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食必须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进行。每餐七八成饱,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不甜不咸,可分三、四、五顿。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活到了114岁,他说:“要长生,腹中空;要不死,肠无渣。”现代动物实验证明,两组小白鼠,一组控制饮食,一组放开让它任意吃。其结果,控制饮食组比不控制组寿命延长一倍。
暴饮暴食容易患糖尿病,其原因是,饱餐时血糖增高,胰腺必须增加胰岛素分泌,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胰岛功能的减退甚至衰竭。科学研究证明,中老年人实际需要的热量,随年龄增大而递减:40~49岁减5%,50~59岁减10%,60~69岁减20%,70岁以上减30%。所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餐只能吃七成至八成饱。老年人即使偶尔参加较大的体力活动,也要注意节食,因为体内的消化与吸收能力大大减低了。
(六)科学饮食的五个原则
1.科学搭配原则
粗细搭配,多吃粗的;荤素搭配,以素为主;干稀搭配,先稀后干;生熟搭配,多吃生的。
2.两低、三高、四少原则
两低即低脂肪、低热量。三高即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尤其是优质高蛋白,能维持生命,修复组织。四少即少油、少盐、少糖、少辛辣味品。
3.细嚼慢咽的原则
健康人每人每天产生1000~1500毫升的唾液,吃饭是产生唾液的重要时刻,通过咀嚼把食物嚼成食糜,再和唾液一起经食管进入胃中。中老年人吃饭每口要咀嚼20次以上,年轻人也应该这样。这样吃饭的人不易得胃病,营养的吸收率高,而且不容易患癌症,因为一口饭咀嚼15~30秒,产生的唾液能够杀死癌细胞,所以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不提倡快食,一餐应吃20~30分钟。
4.酸碱平衡的原则
人们平时吃的食物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两大类,这并不是用口感味道酸不酸来确定的。大部分的肉、鱼、禽、蛋含有丰富的含硫蛋白质,米、面含磷较多,都属于酸性食物;蔬菜、水果、豆类、海藻、茶叶、薯类属于碱性食物。
这两类食物合理搭配是科学饮食最基本的条件。一般情况下,人体酸碱度是相对稳定的,pH值保持在7.35~7.45之间,呈弱碱性,这时免疫功能最强,是人体最健康的时候。现在人多数属于酸性体质。医学证明:酸性体质的人,身体虚弱,对疾病抵抗力降低,易感冒,皮肤脆弱,伤口不易愈合,记忆力差,思维能力衰退,严重时会直接影响大脑和神经功能,甚至诱发各种疾病,在儿童易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便秘、蛀齿等;在成年人则易引起肥胖、动脉硬化、高血压、胃溃疡、癌症等。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美国40%的癌症患者是由于过多摄入脂肪造成的。”所以美国农业部提出了宝塔式营养结构:多吃谷类、薯、豆类和蔬菜、水果,少吃油、糖、盐等调味品。
5.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的原则
这是一个铁的原则。早饭等于吃补药,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顿,要认真吃好早餐。为什么早上一定要吃好?
因为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糖,早晨起床后,约10个小时没有进食任何东西,胃处于空虚状态,血糖降低,不吃早餐或进食质量不高的早餐,马上投入紧张的工作,大脑与肌肉要大量地消耗糖,于是血糖水平继续下降,体内没有足够的血糖可供消耗,人就会感到倦怠、疲劳,反应迟钝、易怒。
(七)饮水与长寿的关系
几年前,各国科学家都先后公布了喝凉开水能使人长寿的结论。美国医学博士西蒙·巴尔克在其编着的《水疗法纲要》一书中曾提到水可以作为强体剂、镇静剂、泻剂、发汗剂、兴奋剂和新陈代谢促进剂。喝水能防老益寿。水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部分,在成人占整个身体重量的65%。我们吃的食物,包括糖、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都要溶于水才能被吸收。机体新陈代谢后的废物,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
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到了老年期,人体细胞内的水分一般减少30%~40%,从而会影响到身体对各种营养的吸收,使皮肤逐渐老化干燥,失去弹性,皱纹增加。有些老年人则表现为“津液不足”,易患慢性便秘等。体内的水失去平衡是衰老的主要原因,如果体内的失水过程被阻止或推迟,生命就能延续。由此可见,中老年人必须注意及时补充水分。老年人因生理上的变化,往往对口渴不敏感,加之体内容易缺水,所以要养成每天不渴也要适当饮水的习惯。假如开水淡而无味,可以喝茶,每天至少要喝200~300毫升。老年人补充水分最好的办法是喝汤。把肉、鱼、鸡等菜煮成汤,既有营养,又美味可口。
怎样饮水才算科学呢?
