、法语、瑞典语和俄语,他是一位经过科学训练的化学家。他还有着强烈的文学爱好,有着深邃的想法。他是一个早熟、聪明、体弱多病、富于幻想和性格孤独的内向青年,现在经历了一番游历,他的人生观已经逐渐定型,他渐渐地从忧郁和孤独转向坚定,将要开始新的人生征程。

同类推荐
  • 白崇禧传

    白崇禧传

    程思远编著的《白崇禧传——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不评论白崇禧个人的功过是非,唯集中记述其毕生经历。白崇禧曾在北伐、抗战帮助过蒋介石,但又三次逼蒋下野。蒋、白之间的悲欢离合,记录了国民党政权从发展、由兴到衰败的历程。
  • 光魂

    光魂

    本书介绍了一个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和中国的“863计划”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中国光学之父、中国精密机械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现代计量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一个集二十多个“中国第一”于一身的人。他就是中国著名光学家王大珩的生平事迹。,本书是《中国国防科技科学家文学传记》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传记文学
  •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的一生,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是短暂的,但是,他的生命历程如同史诗一般;那深刻的底蕴,肤浅的人根本不可能体会,只有崇尚真实的人才能走到他的内心深处。他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用一生写就了生命的悲歌。在他身上,我们会看到自信和勇气,激情与幻想,勤奋与斗志,而他也凭借这些,使自己的人生达到辉煌。今天,世界充满着变化,无数的机遇,只有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才能得到。全欧洲的热血青年们,没有谁比拿破仑更适合做你们的榜样了!他在所有的西方人中,独一无二,在历史的舞台上呼风唤雨,掀起狂风巨浪,并为之付出了毕生的代价。
  •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单人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自传,以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独家披露其成长经历、追梦历程、环球故事和航海日志。他曾是一名被哮喘折磨的儿童,苦苦与疾病斗争寻找自信;他曾是影视圈中成功的广告制作人,与众多明星合作,制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片;他曾是艺术圈内的知名画家,在法国、新西兰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 撒切尔夫人传

    撒切尔夫人传

    玛格丽特·撒切尔——这位本世纪的政坛巨星——出生的年代,正是英国社会比较动荡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虽使大英帝国获得了战胜国的桂冠,但却是以国力大耗为代价的,英国自此明显地走下坡路。在国内,称霸了英国政坛半个多世纪的自由党已衰落下去,由工会创立的工党迅速兴起,政治舞台上出现了英国历史上少有的三党竞争的局面,英国政局处于不稳定状态。玛格丽特出生的这一年——1925年,虽然没有可载入历史的重大事件发生,但这前后却都发生了对英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1924年,英国工党首次上台执政,虽然是少数党组阁,并不到一年就下了台,但这标志着工党的兴起和壮大,是破天荒第一由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政党掌握政权。
热门推荐
  • 恶妻Ⅱ:老婆哪里逃(完+解禁)

    恶妻Ⅱ:老婆哪里逃(完+解禁)

    恶妻上部:天杀的!他竟然被一个女人给“算计”了!他可是风云整个XX的霸主雷元帝耶!最让他气愤的是,直到最后他还不知道那个小丫头长得什么样。小丫头,敢“算计”他,就是翻遍整个地球也要找到她!++++++++++++++++++++++++++++++++++++++++++++++++++++++++++++++++++恶妻下部:他带球上阵,杀往意大利,找到三年前消失的她!哪知,她二话不说,恶狠狠蹦出一个字——滚!丫丫的!他可是堂堂XX教父,竟然被她骂得狗血淋头!这气咋消?美男计,苦肉计,空城计,以至于连娃娃计一个接着一个的上!丫丫的,要这样还不成,他直接绑人!=========================================推荐好友文文:富士山下《偷香小兔子》:http://m.pgsk.com/a/82419/风烛月冷心残丝《教父的小“暴”君》:http://m.pgsk.com/a/102490/暗雨初凝《雏伎戏冷帝》:http://m.pgsk.com/a/107291/晴初开《宫墙柳:造反皇后文》:http://m.pgsk.com/a/117160/
  • 余生请跟我走

