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餐时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有益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就餐时应心,持情,考虑复杂、忧心的问题,纠正就餐时争论问题、安排工的为“佐餐”。
(4)就餐环境要优美。
就餐时有一个优美的环境,光线充足,温度适宜,餐桌、餐具清洁卫生等,都能促进食欲。
(5)要戒烟、忌酒。过量饮酒或每餐必饮的习惯一定要戒除。戒烟对提高食欲也是非常重要的。
(6)适量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舞蹈、游泳等都是胃肠病患者的良好选择。
烧心,胃炎向你靠拢
烧心(胃灼热)是指剑突下或胸骨后的一种烧灼或发热的感觉,有时呈烧灼样疼痛感,同时伴有反酸的症状,多见于反流性食管炎,亦可见于幽门不全梗阻、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烧心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不适症状之一,对于多数人来说,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进食过快或过多,但是,有些人即使非常注意饮食也会经常发生烧心症状,还有一些人在进食某些特定的食物后(如酒、辣椒等)会发生烧心现象。这是因为某些食物可以使你的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或胃酸分泌增多,进食了这样的食物,就会引起烧心。
对于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烧心的症状虽然可以很严重,但是常常是一次性的,很少反复发作。但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由于消化系统功能的减退,即使他们非常小心,烧心这种症状也会常常伴随着他们。天气变冷、饭菜稍凉、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等,都能引起他们烧心的症状。有资料显示,44%的成年人每月最少有一次烧心,经常烧心的人患食管腺癌的概率比一般人高出近8倍。所以一旦你经常烧心,就应引起警惕,及时就医。
烧心虽不会像癌症那样威胁到你的生命,但任其发展,久而久之会对你的健康相当不利。要避免烧心应注意以下几点:
(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吃饭不要过快、过饱,吃后不要马上躺下或弯腰,还要尽量少吃或不吃某些食物,如茶、咖啡、糖果、油炸食品、辣椒、烈性酒等,即使这些食物不会引起烧心,但它们的剌激性太强,也应当尽量少吃。
(2)多数情况下,烧心都是因为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而导致的一种剌激性症状,所以在发生烧心的时候,可采取头高脚低的体位,使上半身抬高10°-20°,借助重力的作用,使返回到食管的胃内容物再回到胃这样有于心的症。
(3)以上措施不奏效,可以服用一些抗酸药物,如碳酸钙片、氢氧化铝凝胶等。但不宜长期服用,否则会造成便秘或腹泻。
(4)如果烧心比较严重,且持续时间长的话,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就医。
便血,胃肠病的常见症
便血是指血随大便夹杂而下,或从肛门而出,或下纯血(鲜血)。
便血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便中混有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另一种是血液经过消化液的作用变成咖啡色或黑色与大便混合在一起,此种大便叫黑便,也叫柏油样大便。
许多胃肠出血的患者,不知道黑便是胃肠出血的征象,虽然黑便多曰,仍旧照常上班工作,直到有一天突然晕倒在地,送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已有严重贫血。所以,当发现大便是黑色时,不要视而不见,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在胃肠道出血量很小时,肉眼往往看不出大便颜色的改变,这时需要做大便潜血试验来确定是否有胃肠道出血。食用过多的肉类、猪肝、动物血、某些中草药以及铁剂、铋剂等,都可导致大便呈暗褐色或黑色)服用酚酞类泻药,在排便后,大便在便池内有时呈鲜红色,但改吃素食或停用上述药物后,大便即恢复正常。这种饮食或药物造成的大便颜色变化不属于便血。大便检查就可排除有无胃肠道出血的。
胃肠道的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出血,如食管静脉曲张、胃炎、溃疡病、胆结石、肿瘤、溃疡性结肠炎等。此外,某些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血液疾病等,也可导致胃肠道出血,如伤寒与副伤寒、败血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门静脉血栓形成等。
对于便血的调治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心情舒畅,切勿心境不宽、郁怒动火、烦躁抑郁,否则会使肠黏膜收缩、血行不畅。
(2)调理饮食,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黏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白萝卜、生梨汁、芹菜汁、藕汁、黄瓜、菠菜、茄子、苹果、香蕉、黑芝麻等食物。
(3)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糊状为佳。
(4)忌食油腻、辛热、粗糙、多渣的食物,不吸烟,不喝酒或咖啡。
(5)少做或不做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屏气、下蹲、久立、久坐、久行或劳累过度。
(6)减少性生活,性生活过频会使肠黏膜充血,加重出血。
