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6600000012

第12章 完善的教育体系

最早的学校——泥版书屋

文字的发明,是两河流域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有了文字,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校以及有关的书吏。世界上最早的学校诞生在两河流域,即“泥版书屋”。这所学校,据考古学家推算,建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大约比埃及最早的宫廷学校还要早1000年。

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上游的名城马里发掘出了一所房舍,后来经过考证,得知这是学校的遗址。这所房舍规模不大,只有一条信道和两间房屋,大间房屋呈长方形的布局,长13.4米、宽7.6米;小间面积要比大间房屋小很多,大概只有大间的三分之一。大间房屋可容纳4排座位,可以坐45人左右,小间房屋可容纳3排座位,可以坐20人左右。

从其规模和设置来看,很像一所学校的教室。奇怪的是,房屋里并没有发现讲课用的讲台,但在里面发现了很多泥版,像是学生的作业和“课本”。因此,考古学家推断,这是一所学校。

早在20世纪初,考古学家就在苏美尔的重要城市舒路帕克发掘出了大量的泥版,经过艰难地破解,才最终确定了它们的真实身份——泥版学生课本,即“教科书”。

学者将发掘的学校遗址归为三种类型,一是设立在王宫附近的学校,由王宫出资,专门为贵族子弟服务,比如在拉尔萨、乌鲁克和马里等地发掘的学校遗址;二是靠近神庙的学校,由神庙建立,用来教授一些宗教知识;三是临近书吏居住区的学校。对于这三类学校究竟谁占据着主要地位,就现在所能掌握的资料来说还不能作出结论。只能有待考古的进一步发掘和历史学家的研究。

苏美尔的学校称“埃杜巴”,是“泥版书屋”的意思,还可以叫做书吏学校。学校的校长叫“乌米亚”,是“最有学问的人”的意思,也被称为“学校之父”,是学校中最有威望的老师。教师在苏美尔语中叫“泥版书屋的书写者”,苏美尔学校的教师,和我们现在的教师一样,也喜欢舞文弄墨,写写文章,一般是一个人负责一个学科的教学。学校里也有助教,助教被称为“大师兄”,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好教师做好课外准备工作。如负责给学生准备泥版、检查作业、批改作业,帮助学生复习功课,解答疑难。学校还有其他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如美术老师专门教授绘画,语言老师专门教授语言交际和辩论。教学管理人员则负责学生的课程安排,图书馆和其他后勤工作,还要负责对学生实行奖惩。表现好的给予表扬,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则实施处罚。

从发掘的泥版文书中,可以判断在课程设置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语言、科技知识以及文学创作。其中,首先要学的就是语言课程,它是最基础的。学生要首先学苏美尔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神庙祭司和各种宗教活动。苏美尔语也是一种显贵阶层的语言,只有掌握了苏美尔语,才有晋升的可能,而且懂得苏美尔语,是有教养、有素质的体现。除了要学习苏美尔语外,学生还要学习计算、几何以及其他科学知识,是为了适应管理土地和商业贸易活动的需要。在苏美尔出土的一些教科书,内容涉及多种学科,比如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以及天文学、地理学等。在出土的文学教材中,学生要背诵、抄写文学作品,其文学体裁不限,有神话、寓言、谚语、格言、史诗等。在学习这些作品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创作。

最早的图书馆——亚述巴尼拔图书馆

19世纪中期,考古学家在尼尼微王宫的遗址中发现了一个房间,在房间地面上清理出了很多楔形文字泥板文书。后来经过学者的解读,得知这些泥版文书中有许多王室档案库的重要文献,还有许多优秀的巴比伦文学作品的抄本。在后期的挖掘中,发现了很多这样的房间,而且里面都有泥版文书。经过学者们的苦心研究,最终确定这里为一座图书馆,也就是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是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从时间上来看,要比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早400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

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是以亚述末代国王亚述巴尼拔的名字命名的。亚述巴尼拔有才学、喜欢读书,并能把书中学到的知识用于治国。在他的治理下,亚述帝国的疆域进一步扩大,因而他也得到了“伟大英明及世界之王”的美誉。亚述巴尼拔认为:治理国家,必须要博览众书,只有这样,才可以学到治理国家的知识……读书有很多益处,比如可以扩充人们的知识面,教会人们技艺,还可以培养高贵的气质和胸怀。因此,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他在首都尼尼微修建图书馆,即亚述巴尼拔图书馆。

