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4000000008

第8章 古语精言(7)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出自唐代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庇:全部遮护。寒士:受冻的人。见:同“现”,出现。意思是:怎么才能得到成千上万间高大的房子,能够遮蔽着天下所有贫寒的人,使他们都笑逐颜开地住在那里,无论刮风下雨,都安然不动、稳如泰山呢?如果真能有那么一天,就算只让我一个人的房子破陋,受冻致死,我也心满意足了。几句诗充分表现了作者舍己为民的高尚情操。

【忧民之溺,由己之溺;忧民之饥,由己之饥】出自宋代邓牧《见尧赋》。溺:落水,比喻陷入困境。忧:同“犹”,犹如。意思是:为人民的忧困担忧,就如同为自己的忧困担忧;为人民的饥饿忧伤,就如同为自己的饥饿忧伤。

【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出自宋代陆游诗《春日杂兴》。野老:田野间的老人,这里指普通百姓。流民:四处流浪的人民。意思是:我现在也成了普通的百姓,已经没有什么责任了,然而,一见到路上有四处流浪的人民,我的心就忍不住荡起波澜。诗句表现了作者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费千金为一瞬之乐,孰若散而活冻馁几千百人;处眇躯以广厦,何如庇寒士于一廛之地】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冻馁:受冻挨饿。眇躯:短小的身躯。廛:古代指一户人家所住的房屋。意思是:与其耗费千金来博取一时的快乐,哪比得上将这些钱分散给挨饿受冻的人让他们活命呢?与其用宽敞高大的房子来安顿自己短小的身躯,哪比得上将贫苦之人都庇护起来,给他们每人一小户地方呢?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出自《礼记·大学》。意思是:许多人的眼睛都盯着你,许多人的手指都指着你,这是多么严厉呀!说明人的言行会受到公众严厉的监督。

【一字不可轻与人,一言不可轻许人,一笑不可轻假人】出自清代王豫《蕉窗日记》。假:给予。意思是:不可以轻易对人讲一个字,不可以轻易对人许诺一句话,不可以轻易对人施与一个笑容。说明待人接物应慎之又慎。

【口如扃,言有恒;口如注,言无据】出自明代文皇后《内训》。扃:门户,门栓。注:倾泻。意思是:一个人的嘴巴如果像门一样能够关得紧,那么他说的话就能经得起考验,就真实可信;如果一个人说话像流水一样滔滔不绝,那么他的话就是无所凭据的,就不可信。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人一定是先自取侮辱了,然后别人才会来侮辱他。

【小善不足以蔽身,勿以小善而自怠;小恶不足以灭身,勿以小恶而自暇】出自宋代黄晞《聱隅子·道德篇》。蔽身:遮护自身。意思是:小的善行虽然不足以庇护自身,但不要因为是小善就懒得去做;小的恶行虽然不足以毁掉自身,但也不要因为是小恶就轻易而为之。说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出自汉代刘向《说苑·说丛》。驷马:四匹马拉的车。意思是:一句话说错了,就算用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来。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如果是自然所造成的灾害,还可以避免;但如果是自己种下的罪孽,则是不能逃避的。

【不可乘喜而多言,不可乘快而易事】出自明代薛瑄《薛子道论·中篇》。快:快乐。意思是:不要趁着高兴就多说话,不要趁着快乐就轻率地做事。

【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马走坡,虽不鞭策,而足亦不能制】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鞭策:用鞭子抽打。意思是:做善事就好比是身背着重物登山,尽管志向已经明确,但还是担心力量不够;做坏事就好比是骑着马走下坡路,尽管不用抽打,但马还是收不住脚步。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出自《礼记·曲礼上》。竟:同“境”,疆界。禁:法律习惯所不容许的事情。国:国都。意思是:到了一个国家,就要先了解该国法令所不容许的事情,进入一个都城,就要先弄清那里的风俗习惯,到了某一家,就要先问清其家中是否有什么忌讳的事情。

【出无谓之言,行不必之事,不如其已】出自宋代晁说之《晁氏客语》。已:停止。意思是:说些没有意义的话,做些没有必要的事,还不如不说不做。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出自宋代苏洵《心术》。支:支撑、抵御。制:克制。意思是:忍耐一下可以抵得住种种急噪和鲁莽,沉着冷静可以克制种种冲动。本句原指战争中该忍就忍,该静就静,不能凭一夫之勇来行事,后常用来说明遇事要冷静沉着。

