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600000008

第8章 熊廷弼牵连案件(1)

熊廷弼出生于1569年,死于1625年,享年56岁。熊廷弼是明末杰出的军事统帅,字飞百(亦作非白),号芝冈,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汉)人。熊廷弼有胆略,懂得兵法和作战方略,且善射,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为明末“辽东三杰”(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之一。

熊廷弼少时家境贫寒,放牛读书,刻苦强记。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熊廷弼获得乡试第一名的成绩,第二年考中进士,“授保定推官,擢御史。”,尽释被税监王虎冤系狱者多人,并上撤矿疏,以能擢为监察御史。熊廷弼非常关心国事,对待下属也极其热情。然而熊廷弼性格暴躁,心胸狭窄,好意气用事,盛气凌人,不愿为人下,“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因而在朝廷之中得罪了不少大臣。

辽东以北,明时称“辽左”,古来为各游牧民族部落的势力范围。明朝后期,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牡丹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建州部崛起,并不断发展壮大。其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满清前身)汗国。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侵占明辽东重镇抚顺,次年明四路出师讨伐后金,在抚顺附近的萨尔浒遭到惨败,明辽东形势发生危机,这时期熊廷弼坐镇山海关,经略辽东,使辽东局势转危为安,于此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却被牵连进东林党与阉党的党争,为阉党所害,未得善终。

经略辽东

在讲述东林和阉党党争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当时辽东的局面,以及熊廷弼三赴辽东的情况,因为辽东之战的惨败,经略辽东的熊廷弼被逮治,直接成为阉党陷害东林的入罪引子。

熊廷弼经略辽东可说是经历了三起三落。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第一次赴辽,他以御史巡按辽东。御史是正七品的官职,别看这个官职不大,但是它的作用可不小,它的具体作用是代替天子整顿吏治。

到辽东之后,熊廷弼一反当时的官场积习,实地调查巡抚赵楫与总兵李成梁放弃宽甸新垦的八百里土地,徙居民六万户于内地,不应论功受赏,而是罪不容诛。同时还揭发了前任巡按何尔健、康丕扬的包庇行为。

在辽东诸多抚按当中,熊廷弼较早看出努尔哈赤对全辽的威胁。当时驻守辽东的将士经常袭劫女真的屯寨以邀功,往往引起战端,熊廷弼为杜绝战端的发生,主张“防边以守为上”,也就是对女真以防守为上策,多修筑城堡,建立巩固的防线,与女真维持和平友好的局面。他还向朝廷建议,辽东有空旷的土地,“应使辽东八万额军的三分之一进行屯种”,就是利用军队屯田,受到万历皇帝的称赞,并下令在辽东诸部推行。在辽数年,熊廷弼杜绝馈赠,整饬军纪,核实军费,按劾将吏,将辽东各地的大小贪官全部缉拿归案,经过审理以后,悉数依律惩办,致使当时的辽东官场风气大为改变。

熊廷弼在辽东不仅为辽东的吏治问题尽心尽力,而且还通过了解民风,倡导民俗,为辽东百姓做了很多事情。《明史?熊廷弼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熊廷弼到辽东正赶上辽东百年不遇的旱灾,赤地千里,草木皆枯,田间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于是,熊廷弼就亲自到一座城隍庙为老百姓求雨。他对城隍庙里的城隍神说,我限你七天之内必须下雨,你要不下雨,我就把你的庙宇毁了。说完,他就走了。七天过后,还不下雨,熊廷弼就吩咐自己的亲兵带着工具和他一同去毁掉那座城隍庙。可是就在去往城隍庙的途中,突然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

这个传说,虽然把熊廷弼神话了,但也反映出熊廷弼敢于斗争、不畏强权的英雄气概。后来,熊廷弼因为杖死诸生的事件,遭到朝臣们的弹劾而被免官调回。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附近)即位称帝,建国后金。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从此崛起,成为一支不可遏止的政治力量,并逐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努尔哈赤一举攻陷辽东重镇抚顺,明廷震惊,方意识到“辽左覆军陨将,虏势益张,边事危急。”