亚述巴尼拔推崇文化,爱书几乎到痴迷的程度。为了扩充图书馆的书籍,他命令书吏、官吏到全国各地搜集图书,凡发现所缺的泥版,不惜一切财力、物力、人力都要得到,大有搜尽全国图书之意。尤其是对文明程度较高的苏美尔和阿卡德地区格外重视,曾多次派书吏前去搜集图书。考古学家在这个图书馆遗址前,还曾发现一块亚述巴尼拔写给一些文官的训令。这些训令要求他们必须马不前蹄地去各省搜集泥版图书。其中一封信是这样写的:“接到此信之日,即带舒玛、其弟贝尔·埃梯尔、亚普拉及你认识的波西巴的一些艺术家去,尽可能收集人们家中及埃齐达神庙里的泥版。”除此之外,亚述巴尼拔还聘请了很多学者和抄写员,专门整理和抄写各地的泥版和非常有价值的铭文。

图书馆的管理相当完善,与现代的图书馆管理很相似。亚述人已经懂得对图书进行分类和编目。图书馆里有馆藏图书的目录,登记了所在馆的图书,方便人们查寻。书吏将各类图书放在不同的位置加以区别,还在每块泥版上附上题签,注明该泥版所记载的内容。人们在这些图书中发现了很多文学作品,可在亚述王国中,除了历代诸王的远征记外,几乎没有什么文学作品。原来,这些文学作品是亚述巴尼拔下令从巴比伦搜集、整理出来的。考古学家在发掘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时,发现了亚述和巴比伦的所有作品,从而也弄清了亚述文学的源流。

图书馆中的藏书种类齐全,几乎囊括了按照我们现在的标准所分类的图书,包括哲学、数学、语言学、医学、文学以及占星学等各类图书。这些图书蕴藏着很多信息,为人们了解巴比伦文明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比如王朝世袭表、史事札记、宫廷敕令以及神话故事、歌谣和颂诗。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巴比伦的历史。

这座图书馆,并不对所有的人开放,只是亚述巴尼拔的私人图书馆。每本图书都盖上了“天下之王,亚述王亚述巴尼拔宫廷”的印章。有的注明是国王本人亲自修订的,有的则标明是他收集而来的。通过这些方面,也可以看出当时国王对图书馆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一块泥版上,写着这样一首有名的诗:

我是亚述巴尼拔,伟大的国王、非凡的国王

宇宙之王、亚述之王、周边世界之王

王中之王,亚述的统帅、无敌的君主

支配着大海从高到低

所有的诸侯都匍匐在我脚下

书吏的出现

伴随着楔形文字的产生,书吏也诞生了。书吏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阶层,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由楔形文字体系的复杂特征和其神秘性决定的。

楔形文字的符号数目,与我们汉字的数目比起来,实在是少之又少,总共不到600个,常用的只有300多个。但是每个符号能有很多个字义,最少的也都有两个字义,平均代表四五个音节。要理解和掌握这些符号和语法规则,需要学习很长时间。因而,掌握这种书写技能的人非常少,这部分人便成了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知识阶层。在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眼中,只有那些受到神的眷顾,恩赐的人才能掌握楔形文字。这样,掌握文字的人自然就成为“众神的书吏”,成为与神交往、沟通的最好桥梁,受到人们的崇拜和尊重。在出土的一块泥版上,写有这样一则话“一个擅长写作的人,他会像太阳那样光芒四射。”可见书吏的地位非常重要。

从出土的泥版中得知,在当时的苏美尔,已经有几万名职业书吏。书吏有老有小,级别有高有低,具有一技之长的书吏可以在政府机构里谋得一官半职,获得高官厚禄。大多数书吏会在王室和神庙机构中服务,担任各级机构的管理人员。从中也可以看出办学的宗旨是为王室和神庙培养书吏或书记员,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书吏,书吏是要经过严格的学习、考核才能录用。要想成为王室和神庙正式的书吏或书记员,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从书吏学校毕业。书吏学校一般由宫廷和神庙出资建立,为了便于管理,通常建在宫廷和神庙附近。据亚述学家推测,这类书吏学校应该以神庙学校为主。据美国学者爱德华·吉埃拉的研究,在亚述帝国时期,不仅有这种公办的学校,还出现了书吏私人收徒的现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在一些文献中看到这样的描述:很多年龄相仿的人都是书吏的“儿子”。据常理推断,一个人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儿子。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书吏把这群学生收养为自己的儿子,不仅教授他们学业,还让这群学生为自己服务。当然,这种现象应该只能发生在私立学校里。

