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7000000006

第6章 河北梆子历代名家(2)

天津解放前夕,银达子到广播电台为商店做广告,用收入来挽救濒临灭绝的河北梆子剧种。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后,银达子倡议组建“复兴河北梆子剧团”。不仅演传统戏,还演新戏配合新中国的政治宣传,如《兄妹开荒》等。

1953年,银达子又与韩俊卿等组建国营天津市河北梆子剧团,排演《秦香莲》作为建团献礼,后来出任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副院长。

1953年秋,银达子奔赴朝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慰问演出。

接着,银达子以天津市人民代表的身份与另一代表韩俊卿倡议筹建天津市戏曲学校,培养京剧、评剧、河北梆子三大剧种的接班人。这一提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采纳,后来很多活跃于舞台上的中青年戏曲演员都是在那时培养的。这样,银达子继往开来,为复兴河北梆子立了一大功。

1959年11月,银达子在北京出席全国工交财贸系统群英会时,因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时年64岁。

(七)金刚钻

金刚钻本名王莹仙,1900年生于北京。9岁开始学戏,师承刘小仲与青菊花(文和),学演梆子青衣。12岁以金刚钻为艺名,在北京三庆园、广德楼等戏园演出。后定居天津,从艺数十年,演戏活动范围很广,在上海、北京、汉口、奉天、张家口等地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金刚钻由著名皮黄(京剧前身)演员李春来介绍到上海后,参加梆子、皮黄“两下锅”的临时戏班,演出于春仙茶园。当时,很有名望的皮黄、梆子演员均在这个戏班。金刚钻与这些名家同台演出,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取众家之长融入梆子剧种,艺术水平大为提高。民国初年,金刚钻与小香水、张小仙、小荣福并称“青衣四杰”,后来又荣获“梆子大王”的美誉。

金刚钻对于河北梆子女声唱腔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青衣行当的代表人物。金刚钻不仅河北梆子演得出色,京剧也唱得不同凡响。她经常一日演两场,每场剧种不同,行当不同,演法不同,被传为佳话。

民国初年,著名女演员小香水由青衣改攻老生之后,与金刚钻一生一旦合作了很长时间。这两位剧坛挚友,一位获得“秦腔泰斗”的美誉,一位享有“梆子大王”的美誉。

金刚钻的私生活严肃清白,在那极为污浊的社会里也无可挑剔。金刚钻身处险境,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定信念。她洁身自爱,不肯随俗逐浪,无论是手握生杀大权的权贵,还是腰缠万贯的富豪,有欲登门一睹姿色者,均遭严拒。

金刚钻对于公益事业非常热心,常参加赈灾义演,分文不取。1927年7月,她参与组织天津艺曲改良社,在天津东天仙戏院举行义演,将所有收入寄往上海支援五卅运动。

20世纪40年代,河北梆子日趋凋落,艺人星散,班社寥寥无几。京剧界的一些好友都劝金刚钻改唱京剧,戏院老板也出高薪邀请,但她执意不肯。她以秦腔门户支柱自许,绝不改弦更张。她与小香水、银达子、韩俊卿等志同道合的同行组织梆子戏班,固守天津中华茶园,苦苦支撑。为组班底,她将私有戏箱变卖,又和银达子一起到电台以演唱方式为商业做广告,将微薄收入平分给同班艺人维持生活。由于他们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矢志不渝,使天津的河北梆子终于维持到解放而没有解体。

中年以后,金刚钻百病缠身,体力衰弱,难以应付频繁的演出。但是,为生活所迫,她又不得不终年带病登台。

1948年4月9日下午, 金刚钻在天津中华茶园演出《拣柴》时,在台上突然晕眩。为了保证演出完整,她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把戏演完。结果,戏刚收场,她就昏倒在后台。同班艺人找来一辆平板车将其送往医院,因医治无效,于次日上午病逝。