明廷对辽东的形势缺乏正确判断,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小看了后金的力量,以为努尔哈赤像万历朝早期的蒙古部落勃拜、云贵土司杨应龙一样,只要明军大兵压境,势必土崩瓦解。于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明朝任命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调集军队,筹措兵饷,准备进军赫图阿拉,消灭努尔哈赤。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正月,经过数月的筹划,明朝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兵力和财力,辽东经略杨镐统帅号称47万大军坐镇沈阳。二月,杨镐命兵分四路围剿后金,进行萨尔浒大战。战争从三月初一至初五,历时五天,努尔哈赤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明军四路出师,三路覆灭,文武将吏死三百一十余人,军士四万五千八百余人,名将杜松、刘铤均力战身亡。

萨尔浒大战后,明朝在辽东的统治动摇了,军事力量一蹶不振,对后金只有招架之功,再无还兵之力。军队“坚甲利刃、长枪火器丧失俱尽”,将士“一闻警报,无不心惊胆丧”,“装死扮活不肯出战”,“各营逃者,日以千百计”。河东一带,“赤地千里,刍粟一空,人马倒卧,道路枕藉”。京师上下惊恐万状,“人心惟怯,谈虎生变”,“大小臣工,无不骇愕”,“官吏士民以及商贾向寓京师者,卒多携家避难而去”,“其间惶惶之状,不能以旦夕待”。

万历皇帝将杨镐正法,为挽回辽东败局,朝廷以为熊廷弼熟悉辽东事务,起用他为大理事丞,兼河南道御史宣慰辽东,不久又提升为兵部侍郎兼右都御史,取代杨镐。据《明史》记载:“四十七年(1619年),杨镐既丧师,廷议以廷弼熟边事,起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宣慰辽东。旋擢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镐经略。”

当时方从哲为内阁首辅,朝政为浙党掌控,而熊廷弼主守的策略与浙党主张背道而驰,与浙党是敌非友。杨镐兵败后,浙党大受攻击,起用熊廷弼实非其所愿,属不得已之举。

于是熊廷弼第二次赴辽。熊廷弼接受任命之后,还没来得及出京,开原(今辽宁开原县)便沦陷了,他立即上书朝廷,指出“河东(辽河以东)辽镇腹心,开原又河东根本,欲保辽东则开原必不可弃。”他建议朝廷赶快派遣将士,备刍粮、修器械、收复失地。朝廷对他表示支持,并赐他尚方剑加重他的权限。走到山海关,铁岭又沦陷了。

当熊廷弼来到辽东之后,辽东地区的情况真可谓是一派糟糕、凄惨异常:开原、铁岭“人逃之尽矣”;沈阳、辽阳“民逃军逃,将哭道哭,大小将吏,无不私蓄马匹为逃走计者”;军队涣散,畏敌如虎,钱粮短缺,兵士逃亡。人们都认为辽东必不可保。

熊廷弼在这紧急关头,顶风冒雪,兼程前进,他一路考察边情,召集流亡,修缮战具,严肃军令,斩逃将刘遇节、王捷、王文鼎等人,用他们的首级祭祀死难烈士;诛杀贪将陈仑,罢免贻误战机的总兵官李如祯等。他利用暂时休战的机会,督励将士造战车,治火器,疏通战壕,修缮城池,做好御敌的准备,数月之间辽东局势有了转机。

当时熊廷弼在进行这些工作的时候,是很困难的,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熊廷弼初到辽东,命令佥事韩原善抚慰沈阳,他吓得不敢去。接着又命阎鸣泰去沈阳,而阎鸣泰只到达沈阳附近的虎皮驿(沈阳西南四十里),便恸哭而返。熊廷弼说,你们这么懦弱,我去。于是熊廷弼亲自前往巡视抚顺,抚顺被努尔哈赤打下后,毁了城以后又撤了。总兵贺世贤认为距敌人太近有危险劝他不要去,熊廷弼说:“冰雪满地,敌人估计我是不会来的”。于是果然,他在雪夜迎着月光,到抚顺巡视,并安全返回。这件事情反映了熊廷弼有惊人的战略。