书吏记录国家发生的一切大事,为统治阶级服务。他们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阶层,必定会有自己的组织和保护神。他们常常身兼数职,比如会担任神职、书吏、祭司等职,在大量出土的泥版文献和泥版雕刻、石刻中,你会发现其中有众多书吏形象。

麦蒙与智慧宫

公元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已经基本上不再军事扩张了,局势日渐稳定,人民生活也逐渐安定。在这种情况下,哈伦认为人不能仅仅满足于吃穿住用行,还要有更高的追求和创造。因此他非常重视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希望能把其他各国的文化,比如古波斯、印度、希腊、罗马的古代文化,特别是学术遗产翻译成阿拉伯语,用来满足国家各个方面的需要。为此,翻译运动的大幕徐徐拉开,并逐渐发展成一场浩大的声势。“百年翻译运动”,对伊斯兰文化的汇总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到了哈里发麦蒙时代,翻译科学和哲学著作的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一个新的高潮。麦蒙本人就非常喜欢希腊哲学,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的哲学著作颇有研究。他还派代表团前往君士坦丁堡整理和搜集古籍,并把它们带回巴格达,之后开始组织各地有才能的学者进行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没有种族之分。各位学者倾其所有,呕心沥血的翻译。

阿拉伯人的翻译事业虽然最早开始于伍麦叶王朝,但那个时代的译书行为都是个人行为,国家很少投入财力、人力去关注。而到了麦蒙时代,国家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件非常利国利民的大事,于是把译书列为国家的一项主要文化事业。国家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建立机构,召集全国各地的优秀学者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据资料显示,麦蒙对于这些翻译家的报酬从不吝啬,据说给予他的首席翻译大师侯奈因·本·易司哈格的报酬,相当于译出书稿同等重量的黄金。侯奈因是一位基督教徒,熟通多国语言。他不负厚望,凭借自己扎实的语言功底,翻译出了高质量的译著,其中包括希波克里德、加仑、欧几里得、托勒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作品。此外,他还凭借自己扎实的语言功底,创造出了一大批新的阿拉伯语汇,并将那些找不到对应词的外来语阿拉伯化。从此,阿拉伯语也逐渐成为学术和教育的官方语言。

麦蒙一方面大力资助翻译运动,另一方面在巴格达建立了智慧宫。智慧宫是当时最大的综合性的学术机构,配备有图书馆、研究院和翻译馆等设施。筹备智慧宫时,巴格达的路上到处是运书的车辆,尘土飞扬,浩浩荡荡。巴格达俨然在成了古典文化的重镇之地。

建成智慧宫后,麦蒙经常和各方学者在这里谈论学术问题。麦蒙本人就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他喜欢读书,阅读范围广泛,读过哲学、医学、天文学、数学、机械学、建筑学、《古兰经》学、教义学、阿拉伯语法学等相关的书籍。他不仅自己喜欢读书,而且号召贵族读书,并且对文人学者也非常尊敬。

这一时期,出现了两大派别——伊斯兰哲学派和穆尔太齐赖派。他们在当时非常兴盛,追随的学者众多。这两个派系都不赞同正统史学的原理,他们认为思想应该自由,鼓励对伊斯兰教经典各抒己见。与伊斯兰哲学派不同,穆尔太齐赖派是介绍希腊哲学的先驱,擅长利用理性学科来捍卫伊斯兰教。因此,公元827年,麦蒙把这一学派定为国教,并颁布了一个赦令,确定了《古兰经》为受造之物。

麦蒙的才干,不仅仅表现在知识和智慧价值的见识上,还充分展现在善于利用外域的文化上。他求贤若渴、广揽人才,不管宗教信仰及民族,只要有真才实学,都被召到巴格达,敬为贵宾。这样,巴格达逐渐成为阿拉伯世界学术文化的中心。在他的支持下,这场翻译运动令阿拉伯人学习和掌握了希腊文化的优秀之处,大大缩短了阿拉伯人与世界先进民族的差距,同时促进了伊斯兰学术文化成熟发展。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流芳后世!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将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网络娱乐

