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7400000003

第3章 前言(2)

个体心理学在问题儿童能否在学校取得进步的问题上还没有定论。可是,我们总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儿童在最初入学时遭遇失败,那一定会是个危险信号。从某种意义上看,与其说这是儿童学习上的失败,还不如说是儿童心理上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儿童逐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们的气馁情绪逐渐扩大,他们开始尽可能地逃避一些有意义的行动和任务,他们总是想着去寻求自由自在的道路以及便捷的成功之路。他们不会去走社会普遍认同的大道,而是会选择一条能获得一定的优越感来补偿其自卑心理的一个人的小路。对于这些失去信心的儿童来说,选择最为便捷的成功之路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在这些儿童看来,远离社会和道德方面的责任本身就能让他们产生一种轻松的征服感,相较于走社会普遍认同的大道要容易很多。尽管他们外在的行为表现得相当勇敢和无畏,但他们选择便捷的成功之路依旧显示出了他们内心的怯懦和虚弱。这种人只愿意去做那些十拿九稳的事情,借此来炫耀自己的优越感。正如我们看到的那些作奸犯科的人,尽管他们表面上毫无畏惧,但他们骨子里却非常虚弱;与此相同,我们也常有机会看到一些表面上表现得勇敢无畏的儿童,在毫无危险的环境中却会通过一些微小的迹象暴露出一定的虚弱感。举个例子,我们会看到有的儿童(包括成年人)在站立时,不会挺直腰杆,而总是喜欢依靠着东西。传统的治疗方式以及对这种现象的理解一般只会针对他们表现出来的症状本身,而根本没有注意到最基本的环境问题。人们总是会重复向这样的孩子强调“站直了!”但事实是,这样的孩子选择去依靠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寻求能得到帮助和支持的心理安慰。我们通过一定惩罚或奖励,固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这样的孩子改变这种软弱的表现,但孩子内心寻求帮助的强烈渴求并没有被满足。所以,孩子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依然没有消失!只有好的教师才能真正看明白孩子的这些表现,并且用同情和理解去帮助孩子们走出这种阴影。

我们通常可以通过一种单一的迹象来推断孩子自身的心理素质及性格特征。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出对依傍某种东西的渴望时,我们就可以马上明白,目前孩子的心理一定表现得很是焦虑和依赖。将他的情况和相似的、我们完全了解情况的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后,我们就能够重新建立这种类型儿童的人格,而且根本不需要花费太大气力就可以确定,这类孩子应该是被娇宠过度了。

现在我们来讨论另一类型的从未感受到慈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这类儿童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从那些罪大恶极的人的生平中去发现,因为这类儿童的性格特征在这些人身上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从这类人的成长史中,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在童年时期都遭遇过很恶劣的待遇。因此,他们会形成冷酷的性格,总是充满了嫉妒和恨意。他们无法接受别人过幸福的生活。这种满怀嫉妒的人不仅仅只是那些恶贯满盈者,很多看似正常的人中也不乏这样的人。他们一旦有了孩子,或者需要对某个孩子承担教育责任时,他们就觉得孩子不应该比他们的童年过得幸福。这种父母不仅会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在他们成为别人家孩子的监护人时也会表现出这样的态度。

上述的观念和看法,并不是出于恶意。这一观念只是反映了那些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恶劣对待和严厉教育的人的精神状态。这种人还会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因为他们有很多自以为是的正当理由和人生格言,例如“收起鞭子,害了孩子”等。这种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行为,总是会不停地出示无数的证据和案例,但这些都无法让我们认为他们的行为是正确的。模式化的、专横的教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样的教育只会让孩子疏远自己的教育者。

