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4600000006

第6章 商鞅变法(2)

3.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这是公元前344年具体实施的,对于统一赋税制度、俸禄制度和发展商业,都有一定的作用。统一全国的度量衡,是商鞅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它不但显示了某项标准在一个国家内必须统一,也昭示世人秦国有统一所有不同标准的决心。因此,对秦国而言,统一度量衡不过是这个决心的第一声而已。根据司马迁的概括,法令为“平斗桶、权衡丈尺”。斗桶,指计算容积的衡器;权衡,指重量的衡器;丈尺,指长度的衡器。商鞅在此次的改革中,统一了全国的容积、重量、长度的度量标准,以及货币制度。除了颁布政令,商鞅也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步骤来达到这个目标。首先是将全国的度量衡及货币规定出相同的进制,其次是制造统一的标准度量衡仪器,并将它们散发到全国各地,使各地以此为标准。流传到今日,我们还能看到“商鞅方升”(铸刻于秦孝公十八年的铜质,今藏于上海博物馆),就是散发给全国各地做标准的一种衡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度量衡及货币不仅在各国各地之间有差异,而且在一个国家之内也有差异,情形相当紊乱。例如齐国早期的公量以四升为斗,四斗为区,四区为釜,十釜为钟。然而,田氏为了收买人心,改作五升为斗,五斗为区,五区为釜,十釜为钟。同一个国家之内,就有两种标准。这样,当然给政府的税务制度带来很大的困扰,因而,统一这些不同标准是有远见的政治家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商鞅走在了时代的前头,不愧为改革斗士。

4.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公元前384年秦“初为赋”,这是按户按人口征收的军赋,就是云梦出土秦律所说的“户赋”,也称“口赋”,为汉代“算赋”的起源。秦律规定,男子成年要向政府登记,分家另立户口,并缴纳户赋。如果隐瞒户口,逃避户赋,就成为“匿户”,要严加惩罚。如果男子成年而不分家登记户口的,要加倍征收户赋。商鞅曾下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当时商鞅没有采取鲁国季孙氏那样“用田赋”的办法,而是采取按户按人口征收的办法,这是为了奖励开垦荒地,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增加地主政权的赋税收入。杜佑指出这是“舍地而税人”;马端也说,这是由于“任民所耕,不计多少,于是施舍地而税人”。《商君书·恳令篇》说:“禄厚而税多,食口众者,败农者也。则以其食口之数,赋而重使之,则辟淫游惰之民无所于食。”这是说,俸禄厚而收入田租多的,家中养着众多吃闲饭的人,这对发展农业生产十分不利。政府征收口赋,并加重他们的徭役,那么这些游荡懒惰的人就没处吃饭。这说明商鞅采取这项措施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限制官僚地主豢养的食客的数目。但是,只征收口赋的结果,受害最大的还是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因为这样大大增加了贫苦劳动人民的负担。商鞅规定一家有两个成年男子的必须分家另立户口,否则就要加倍征收赋税。这是为了确立以一夫一妇为单位的农户,以便于开垦荒地,扩大农业生产,增加政府的地租收入和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强力推行小家庭制除了有利于土地开发,增加国家税收之外,恐怕也和扩大兵源有关系。当时,征兵制是以户口为单位的,户口增加,兵的数量当然就随之增加了,《商君书·境内》谓全国的“丈夫、女子”都必须登记在册子上,这本册子就是国家收税、征兵的依据。所以,推行小家庭制是多种目标的,对秦国的国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这种对不分家的成年男子加倍征赋的法令,虽有助于小农经济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却给贫苦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5.改革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由于秦国的西南和西北都是少数民族,秦国统一了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因而秦国残留的戎狄风俗还是很多的。根据后代的记述,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与华夏有很大的不同,特别表现在男女婚事上:儿子可以娶他的后母,孙子也可以娶他的后祖母;祖父虽未死,他的孙子也可以娶后祖母;叔父死,他的侄子可以娶叔母;兄弟死,他的弟弟可以娶嫂子,从兄弟也可以。似此情形,证明其男女关系非常复杂,不因父子兄弟而有别,更不因此而分居,这与中原各国重视宗法血缘、伦理道德的中华传统习俗有很大的不同,还停留在原始社会的群婚、群居的制度阶段,因此,商鞅就实行法律移风易俗,使其接受先进的中原文化,其目的还是在于加强封建统治。

比较商鞅的两次改革,就会发现,第一次改革着重于基本层次方面:一方面实行分户令,挖掘农耕劳动力的数量潜力,使农业增产,粮食增收,为军粮做准备。另一方面鼓励百姓争功,以军为荣,建立****的体制,基本上围绕农耕、征战两大主题展开。到第二次改革,他征收人头税,统一度量衡,推行新的郡县制,这些都和建立统一的封建政权有很大的关系。换句话说,首次改革的眼光是放在国内,第二次改革就放眼中原了,据此,就足以证明,商鞅不愧为一个改革斗士,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改革先行者。

