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左脑责任,右脑创新
让客户对你120%满意
课堂导读:
印度人敬牛为圣物,不吃牛肉。他们对外来食品向来缺乏兴趣,很少问津。
麦当劳最初打入印度市场时,与其他外来快餐店一样,运营情况非常糟糕。后来,有一位员工主动提出了解决办法:既然印度人喜欢咖喱和香料,那么就在麦当劳的传统快餐中加些香料。结果,正是这个员工的想法让麦当劳在印度牢牢站稳了脚跟。再后来,麦当劳还根据印度人特有的饮食习惯,开发出了多种具有印度风情的快餐打开了市场。
课堂精讲:
如果你主动将工作做得令客户120%满意,那么,你的优秀表现就会让老板对你印象深刻,在众多平凡的员工中他能够立刻想到你,并对你委以重任。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头脑里,只要努力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工作不出现大的差错,就能够让客户对我们100%满意了,这就够了。
但是,有责任心的优秀的员工一定要让客户对你120%满意。这多出来的20%是需要你在工作中加入创造性的方法才能够获得的。
课后总结:
没有20%的创意,就无法做到让客户感到100%满意,甚至会是“不满意”了。
新方法,高效能
课堂导读:
20世纪60年代左右,有人建议沃尔玛的创始人兼当时的总裁山姆·沃尔顿采用电子技术来为客人结款,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客人在柜台前等待的时间。但山姆对新技术并不感兴趣,所以无论周围的人如何劝说,山姆始终坚持传统的结算方式。
直到有一天,山姆像往常一样来到一家沃尔玛商店体验客人们购物的感觉,他突然发现,一旦客流量达到高峰的时候,每位客人在柜台前面平均要等上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这一发现让山姆大为震动。他立即回到办公室,召集多家沃尔顿商店的经理前来开会,讨论采用电子技术进行结款的问题。
课堂精讲:
与旧的工作方法相比较而言,新的工作方法往往会更加合理,并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新方法是一种有效革新。同时,新的工作方法还能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在现代公司里,老板对于每个员工的考核,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的优劣。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员工更受老板的器重和青睐。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只是抱着坚守本职工作的态度,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认为创新是老板的事,与己无关,自己只要把分内的事做好就行。这种想法实在不妥。作为公司的主人,员工应当将创新视为自己的责任,主动引领企业的发展方向。
课后总结:
新方法往往意味着革新与高效,在工作中,员工要善于用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
模仿乃是死,创造才是生
课堂导读:
有一位商人,带着两袋大蒜,骑着骆驼,一路跋涉到了遥远的阿拉伯。那里的人们从没见过大蒜,更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味道这么好的东西,因此,他们用当地最热情的方式款待了这位商人,并在商人离开时赠与他两袋金子作为酬谢。
另一位商人听说了这件事后,不禁动心。他想:大葱的味道不也很好么?于是他带着葱来到了那个地方。那里的人们同样没有见过大葱,甚至觉得大葱的味道比大蒜的味道还要好!他们更加盛情地款待了商人,并且一致认为,用金子远不能表达他们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感激之情,经过再三商讨,他们决定赠与这位朋友两袋大蒜!
课堂精讲:
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意味着你必须面对别人不曾面对的艰难险阻,吃别人没吃过的苦,唯有如此,你才能发现别人不曾发现的东西,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在企业中,也存在一批喜欢模仿的鹦鹉式的员工,他们总是喜欢沿着他人的思路思考,认为“模仿”可让自己省心省力,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没有责任感的体现,为图省心省力,而不去积极思考创新,以为这样的工作才是安逸之道。殊不知,“模仿乃是死,创造才是生”。
课后总结:
洛克菲勒有句名言:“如果你想成功,你应辟出新路,而不要沿着过去成功的老路走。”
把梳子卖给和尚,突破思维定式
课堂导读:
有这样一个招聘题:向和尚卖梳子,卖得越多越好。
几乎所有的人都对这个命题表示怀疑:和尚没有头发,根本就用不着梳子。面对根本没有需求的市场,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只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
甲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在下山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小和尚,因为头皮痒在挠头。他递上一把梳子,小和尚很高兴地买了那把梳子。
乙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一把木梳,供善男信女们梳头。”住持认为他说得有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住持买下了10把梳子。
丙来到一座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住持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作为赠品。”住持听罢大喜,立刻买下了1000把梳子。
课堂精讲:
