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7600000006

第6章 《芙蓉楼送辛渐》

——三个文艺青年的风花雪月

话说在开元年间,有三个非常有名的文艺青年,他们分别是王昌龄、高适、王之涣。这三个人在当时都处在人生的低谷,说得好听点叫山野遗贤,讲得难听点就是无业游民。

但是这些货真价实的大唐文艺青年不会因为工作或者仕途而过分烦恼,那年头虽然没有稿费、版税什么的,但是卖文章的收入也确实不低。比如说后世的韩愈,据说他的一篇碑文能卖到二十万的高价。我们现在说稿费叫润笔费,就是起源于隋唐时期。这三个人的诗,在当时被拿去谱成曲子四处传唱,估摸着多少也是有点经济效益的。

有钱又没活干,干吗呢?旅游呗!古人的旅游跟今天不一样,我们今天坐车走马观花几天就能玩遍一个地方。对古人来说,旅游意味着要在某地住上一段时间,一路上也会耗费很多的时间。总之,某个早冬时候,这三个诗人同时出现在某个城市。

在那时候,他们多少也算是公众人物,大家都是没考上政府企事业单位编制的“待业知识分子”,相互之间肯定是惺惺相惜。既然大家有缘凑到一起,干脆聚一聚吧。

不知道是谁的提议,总之在一个下着小雪的天气里,他们选择在某个旗亭聚餐。

旗亭是什么呢?旗亭起源于汉代,是城区集市上最高大的建筑。它的作用有三个:第一,标明市场的方位,是地标性建筑;第二,最高层设置官吏,俯察市场的动态,方便指挥城管人员管理;第三,利用悬挂旗帜、敲锣打鼓等方式,宣布开市和罢市的时间等通知。

但是在唐代,旗亭的作用发生了很多的变化。除了依旧是地标性建筑外,其他的都变了。旗帜和敲敲打打已经成了商业广告,在旗亭上班的人员也从政府人员变成了商人——说白了,旗亭就是唐代的高档娱乐会所。

这三个人在旗亭楼上的大厅里找了座位坐下,点了菜,点了酒。桌子下面还有小火炉,三个人有吃有喝谈笑风生,各种快乐。

突然,楼下传来了喧闹声。不一会儿,上来了十几个歌舞艺人。这三个小伙子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一看这架势就知道——这肯定是政府某文工团的公款消费活动。这些人可不是一般的歌舞演员,是伶官,有政府单位编制的,好多还有品级。

三个人只好回避,但是又想看他们搞文艺会演,不愿意走,只好抱着小火炉到了不起眼的墙角里,偷偷地看。

不一会,又来了四个女神级别的歌妓,穿得奢华时尚,还化着浓妆,后面还带着乐队。看来是要搞内部文艺表演了,三个小青年睁大眼睛、竖起耳朵。

第一个歌手开始演唱,一边唱还一边用节(某竹制打击乐器)打着节拍:“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就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得意了:这首歌的歌词怎么写得这么好呢,好像在哪看过啊。嘿嘿,唱了我的一首了啊。一边说着一边在自己那边的墙上划了一道印记。

唱完了,主持人开始报幕:下面请欣赏歌曲,《哭单父梁九少府》。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哈哈,我也有一首了。高适也在墙上划了一道。

主持人再一次报幕:下面继续歌曲表演,《长信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得意了:哈哈,我的又来了。没办法,人气摆在这。说着又在墙上划了一道。

之后,王昌龄和高适用诡异的眼神看着王之涣:“老王,你不是一直说你人气很高吗?”

王之涣也觉得不对劲:“是啊,不科学啊,我的代表作《登鹳雀楼》,也就是那个‘白日依山尽’,小孩子都会唱啊。”

王昌龄和高适纷纷表示“呵呵”。

王之涣很没面子,急了,说:这几个都是不出名的草台班子出来的,刚刚混进文工团,也就唱点“动次打次”的通俗歌曲,不入流的。像我写的那种高雅的歌词,她们唱不了。

说完,王之涣看到即将上场的最后一个歌妓——嚯!女神!那长相、那举手投足之间,那种淡定从容,一看就是巨星范儿,绝对拥有非常多的舞台经验,百分之百是这个文工团的台柱子。

王之涣豁出去了:今天这个压轴的美眉如果唱的不是我的诗,我从此淡出文艺圈,再也不写诗跟你们抢生意。要是她唱的是我的诗,不好意思,你们拜我为师吧……

但是大牌总是大牌,所谓“千呼万唤始出来”,那美眉始终在后台化妆,就是不上去。高适、王昌龄就在那一个劲儿地损他。

就在三个人互相损的时候,美眉已经搞好了造型,梳着非常美丽的双鬓登台了,只听她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果然是王之涣的作品,《凉州词》。

王之涣得意了,也松了一口气(毕竟牛已经吹出去了),哈哈大笑:怎么样,你们两个没见识的乡巴佬。听见没,看见没?唱我作品的绝对都是大美女,绝对都是压轴表演。我没说错吧?

笑声响彻整个大厅,这些伶官也注意到了角落里的三个小青年。于是一群美眉站了起来,围过来问:“你们三个小青年在这干吗呢?笑得这么开心,没见这边搞内部文艺会演吗?”

王昌龄急忙解释道:呃,不好意思,我们三个刚刚有些激动。

激动什么啊,没见过美女啊!