    重生之网络娱乐

    重生回到2000年。QQ有了一个山寨版本,他的名字叫TT。韩国再也不是网络游戏出口大国,而是进口大国。当然,现在的网络YY小说当中,将出现一位名叫"陈佳一"的大神。
  • 魅力背后的心理秘密

    魅力背后的心理秘密

    《魅力背后的心理秘密》导读——为什么相貌普通的男性常比美男子在女性眼中更有魅力?为什么女性的魅力在于吸引力,而男性的魅力在于影响力?为什么微笑是增添女性魅力的超级“化妆品”?你的魅力是可以测试出来的,你知道怎样测试吗?提高魅力需要“身、心、灵”三位一体修炼,这意味着什么呢?让你遇见“魅力四射”的自己,开始阅读吧!
  • 三国3:孔明出山

    三国3:孔明出山

    本书为“日本金庸”吉川英治最耀眼的巅峰杰作《三国》第三部,主要描写汉献帝时期军阀混战、群雄逐鹿的局面,重点着墨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故事。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
  •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这一理念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建设企业文化的最重...
  • 傲慢与偏见(青少版)

    傲慢与偏见(青少版)

    围绕着英国小乡镇上一户家境不算富裕的绅士家的日常生活铺开的。班纳特先生有五位如花似玉的女儿,班纳特太太整日梦想着为五个女儿找到英俊富有的金龟婿。而此时正好有一位年轻的富家子弟宾利先生准备入住他们所在的乡村。当宾利先生和他的朋友达西先生一同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班纳特太太信心满怀,认定她美丽温柔的大女儿简一定能成为宾利先生别墅的女主人,而宾利先生和简也的确一见钟情。宾利先生的朋友达西先生是个俊朗而傲慢的年轻人,他的地位和财富令所有人望尘莫及,但他的冷漠和孤傲也令所有人厌恶。伊丽莎白是一位活泼机敏、举止优雅、气质不俗的姑娘,身份低微却聪慧可爱的她深深打动了达西的心,当他决定屈尊向...
  • 红楼之重生缘

    红楼之重生缘

    思黛玉其人,容色倾城,文采斐然,寄人篱下,泪尽而逝,每每念及,百折千回仍不能平。执一支素笔,异想天开,天马行空,重生女子,抛却过往,云淡风轻,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不一样的妹妹,不一样的红楼,希望亲们多多支持。【穿越卷】万里江山,风云变幻如棋局;粉黛佳人,命运多蹇总堪怜。现代女孩张晓晓,一朝穿越成为红楼里的黛玉,谁是她穿越之因?谁是谁放不下的执念?谁为谁倾覆了江山?【架空卷】是谁说江山如画,只是水中花?是谁相思成病,只因恋慕佳人眉间一点朱砂?是谁在繁华深处两两凝望,谱那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佳话?架空历史,戏说红楼,重生的黛玉,容颜依旧,心却旷远,且看她如何走出贾府,迎来属于自己的幸福。
  • 血皮人

    血皮人

    品味人生,谈着平凡之心在神秘的世界里翱翔,以坚强笑容,驱赶心酸与耻辱,面面对未来,保持乐观……磨难过后,迎来的就是新生,凌驾于世俗之上。永恒、恒古、盘古三大神族神秘展现在在大家面前,洒脱于世,只希望追寻自由人生,修炼世界又是何等神秘?以为一切都结束了,但危险现在才降临。
  • 重生农家女

    重生农家女

    以为死亡是最终的解脱,可没成想却让她回到了十五年前。 这一次,她该如何面对负心的丈夫,横刀夺爱的小三,愚昧势力的婆婆呢? 既然上天又给了她一次机会,那么,这一次,绝不要重蹈覆辙,这一次,请,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如果上天说富贵是你我的劫难,那么我宁愿你不求闻达于诸侯,只与我躬耕与安贫....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倾城对决:小相公PK大娘子

    倾城对决:小相公PK大娘子

    穿越?变性?这是神马?想我一个堂堂二十一世纪公认的美女,竟会在飞机上就那样无缘无故------穿越了?神马皇帝?神马太子?肩负一国命运?要不要这么神话?要不要这么肥皂?十二岁,给个陪睡丫头?不要不要,我还没成年呢!十四岁,结婚?NO,NO,这太离谱了吧?十五岁,强制结婚,要有子嗣!古代人能不能不要这么早熟?总之,没到成年,我决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