心理学家在通过对不同的、相互联系的病态症状进行考察,并将其进行实践后,就可以建构出个体的人格系统。借助这一人格系统,我们就能够揭示出个体隐蔽的心理过程。我们对个体人格某一方面的考察,能够揭示出他整体人格中某一方面的特征,但是,我们只有在每个方面的考察都表现出相同的特征后,才会感觉满意。所以,个体心理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在探讨个体心理时,有一点我们应该反复强调,我们无法将理论框架及概念系统刻板、机械地进行运用,每个个体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绝不可以在总结一个人的几个表现后就得出影响深远的结论,我们必须考虑到所有能够支持我们结论的方面。我们只有在成功地证实我们最初的假设时,只有在我们能够从一个人行为的其他方面也发现同样的气馁和顽固时,我们才能够非常肯定地说,这个人的整体人格有气馁和顽固的特点。

这里,有一点我们必须记住:我们的研究对象自身并不理解他们的行为表现,所以,他们无法真正地隐藏自己。他们的人格是通过他们在环境中的行动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来表现的,所以我们要从行动上来认识他的人格。但这绝对不是说,他在故意对我们说谎,他们只是想要我们意识到,一个人的无意识的动机和有意识的思想间存在着遥远的距离。只有富有同情心,同时又能保持客观看法的旁观者才能跨过这个距离。这个旁观者或者是一位心理学家,或者是孩子的父母,或者是孩子的教师。他应该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个体的人格进行解释,这种客观事实体现的是个体自身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曾意识到的、有目的的追求。

所以,人们对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要比对其他任何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更能表现出真正的自我。第一个问题涉及的是社会关系,我们探讨对现实的客观看法和主观看法的矛盾时,已经进行了相关的论述。不过,对于儿童来说,社会关系的问题还具体表现在他们能否完成这样的任务,即结交朋友、与人相处。个体是如何面对这个问题的?他对这一问题又是如何回应的?一个人如果对他自己是否有朋友,或者是否拥有社会关系,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并且认为通过自身的这一态度就可以回避社会关系问题时,那“无所谓”就是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通过这个“无所谓”的态度,我们完全能够得出关于他人格的方向和结构的结论。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不仅仅局限于如何去赢得朋友,如何与人交往,社会关系还应该包括与这些关系相关的一些抽象观念,例如友谊、同志关系、信任和忠诚等。而一个人对于社会关系问题的回答,同样是他对所有这些抽象观念所持的态度。

第二个基本问题涉及的是个体如何投入和运用自己的一生,也就是说,他希望自己在普遍的社会分工中发挥一个怎样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来推断这个问题,我们都不否认社会问题是由一个以超越自我的你-我的关系来决定的,那么,我们同样也不能否定,第二个问题是由人-世界(即地球)的基本关系来决定的。如果我们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看成是一个人,那他总是与世界保持着联系。他对世界存在怎样的希冀呢?就好似我们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一样,第二个基本问题即个体的职业问题应该是一个涉及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某一个体方面的问题,或者说是私人问题。这种关系并不是由个体的意志所决定的。我们的个人意愿无法决定能取得怎样的职业成就,职业成就的取得是源泉于对客观现实的关系。基于这一原因,个体对职业活动问题的回答及回答的方式高度地体现出这个人的人格及其对生活所持的态度。

第三个根本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人类存在男女两种性别。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同样不是个体单方面和主观的事情所能做到的;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与两性关系的内在客观逻辑相一致。如何与异性相处?如果你认为这个问题是典型的个人问题,那就错了。只有在仔细权衡所有与两性关系有关的问题后,我们才能找到正确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明显,我们对爱情和婚姻的正确的解决方式中所出现的任何偏离,都体现出了人格上的缺陷和缺失。所以说,很多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妥善处理而造成有害后果的,都可以从更加根本的人格缺陷和缺失的角度来进行解释。

总而言之,正像我们上面所说的那样,我们完全可以依照个体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社会关系问题、职业问题和两性问题)的回答,去找寻他生活风格的大致方向及其独特的目标。个体的生活目标能够决定一个人的生活风格,而且这一生活目标能够反映在这个人的日常行为中。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合作进取的,是向着生活中有建设性的一面指去,那么,我们就能够在这个人对所有问题的解决方式上找到这样的一个印记:他对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都存在建设性的一面。其个体也会因此而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并且在这种富有建设性,并且十分有益的活动中体验到价值和力量。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总是指向生活中消极的方面,那么,这个个体就无法解决这些基本问题,自然也无法获得妥善地解决问题后所能享受的欢乐。