不是不是,是听见四个演员唱歌正好唱的歌词都是我们的作品,有点小激动……

古代没有电视机,要想知道名人长什么样,除了见面以外只能看那些画得实在不咋的的画像。所以这些地方文工团的演员不认得这三个人是很正常的。

但是王昌龄这话一说不要紧,这帮子演员听说三个大神就在眼前,立马激动起来:我们差点没认出来你们这些大神!别嫌弃我们这些低级官妓啊,一起吃饭吧!

于是三个人非常高兴地答应了她们的请求,在美女的簇拥下整整嗨皮了一天。

(我!也想要这样的待遇!唉,级别还不够啊……)

以上故事纯属唐朝小报消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后来王昌龄四十岁的时候中了进士,混上了仕途,可惜不仅几次贬谪,安史之乱中还稀里糊涂地被老家的刺史给杀了。王之涣一直没参加科举,而是就在基层当了小公务员,后来混上了文书,最后也混上了县尉(县公安局局长)一职,一辈子还算安稳。

至于高适嘛,后来参军了,在军界、政界、文坛混得都很开,最后在安史之乱中屡立功勋,封渤海县侯,是盛唐唯一一位封侯的诗人。他的故事,后面会单独说。

这个时候,也就是古代唐诗研究者们说的盛唐时期。盛唐不是因为唐朝国力的繁盛而叫盛唐,而是因为诗歌的繁盛。众多大家,依次登场了。

同类推荐
  •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本书是作者的杂文作品集。一、戏的梦二、书的梦三、画的梦四、石子——病期琐事五、乡里旧闻等
  •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和谐平安的社会让我们感觉不到动乱的滋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这样的字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诸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行为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也就是说爱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中编为“观照文艺学学术史”,对美学界、哲学界、文艺界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成果。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主要关注并深刻研究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美学学术史等前沿问题。这是当前文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它要追问的是当下的电子媒介时代文学会不会消亡的问题。下编为“美学的沉思”,这实际上是百年美学学术史的缩写,本书正是在关注和研究这些(以及其他相关的)前沿问题的基础上,是在总结以往美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价值美学的构想
  • 乖,摸摸头

    乖,摸摸头

    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乖,摸摸头》讲述了12个真实的传奇故事,或许会让你看到那些你永远无法去体会的生活 ,见识那些可能你永远都无法结交的人.《乖,摸摸头》一书记录了大冰十余年的江湖游历,以及他和他朋友们的爱与温暖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与风花雪月无关,与鸡汤小清新无关,有的是无畏的奋斗和孤身的寻找,有的是疯狂的爱情和极致的浪漫……12个故事,12种善意,如点点星光与烛火,给所有心怀希望的人们以温暖和光芒。 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热门推荐
  • 学做小菜 泡菜 腌菜 酱菜

    学做小菜 泡菜 腌菜 酱菜

    美味一小碟,餐桌不可缺。小菜、泡菜、腌菜、酱菜无疑是开胃的必备食物,老少皆宜。《美食天下(第2辑):学做小菜 泡菜 腌菜酱菜》将告诉您大厨不传的制作技巧,分步详解腌泡酱做法,让初学者轻松上手,成就爽口佐餐美食。
  • 做事三刀:软刀.硬刀.险刀

    做事三刀:软刀.硬刀.险刀

    做事难,难在方法,人们都想成功地做一番大事业,但却苦于找不到做事的方法。其实,做事的方法虽然五花八门、形式不一,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点,形象点说就是三“刀”:软刀、硬刀、险刀。“做事用软刀”就是说把脸皮放厚,能忍会磨,能退善让,不要太过于精明好胜,也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一切以做成事为最终目的。“做事用硬刀”则是说以硬碰硬,以强攻强,拿出自己的勇气和实力,坚决地去做事,不要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吓倒。“做事用险刀”就是不要按常理出牌,而要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要敢于冒险,懂得创新,能出奇制胜。做事若能将此三“刀”灵活运用,必能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 初唐第一猛将

    初唐第一猛将

    我愿以手中七尺长枪,荡尽天下……李恪,已经是封无可封,李治改封李恪为逍遥王并且世袭罔替,他麾下的部队为忠勇护国军……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沧海月明珠有泪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来自现代人的灵魂,有着古代人的许多束缚,爱情终归何处?是英勇霸气的少年天子?还是年少英雄的魔教之主?抑或是情深旖旎的音辰楼主?一切尽在不言中……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冷血总裁的俏俏丫头

    冷血总裁的俏俏丫头

    他冷漠亦是无情,可遇到她一切打破…对她倾尽一世温柔,最终却换来她狠心的背叛…她古灵精怪更是不相信爱情…可当她遇上了他…还是陷入了他温柔的陷阱…真相此残酷…她苦笑“真爱只是一个传说”绝决离开…这么爱她的他会善罢甘休?当一切误会解开他们是否还能携手一生…他说“星儿,遇上你是我的幸”她甜甜一笑“你是我的运”…
  • 网游之天下独行

    网游之天下独行

    一个被爱伤害的当代阿Q,再游戏中把这个精神继续发扬光大!看阿Q如何在游戏中展现自我!
  • 学校有僵尸

    学校有僵尸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夜校,上课时间是晚上七点至晚上十一点。而现在,我们已经下课了,我和安娜背上书包,迎着如牛奶般的月光,踏着放学铃声,慢步走向校门口。想起昨晚安娜的预言,我不由得全身一颤,顿时,毫无逻辑地,思绪的潮水,瞬间将我淹没,关于安娜的种种记忆,也在脑海中激起一层层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