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4200000003

第3章 三国魏晋南北朝佛(2)

道武帝好读佛经,特别注意礼敬僧人。僧人法果为了弘扬佛法,大谈道武帝乃当世如来,要沙门向道武帝行大礼。道武帝大喜,让法果担任沙门统,掌管天下僧人。过去,沙门不向皇帝行大礼,法果说,道武皇帝乃当今如来,沙门礼敬他,乃是礼敬如来。这是一种既坚持原则又具有灵活性的让步,为佛教继续发展开辟了道路。

北魏道武帝下诏在京城建寺修塔,使佛教信徒和出家僧人有了活动和居住的场所。

北魏道武帝死后,其子拓跋嗣继位,为北魏明元帝。明元帝继承父亲遗志,崇黄老,敬佛法,不仅广建佛寺和佛塔,还要求沙门帮助他引导民俗,以佛教作为统治工具。对于高僧法果,明元帝更是优礼有加,多次下诏授法果为辅国宜城子、忠信侯、安成公等爵号。这是中国历史上由封建皇帝加封僧人爵号之始。

北魏道武、明元二帝对佛教的尊崇,使北方佛教势力大增。

424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继位后,经常与高僧谈佛论法,并于四月八日佛诞日用车载佛像游行,自己则亲登门楼散花致敬。

北魏占领了广大地区,为了巩固统治,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服兵役、徭役和缴纳租税。而沙门免兵役、徭役和租税,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兵源和财力。因此,北魏太武帝于太延四年(438年)让沙门五十岁以下者还俗。

太武帝注重儒学,崇信道教,想用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巩固政权,争取汉人的支持。道士寇谦之通过太武帝宠臣崔浩将有关道书上献朝廷,说太武帝是太平真君转世,应登坛受符,使天下进入太平盛世。太武帝大喜,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并亲登道坛受符。在寇谦之等人的煽动下,太武帝开始排斥佛教了。

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卢水胡人盖吴在陕西率众起义,陕、甘地区的汉、胡人民纷纷响应。次年,北魏太武帝御驾亲征,进驻长安。一天,太武帝发现长安一座佛寺里藏有兵器,又在该寺中发现了大量的酿酒器具及富人寄存的许多财物,该寺地下还藏匿许多美女。太武帝大怒,在崔浩的建议下,下令诛杀沙门,焚毁佛像。佛教沙门无论少长,全部坑杀,绝不留情。这样,北魏境内再也见不到沙门的影子了。

北魏太武帝此次灭佛,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遭受的首次灭顶之灾。

北魏正平二年(452年)太武帝被太监所杀,其子即位后又被太监所杀。其孙文成帝拓跋浚即位后,下诏恢复佛教。他在复兴佛法诏书中赞扬佛教助王政、益仁智、斥邪僻、开正觉,并把太武帝灭佛之举说成是各级官吏错误理解皇帝圣旨所致。

文成帝命令各州郡县广建佛寺,允许百姓出家,出家人数规定大州五十人,小州四十人。

文成帝在恢复佛法的同时,还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来源。他于和平初年(460年—465年)任命高僧昙曜为沙门统,主管全国佛教事务。昙曜奏请文成帝,允许那些被掳来从事耕地的民户每年向朝廷管辖僧寺的机构上缴六十斛粟,供作僧曹费用,文成帝准奏。

昙曜在任沙门统期间,在平城主持开凿了五所石窟,每个石窟中雕造一座佛像,高的七十尺,低的六十尺。这是大同云岗石窟营造之始。

北魏文成帝死后,献文帝、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等人都信佛。他们大建佛寺,举行法会,营造石窟。北魏末年,境内计有僧尼二百万人,佛寺三万余所。北魏佛教虽遭到太武帝的禁毁,但恢复速度之快出乎人们的意料,说明佛教已经具备了扎实的社会基础。

北周武帝时,北周境内有佛寺一万多所,和尚、尼姑二百多万人。这些人不劳而食,还享受不纳税、不服徭役的特权,成了社会的寄生虫。掌管寺院的和尚成了大地主,许多农民受不了苛捐杂税的盘剥,往往带着土地投靠佛寺,受着寺院的残酷剥削。