熊廷弼的作为,使努尔哈赤踌躇不前,“按兵不攻者岁余”。但熊廷弼在辽东一直主张以“防守”为上策,这一政策也引起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在辽东趋于稳定的形势下,应对后金应主动进攻。明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后金进攻蒲河(抚顺西五十六里)明军损失七百余人,朝中有人借此机会对熊廷弼进行攻击,上奏他:军马不训练,将领不部署,人心不归附,滥用刑罚……接着又弹劾他:出关一年多,漫无规划,以致蒲河失守,隐瞒军情不报。当时天启皇帝刚刚即位,朝中派系复杂,党争加剧,反对熊廷弼的人蜂拥而出。御史冯三元罗列熊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并且声言“不撤掉熊廷弼、辽必不保。”熊廷弼面对这些攻击非常气愤,“遂缴还尚方剑,力求罢斥。”于是缴还尚方剑,要求辞职。朝议商定之后,同意让熊廷弼辞职,以袁应泰为兵部右侍郎兼前职,代为经略。

袁应泰也为浙党,是文人出身,此人志大才疏,能说大话,“即刑白马祭神,誓以身委辽”,摆出一副“不斩楼兰誓不还”的架势。但他是书生本色,水利方面十分在行,兵法武备却非里手,指挥、治理军队对他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

袁应泰到了辽东,因视野所限,未能另创宏观规划,又鉴于熊廷弼治辽之规虽有成效,却为主政党人所不喜而得咎,故为自家前途计力图迎合浙党,将熊廷弼的策略更张。熊廷弼任经略时,执法严厉,军队整肃。袁应泰上任以后,以宽松政策待下,一改熊廷弼的严厉之风。他大肆收编对方的叛将、叛卒,以为拼凑起一支看起来庞大的队伍,安插于辽、沈,“进谋进取”,其他在辽东的重要官员张铨、何廷魁、崔儒秀无论怎样劝告他,他都充耳不听。

经过休养生息后的努尔哈赤得知熊廷弼去职,觉得时机已到,于是于天启元年(1621年)二月,倾后金之兵,分八路攻克奉集堡,揭开了辽沈大战的序幕。努尔哈赤靠内应协助攻陷沈阳。袁应泰撤奉集、威宁诸军力守辽阳,布阵城外迎击,双方激战了五日,明军败退,辽阳城又告陷落。努尔哈赤取沈阳为都城,野心已经不限于东北之一隅了,随时可能挥师入关问鼎中原。袁应泰自知误国,在城破前留下遗书,自刎殉国。

辽沈一失,“河西军民尽奔,自塔山至闾阳二百余里,烟火断绝,京师大震。”辽、沈西南二百余里,人民纷纷外逃,民宅一空,经月不见烟火,而其间七十余城,亦不战而下,辽东仅剩锦州一道屏障,辽东局势更加危急。

辽、沈失陷的消息传到北京,朝廷大为震恐,廷臣刘一燝愤慨地说:“设使熊廷弼在辽,局面决不至此。”熊廷弼守疆的功劳重新开始被人提起。东林党人刘一燝、江秉谦等主张非熊廷弼重出镇辽,不能令辽局有转机。天启帝这时对熊廷弼的去职也深感悔恨,又想起了重新起用被罢官的熊廷弼。天启帝于是下谕推许熊廷弼经略辽东一年,以“威慑夷虏,力保危城”,并亲为洗冤,将攻击熊廷弼的言官尽行贬斥,“帝乃治前劾廷弼者,贬三元、修德、应嘉、巩三秩,除宗文名。”熊廷弼有前次的教训,并不情愿,几番推辞。但天启帝下诏劝慰,并晓以君臣大义。熊廷弼没法,只得接受任命。

此次为熊廷弼第三次赴辽。熊廷弼出征时,兵部尚书张鹤鸣设宴于北京城郊三十里外为他饯行,席间想对他有所嘱托。若换作别人可能要装出一副虚心接受的样子请兵部尚书指示,但熊廷弼此次被召出关是憋了一肚子气的,他心想:如果我一直在辽东按既定方针办,不至于丢掉沈阳、辽阳。于是熊廷弼对兵部尚书张鹤鸣没好脸子,拍案大叫,今日不要谈战场上的事。一句话,把兵部尚书得罪透了,便想方设法给熊廷弼穿小鞋。