打破思维定式,梳子也能卖给和尚。和尚买梳子,并不见得是给自己梳头。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唤起顾客对商品的需要,才能让顾客产生购买的欲望。
谁先抓住创新思想,谁就会成为赢家;谁要拒绝创新的习惯,谁就会平庸!这就是说,一个有着思维创新习惯的员工,绝对拥有闪亮的人生。
创新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态度让你拥有无数的梦想,让你渴望自己的生活变得不同,鼓励你去尝试做一些事情,从而把一切变得更美妙、更有效、更方便。创新思维是一种积极做事的心态,你的心里能够设想和相信什么,你就能用积极的心态去获得什么。积极的心态促使你勇敢地面对事物的变化,你对成功有一种积极的渴望,期盼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意念,这种意念形成了创新思维。企业需要进步,员工就需要积极思考,不断创新,突破定势思维。
课后总结:
只有这样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寻找更好、更有效的创意,你的工作才能持续不断地取得进步。
责任与经验无关,与创意有染
课堂导读:
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手下的一位将军,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提升,便在皇帝面前提到这件事。“我应该升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上”,他说,“因为我经验丰富,参加过10次重要战役。”
哈德良皇帝并不认为这位将军有能力担任更高的职务,于是他指着拴在旁边的战驴说:“亲爱的将军,好好看看这些驴子,它们至少参加过20次战役,可它们仍然是驴子。”
课堂精讲:
有人认为,在一个公司勤勤恳恳工作十几年,就是负责任,其实不然,责任实际上与经验无关,正如故事中的驴子,即使参加20次战役,也不可能成为将军。勤勤恳恳工作是对工作负责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运用自己的智慧,行动前积极思考,在行动之中及时调整用以实现目标的手段。聪明地工作胜于拼命地工作。
经验与资历固然很重要,但它们并不是衡量能力和才华的标准。有些人尽管有十年的工作经验,却只不过是一年经验的十次重复而已。年复一年地重复相同的工作,虽然对工作已是相当熟练,但是,这种重复扼杀了工作中需要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课后总结;
没有了创新、不断超越的精神,即使工作十几年,也无法成为企业需要的开拓性人才。
第二周:不走寻常路
宝山不来,我过去
课堂导读:
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教授,平时不苟言笑,教学古板,分派作业既多且难,学生们不是选择翘课,就是打混摸鱼,不愿多听“老夫子”讲一句话。
但这位教授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经济学专家,叫得出名字的几位财经人才,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一天,教授身边紧跟着一名学生,二人有说有笑,惊煞了旁人。
后来,有人问那名学生:“干吗对教授跟前跟后地巴结呀!你有点儿骨气好不好?”
那名学生答道:“既然教授不能顺从我想要的学习方式,只好我去适应教授的授课理念。反正,我的目的是学好经济学,是要入宝山取宝,宝山不过来,我当然是自己过去喽!”
课堂精讲: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思想,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学会改变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不在原地打转。
工作有时就像打井,如果在一个地方总打不出水来,你是一味地坚持继续在原地打井,还是考虑可能是打井的位置不对,从而及时调整方案去寻找一个更容易出水的地方打井?可见,只有改变,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才能获得成功。因为,改变了自己,相当于为自己提供了更多的生存机遇,为职场发展扫除了更多的障碍,为事业的成功增添了更多的砝码。
课后总结:
要想事业成功,首先要学会改变思路。大凡高效能的成功人士,踏上成功之途总是从改变思路开始的。
当两条路摆在你面前时,走第三条路
课堂导读:
宋太祖赵匡胤还没当皇帝时,是后周的大将军,他掌握着军权,权倾朝野,连皇上也要让他三分。
一天,赵匡胤想喝酒,就跑去找主管皇家酒的曹彬,要曹彬给他弄点好酒喝。这时曹彬为难了:给他喝吧,违反规矩,皇家酒只能给皇家人喝的,这不是欺主吗?不给他吧,定然要得罪他,日后不但自己脑袋搬家,还会株连家人!这时曹彬是怎么做的呢?
曹彬先是拒绝了赵匡胤的要求,然后用自己的钱买了最好的酒送到赵家,给赵匡胤赔礼道歉。
课堂精讲:
曹彬在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时,他既没有迎合赵匡胤,也没有秉公上报,而是选择了第三条路,如此一来,既不叛主,又不得罪强权,既保全了清誉,又保全了性命。这样做岂不是上上之策?
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状况,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但是,不管你选择哪一条路,都会有不好的后果和影响!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两难局面。这种时候,你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怎样做才无愧于自己的岗位,自己的责任?学会选择第三条路是曹彬给你指出的最佳出路。工作中我们也要学会以“两全其美”的方式去处理。
课后总结: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事情无法完美解决时,不妨换个思路,找出第三条路。
不换脑袋就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