北周武帝的父亲宇文泰和两个哥哥都是佛教信徒,他本人因受家庭影响,小时候也信佛。

北周武帝即位后,关中大旱,出家后还俗的卫元嵩上书周武帝,提出灭佛的主张。他说:“唐尧虞舜时,没有佛教和寺庙,国家很太平,被称为太平盛世;而南朝的齐、梁两朝寺庙很多,却很快就亡了国,这是值得引以为戒的。陛下要想使国家强盛起来,对那些拥有巨额财富的和尚不能和穷人一样看待。穷人交纳赋税,可以不服兵役;那些有钱的和尚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服兵役,不服兵役就要增交免役费。这符合佛教的平等思想。周武帝看了卫元嵩的信,高兴地说:“卫元嵩说得好,正合朕意。”于是,他采纳了卫元嵩的建议,叫各地寺院除了留足自己吃的粮食以外,多余的都要拿出来赈灾。

不料,有钱有势的僧侣地主不肯把粮食拿出来救灾,反倒乘机放高利贷,兼并土地,大发横财。

周武帝见和尚横行不法,便下令禁佛,没收关、陇、梁、益、荆、襄等州僧侣地主的土地和寺院财产,充作军费;销毁铜佛像和铜钟、铜磬等,用以铸造铜钱和武器。将近百万的僧侣和受寺院剥削的农户编为均田户,去开荒种地。将那些适龄的征去当兵,扩充军队。

周武帝宣布灭佛,有的和尚威胁他说:“禁佛是要下地狱的。”周武帝坚定地说:“只要百姓得到快乐,我愿受地狱之苦。”周武帝灭佛,打击了僧侣地主,使国家增加了物质财富,发展了生产,相对地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为消灭北齐、统一中原创造了条件。

周武帝灭佛,一些虔诚的僧人或混迹民间,或逃往山林,或渡江南逃。北僧南逃在客观上促进了南北朝佛教的交流。

晋室南渡后,魏晋玄学的余波波及江南,人们皆喜谈玄论道。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佛教在南朝的发展显示出注重理的特征。南朝佛教注重理论的发挥,因而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生了冲突。围绕华夷、因果、形神等问题,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展开了争论。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晋王朝被其大将刘裕所取代。刘裕称帝,国号为宋,史称刘宋。在不足二百年的时间内,宋、齐、梁、陈四朝迭相更替,与北魏南北对立,史称南北朝。南朝社会很不稳定,佛教却在南朝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刘裕代晋前,常与僧人交游。有个名叫法称的和尚曾到处散布说:“嵩神告诉我说刘将军乃汉家苗裔,当受天命而君临天下。”这是刘裕借和尚之口为自己篡位制造舆论。刘裕称帝后,特别礼遇僧人,特别尊崇佛教。

刘裕死后,其子刘义隆继位,史称文帝。文帝极重文教,设立四学,一为儒学,命雷次宗主持;一为玄学,命何尚之主持;一为史学,命何承天主持;一为文学,命谢元主持。这四学中虽无佛学,却内含佛学。刘义隆将佛教义学附于玄学,佛教所论的因果、形神、顿悟、渐悟等问题均为玄学的理论主题。这就在客观上给佛教以一定的地位,使佛学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和普及。

刘宋文帝对大臣说:“我不敢反佛,这是因为一些贤达之士都信佛,他们关于佛学的一些议论和文章充分说明佛教极有利于王化。如果普天之下的人都信佛,那朕就可以坐享太平了。在刘宋文帝的倡导下,晋宋之际名士谢灵运作《佛影铭》《佛赞》《辨宗论》等,称颂佛法高深。他在《辨宗论》中,大力宣扬了佛教的顿悟学说。

原来,佛教传入中国后,基本上主张人们必须经过长期的修习才能悟道。南北朝时,僧人竺道生提出无须长期修习,一旦把握了佛教的真谛,即可突然觉悟。这种觉悟被称为顿悟,而以前那种悟道被称为渐悟。刘宋文帝时,道生的顿悟说刚提出不久佛学界许多人持反对意见。谢灵运乘文帝广开言路之机,大力宣传顿悟说,实际上是要求佛教建立更为世俗化的方便快捷的修行法门。如按渐悟说,须经长期修习才能觉悟,是士人所不容易接受的;若不须经长期修习即可把握真谛,即可觉悟,这是士人所企盼的。谢灵运宣传顿悟是适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而提出的佛教进一步中国化的妙招。