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熊廷弼赶赴辽东。熊廷弼是力主防守的,也善于策划防守,但这回皇帝和朝廷对他的希望可不是守疆,而是收复辽沈失地。于是熊廷弼提出了个比较稳妥的“三方布置策”:

其一,“集马步兵于广宁,缀敌全力”,在广宁用步兵及骑兵驻守,在辽河沿岸建立城堡,形成坚固的防线,用以牵制敌人;

其二,“天津、登莱各置舟师,乘虚入南卫,动摇其人心”,在天津、登、莱设置水师,乘虚而入,从南面向敌人进攻,以分散敌人的兵力,动摇敌人的后方,敌人为保住巢穴必然撤兵回救,这样辽阳可以收复;

其三,借用朝鲜兵力。

这一策略,是积极的战略防御,朝廷虽急于收复辽沈失地,但在辽东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朝廷也只得同意了熊廷弼的主张。

但后来事实证明,熊廷弼这个三方布置策,它并不不切实际。第一,广宁防后金,实际上没有实行;第二,用水师来策应,策应不上,只能望梅止渴;第三,借用朝鲜兵力,纯属于一厢情愿,所以他这三方布置策没用上。

当时,熊廷弼还面临最棘手的难题,那就是权力掣肘。袁应泰自杀后,明廷曾任命薛国用经略辽东,但他病不任事,一切权力都委托王化贞代为执行。王化贞,明山东诸城人,字肖乾。万历进士。由户部主事历右参议,分守广宁(今辽宁北镇)。王化贞守广宁已有多年,颇有成绩,“蒙古炒花诸部长乘机窥塞下,化贞抚之,皆不敢动。”

此次,天启帝提升王化贞为辽东巡抚。巡抚是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而经略,是战事开始后才增设的,二者的统属关系并无制度上的明确。熊廷弼上一次守辽东时,正好巡抚周永春被“言官追论开原失陷罪,遣戍。”所以算是身兼二职,尚无掣肘。这回问题来了,尤其对熊廷弼这样的不知变通的性格,问题就更严重了。

此时王化贞拥兵十三万镇守广宁,正与后金大军对峙。王化贞利用职权,在辽河沿岸设置六营,每营设参将一人,守备二人,划规地盘,置兵分守西平(辽宁台安县南)、镇武(今黑山县东)、柳河(今新民县西南)、盘山(今盘山县)等城堡。熊廷弼到任后对其戍守策略多有指责,并企图改变王化贞的军事部署,遭到王化贞的抵制。于是熊廷弼上奏朝廷,朝廷命王化贞按熊廷弼的部署执行。

王化贞接到命令很有情绪,他便将一切军务都委托给了熊廷弼,自己只管领兵。每年援军到来,王化贞便给予这些军队以“平辽”的番号。熊廷弼不满意:“辽人未叛,乞改为‘平东’或‘征东’,以慰其心。”熊廷弼认为“平辽”二字会引起辽人的不满,以致伤害辽人的感情,要将平辽改为“平东”或“征东”,王化贞虽然遵命改正,但内心不服。熊廷弼一心实施他的“三方布阵”,名为复地,其实还是以守为主的稳健策略,但王化贞激进得多,他更热衷于支持毛文龙,扶持蒙古势力对抗后金。熊、王之间矛盾日益激化。

王化贞是很有背景的人。当时新任兵部尚书张鹤鸣,坚决支持王化贞。此年十月上任的内阁首辅叶向高与王化贞两人有师生之谊,自然也偏向王化贞。或许是朝廷太需要辽东的胜利了,因此当时朝廷上下几乎是一致支持王化贞的进攻。

王化贞认为只要明军一渡河,辽河以东的人民必然纷纷响应,依靠蒙古虎墩兔四十万大军,并有明朝投降后金的叛将李永芳做内应,可以一举荡平后金。熊廷弼再三警告朝廷,辽人不可用,西部(指蒙古虎墩兔部)不可恃,李永芳不可信,广宁多间谍,但没引起朝廷的注意。