这些基本问题之间都是密切联系着的。因为在社会生活中,这些基本问题还会滋生出一些特定的任务,一些必须在一种或总体的社会背景基础下才能恰当完成的特定任务,这种社会背景指的就是社会情感,这从反面再次强化了一些基本问题间的关系。其实,这些任务在儿童早期时就已经出现了:每个人的感官发展与看、听和说等社会生活方面的刺激是一致的;每个人都是在与兄弟、姐妹、父母、亲戚、熟人、伙伴、朋友及老师的多种关系下成长的。一个人一旦脱离了与其同伴的社会接触,就注定会遭遇失败,要知道,这些任务会以同样的方式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因此,个体心理学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就是“正确的”事情。对社会规范的任何偏离都可以被看做是对“正确之道”的偏离,并会与客观法律及客观现实的必要性发生冲突。这种与客观现实间的冲突,能够导致行为人感觉到明显的无价值感;同时,这种冲突也能够引发受害者同样或更加强烈的报复行为;最后,我们必须记住,偏离社会规范违反了人们内在的社会理想,而社会理想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存在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因为个体心理学积极强调要将儿童对社会情感的态度当做他们发展的检测器,所以,个体心理学能够轻松地确定和评价儿童的生活风格。因为一旦儿童遇到什么样的生活问题,他都会在这种考验情境中(就像被测试时)表现出他是否有充分的准备。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从这种考验情境中看出他是否怀有社会情感,他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理解力,他是否在追求对社会有益的某种目标。然后,我们可以发现他向上努力的方式及其努力的节奏,我们能够看出他表现出来的自卑感的程度及其社会意识的发展强度。将所有的这些交织在一起,并将其相互关联,就足以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而且这个统一体在被发现有缺陷和新的统一体重建之前是不可分割的。

同类推荐
  • 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你的思路价值百万

    本书分为思路成就出路、做最好的自己、心态左右一切、学会为人处世、突破常规束缚、善于思考与发现、创新其实并不难、新思路打造成功、让你的思维作锻炼、人无自信不成功、给自己好的改变、逆境之中显英雄、做个受欢迎的人、好口才带来好人生14个部分,从心态、观念、环境、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口才交际等方面,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并针对思维定势这一难题进行突破,旨在帮助人们寻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开启人生的成功之门。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全集)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全集)

    本书以生动贴切、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故事,加以科学条理性的分析,讲述了各种异常心理产生的根源及各种简单易行、具有实效的解决方法,并介绍了与你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心理及随之产生的种种行为。让你在轻松阅读中导引自己走向阳光!它具备全面性、可读性、实用性,适合作为个人闲暇或者苦闷时认识自己,永葆身心健康的心灵圣经。
  •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瞬间读懂你周围的人,3秒钟看穿旁人内心。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机制、犯罪心理预防……犯罪也有心理学。熟知犯罪心理学,对犯罪了如指掌。
  • 心理健康36计

    心理健康36计

    体味心理36计,让你拥有一颗轻松愉快的健康心灵。让你踏上重获心灵健康与生活幸福的途径;让你超越自我,从平凡之中领悟着人生的真味。过开心的日子,首先要有一份好心境。心境的好坏,在人不在天,在己而不在人。好的心境来自于人性的平和与淡泊。平和就是对人对事都要想开点,看点,不必斤斤计较生活中的一得一失,淡泊就是要超脱世俗的困扰、红尘的诱惑,有登高临飞宠辱皆忘的情怀。其实,保持一份好的心境并不是与世无争,也不是冷眼旁观,随波逐流,更不是封建士大夫式的悠游潇洒。拥有一份好心境,实在是一种大气魄。
  • 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后半部分,作者以一种轻松的语言,对神奇的第六感进行了层层解密,并阐释了第六感产生的日常行为、心理常识,试图为人们解开那些看似合理却又令人迷惑的现象和行为,从而让人们将第六感的能量为己所用。掌控自己的生活。,本书由欧阳茉莉著,前半部分,作者以循序渐进的构思,对潜意识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什么是潜意识,如何识别潜意识陷阱,如何训练自己的潜意识,如何运用和掌控潜意识,这些知识能有效引导人们有意识地开启潜意识的能量,从而成就不一样的人生理想
热门推荐
  • 我与幽灵少女