何承天为四学之一史学的主持人,曾著《达性论》反对佛教的众生论和轮回说。

何承天认为佛说一切有情,包括动物、植物在内称为众生是荒谬的,天地之间以人为贵,不能和动物、植物相提并论。

佛教主张因果业报,大讲六道轮回,人之善恶决定了人要在天、人、阿修罗(魔鬼)、地狱、饿鬼、畜牲六道中轮回。何承天认为这种说教是荒谬绝伦的,凡人有生必有死,人死则神散,和自然界的春荣秋枯一样,哪会有什么六道轮回呢?

何承天的观点在当时颇为新颖,曾引起震动。针对何承天的观点,颜延之著《释达性论》进行反驳。他说佛教所谓众生是庶类的总号,因此人类之外当有众生。另外,人在气数之内无不感应,因果施报之道无有不应,因此此生之外当有来生,应再受形,此为轮回。

何、颜二人的争论最后由刘宋文帝裁定。刘宋文帝认为《达性论》阐明了儒家之教,不失为得力之作;而《释达性论》阐明佛法,尤为至理。宋文帝虽对二者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态度,但作为封建帝王,能够广开言路,使思想界十分活跃,确属难能可贵。

沙门慧琳著有《白黑论》,认为儒、释二教殊途同归。佛教界认为慧琳贬黜释氏,要将他逐出僧团。刘宋文帝读过《白黑论》后,十分欣赏,并请慧琳参政,成了宋文帝的黑衣宰相。

慧琳的《白黑论》虚构了白学先生和黑学道士问答,白学先生指儒者,黑学道士指僧人,因为当时僧人一般都穿青色衣服。慧琳认为儒、释各有长处,可以并行齐立,体现了佛教在中国流行的客观要求,此观点不失为真知灼见。但慧琳身为沙门,竟在《白黑论》中称佛教所说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观点纯属虚妄,不符合事实。结果,引起了佛教界的不满,被斥为异端,由于刘宋文帝的袒护,慧琳在佛教界并未受到伤害。

当时著名的佛教居士宗炳根据自己的见解,著《明佛论》一文,对《白黑论》作了详细的批驳。他认为儒、释、道三教之中,佛教最高深最精细,佛经包括了儒家的五典之德,包括了老庄的自然之道,因此说佛教是圣人之教,它包容了儒、道的中心内容,又超越了儒、道二教。儒家讲治国安邦之道,道家讲寡欲无为之教,都没有超越人生,而佛教讲的是精神不灭,人可成佛,是儒、道二教无法比拟的。儒、释、道三教对维护封建统治都有利,如果皇帝以儒学治国,以佛教养神,就可以成为明君,死后还可以灵魂超升,经过轮回,世代为王。宗炳系统地驳斥《白黑论》,大肆宣扬精神不灭,鼓舞了人心,给各层次的人都带来了希望。

刘宋文帝在位三十年,允许佛教存在。只要佛教不影响他的统治,他是较为宽容的。元嘉十五年(438年),丹阳尹萧摹之上书说:“佛教传入中国,已历四代,佛像寺塔所在千数,俗人不以精诚为志,而以奢侈为重,所费竹木铜彩无数,有累于人事。因此,今后凡欲铸铜像及造寺塔者,皆应列报官府,不得私自而为。”刘宋文帝见书后,深以为然,因此下诏整饬僧门,使全国范围内超额的僧尼还俗。

当时,江南共有佛寺一千九百余所,僧尼约三万六千余人。刘宋文帝此次整饬僧门,意在佛教的存在与发展不能影响他的政治统治。

宋末齐初,顾欢作《夷夏论》,认为佛道同本共源,说老子出关后,至天竺降生为佛。佛道二教虽然同本共源,也有差异与优劣,道教最适合华夏民族,而佛教则是夷狄之教,因此要辨华夷而施教,在中国推广道教比扶植佛教对维护封建纲常更为有力。同时,因二教同本共源,所以不主张彻底否定和排斥佛教。《夷夏论》在宋末齐初曾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遭到佛教徒的强烈反对。