(1)晨起后先饮一杯温开水对身体大有益处。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胃和小肠基本都已排空,喝了水就等于给排空的胃肠来一次清洗,既有利于当天食物的消化吸收,也可防治便秘,还可以减少对肠道内食物残渣腐败后所产生的有毒气体的吸收。另外,经过一夜的睡眠,水分已从汗液、尿液和呼吸中排出体外,使血液变得浓缩黏稠,血管腔也因血流量减少而变窄,这样喝一杯水以补一夜之间水的消耗,可以稀释血液的浓度,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2)饭前半小时至一小时进饮一杯水。这样水会被小肠吸收,并进入血液,渗透到全身组织细胞,从而保证各个消化腺分泌出足够的消化液,促进胃肠蠕动,利于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抵抗衰老。
(3)俗话说:“饭前喝口汤,到老不受伤。”当然也可喝口粥或水,均有助于消化液的分泌。因为酶在液态时消化率最高,能有效地将食物溶解、消化、吸收。但量宜少,速度宜慢。
(4)午睡后饮一杯热茶,可以振奋精神,帮助消化,利于排便排尿,还可以防止肥胖。
(5)晚上睡觉前要饮些水,它可以补充体内一夜水分的消耗,防止血液浓缩,预防有心血管病的患者在晚上或早上的心绞痛突发。
(6)发热、感冒、腹泻者要多饮水。发热饮水可助退烧;感冒饮水可冲淡微生物毒素,利于康复;腹泻饮水,可防脱水和酸中毒。
(7)运动锻炼先饮水,可维持正常的“水平衡”,增强健身效果。但运动出汗后不宜大量饮水,否则会冲淡血液,造成各种不适。
喝水最好喝温开水或凉开水,因为容易透过细胞膜,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体内废物的排泄,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减少疾病,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八)吃早餐最重要
早餐是早上起床后,结束饥饿状态的第一次用餐,也是一天中最为重要的一餐。医学家们把每天吃早餐作为健康长寿的一项健康行为。吃早餐有利于增进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和改善日常饮食营养。
俗话讲,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般讲,上午学习、工作强度比下午大,体力、脑力消耗也大,所需能量较多;另外,经过一个晚上消化,胃和小肠中食物基本排空。晚上睡觉虽然能量消耗较少,但为了维护人体呼吸、心跳等新陈代谢也需要消耗一定能量,所以,早晨起床后应补充充足营养。营养学家形象地把早餐比作进补,早餐如果能吃得好,不仅整个上午精力充沛,而且可以稀释血液、促进废物排泄,减少患结石的危险。
早餐的食物搭配很重要,除了谷类(至少100克——2两)食物外,还应搭配些富含蛋白质、脂肪的食品,如牛奶、鸡蛋、熟肉、豆制品、花生酱等。中国人早餐喝粥,这是一种良好传统饮食习惯,如能再在粥中加上豆子、花生、薏米、红枣等,则既能补充能量(葡萄糖),又能提供蛋白质、矿物质,可使粥的身价增倍。有条件时,再吃点蔬菜、水果,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有机酸能使人感到精神振奋。体弱、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和消化力差的人,应吃些温热、清淡、可口的食物。
(九)老年人不宜常吃的食物
老年人由于体质的原因,要特别注意科学饮食,以下食品对老年人不宜常用:
(1)油炸类。这类食品含脂肪高,而且维生素多数被破坏,常吃会致消化不良,增加患癌的危险。
(2)熏烤类。常吃易患胃癌。
(3)腌制类和酱制类。此类食品含盐量高,多吃盐会加重心血管和肾脏负担,导致肾脏病、心脏病、高血压、头发掉落和皮肤病等,还可增加胃癌的发病率。同时,腌制类食物易含硝盐酸,而其代谢物是致癌物质。
(4)冰镇类。此类食品老人吃了易伤脾胃,使胃液分泌减少,胃肠功能失调,易引起胃脘胀痛或腹痛滞泻,并会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5)甜食类。常吃易肥胖,对动脉硬化和糖尿病不利。
(6)动物内脏。动物脑、肝、肾含胆固醇高,不宜常吃。
(7)方便食品。包括方便面、糕点等食物含维生素营养物质少,常吃对身体不利。
(8)霉变过期食品。黄曲霉素易引起中毒或致癌。