【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出自《淮南子·主述训》。员:同“圆”。这里指灵活,圆滑。意思是:考虑问题要谨慎,但志向一定要远大,思想智慧要灵活,但行为一定要方正,才华能力要多方面,但做事不要大小都管。

【节食则无疾,择言则无祸】出自宋代何坦《西畴老人常言》。意思是:能够节制食欲,就不会生病,谨慎自己的言语,就不会招致灾患。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出自《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君子行》。纳履:提鞋。意思是;经过别人的瓜田,不要弯腰提鞋;经过别人的李树,不要举手端正自己的帽子。用来比喻做任何事情都应尽量避免嫌疑。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出自《三国志·蜀志·先生传》。意思是:不要因为一件坏事很小,就放任自己去做;不要因为一件善事很小,就轻易不做。

【行坦途者肆而忽,故疾走则蹶;行险途者畏而惧,故徐步则不跌】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蹶:跌倒。意思是:走平坦道路的人,容易放纵自己的脚步,因为疏忽而走的快,所以容易跌倒;而走艰险道路的人,则因为畏惧而走的很慢,因此不容易跌倒。

【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极言》。治身:修身。平:同“评”,评论。意思是:修身养性,即使是极其微小的地方,也务必要谨慎,不能因为小的进步微不足道就不再修养,也不能因为小的损害对大体没有影响就不加以提防。

【尽美固可扬,片善不可遏】出自唐代孟郊诗《投所知》。遏:拒绝。意思是;尽善尽美固然是值得称颂的,但对于微笑的长处也不应该阻止或拒绝。

【违强凌弱,非勇也】出自《左传·定公四年》。违:躲避。意思是:见强硬的就躲避,见软弱的就欺负,不算是勇敢。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阴而不形】出自《荀子·劝学》。隐:藏而不显。意思是:声音再小,也不会不被人听到;行动再隐秘,也总会被人知道。说明人应当谨言慎行。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出自《易经·系辞上》。枢机:比喻事物的关键部分。意思是:言行,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关键。言行一旦发出,就成了事情成败、人身荣辱的主宰。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隐公元年》。毙:死亡。意思是:多做不道义的事情,一定会自取灭亡。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出自《荀子·劝学》。游:交游。意思是:君子居住一定要选择好的乡邻,交游一定选择可靠的人,这样是为了防止自己走上邪路,为了接近中正之道。

【雨落不上天,水赋难再收】出自唐代李白诗《妾薄命》。意思是:雨水从天上滴落后,就再也无法回到天上去了,水被泼出去以后,就再也收不回来了。原来比喻汉武帝皇后阿娇失宠以后再也不能被宠幸了,后用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利一而害百,君子不趋其利;害一而利百,君子不辞其害】出自清代陈确《葬书·深葬说下》。趋:求取。意思是:对一个人有利,而使百人蒙受损害,君子不会求取这样的利益;对一个人有损害,但却对百人都有益处,君子不会推托。

【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出自唐代白居易《续座右铭》。戚戚:忧惧的样子。欣欣:喜悦的样子。意思是:听到别人诽谤的话,不要忧惧恐惑,听到别人赞扬的话,也不要欣喜若狂。要看看自己做的到底怎么样,这样,那些诽谤和称颂还有什么可值得理会呢?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出自《尚书·旅獒》。意思是:喜欢玩弄别人,会有损于自己的道德,只顾迷恋喜欢的器物,会让人丧失掉进去的心志。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出自元代无名氏《举案齐眉三》。说明人的一举一动莫不在别人的视线当中,所以应谨言慎行。

【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勿言】出自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意思是:要想不让人知道,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做;要想不让人听到,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说。