金刚钻这位为丰富河北梆子艺术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戏曲艺术家,生前一贫如洗,死后竟无钱购买棺木。多亏德高望重的银达子急公好义,借演《烧骨计》之机,身穿孝服跪在戏台上哭诉金刚钻的凄惨晚景,向观众求助。不少观众出于对金刚钻的敬重和同情,纷纷往台上抛钱。银达子率戏班同仁用这些观众捐助的钱,总算把金刚钻草草安葬了。

(八)韩俊卿

韩俊卿生于1915年,一说生于1916年,籍贯不详,5岁时被卖到河北雄县戏曲艺人韩月夫(一说韩月恒)家学艺,12岁登台,成为青衣、花旦、武生、刀马旦、彩旦兼演的角色。1929年,韩俊卿入郝老成河北梆子班学艺。由于她终年苦练,年增艺长,不久便成了著名的河北梆子演员。

1937年之后,韩俊卿演出于天津各大戏院,声名鹊起。可惜好景不长,她因生天花依然日夜两场演出,声带疲劳过度,导致败嗓。她为了负担一家人的生活,继续登台献艺。不得已,她只好按照病变后的嗓音摸索新的唱法,演唱时尽量避开高腔高调,专在中、低音区迂回。她的唱腔声音宽厚,与传统的高亢、激越风格有明显的差异。与此同时,她为弥补唱功缺憾,努力在表情动作方面下工夫。不久,她在艺术实践上的出新,被天津群众认可,也受到同行的首肯。她这种以平腔低调、缠绵悱恻为特色的唱法,世称韩派,成为河北梆子旦行的新流派。她的表演细腻传神,唱腔低回婉转,浑厚甘甜,吐字清晰。在表演上,她打破青衣重唱不重做的陈规,根据人物的需要大胆地把京剧、昆曲等姊妹艺术的精华融入河北梆子旦行的表演之中。

1949年,韩俊卿加入天津移风剧社。

1952年,韩俊卿参加天津实验秦腔剧团。这年,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在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天津市选派韩俊卿、银达子、金宝环等名角进京,与河北省的贾桂兰、北京的李桂云等名角一起,联合组成河北梆子代表团参演。在这次有23个剧种、近百个剧团1600多位各地演员参演的盛会上,韩俊卿主演《秦香莲》,以独具特色的声腔和丰富细腻的情绪表演塑造出善良果敢、爱憎分明的古代妇女形象,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和戏曲界同行。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在观摩演出座谈会上赞叹说:“同是表现秦香莲的故事,韩俊卿同志演得那样真情动人。我们京剧《铡美案》,怎么就演不过韩俊卿的梆子呢?”这次会演,韩俊卿捧回演员一等奖,为天津争了光,也坚定了市政府全力扶持梆子艺术的决心,翌年便成立了由银达子、韩俊卿、金宝环任主演的天津市第一家国营戏曲剧团。

1958年,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建立,市委书记办公会任命韩俊卿为副院长。不久,市委宣传部让这位有38年舞台经验的老艺术家到小百花剧团专门从事课徒传艺。韩俊卿愉快地服从工作需要,把家搬到剧团的集体宿舍,早起时看学生练功,晚上陪学生演戏,不分白天黑夜,把全部精力用在教学上。

韩俊卿擅长的剧目有《秦香莲》《打金枝》《三上轿》《荒山泪》《孔雀东南飞》《窦娥冤》等。

(九)王玉磬

王玉磬于1923生于河北省安新县,父亲陈栋才是河北梆子有名的演员,在冀中一带很有名气;她二姐王玉钟攻花旦,三姐王玉鸣唱青衣,在社会上也都小有名气。

王玉磬6岁开始跟随师叔王文炳学演梆子老生,很小就在台上表演《胡迪骂阎》《走雪山》等折子戏。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冀中平原的日本鬼子和汉奸横行霸道,民不聊生,艺人难以生存。于是,王玉磬到天津,在以银达子、韩俊卿为主演的戏班里搭班唱戏。这期间,她曾得到女性老生名家小香水的指教,为她后来在艺术方面取得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玉磬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结实纯正,宽浑明亮,无女子脂粉之音,透出一派男子阳刚之气。她的唱腔取“何派”(何达子)与“元派”(小元元红)之长,别具一格。她的演唱技法十分精湛细腻,慷慨时如虎啸龙吟,大气磅礴;柔润处似泉水叮咚,雅韵声声。她与名琴师郭筱亭共同创造的老生“反调”和“悲调”,大大丰富了河北梆子的老生唱腔。