虽然商鞅推行第一次改革用了六年时间,而且成绩显著,然而,保守派的势力依然存在,以太子为首的一派旧势力仍然负隅顽抗,准备和这位外来宾客周旋到底。在第二次改革推行的第四年,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公子虔发难“复反约”,以身试法,与商鞅对抗,考验商鞅,商鞅依然与之对抗到底,再次惩罚了公子虔,割掉了他的鼻子。公子虔是太子的师傅,按中国传统“不看僧民看佛面,打狗也要看主人”的说法,他的一再被罚,是不给太子面子,此举虽然对保守派的打击非常大,但也为商鞅后来的悲惨结局埋下了祸根。商鞅为了贯彻改革,一再留下祸根,可算是因公忘私了。

铲平了保守派设置的障碍之后,商鞅继续推行变法改革,仅几年光景,举国上下都朝向“农耕、军战”的目标努力,秦国富强起来,而且声名远扬取得了山东各国的认同。秦孝公十九年,即公元前343年,为了庆贺秦国的丰功伟业,周天子致伯,如桓谭《新论》上说:“无制令刑罚谓之皇,有指令而无刑罚谓之帝;赏善诛恶,诸侯朝市谓之王;兴兵约盟,以信义矫世谓之伯。”周天子封秦孝公具有“兴兵约盟,以信义矫世”的“伯”的霸名。次年,据《史记》记载:“诸侯毕贺,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诸侯纷纷派使者前来祝贺,秦孝公还派公子少官为代表,带领军队与诸侯相会于逢泽,然后,一道朝见周天子,具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这时候的秦孝公,不但已达到求贤诏中所说的“西霸戎狄,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的战略目的,而且,秦国恐怕已有了更大的野心。

秦国逐渐强盛,发动了一连串的军事进攻。商鞅实行改革的第二年,秦孝公与魏惠王相会于杜平,这次相会,一则向诸侯显示秦国富民强,国势增加;二则秦急于打开向东的通道,所以借这个机会试探虚实。相会的第二年,即公元前354年,在魏国与赵国大战于邯郸的时候,秦国乘机从魏的背后攻打上来,斩首七千,夺去了魏国的少梁,这是商鞅变法后第一次军事上的大胜利。公元前352年,即秦孝公十年,商鞅被升为大良造,掌握了秦国的军政大权,这个时候的中原各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激战。魏军攻克了赵的国度邯郸,大部分军队胶着在那里,而楚国却来援助赵国,出兵攻打魏国,所以,魏国腹背受敌,东边的齐国见有机可乘,也出兵与魏国作战,打败了魏军,俘虏大将庞涓。掌握军政大权的商鞅,立刻带领大军长驱直入,穿过河西,直扑魏的旧都安邑,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安邑,这时候的魏惠王,才感到非常后悔:“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秦孝公二十年(公元前342年),魏国又与齐、赵、宋等国进行大战,魏国在马陵被齐国打得落花流水,太子申被俘虏,魏将庞涓自杀,魏国的国势江河日下。这时,商鞅向秦孝公建议:“秦之于魏,譬如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据领轭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打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秦居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秦孝公立刻接纳了商鞅的建议,即刻任商鞅为大将,出兵伐魏,而此时魏的主将是公子卬,有关这场战争,《史记·商君列传》这样记载:军即相距,商鞅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很显然,商鞅是以诈术欺骗魏公子卬,不是通过正当手段打败魏兵,用兵不厌诈的手段,骗走了魏国的主将,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并乘胜追击。这一战虽然生擒了魏的主帅公子卬,然而,却胜之不武,赢得非常不光彩。历史上非议商鞅以诈术取胜者不乏其人,比如与商鞅时代最接近的应侯说:“夫公孙鞅事孝公,极身无二,欺旧交,虏魏公子卬,卒为秦将破敌军,攘地千里……”用一“欺”字,可见当时的人对商鞅的做法已有微词了。其后批评者日多,《吕氏春秋·无义》说:“公孙鞅因伏卒于车骑,以取公子卬。秦孝公殁,惠王立,以此疑公孙鞅之行,欲加罪焉。公孙鞅与其母归魏,襄疵不受,曰:‘以君之反公子卬,吾无道知君。’”出卖旧友以赢取军功,秦魏两国都不能相容,商鞅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新序》里评价此事:“无信,诸侯畏而不亲。今商君倍公子卬之旧恩,弃交魏之明信,诈取三军之众,故诸侯畏其强而不亲信也。”诈取军功,商鞅虽有功于秦,却违背了中华民族的儒家礼仪道德规范,永远逃脱不了历史的道德审判。

总而言之,自改革以后,秦国富民强,加上商鞅的多谋善战,为秦国带来丰硕的战果,开地千里,威震天下,秦国后来的国君都蒙其泽。就在商鞅生擒魏公子卬后,秦孝公封商鞅于商、于之地十五城,人称其为“商君”,他的个人功业达到了顶峰。这个时候的秦国,内力法度,外修兵备,南有巴蜀,东战河西,此时的秦国已不再是昔日的屈居一隅的边远小国,而是一个具备了向东扩张实力的军事强国了。秦孝公以后的历代国君,就沿着商鞅开创的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最后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伟业。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当时是也,商君佐之,内力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去西河之外。”可见,若无商鞅及其变法,秦恐怕没有拱手而去西河之外的能力,恐怕也没有能力统一天下。