(7)当血便量较大,颜色为鲜红或暗红色,伴剧烈腹痛、呕吐、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治疗,以免贻误病情。患者及其家属都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要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缓和激动情绪,在去医院的途中,必须使患者处于静卧的状态。
(8)可用药物治疗,如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9)做提肛运动,每日2-3回,每回30-50次。
(10)按揉腹部,如每日早、晚2次按揉腹部,逆时针向、顺时针向各100次。
呕血,检査治疗为首务
呕血是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即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胰腺、胆道的出血。中医称呕血为“吐血”,以经口吐出或呕出,颜色鲜红或紫黯,伴食物残渣为临床特征。吐血部分病例有胃胺痛史。多由胃热壅盛、肝炎犯胃、气不摄血、胃气上逆、损伤胃络所致。
引起呕血的原因有多种,常见的有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溃疡、食管异物、食管贲门黏膜裂伤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癌、胃黏膜脱垂症、胃动脉硬化、十二指肠憩室、十二指肠炎、胆道疾病、胰腺癌、壶腹周围癌、胃肠道血管瘤以及药物所致,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抗生素等可致消化道出血。全身性疾病如尿毒症、血液病、应激性溃疡、心血管疾病、结缔组织疾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亦可致消化道出血。呕血以消化性溃疡最为常见,其次为急性胃黏膜损害、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胃由堆夕寺。
食管及胃部疾病引起的呕血,多是因静脉曲张、溃疡、肿瘤等引起。胰腺疾病引起呕血的原因可能是胰腺的炎症,肿瘤肿大压迫脾静脉,发生脾静脉血栓,血栓发展累及门静脉造成门静脉高压,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激性溃疡、服药后引起的呕血,则大多是由急性胃膜引起。
在临床表现上,患者多先有恶心,然后血液从口中呕出,继之有黑色样血吐出。呕出的血液性状取决于出血量及胃内容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如出血量较少,血液在胃中停留的时间较长,由于血红蛋白受胃酸的作用转化为酸化正铁血红素,则呕吐物呈咖啡残渣样的棕黑色。如果出血量大且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呕出的血液则呈暗红色。
呕血同时可伴有皮肤苍白、身体发凉、出冷汗、乏力、头晕、脉快、心悸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脉搏细弱、呼吸加快、血压下降、休克等症状,一旦有休克发生,说明失血量在1000毫升以上,检查血象可发现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急剧减少,这时应及时抢救,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呕血时,患者和家属不要惊慌失措,最重要的是镇静,让患者平卧休息,不要顾虑太多,别紧张,注意防止吐出来的血呛到气管里。患者如果呕吐的是咖啡样液体,量也不多,那么就不会有太大危险如果患者呕吐大量鲜血,则应马上将其送医院。总之,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如面色如何、脉搏快慢、精神状况、手脚是否凉、是否出冷汗等,现应医。
便秘,侵袭健康的“百病之源”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便秘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因而也是最容易忽视的病症。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多喝点水,吃些祛火的药或食物,便秘便迎刃而解。实际上,便秘是典型的肠道运动不正常而导致的症状。它的后面,可能是很可怕的疾病。所以医生常把便秘称作“百病之源”。如果患有便秘,会引起人们心烦意乱,注意力涣散,影响日常的生活与工作,同时,还会给人们带来这样或那样的疾病。
便秘引起肛周疾病如直肠炎、肛裂、痔等,因便秘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重肛门直肠疾患。还可形成粪性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也可发生结肠憩室、肠梗阻、胃肠神经功能紊乱。
长期的便秘可使肠道细菌发酵,而产生的致癌物质剌激肠黏膜上皮细胞,导致异形增生,易诱发癌变。
便秘如此常见,危害如此大,那为什么会便秘呢?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常见的导致便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CD饮食:长期饮食不规律,摄取的营养不均衡,粗纤维食物摄入量不足,还有饮水不足。多吃些菜和粗粮,建议多喝水,特别是早上起后。
(2)运动:久坐不动,肠道肌肉就变得松弛,蠕动功能减弱。特别是女性腹肌天生较弱,送便排出的力量小,因此容易出现便秘。建议多便秘可诱发的并发症脑卒中、性生活障碍,更为严重的是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扭动腰腹部,每天用手揉腹部10分钟。
(3)情志: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会抑制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引起便秘。建议多休息。
(4)习惯:工作紧张忙碌,或时间紧迫,有了便意也不及时排便,会导致直肠感觉神经变得迟钝,出现习惯性便秘。建议定时大便。
(5)药物:长时间或经常服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后,这些药物破坏了肠道内有益菌,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便秘。建议用黄金双歧因子肠内增殖双歧杆菌,以防治便秘。