同类推荐
  • 世界惊天谋杀秘密档案

    世界惊天谋杀秘密档案

    他们是领袖,是轰动一时的大人物,然而却以不为人知的方式被人谋杀,究竟是什么原因?里面又存在什么惊天阴谋?这就是本书欲向读者揭露的秘密之所在。
  • 大秦王朝1

    大秦王朝1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

    本书内容里的所有事件皆严格依照史书所载,不敢编造,间或有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历史就是一个一个的故事,每个时代都有色彩斑斓的故事,每个故事又蕴涵着不一样的历史。汉朝四百年的历史,有着无数的故事,承载着大汉王朝的沧桑和辉煌。回首汉朝,历史的故事和人让我们感动和惊奇,仿佛遥远,其实很近。因为历史是活的。《大汉王朝·汉武挥鞭与大汉中兴》从汉武帝登基开始写起,到汉武帝时代的结束止,将武帝登基——长门锁阿娇——卫青与霍去病横空出世——通西域——北击匈奴——大汉中兴等大事件以时间为轴线,加以全方位叙述,各色风云人物穿插其间,充分再现那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代。见解独特,高潮不断!
  • 非议古人

    非议古人

    柏杨先生说,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非议”古人讲述的不再是遥远的和模糊的古人,而是真实的和接近现代人语言环境中的人生。古人身上不为入重视的一面或者不容忽视的特点,是我们发现和再现古人真实履历的一种尝试,同时也就探索历史与人生的一个入口。
  • 李想的北宋

    李想的北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种种李想曾经奢望而不得的东西一一被他揽进怀中。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在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灾难面前,李想拥有的所有一切都可能是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在李想相信了这次穿越于他而言是一次美丽的旅途之后,他却蓦然惊觉,辉煌的时代,已到了穷途末路。距离灭亡,还有十年。李想,你该怎么做?
热门推荐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文明奇迹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文明奇迹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文明奇迹》从广阔的视角对世界50个文明奇迹进行了全方位、深入浅出的介绍,从而挖掘出它们所蕴含的历史的、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按照世界大洲分为六章,真实地再现了人类在各个历史文明阶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本书从全球范围内遴选了50个千年遗迹,让我们充分体会先人超群的思想与智慧。内容涉及城堡要塞、洞窟陵墓、园林宫殿、名镇古城、教堂寺庙、文明遗址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养脾食谱

    养脾食谱

    《家庭健康调养食谱丛书》精选了近一千多种家庭健康调养食谱的做法,让你轻松享用色香味美的菜肴。
  •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在人的一生中,能够立定根基的不外乎两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会不会做人,决定一个人的事业成败和人生走势;会不会做事,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和生存状态。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一个人如果做到这两点,就能够不断地发展与成就自己。陈荣赋、张凯编著的《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大全集》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细节一一呈现。《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大全集》取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简洁的分析,将做人做事的智慧加以系统总结以供你参考,语言平实、活泼,娓娓叙来又无哗众取宠之意,目的是启迪你的智慧,让你在烦躁的生活中顿悟人生之道。
  •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以魔术为主题的饕餮盛宴,带你进入神奇的魔术世界领略百变缤纷的魔术传奇,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学会最吸引人最能提高人气的技巧。
  • 天后逆袭记

    天后逆袭记

    她不过是为了一笔救急的钱在咖啡厅里扮演了被他抛弃的女人一回,害他出糗,不仅仅惹得这位总裁大人对她上了心,还新仇旧恨一起算……收购她所在的演艺公司也就算了,还要她继续扮演他的女人?她是喜欢演戏,可不喜欢和他上演你侬我侬的爱情游戏!这是一个草根女逆袭娱乐圈的故事,且看草根怎么命犯腹黑总裁!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之奈何为狐

    重生之奈何为狐

    无上帝妃生了,生了个蛋。无上帝君是龙身,无上帝妃是凤体,原本都是卵生动物,这时候生出一个蛋来,虽在意料之外,倒也在情理之中。可是,蛋里面爬出来的是一只小狐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关门,放妖王

    关门,放妖王

    自从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同居表哥,韩以璇的生活渐渐开始不可预测!竟然可以穿梭到远古神话世界?帮后羿射日,随神农尝百草,和妖王谈谈恋爱,和神仙斗斗法术!韩以璇的小日子渐渐过得风生水起。只是……喂喂喂,她家什么时候成了妖窝窝!韩以璇怒吼了一声:“关门,放妖王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