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照“历史——理论——制度——实践——对策”的思路,共分五章。第一章以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为主线,从历史的层面梳理中国政党协商的演进过程。从丰富而翔实的史实中,中国政党协商是近代政党产生以来政党政治长期演变的结果,是中国各先进阶层、各民主党派和团体及民主人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探索、建立、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土生土长本土化的民主政治形式。既独具中国特色又符合时代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及民主党派政治智慧的共同结晶,契合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基本国情。第二章从理论的层面,比较中西方协商民主的主要特点,彰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属性和独特优势。这一章中,阐述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产生背景及不同流派的主要观点,描述了政党协商、协商民意测验、公民陪审团、专题小组、大规模的协商大会等五种主要实践形式,在此基础上,追溯了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提出和发展,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的政党协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制度为载体的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形式。这两种形式的协商民主是相互渗透的,其实质就是统一战线的协商民主,即政党协商。第三章从制度的层面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要制度载体,进而指出政党协商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明确了参政党作为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重要主体,从而进入本书写作目的,即诠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之间的关联性。第四章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政党协商中的参政党实践,在大量案例支撑的基础上,阐述了政党协商的原则、内容、形式、程序和成效,充分肯定了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积极作用:即以协商促进多党团结合作;以协商促进民主政治建设;以协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在注意到参政党在推动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发展的同时,重点申发参政党在实践政党协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即政党协商机制不健全、政党协商内容和形式有待发展、参政党协商能力不足等。进而,第五章从对策和建议的层面,从提升政党协商制度化水平和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若干有建设性的对策。在发展政党协商的过程中,加强参政党建设,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政治协商中合作共事,在长期共存中相互监督,发展长期和谐的政党关系。在和谐政党关系的框架下,一方面要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写出入宪法,将其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的范畴,提升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制度化水平;另一方面要从思想政治基础、组织化水平、“五种能力建设”等几个维度着手,加强参政党协商能力建设。
整体而言,本书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分析框架下,超越从参政党自身层面而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参与、制度设计和更加宏观的层面,探索政党协商规范和参政党建设的规律,本身就是一次有益创新。在这一创新研究方面,虽有写作者本身的相关构想,但因水平有限以及时间仓促之故,写作者穷思竭虑,亦唯恐难胜其任,是否能让读者满意,却也不敢怀乐观之见。尽管如此,本书管中窥豹,亦有几点可读之处:一是注重历史考察,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廓清了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缘起,为本书的写作宗旨作了较为扎实的铺垫;二是厘清理据进路,从理论上明晰了政党协商的现实定位以及参政党在政党协商的重要作用。通过中西方协商民主比较,阐明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特征和发展优势。三是掌握大量素材,对参政党实践政党协商的现状作了较为系统、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四是紧贴时政热点,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入宪和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完善政党协商的工作机制、加强参政党协商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可资参考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