同类推荐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
  • 中国古代贪官传

    中国古代贪官传

    古今中外,治阮大铖国之道,治吏为要。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而吏治腐败的基本形式是贪污受贿。
  •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最终打败了西楚霸王。他就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他是如何掌握天下,又如何成为开国帝王的呢?《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就会告诉你答案。他既见利忘义又胸达大度,他既冷漠无情又惜才爱才。时势造英雄,一代草根成君王。权权谋与智慧,成王败寇后人评!
  • 莫言:诺奖的荣幸

    莫言:诺奖的荣幸

    本书是国内唯一部零距离、长时间,及时而又深度解读莫言的权威读本。莫序,道出了他们同窗同道之间的深情厚谊;朱文,更见证了莫言从北京魏公村走向斯德哥尔摩红地毯的神奇道路。附录中朱寒汛的万字散文《小鼠侃象》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80后”文学青年对莫言的别样观察,前后呼应,形成了父子两代研读莫言的独特景观。代后记,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近30年前,莫言与朱向前们追逐文学梦想的小环境和大背景。
  •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主要内容包括: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周作人:心里住着两个“鬼”的淡漠旅人;张恨水:惹得读者为作品人物“请命”的书生;刘半农:“如君之人已不可再得”;许地山:“他似乎永远不会说‘不’”等。
热门推荐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防骗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防骗术

    本书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人们。具体包括:洞悉商场骗局、预防贼骗手段、谨防色骗婚骗、最佳反骗技巧等内容。
  •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介绍了生活中常见器具,如筷子、剪刀、梳子、镜子等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如笔墨纸砚等文化收藏品的前世今生,读来贴近生活,妙趣横生。
  • 无爱侧福晋

    无爱侧福晋

    (小喜的第一个文)前世的王娇,是一个冷情的女警。这一世的王娇,则是个侧福晋。何为侧福晋?嫡福晋之下,庶福晋之上!一穿越过来,就在给别人生孩子,亦没有见到孩子的面,也没有见到那个所谓的丈夫九阿哥‘胤禟’!等终于见面时,一句话,把她赏给了同母的五阿哥‘胤祺’,他们都爱着一个美艳女子,而她,什么都不是。。。最后干脆抱着孩子逃了出去,种猪们,再见!五年后再次相见,她孩子的父亲又让她去服侍四阿哥!她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推荐一下自己的新文:【废弃狼妃】喜欢的话记得收藏哦!★☆★☆★☆【此文属于雷文,所以侧福晋送人了,纯属个人想象!与历史其实还是有点不同的,记住啊,雷文!不喜误入!由于是雷文,男主可以随便选!】小喜自己的文文:【无爱女法医】【废弃狼妃】【肥婆皇后】朋友的文文:【冷后】【妃穿不可】【鬼医王妃】【五岁小福晋】【第二十房男妾】ooooooooooo喜欢的朋友就多多收藏,多投票推存,多给点鼓励!谢谢!ooooooooooo
  • 十月围城(独家完结)

    十月围城(独家完结)

    【《十月围城》小说完结版7月15日12点独家发布,领先电视剧播出一步,敬请阅读。电视剧由钟汉良、刘小小主演,4大卫视热播中】清末民初的省港地区,一个草根小人物——车夫阿四的逆袭。宣统二年,同盟会在香港商议举行大规模反清起义活动。广东将军铁山奉诏刺杀孙中山。为了确保孙中山顺利召开会议并且安全离开香港,富商之子李重光甘愿作为孙中山的替身便于引开铁山等人的注意力,要求黄包车夫阿四故意拉着重光在众目睽睽之下逃亡,于是遭到了铁山的杀手层层围追堵截……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日记缘

    日记缘

    一个俊美如妖孽的男子斜躺着,邪恶一笑说:“老婆,过来帮我脱鞋。”冷场了!她恨得咬牙骂:“你给我正经一点!”而他淡定回之:“对你,我一直不想正经。”“……”腹黑、妖孽、极品、强大集一身的伦少,正经起来也不是人!(本书简体出版名:《最好的年龄,遇见最美的你》,喜欢的亲们,请购一部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许多人为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涵着大海,一句话中蕴藏着博大的智慧。一本好书可以滋润你的心田,一篇美文也可以让你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 请让我们吃的健康些

    请让我们吃的健康些

    张海君编著的《请让我们吃得健康些》讲述了: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假食品、污染食品:黑大米、黑豆腐、黑啤酒、、泔水油、注水牛肉、硫黄熏制的银耳、亚硝酸盐漂白的熟食等消息接二连三,触目所及,皆是惊心之物。我们每个人都在问: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请让我们吃得健康些》编写的目的不是教你怎样鉴别食物,而是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朋友行动起来,认识食物面临的问题,追根究源,一起努力为人类寻求健康饮食和低碳饮食,为了大家的健康和地球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