南朝齐末,有道士著《三破论》批评佛教,认为佛教入国而破国,入家而破家,入身而破身。他说佛教一派胡言,耗财害民,使国空民穷,于国于民,无益有害,此谓入国而破国;佛教要求人离家为僧,抛弃父母,不孝不悌,于纲常人伦无益有害,此谓入家破家;佛教让人出家为僧,有剃发之苦,有断子绝孙之罪,此谓入身而破身。《三破论》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我国古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曾著《文心雕龙》五篇而闻名于世,晚年却出家为僧,法名慧地,还针对《三破论》写了一篇《灭惑论》,对《三破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批驳。

整个南朝,围绕佛教的一些争论从未停止过。齐、梁间范缜著有《神灭论》,批判佛教精神不灭、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理论,深入人心,发人深省。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冲突的必然表现。

梁武帝萧衍大力提倡佛教,规定佛教为国教。佛教宣扬说:只要规规矩矩,虔诚地吃斋念佛,死后就可以进极乐世界;如果不遵守国家法律,犯上作乱,死后就要下地狱,遭受无穷之苦。

梁武帝认为佛教有利于他的统治,因而让国人都信佛,他自己对佛也十分虔诚。他经常手里捻着念珠,嘴里诵经念佛。

梁武帝在建康建了一所同泰寺,每天早晚到寺里去拜佛念经。为了方便往来,他特地在宫城开了一座城门,可以直通寺门。

在梁武帝的提倡下,国内大建佛寺,大批的人出家当了和尚、尼姑。仅建康一地就有七百所佛寺,十多万和尚、尼姑。

梁武帝曾几次表示不愿意做皇帝,要出家去当和尚,把帝位传给儿子。他先后四次斋戒沐浴,到同泰寺去舍身,即把身体施舍给佛。他每次舍身之后,大臣都要拿一大笔钱把他赎回来。他舍身四次,大臣们把他赎回四次,总共耗资四万万钱。

在梁武帝最后赎身回宫的那天晚上,同泰寺突然发生火灾,佛塔被烧毁了。梁武帝说:“这是魔鬼干的坏事,应该做法事来镇压魔鬼。”于是,他下诏说:“道越高,魔也越盛,行善事一定会遇到障碍。应该重建佛塔,把新塔修得比旧塔高一倍,才能镇住魔鬼。”他召来大批和尚、尼姑做法事,给他们吃上等的素斋,消耗了上万斤香烛,念了好几天经,又叫大臣跟他一起烧香磕头。然后,他派出大批工匠,上山采石伐木,花了无数钱财,用了好几年时间,建起了一座十二层的佛塔。

尽管梁武帝把佛塔修得高而又高,礼佛也极其虔诚,但他并没有好下场。不久,发生了侯景之乱。侯景率军攻入建康,把梁武帝软禁起来,将他活活饿死了。

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不仅能按照在家佛教信徒的戒律修行,如吃斋,不饮酒,不听音乐,断房事等,还从事佛学著述。他的佛学著作主要是一些经注和忏文,共计有十六种之多。

佛教徒吃素,是从梁武帝开始的。佛教传入中国后,出家僧人可以吃荤,只不过吃的是三净肉。三净肉有两种说法:一,不是自己杀的、不是别人为自己杀的、不杀自死的牲畜肉;二,没看见杀、没听到杀、不是别人为自己杀的牲畜肉。梁武帝皈依佛教后,以皇帝命令的形式强令佛教徒吃素,如果偷偷吃荤,是要问罪的。而东南亚各国、日本和西藏的佛教徒仍然是吃荤的。