【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意思是;对待众人要和气,对待下属要多宽容,对待别人要多谅解,这是君子的为人。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出自《荀子·荣辱》。意思是:赠人以美好的言辞,比布帛更能温暖别人;而用恶语伤人比用矛戟刺人商的还要深。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出自《后汉书·宋弘传》。糟糠之妻:指共患难的妻子。下堂:指被丈夫休退。意思是:贫困时结交的朋友不能忘掉;曾经共患难的妻子不能抛弃。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出自《韩非子·大体》。疵:小毛病。意思是:不去吹开兽皮上的毛以寻找细小的毛病,不洗掉污垢以查找难以知道的东西。用来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或缺点。成语“吹毛求疵”即由此而来。

【人之有底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出自《战国策·魏策》。意思是:别人对我有恩德的时候,千万不能忘掉;自己有恩与别人的时候,千万不能老记着。说明人应知恩而知图报,施恩而无所求。

【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闻:探听。意思是:耳朵不要探听别人的错误,眼睛不要盯着别人的短处,嘴不要说道别人的过失。

【同于我者,何必可爱;异于我者,何必可憎】出自汉代仲长统《昌言》。何必:不一定。意思是:与自己态度一致的,不一定就值得喜爱;与自己态度相悖的,不一定就要憎恨。说明不能以自己为标准来定亲疏。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出自《诗经·大雅·荡》。意思是:别人给了我一个桃子,我一定要送给他一个李子作为回报。现常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礼尚往来。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只食者死人之事】出自汉代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载:分担。死:效命。意思是:坐人家的车子,就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的衣裳,就要忧虑人家的忧愁;吃人家的饭食,就要为人家的事情而效命。

【不苟訾,不苟笑】出自《礼记·曲礼》。訾:诋毁。苟:随便,轻易。笑:讥笑。意思是:不随随便便诋毁别人,也不随随便便讥笑别人。

【不以小故妨大美】出自唐代魏征《群书治要·体论》。意思是:看待别人,不要因为一个小的缺点,就否定其大的优点。

【好事须相让,坏事莫相推】出自唐代王梵志诗《好事须相让》。意思是:碰到好事要互相谦让,遇到不好的事情不要互相推托。

【不面誉以求亲,不愉悦以苟合】出自唐代魏征《群书治要·体论》。意思是:不当着别人的面吹捧人家,以求得别人对自己的欢欣,也不毫无原则地随声附和。

【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出自元代张养浩《牧民忠告》。意思是:不能拿着要求自己的准则来要求别人。

【责己要厚,责人要薄】出自《养正遗规》。厚:严格。意思是:对待自己要要求严格,而对待别人则要多加宽容。

【当着矮人,别说短话】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意思是;在矮人的面前,不要说别人个子矮小之类的话。形容不要当面揭露别人的短处。

【凡取人,当舍其旧而图其新】出自《薛文清公要语》。意思是:看一个人如何,要看其现在的表现如何,而不应去计较他过去做了什么。

【待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出自《格言联璧·接物》。意思是:对待自己,要从没有过失中发现过失;对待别人,即使其有所过错,也要从中找到其可取之处。说明人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流云】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意思是:对待别人,要像大海般包容万物、像春天般孕育一切。迎接事物,要像流水和流云般自如。

【凡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自见】出自《资治通鉴·晋纪》。意思是:评论一个人,一定要先品评其长处,这样其短处即使不说也可以知道了。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害怕自己还不了解别人。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自《论语·学而》。省:反省,检查。传:老师讲授的知识。意思是:我每天都用三件事来检查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守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都学了吗?

【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出自清代申涵光《荆园小语》。意思是:别人有求于我的事,如果无法办到,就应当直接告诉人家原委,千万不要含糊,以免耽误了大事。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细谨:细节。让:指责。意思是:做大事情不要计较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在意繁文缛节。说明做事要从大处着眼,不要被一些细节所左右。

【人无衅焉,妖不自作】出自《左传·庄公十四年》。意思是:人要是没有缝隙可乘,妖就不会自己作祟。用来比喻做事考虑周全,坏人就没有可乘之机。

【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出自汉代扬雄《法言·君子》。诸:之。意思是:人一定要先自爱,然后别人才会爱他;一定要先自敬,然后别人才会尊敬他。