早在清朝同光年间,天津就是河北梆子名角荟萃之地。在封建势力的摧残和日寇铁蹄的蹂躏下,河北梆子急剧衰落,到解放前夕,几乎濒临灭绝了。许多老艺人或逃亡他乡,或弃艺改行。这时的王玉磬虽然在剧坛已经崭露头角,却照样穷困潦倒,每天去戏园子演出,连电车票都买不起,往返全是步行。早上买一碗素丸子汤,泡一块豆饼,勉强对付一天。有人劝她不要唱戏了,干点别的吧,可她说什么也舍不得放弃唱梆子这一行。她在前辈艺人银达子的提携下,苦苦地坚持着,不甘心祖辈相传的梆子在她手里消亡。

1949年天津解放,王玉磬终于熬出了头。梆子剧团国营后,艺人的生活有了保障。1954年,天津市举办第一届戏曲会演,王玉磬在《杀庙》里扮演韩琦,获得演员一等奖,从此,她的知名度越来越大。

1958年,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成立,王玉磬与银达子、韩俊卿、金宝环、宝珠钻并列为五大主演。

王玉磬虽然又矮又瘦,但扮出戏来却格外大气,十分挑台。她擅演《辕门斩子》《太白醉写》《江东祭》之类以唱功为主的剧目。她嗓音极佳,一般演员难以相比。她的声腔师承前辈名家小香水,但不局限于一句一腔地模仿,而是以小香水的行腔作基础,把何达子的阳刚奔放、小元元红的委婉俏丽、银达子的中音宽厚等各派优长兼收并蓄,最终形成独特的个人演唱风格。她嗓音高亢洪亮,演唱时中气十足,一连四五十句的唱段,她都能唱得从容自若。一句“大拉腔”可以延续十几个小节,一气呵成,令人回肠荡气。她的唱功之所以能够进入炉火纯青的境地,绝非单凭嗓音得天独厚,更在于她通过苦练掌握的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强弱、高低、虚实、收放等唱功技巧,因此她能在润腔时自然巧妙地处理好欲擒故纵、欲扬先抑、欲强先弱的辩证关系,使声腔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

王玉磬在认真继承优秀传统艺术的同时,还积极排演新编剧目,有时还移植剧目。她先后在《赵氏孤儿》《苏武》《五彩轿》等剧中扮演主要角色。这些新剧目为她编创新腔、设计形体动作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自由天地。

1958年,王玉磬在排练《苏武》时,与琴师郭小亭合作,在原有女声反调二六板的基础上创作了男声“反梆子”新板式,用在苏武的核心唱段里,演出效果十分强烈,并被各地同行迅速效仿,现已成为男声唱腔不可或缺的固定板式。

王玉磬除了舞台演出外,还对自己几十年的演出实践进行总结,对一批老剧目本着去芜存菁的原则,反复锤炼,精雕细琢。经她整理的《苏武》《太白醉写》《辕门斩子》等剧中的唱段,已经成了广为传唱的经典之作。中国唱片总公司把这些唱段编辑成唱片,出版后极受各地戏迷的欢迎。她主演的《辕门斩子》还被拍摄成戏曲影片,并翻制成VCD光盘在全国发行。

为了尽快培养新的人才,王玉磬主动承担了课徒传艺的任务。几年间,她把剧院里的马惠君、张敏、李淑英、陈秀兰等青年演员收为徒弟。后来,沧州、石家庄、任丘县、北京市的一些中青年演员要求拜王玉磬为师,王玉磬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她把自己在几十年演出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弟子们,有时甚至抱病为徒弟说戏,演出时把学生叫到剧场去观摩。