    我与幽灵少女

    有一天,我做了一场梦。梦见我同一个叫千里的女孩相遇,并且走过了一段虽然忙碌但快乐的日子。她彻底,打乱了我的生活。把原本不属于我的快乐塞进了我的世界。这是一段属于御宅青年与一群少女的欢乐欢乐校园探险,这是一段清纯唯美经久难忘的青涩情怀~
  • 柏拉图的时空隧道

    柏拉图的时空隧道

    本书由刘景南所著,讲述了一个奇异的故事,就像一次梦幻的旅途。刘景南用犀利而冷峻的文笔,在本书中叙述了这一个时空之外的故事,里面充满哲理,点点滴滴都浸含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并将其融入这个恢弘的时光隧道之中。
  • 娇妃惊天下:霸爱罗刹王

    娇妃惊天下:霸爱罗刹王

    被莫名的丢到异世,杀宣王妃揍皇帝扁摄政王,还生死无惧是为啥?带着神兽小弟,扛着嗜血剑,风风火火的把天下当成了自家后院逛了便,没想到她欠了一屁股的感情债。“我会等你的。”那傻得有点痴呆的严诺。“杀了我嫔妃,你就留下来顶替她的位置吧。”沉默寡言的宣王居然密谋想监禁她终身。“你就是死了,我也能让你活过来,区区逃跑就想躲开我可能吗?”不当人是条命的秦月居然占有欲完全超标。看来除了回家没有其他的出路了。
  • 任时光飞逝,我只在乎你

    任时光飞逝,我只在乎你

    童韶华:我不是第一个牵你手的男人,也不是你第一个拥抱的男人,更不是第一个亲吻你的男人,却是你遇到快乐第一个想分享,悲伤想依靠的男人。你是我心中无法说出的秘密…童雪茜:岁月如逝,年华老去,等待终究不过是一场梦,待我醒来时,你是否还依然在我身旁守护着我。原来最好的一直就在身边…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晓风书院的八卦事

    晓风书院的八卦事

    盛世太平,朝中无事,能引起些许波澜的,无外乎一些八卦。某日,号称天下第一才子、第一美男子、第一风流子的白晓风,办了家晓风书院。一时间,什么公主、郡主、才女、千金……蜂拥而至,各个醉翁之意不在酒。史官程子谦蹲点晓风书院,各种“子谦手稿”流出,流到街头巷尾又流到皇宫内院……
  • 观潮手记

    观潮手记

    丛书展示了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的论作。选本中既选有见于以往评论集但颇具学术价值、代表评论家本人一定时期学术成就的篇什,特别是近期我国评论界的成就,主要是新时期以来,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概貌和对许多著名的和新起作家的创作成就及有关见解。也选有尚未编集出版的近期评论新作,本书选取了国内十七位著名文艺评论家的评论作品,涵盖作家、作品评论和专题理论研究与探讨的文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紫台行

    紫台行

    ,牧碧微清楚的知道,身处人心险恶的环境中,奋起反抗才是生存王道。自己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奈何佳丽三千,勾心斗角处处充满血腥。逆来顺受不是她的性格,成为执掌一切的后宫之主比任何事情都重要。自强不息的奋斗,为保家族,她舍身入宫
  • 富福有余

    富福有余

    穿越成贫困小农,爹爹还是一个赚钱白痴,武功高有用吗?没有用吗?有用吗?好,以上当白问,且骗学点武功来改变命运!等等,这个不可一世的冰块男是谁?还要来咱家住半年?呸呸!什么?还要跟他去一个勾心斗角的大家族里过上两年?不要啊,啊,啊……去了的话,赚钱大计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