便秘分为两种,一种是功能性便秘,主要是因为饮食、生活习惯和药物等原因引起的)另一种是器质性便秘,主要归因于直肠及肛肠疾病所致。对于一些便秘特殊情况,
应尽快就医诊治:
(1)排便异常艰难时。
(2)伴有腹痛或肛痛时。
(3)大便带血时。
(4)便秘且粪便形状变细时。
便中带血,可能是肛裂或痔疮引起的,也可能是大肠癌引起的)大便细如铅笔时,癌变的可能性最大,请立即就医。
(第一节)病因:“病魔”悄悄向你招手
不良饮食为胃肠病打幵门
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靠饮食摄取营养。好多人都不注重饮食习惯,把美食只当做味觉上的享受,其实当你们在享受美食同时,也无意间破坏了自己的“健康长城”。据统计,由于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胃肠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全国胃肠病患者总人数近3亿,病情严重的长期受胃肠病困扰和折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让我们看看哪些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会导致胃肠道疾病。
1.饮食不规律
胃肠之所以生病,不好好为我们服务,主要原因是我们对它太不尊重。而生活中好多人,特别是上班的年轻族让胃肠时常处于饥饱失常、暴饮暴食、挑食偏食的工作状态,让胃肠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饥饿时胃中空空,胃黏膜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伤害胃壁,导致急、慢性胃炎或溃疡发生。暴饮暴食会使胃壁过度扩张,长此以往,造成急、慢性胃炎或溃疡,甚至发生急性胃扩张、胃穿孔。挑食偏食极易造成营养不良,身体免疫力下降,也就为胃肠病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2.饮食口味重
好多人都喜欢味觉带来剌激的感觉,经常吃辣椒、生葱、大蒜等辛辣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胃炎。有的人则喜欢吃咸的,或甜的,或酸的)有的人喜欢浓茶、浓咖啡、酒等,这些都能剌激胃酸的分泌,使胃黏膜发生物理损伤,导致胃肠病。
3.饮食不健康
超市中常常看到一些不利于健康的食物,穿着华丽的包装,打着“健康”的旗号,迷惑着人们的眼睛。如一些咸菜、酸菜、腌肉、腌鱼,还有一些美味的油炸食品,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有些人的饮食中摄取过多的高脂肪,不但能够引起便秘,脂肪还可促进肝脏中胆固醇和胆酸的合成,经肠内细菌作用转变成致癌作用的代谢物。有的人喜欢吃过冷的饮食,常导致胃炎发生)过热的饮食习惯可致胃和食道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坏死,引起食道炎和胃炎。
4.饮食不卫生
大街上经常看到火暴的“毛蛋”生意,好多人都喜欢吃,也有人喜欢吃生或半生的食物,不经意间我们还会吃到被污染过的食物。殊不知这些食物中含有的大量有害细菌正在侵蚀你的健康,常常会引起过敏和中毒,损害胃黏膜,引起胃肠病。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饮食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只有健康饮食,才可以保护胃肠的健康,扞卫身体健康。
情绪,胃肠病的“领舞者”
曰常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情绪低落、精神委靡时,茶饭不思;而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时,食欲倍增。事实上,胃肠功能的改变是人体情绪变化的晴雨表。那么,人的情绪变化又是如何影响胃肠功能的呢?动物试验发现:当猫面对着咆哮的狗时,胃肠道运动就停止了,胃酸分泌也会发生变化。这说明情绪变化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很大。
长期如此,胃肠道就会发生很多疾病。临床工作中常常发现,某些突发事件、家庭和工作单位人际关系的紧张、工作压力增加等导致的疲劳、焦虑和心情抑郁,可使溃疡病发病率明显升高。在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溃疡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就是很好的例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发病也常常与情绪变化有关。神经性呕吐也说明情绪变化可影响胃肠功能。
很多少女为了追求身体苗条而盲目节食,最终导致厌食、进食后呕吐、便秘、体重减轻,甚至闭经。进一步的胃肠动力学检查发现,胃内食物向肠道排出也明显减少,甚至肠道的食物反流到胃内。当然其他精神剌激也可导致神经性呕吐。
值得指出的是,某些非科学性误导和医务人员的不当解释也常常可加重或诱发胃肠疾病。如对某些所谓的癌前病变的错误解释和过分夸张,常常使许多患者感到恐惧,终日惶惶不安,多方奔走求医,甚至不听其他医务人员正确合理的解释,而导致其胃肠道疾病的症状加重,以至无药可治。
是药三分毒,胃肠“吃不了兜着走”
古人云:“是药三分毒。”因为只要是服用的药物均要通过胃肠系统进行消化和吸收,才能达到治病的效果,人体内胃、肠则是受到药物的剌激及损害的重要器官。据临床资料证明,因用药不慎而导致的胃肠病约占胃肠病总人数的13,而且呈逐年递增趋势。
生活中,好多人把人参、党参、黄芪等滋补药当“饭”吃,他们固执地认为“补药无害,多多益善,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其实这是对补药的误解。滥用乱服补药同样也可以导致毒副作用,例如,有些人乱服人参后,导致胃胀、头痛、头晕、盗汗、血压升高等症状,这就是医生常说的“人参综合征”。即使病好后,很长时间人也会食欲不振,没有胃口。所以,补药也不能随便滥用,无病照样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