王玉磬一生为河北梆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十)张淑敏

张淑敏于1937年生于北京,14岁时拜著名河北梆子演员李桂云为师。她细心学习李桂云的唱法,唱腔柔美,咬字清晰,有韵有味。15岁时又拜著名河北梆子演员贾桂兰(小金刚钻)为师,跟随贾老师到河北省学戏。1953年16岁时,张淑敏正式参加了河北省河北梆子剧团,同年冬随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赴朝慰问演出。

张淑敏经常学习兄弟剧种的演唱方法,提高自己演唱上的表现力。她嗓子好,高音清脆明亮,低音浑厚刚健,中音圆润畅通。她既融会了李桂云的柔润唱腔,又掌握了贾桂兰的高亢、激昂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张淑敏熟练地掌握了河北梆子的“颚音”“嗽音”“夯音”“吞音”“逗音”“喷音”等多种演唱技巧和各种共鸣音的运用方法。她最善于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她扮演的杜十娘被我国戏剧界知名人士誉为“一件成熟的艺术精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张淑敏以她高超的演唱艺术,卓越的表演才能,受到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南京及河北省广大地区观众的热烈欢迎。

张淑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起来的河北梆子演员的优秀代表。她拜李桂云、贾桂兰为师学艺,又在组织安排下受教于梅兰芳、荀慧生、常香玉等著名艺术家,在艺术上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她的唱腔艺术集各家各派之长,汲取姊妹艺术的精华,具有时代气质,能独树新风,别开生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张淑敏的代表剧目有《杜十娘》《龙江颂》等。

(十一)张惠云

张惠云于1941年生于河北高阳。

7岁开始随母亲张凤仙学习河北梆子,并配戏演娃娃生。

8岁开始演主戏,她的行当是青衣、闺门旦。

10岁时随父母参加了冀中九分区剧社,14岁加入河北定县梆子团,学演了《王宝钏》《秦香莲》《王春娥》《蝴蝶杯》《断桥》《拣柴》等,在团里挑起了大梁。

1959年,张惠云调入河北省跃进梆子团,跟随著名表演艺术家刘香玉学习她的看家戏《夜宿花亭》。

1963年,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先生又亲授张惠云《香罗带》《临江锋》,使其演技更上一层楼。

在此期间,张惠云主演的《夜宿花亭》《望江亭》《陈三两》《秦香莲》《蝴蝶杯》等剧目久演不衰。

1984年,张惠云在河北电台举办的首届河北梆子“鸣凤奖”中夺冠。

1985年1月,中国剧协为她举办了专场推荐演出,她以《陈三两》《夜宿花亭》两戏捧得了第三届中国戏曲最高奖“梅花奖”。

张惠云演出的《夜宿花亭》已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制成资料片永久保存。

1985年12月,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授予张惠云“优秀表演艺术家”称号。

因张惠云成绩显著,自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成为国家一级演员。

张惠云演出的剧目主要有《陈三两》《夜宿花亭》《秦香莲》《拾玉镯》《王宝钏》《王春娥》《望江亭》《蝴蝶杯》等。

同类推荐
  •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本书将百部外国艺术名著精华汇聚一册。外国艺术博大精深,时间跨度长,风格流派多,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怎样让广大读者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能以最少的时间,去了解和欣赏外国艺术这一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呢?本书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外国艺术名作百余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它们进行较全面的介绍,使读者朋友能够在轻松的阅读和欣赏中含英咀华,增知益智,并以此为阶梯,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热门推荐
  • 异世农场兵团

    异世农场兵团

    一觉醒来,他发现他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同时他震惊的发现,他体内融合了一个农场,正是因为它才使得他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随后,农场和主角重生到了一个死后不久被废去武学丹田的人身上。于是,故事就这样发生了......看他如何的拥兵自重,看他如何在异世界搅风搅雨,闯出一片属于他的天地!在看他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从此踏上一条血腥,危险之旅!成为一代异世枭雄!!!
  • 妖王宠邪妃