    余生请跟我走

    嗜血腹黑,死亡的象征。她为了复仇,故意接近一个象征死亡的他,精心设计了一场死亡游戏。四年后,(全文完)他暗夜王者,为了一颗心脏,‘死亡’的她再次与他相对...“好久不见。”她淡淡地嘴角一勾。“好久不见?!”他勾唇一笑,这一次他要做那颗心脏,因为它死,她也会死,她不死,就注定逃离不了他的手心!腹黑对腹黑,强者遇上强者,是相互刺伤还是追逐与逃跑的好戏....且看她如何一步步俘虏夜帝的心!
  • 繁忙人士的简单健身法

    繁忙人士的简单健身法

    众所周知,工作、事业较为忙碌的人们,大多会忽略自身的健康问题。他们也往往会自认为没有太充足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健身锻炼。这种意识和行动上的双重缺失,所导致的是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整体处于一种极不理想的状态,他们的身体也往往存在着重大的健康隐患。本书正是面向“繁忙人士”这个数目庞大的特定人群,并有的放矢地为他们提供简便易学、切实可行的日常简单健身方法,旨在改善他们的体质与健康状况。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时空之生死恋

    穿越时空之生死恋

    几世孽缘,被诅咒的痴男怨女,命运将怎样安排?
  • 九龙灵修

    九龙灵修

    传统的修真界,闯出一片天下!从传统的修真界,苍凉的思绪氤氲在晚霞中。冷酷无情的撕杀,冰冷的寒风吹过,屠戮一方的征途!不一样的“仙界”!无情的剑,开拓出一片疆土;有情的义,轻轻的拂过冰寒刺骨的长剑。晚风撩拨起寂寞的青丝,走向不一样的“仙界”,时间与空间的对撞,淡淡的血腥飘扬在晚风之中,一场杀戮的征程!
  • 爱宠倒追妻

    爱宠倒追妻

    “慕筱,你给我滚!”他冰冷的声音,带着无情的字眼,将少女所有的梦都打碎了。他们本是青梅竹马,本该两小无猜,奈何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她总是追逐的那一个。一颗玻璃般纯粹的心,无怨无悔的追逐,恋了十五年,追了十五年,她却从来都不知道,原来那人是那样的厌恶自己!“瑾哥哥,我恨你!”一颗玻璃心破碎,她决绝的冲出门外,却从未曾想过,原来因为自己的错爱,她受到的惩罚有那么重!失去太多,身心俱疲的她涣然醒悟,她才知道原来自己错的离谱!累了,卷了,想要放弃了,可是那人却如天神般降临,用从未有过的深情看着她:“筱筱,嫁给我,让我照顾你!”只是物是人非,她没有力气再爱了……注:此文男主是专情,痴情的绝世好男人,女主甜美,善良,此文乃披着虐文外衣下的宠文,喜欢的亲们,欢迎收藏,~\(≧▽≦)/~啦啦啦
  • 如意令

    如意令

    海先生、乔素素和海先生的前妻,海先生是成功的大教授,乔素素曾是某中学英语老师,现在是海先生的现任妻子。海先生的前妻已经去世,但依然与乔素素之间有竞争关系。付秀莹选择了一个敏感时间——清明节,海先生对死者的悼念以及拜祭都触痛了生者,于是死者和生者的竞争关系在这一天达到了高潮。付秀莹将乔素素、海先生心理的变化写得惟妙惟肖。
  • 剑破转天

    剑破转天

    以往的恩怨必定用鲜血去洗涤!逆天路中,背负血海深仇,他最终能否攀上苍穹之巅,不料绝境之时峰回路转,体内惊现超级元神!至此,神兵秘法尽收囊中,屠神证道?,却偏偏资质平庸,崛起之路谁人可挡?曾经的屈辱定用无上荣光褪去
  •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是索德浩在硕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前后历经数载,反复补充了不少资料,是今天研究长江流域汉晋以来墓葬考古和相关历史背景的一部颇具参考价值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