同类推荐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热门推荐
  • 魔妃惊魂

    魔妃惊魂

    她有幸穿越到了楼兰古国,面对王室的强权和杀戮,她毫不畏惧。面对生死存亡,她有勇有谋。最后,她战胜了自己,也战胜了敌人,成为了一代王妃。可她又该怎样面对思乡的境遇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乐嘉把人分成红、蓝、黄、绿四种颜色,每种颜色代表每种性格,然后进一步进行剖析。本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第二部分是分则。总论部分主要从一个作者潜心研究的测试题入手,快速的让自己判断属于哪种颜色。同时解答了性格色彩与人们常见的内向还是外向,理性还是感性的区别。分则部分则从情感、生活、工作、处事、以及自我提升方面说明红、蓝、黄、绿的优势与过当。同时对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给出了背后的性格分析。第三部分作者首次解答性格色彩的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个案的精彩点评。帮助我们找到真正的我自己。
  • 职工科学健身手册(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职工科学健身手册(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这些知识内容包括了职业健康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现代职业健康的良好读物。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德国现代文学精品、波兰现代文学精品、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精品、奥地利现代文学精品、匈牙利现代文学精品、丹麦现代文学精品和瑞典现代文学精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喝对茶酒治百病

    喝对茶酒治百病

    自古以来,就有“茶为万病之药”,“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用茶饮、药酒保健养生、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几千年实践所获得的宝贵财富。时至今日,生活在压力中的现代人,更加需要茶酒来帮助自己防治疾病、远离亚健康,女性朋友更是将茶酒运用到美容塑型中来。本书搜集了古今大量茶、酒防治疾病的资料,筛选出茶饮、药酒方剂百余则,按类编排成册,范围涉及茶酒养生治病常识、体质养生、四季养生、亚健康调养、美容塑型、常见病治疗等方面。编者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向读者传授着简便易行的养生、治病方法。可以说,获得本书就相当于拥有了最专业可靠的家庭医生!
  • 传奇之纵横玛法

    传奇之纵横玛法

    星星新书已经上传,并保持稳定更新!欢迎大家前往捧场!
  • 夫君放心人家不是乌龙妻

    夫君放心人家不是乌龙妻

    她知道自己不聪明、糊涂了些,可是诸位仙女姐姐们也用不着给那么多绰号吧,什么“笨蛋芽儿”、“破坏芽儿”、“倒霉芽儿”“暴力芽儿”害的她幼小的心灵深受打击,抬不起头来。其实她只是偶尔做错些事情罢了,她又不是故意的嘛就算这次,她也只是不小心把月老祠放火烧了呗,月老师傅爹爹干吗要臭着张脸啊,居然一屁股把她踹到了人世间,亲们,菜的新文已发~(黯妃)她是皇上御赐于他的正妻,但她的爹也是他最仇恨的一个。为了他,自己的崩溃流泪、彻夜无眠。当冰冷的湖水带走她生命中唯一的那丝温暖的时候,她泪已尽、情已竭,心死如灰。本欲枯灯残卷了此一生,但是不曾想更大的阴谋等待着她。她唯有把自己孱弱的身躯送进那柄长剑之中。漫天大雪中,刺眼的鲜血如梅花般染红了四周的洁白。她凄然的笑了:染雪,染雪。多讽刺的名字啊!当初爹给自己取名的时候,可否想过,他女儿的结局竟是如此?她是他如芒在喉的一根刺,只因她的身体里流着夕家人的血。他恨,恨她的“淡然”,恨她的“善解人意”,恨她的一切一切。曾经他以为无情冷酷、彻底伤害便是自己最好的选择。可是当纷飞的大雪中,怀抱着她渐渐变冷的身躯,他终究泪雨滂沱,才发现:这一剑,不仅仅是刺在了她的心窝,原来自己早已鲜血淋漓、血肉模糊。耳际却响起她切切的话语:“如果…有下辈子,我夕染雪宁愿是…离你尹络绕…最遥远的那颗星星!”可是…下辈子…到底在…哪儿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人与自然的奥秘

    人与自然的奥秘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美丽、富饶而又充满神奇的地球。她广袤丰沃的胸膣,哺育了千千万万的生灵;她巍蛾挺拔的肩膀,承载着亘古绵长的历史重托;她波涛汹涌的血脉,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盎然的生机……她的诞生就是一个神秘莫测的谜团,她的存在就是一幅撼人心魄的美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