    妖王宠邪妃

    “来人啊,快点把四皇子和六公子救起来。”某丫鬟欲哭无泪的看着在水池中扑腾着的两小孩童。一边的侍卫,纷纷侧目看着身边一个如天使一般的孩童。孩童很是无辜的道:“你们都看着本郡主做什么?没看到四皇子和六公主还在水里吗?这两人要是丢了命,你们赔得起吗?”众侍卫暗自扁嘴,人可是郡主您亲自踢下水的!腹诽归腹诽,既然郡主发了话,这代表着,人是可以救起来了!【片段二:】“父王,歌儿把丽贵妃娘娘给揍了。”“为什么?”“丽贵妃娘娘说要送歌儿去天圣国和亲。”“那歌儿真的只是揍了丽贵妃这么简单?”某女童嘴角一勾,甜甜笑道:“当时桌子上有把剪刀,歌儿很顺手,然后一不小心剪刀就飞了出去,父王若是不信,可以问青衣。”身后的侍卫不由冒了冷汗,郡主的剪刀一不小心飞出去就能刚刚好在丽贵妃脸上画了个大叉叉,那要是郡主小心的话,岂不是…
  • 两个世界

    两个世界

    每每提到90后,我们的脑海就会浮现出两个字——叛逆!故事的主人公天若,就是这么一个不折不扣的90后,贴有叛逆标签的90后。他以自己上学来表现出的厌学、打架、早恋、去网吧、自动退学等事实,来表达自己对中国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他认为这些严重摧残了他的心灵,他很无奈,他呐喊着……
  • 嫡女皇妃

    嫡女皇妃

    “还不如通知夫人,以及身下的床。“小姐,夏沉香醒过来的时候,你醒了。”一个惊喜的声音传来,夏沉香看去,红木的家具,应是丫鬟,却觉得手使不上力,夏沉香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睡了一觉,玫红色的花帐,醒来就一切都不一样了,一眼看去,想来,这应该是传说中的穿越吧,看到的就是古色古香的房间,只是不知道自己穿到了哪里。夏沉香想要坐起来,说小姐醒了。自己的右手上缠了布。”似水对……
  • 九道婴仙

    九道婴仙

    【道破天下,唯我独尊】张小天,一个初生九天断脉的武学废才,却是千年不遇的修真奇才!得五行道,化五婴仙,又悟阴阳空三道!但本可逍遥为神,却得罪了神祖,被迫无法飞升,后经历万难,一一奇遇化险,终破飘渺九道,骑在神祖那个王八蛋头上。
  • 母仪天下:太后不善

    母仪天下:太后不善

    她是国际关系学博士生导师,死时四十三岁。再世她是大夏国四品官员的女儿,九岁入宫,十三岁为妃,十八岁接受宏德太后的封号,无可奈何却也不退缩的开始演绎她沧海桑田的一生!【为您推荐】李筝《寒门闺秀》鹦鹉晒月《太子》【真诚劝告】本文由鸟开坑,不求高收不求全跟,因为想写所以写,内容定型、脉络已在我心中清晰,不喜欢的不勉强跟进,所以婉拒批评。群号:65214984会员群号:175391498(私人重地,谢绝擅闯)鹦鹉的完结文:《阴毒妃嫔》《贤妻良母》《笑看妃乱》《低调少奶奶》推荐几个朋友的文文:《重生儿子不要爹》落随心《凰权》天下归元《兽婚》简思《妾本惊华》西子情《天才丑妃》紫楠《笨女人》张小鹿《毒宠狂野女长官》冰冷女人
  • 女宰相