(9)过硬食物。易引起消化不良。
(10)过腻食物。含脂肪多的食物多吃不易消化,而且脂肪过多对心血管和肝脏有损害。
(十)我国古代的食养原则
我国古代养生家,在饮食养生方面提出了“慎、节、和、宜”的四字原则。
(1)“慎”是指饮食时不吃不洁、腐败、变质的食物。
饮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慎于知己,慎于知彼。知己就是了解自己的身体属于何种体质,人体有寒、热、虚、实之分。
知彼就是了解食物的性质,如辛、酸、甘、苦等,从而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的食物。如热性的体质,应少食热性的食物。
(2)“节”是指饮食要以“七分为度”,即七分饥就食,七分饱即止。尤其晚饭“宁少食、勿太饱。”民间有“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的谚语。对于饮茶、饮酒、饮水也如此,饮茶过多,瘠气侵精;饮酒过多,耗液伤身;饮水过多,损伤脾胃。
(3)“和”是指饮食要调和滋味、性和,使饭、菜、饮三者和而益人。
(4)“宜”是指饮食要与天时、情绪相宜。春天宜吃清淡的食品,少吃辛辣的食物;夏季天气炎热,饮食宜清淡,少食肥腻食物;秋季气候干燥,应吃些润燥食物,如萝卜、冬瓜、梨、莲子、核桃、红枣、木耳、百合等;冬天天气寒冷,宜吃些热性食物,如桂圆、荔枝、羊肉、狗肉等。
古代的食养以清、淡、少、烂、热为原则,也就是多吃素食,少食肥腻食物,食不过饱,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十一)脂肪和维生素同样重要
食物中每一种营养都同样重要,缺一不可。缺乏脂肪和缺乏其他任何一种营养一样,都会造成身体的不适。
脂肪的基本功能是供应热量,其更重要的生命机能是:各种不同类型的脂肪是构成不同细胞的要素。神经及脑细胞需要大量的脂肪及某种类似脂肪的物质;肾上腺素及性激素由某种特殊的脂肪所组成。脂肪对健康也非常重要,因为肠内有益的细菌需要脂肪才能繁殖。
脂肪经过消化后,分解成甘油及各种脂肪酸。每一种脂肪酸都不相同,也各有不同的名称,科学家已经进行个别的研究。即使完全不吸收脂肪,人体也可以由糖类自行制造出大部分脂肪酸。但是有三种脂肪酸人体无法制造,即维系生命所必需的亚油酸、可由亚油酸合成的花生四烯酸及有助于生长发育的亚麻酸,这三种脂肪酸成为必需脂肪酸。
人体需要亚油酸或由它合成的花生四烯酸,否则就不能正常分泌性激素及肾上腺激素,从而必然极大地影响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各种必需脂肪酸主要来自自然的植物油,玉米油、大豆油、棉籽油中,含有35%~70%的亚油酸,葵花油中含量则有85%~90%。人造奶油、氢化烹饪用油、动物性脂肪如奶油、牛油、鱼肝油、肥肉及蛋黄油中亚油酸含量极少。
(十二)能防脂肪肝的食物(1)燕麦。含极丰富的亚油酸和丰富的皂甙素,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
(2)玉米。含丰富的钙、硒、卵磷脂、维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3)海带。含丰富的牛磺酸,可降低血及胆汁中的胆固醇;所含食物纤维褐藻酸,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促进其排泄。
(4)大蒜。可减少血中胆固醇,阻止血栓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5)苹果。含有丰富的钾,有利于维持正常的血压。
(6)牛奶。因含有较多的钙质,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同时可减少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7)洋葱。所含的烯丙二硫化物和硫氨基酸,不仅具有杀菌功能,还可降低人体血脂,防止动脉硬化。
(8)胡萝卜。胡萝卜中所含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维生素B2、钙、磷、铜、镁等营养成分,是强身健脑的佳品。
(十三)21世纪吃什么(1)吃粗的。大力提倡吃糙米,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脚气病、老年斑、便秘,更有利于抗癌。要少吃精细物质,如精白米、精白面,这些精细物质加工后,营养丢失20%,有损于大脑健康。