【非莫非于饰非,过莫过于文过】出自(五代·前蜀)贯休《续姚梁公座右铭·并序》。意思是:最大的错误莫过于掩饰错误,最大的过失莫过于掩饰过失。说明人不能文过饰非。

【人知粪其田,莫知粪其心】出自汉代刘向《说苑·建本》。粪:培养。意思是:人们只知道培育自己的田地,却不知道培养自己的修养。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左传·宣公二年》。意思是:人,有谁能够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出自《韩非子·初见秦》。意思是:自己不知道而信口开河,这是不明智;自己知道却故意不讲,这是不忠实。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论语·里仁》。齐:看齐,赶上。意思是: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引以为戒。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出自《荀子·非十二子》。意思是:不为虚名所诱惑,不为诽谤所吓倒。

【为善易,避为善之名难;不犯人易,犯而不校难】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犯而不校:受到侵犯而不计较。意思是:做好事容易,但能够回避做好事带来的名誉就难了;不侵犯别人容易,但受到侵犯而不去计较就难了。

【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知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出自《韩非子·观行》。知:同“智”,智慧。意思是:人的眼睛无法看到自己,所以要用镜子来观看自己的面容;人的智慧常常无法认识到自己,所以要用法则来纠正自己。

【宁人负我,无我负人】出自元代张养浩《牧民忠告》。负:辜负,对不起。意思是:宁可让别人对不起我,也不愿自己对不起别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自《论语·泰伯》。士:读书人。弘毅:抱负远大。意思是:读书人不能没有远大的抱负,因为他对社会的责任重,要走的路还很长。

同类推荐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和饮食生活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定地区文化类型之一,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地方味道和风情。
热门推荐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归莲梦

    归莲梦

    在路上,官逼民反……,颗粒无收,无依无靠,莲岸自此就在真如法师的教导下修行学佛。大仙送给她一卷天书,《归莲梦》共十二回,题“苏庵主人编次”、“白香山居士校正”,作者的真实身份与姓名已不可考。产生的年代大约在明代后期。六年之后,她遇到了一位白猿大仙。莲岸如获至宝,被双双饿死,留下了个十二岁的女儿。一天,一位僧人经过泰安州,见白双山女儿孤苦伶仃,刻苦揣摩,遂起恻隐之心,将其带到泰山,交给一位叫真如法师的僧人收养,真如法师为其取名莲岸,从而学会了神通法术。后来,莲岸十八岁时,她告别真如法师,下山访道,自创门户。小说写的是明朝山东泰安州乡民白双山夫妻,因为天旱,叫《白莲经》
  • 最风流醉唐诗2

    最风流醉唐诗2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唯美、更动人、更诗意。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幸福。
  • 霸道校草原谅我

    霸道校草原谅我

    “把作业做了,衣服洗了,爱心便当做了。做完没?做完快点来给我阻挡烂桃花!”啊啊……混蛋,还有完没完了?感觉她好欺负是不是?哼,老娘不伺候了!某男邪肆一笑:“你弟弟还在我手里哦!”翻个白眼,哼,以为这样就可以威胁到我吗?告诉你,老娘我……呜呜……我干还不行吗?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大梦仙途

    大梦仙途

    此生缺憾,老骥伏枥,功名利禄,到头成空。黄粱一梦,魂归乡兮……一事无成的老书生杨舟,大梦一场,重回年少,他会怎样选择,让自己的人生不留缺憾?大梦春秋,梦仙大道,道途茫茫,以身渡之。睡神仙,睡神仙,大梦如真是神仙!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七号霸宠

    七号霸宠

    堕入一场游戏的圈套,她赔尽了所有。残忍的现实,令她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还有傲人的身材。五年后,当一切浮出水边,她再次踏上这边伤心之土,一边寻找着自己双生的姐姐,一边挖掘着当年事实的真相,然而,一切却是如此伤人。
  • 王爷一号通缉令:追捕通灵妃

    王爷一号通缉令:追捕通灵妃

    阎王?勾错了魂?!一场大火后,骆小瑾再次醒来,看到的就是这副诡异的画面,最后达成协议,阎王同意她带着一只'灵'去穿越。可这坑爹的阎王,居然让她穿成了像乞丐似的末流小偷,还被莫名其妙的王爷抓去拜堂!没关系,她骆小谨绝对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到王爷的三妻四妾那儿搜刮点钱财,收拾收拾包袱走人才是王道。数日后,骆小瑾看着布满天下的一号通缉令啧啧摇头,“尼玛,这次玩大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