    女宰相

    子弹的现代女强新文:凶猛女学~~~~~~~~~注意~~~~~~~~~她9527:无父无母,样貌平凡,天资聪明,十六岁破格加入警队,十七岁顺利加入黑社会,杀人无数,三十二岁死于非命,面目全非,身首异处。她欧阳飘飘:父母双全,国色天香,为人骄纵,从出生的一刻集万千宠爱,从小却任性妄为,伤人无数,十二岁被人伤,毙。她9527杀人无数,不得好死,却化作一缕轻魂穿越时空重新为人,从此欧阳飘飘改名龚小诺。初识天下第一剑在识天下第一商又识天下第一将终识天下第一帝龚小诺她只做幕后参谋,天下人只识凤枭,谁识龚小诺。龚小诺她只有一方家园,五亩田地,凤枭足智多谋为明君夺天下。龚小诺她只爱一人,凤枭名满天下众人景仰。龚小诺她逍遥过活嬉笑怒骂,凤枭笑傲群雄无人能撼。~~~~~~~~~~附缀:本文女主在凤雏时期轻松平和一些,凤啸期会恢复强大面目,女主性格多变,隐居时的轻松逍遥,商界里的尔虞我诈,战场上的心狠手辣,皇宫中的心机算尽,善于伪装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故事是波折,感情是慢热,女主是冷血,甚入!!!!!!!领养开始:(女主龚小诺的干妈,亲亲aipinguo!!!!)(男主之一,小星同学的干妈,亲亲李子聪!!!!)(最可爱的狼族,金子同学的干妈,亲亲筱水同学!!!!)每天下午两点更新,若是二更会在晚上七点左右!!子弹写文希望能多多的得到大家的鼓励。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左腿靠右腿,实在不好意思!!夹住手臂装鹌鹑,真是不好意思!!!仰天一声长啸,票票呀,鲜花呀,钻石呀,砸死我……,太不好意思了!!!!子弹去害羞五分钟。子弹的新文独统后宫宫斗文!前世她是雇佣杀手,一朝穿越却成武国皇后,用愚昧遮挡一身傲骨,用懒散掩盖一身潇洒,本是想用一生看一场宫廷大戏,却终未逃脱政治的枷锁,她用平定江山当作筹码,只为换取一生自由翱翔,不想他不守诺言,灭了她满门。原谅我寒儿,他未曾求人,为留她,他万般恳求。南又寒持剑落地,划下一道长长的剑痕,当心空无一物,它便无边无涯,从此恩断义绝,你我天各一方。野史记载武国皇后不守宫规不尊妇德行为粗俗为人跋扈心性恶毒祸殃朝政残杀臣妃……独统后宫作者是个笨蛋,简介从来简短。宫斗,姐妹斗,兄弟斗,父女斗,夫妻斗,字里行间诙谐搞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感情会有些曲折,过程有点虐心,结局一对一!!
  • 工作再苦也要笑一笑

    工作再苦也要笑一笑

    这是一本让你从心理走向成熟和强大的读物。如果你能够笑看职场风云,笑对人际纷争,那么你不仅能够做到真正的超然物外,而且还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工作再苦也要笑一笑(最新实用版)》总结了让职场人士感觉痛苦的八个来源。并分别给出了解决的方案和正确应对的方法:职业规划缺失带来的痛苦、求职技巧匮乏带来的痛苦、职场经验不足带来的痛苦、薪酬待遇不如意带来的痛苦、不善于应对人际关系带来的痛苦、职场“过劳”带来的痛苦、跳槽转型带来的痛苦、维护工作权利带来的痛苦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一场叫作时光的旅行

    一场叫作时光的旅行

    本书由著名作家严歌苓主编,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人物,汇集了张鸣、曹文轩、陈舜臣、韩美林、洪峰、王蒙等众多文学、文化、文艺界名家的最新作品,配以精致图片和摄影作品,图文交汇,着力探讨文学创作、文艺人生、历史观、社会热点、心理、教育等话题,同时也是众多作者交流学术观点、畅谈人生社会的平台,为众多作家、学者打造不一样的形象,挖掘最有前途的新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