(2)吃黑的。营养学家认为黑色食品不仅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而且是一种有价值的抗癌食品。逢黑必补,要吃“黑五类”,即黑木耳、黑大豆、黑芝麻、黑加仑、黑米,还有乌鸡、紫菜、首乌、甲鱼等。
(3)吃生的。尽量吃生的,有利于防治癌症。一日三餐吃生蔬菜和瓜果,坚持数年会出现奇迹,有病的康复了,无病的延长了寿命。
(4)要吃皮。有些蔬菜和水果的皮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如橘子的皮,有营养并含有很好的抗氧化剂和纤维素,可以连橘子带皮一块吃,但须注意,这些水果和蔬菜一定要是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以免果皮上农药残留而受害。
(5)要吃虫。现在全世界有500多种昆虫上了餐桌。
有些昆虫含有高蛋白,如蚯蚓,蛋白质含量高达70%,蚂蚱蛋白质含量高达60%,蚂蚁蛋白质含量高达58%。
(6)要吃叶。日本提倡,喝茶不光是喝茶水,最后还要把茶叶吃掉,它含有很多营养物质。除茶叶外,还有很多花叶和树叶营养价值都很高。
(十四)美国人的健康长寿“三剑客”
美国人把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合称为健康长寿、抗衰老的“三剑客”。这3种维生素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魔力呢?
1.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容易不断流失,人体不能制造,因此必须每天从食物中摄取来满足身体需要。
在所有的维生素中,维生素C是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主要因为维生素C比其他维生素或矿物质更多地消耗于各种人体活动中。
(1)维生素C的作用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②有助于人体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③有助于巩固结缔组织、保护骨骼、牙齿及肌肉健康。④有助于伤口愈合和维持胶原组织。⑤能促进铁质和钙质的吸收。⑥预防坏血病。
(2)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所有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富含该种维生素,如柑橘、芹菜、辣椒、西红柿、大枣等。
(3)缺乏维生素C的后果①削弱抵抗力,容易患伤风、感冒等疾病。②影响关节软骨结构中蛋白质的稳定。
③易令伤口延缓愈合、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周炎。
④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2.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又名生育醇。对氧敏感,易于被氧化破坏,特别在热和阳光照射条件下,可加速其氧化。食物在一般烹调时,维生素E丢失不多,但在高温加热时,常使其活性降低。维生素E是一种必需营养素,因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必需由食物中补充。
(1)维生素E的作用①强力抗氧化剂,保护细胞膜、血管、皮肤、眼睛、肝脏免受自由基的损伤。②延缓衰老及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乳腺癌、直肠癌等。
③防止体内维生素C、维生素A和脂质氧化。④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和污染物的伤害。⑤加速伤口愈合。
(2)维生素E的食物来源小麦胚芽、全谷类食品、果仁、花生、黄豆及深绿蔬菜。
(3)缺乏维生素E的后果①主要表现为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异常。②可能引致红细胞溶血现象和溶血性贫血。③令人欠缺活力,容易因氧化作用而提早衰老。
④易受自由基侵害,引致癌症、心脏病、白内障等。
3.维生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