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6反流性食管炎的营养处方
认识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下段黏膜炎性病变。正常人食管下段括约肌有一个高压区,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许多原因可使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减弱,包括:
(1)食管裂孔疝:容易引起胃及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是造成食道黏膜炎性病变的主要原因。
(2)腹腔压力增高:如大量腹水、妊娠,造成腹压升高,易形成反流。
(3)食管蠕动障碍:正常情况下,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时,由于张力的作用引起食管继发性蠕动波,将反流物送回胃内。食管炎可使食管蠕动减慢,使反流物在食管内停留时间延长,加重了原有的食管炎,食管炎又减弱了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功能,加重反流,形成恶性循环。
症状聚焦
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烧灼感为本病主要临床表现。疼痛在进食多时尤为明显,并与体位有关,严重者可放射到颈部、后背、胸部,有时酷似心绞痛症状。常于餐后、晚间睡觉前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及食管反流到口咽部。另可有恶心、嗳气、打嗝、烧心、腹胀、吞咽时不适感等症状,严重者也可因食道糜烂引起消化道出血。
治疗原则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性,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功能。餐前15~30分钟服用促胃动力药,可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压力,加速胃的排空,减少反流的发生;还可以服用抑酸剂,以减少胃酸对食管的刺激;睡觉时应将床头抬高使床头至床尾有一个斜形坡度,呈30度或右侧卧位,以减少胃内容物反流的发生。
营养处方
(1)减少进食量(七、八分饱即可),饱食易出现一过性的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
(2)细嚼慢咽,少量多餐。
(3)减少脂肪摄入,脂肪可延缓胃排空,并刺激胆囊收缩而分泌胆汁,使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下降。
(4)烹调尽量不用油煎炸的方式。
(5)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可能因为刺激胃泌素分泌,使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升高。
(6)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巧克力、咖啡、可可、鲜柠檬汁、鲜橘汁、辣椒、咖喱、胡椒粉、蒜、薄荷等,可引起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下降。
(7)大多数专家还反对饮用咖啡和茶,但影响尚不确定。
(8)肥胖者应减轻体重,肥胖会使腹内压力增加,加重食物反流。
(9)避免餐后立即卧床和睡前进食。晚餐与入睡的时间间隔应拉长,大于3小时。
(10)每餐后让病人处于直立位或餐后散步,借助重力促进胃排空。
(11)餐前餐后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12)忌烟和忌酒,烟酒会使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下降。
(13)不要穿紧身衣服,尽量避免做餐后弯腰、端重物等动作。积极治疗咳嗽及便秘以避免增加腹压。
处方7浅表性胃炎的营养处方
认识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在胃镜检查中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本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1~50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症状聚焦
大多数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常有上腹部胀闷、嗳气、吐酸、食欲减退,或无规律上腹隐痛,食后加重等诸多表现,且症状时轻时重,可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
目前慢性浅表性胃炎尚无特异性药物治疗,一般主张无症状者无需治疗,有症状者可根据有关病因对症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药物治疗大体可分为两类: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及消除损害胃黏膜因素的药物。
营养处方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多与饮食因素有关,如长期饮用烈性酒、浓茶、咖啡、过量的辣椒调味品以及摄入过咸、过酸与过粗糙的食物反复刺激胃黏膜。更重要的还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或由于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长期缺乏使胃黏膜变性。鉴于饮食对浅表性胃炎的致病有关,所以饮食调理对治疗浅表性胃炎有着重要的意义。
饮食上调养总原则:无刺激性,含低纤维质,易于消化,具有足够营养的饮食;少食多餐;进餐时要放松,保持心情愉快。
(1)避免吃各种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浓缩咖啡、生蒜、芥末等,这类食物对胃黏膜有损伤。
(2)避免吃过硬、过酸、过辣、过冷、过热和过分粗糙的食物。可选用易于消化的食品并注意少用油炸、油煎等烹调方法。食物宜清淡软烂。
(3)增加营养,注意选择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食品和维生素丰富的软食,如牛奶、豆腐、胡萝卜和一些发酵的食品,食物要细嚼慢咽。
(4)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轻胃部负担。三次正餐食量较少可于餐间定时加餐。注意食物搭配,最好有干有稀,有蛋白质食品也有少量主食。
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最好戒烟:烟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分泌量增加,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慢性炎性病变。
长期精神紧张、抑郁也可引起浅表性胃炎:如果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忧虑或郁闷状态,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尤其是交感神经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亦会导致胃黏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造成胃黏膜血流量减少,破坏胃黏膜屏障作用,久而久之形成胃黏膜慢性炎症反应。
还要积极治疗头颈部慢性感染,如慢性扁桃体炎、副鼻窦炎、龋齿及咽喉部感染灶,以防局部感染灶细菌或其毒素长期吞食,造成胃黏膜炎症。
同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加强胃肠运动功能。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还应慎用下列药物:
(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水杨酸钠。
(2)苯胺类:扑热息痛、非那西丁。
(3)吡唑酮类:保泰松、氨基比林。
(4)其他抗炎有机酸:消炎痛、布洛芬。
(5)四环素、吗啡。
以上药物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当有活动性胃炎存在时,易引起胃溃疡及不易察觉的胃出血。而且还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使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加重胃黏膜损伤。
处方8急性胃炎的营养处方
认识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系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等。其中以急性单纯性胃炎最为常见。导致发病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
物理因素:过冷、过热和过于粗糙的食物及X射线照射,均会损伤胃黏膜,引起炎症性改变。
化学因素:烈酒、浓茶、咖啡、香料及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糖皮质激素等)。
生物因素:细菌及其毒素。常见致病菌为沙门氏菌、嗜盐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是导致急性胃炎最常见的一个病因。
精神、神经因素:精神、神经功能失调,各种急重症的危急状态,以及机体的变态(过敏)反应均可引起胃黏膜的急性炎症损害。
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般在暴饮暴食或食用了污染食物、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后数小时至24小时发病。
症状聚焦上腹痛,呈阵发性加重或持续性钝痛,伴腹部饱胀、不适,少数人出现剧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的呕吐和腹泻可导致脱水。
营养处方(1)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
(2)酌情短期禁食(1~2餐),然后给予易消化的、清淡的、少渣的流质饮食,利于胃的休息和损伤的愈合。
(3)由于呕吐、腹泻失水过多,病人在可能情况下尽量多饮水,补充丢失的水分。以糖盐水为好(白开水中加少量糖和盐而成)。不要饮含糖多的饮料,以免产酸过多而加重腹痛。呕吐频繁的病人可在一次呕吐完毕后少量饮水(50毫升左右),多次饮入,不至于呕出。
(4)呕吐、腹泻严重,脱水明显,应及时送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一般1~2天内很快恢复。
(5)节制饮酒,勿暴饮暴食,慎用或不用易损伤胃黏膜的药物。急性单纯性胃炎要及时治疗,愈后防止复发,以免转为慢性胃炎,迁延不愈。
(6)本病以预防为主,平时必须注意饮食卫生,不要暴饮暴食,不吃不洁食物或酗酒、服用刺激性药物等。
(7)本病病程较短,系自限性疾病,数天内可恢复,一般不需做特殊检查。
但病情严重者,如合并脱水、酸中毒、休克及消化道出血者,必须积极处理。
急性胃炎食疗方桂花心粥粳米50克,桂花心2克,茯苓2克。粳米淘净。桂花心、茯苓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分钟,滤渣,留汁。粳米、汤汁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每日1次,早晚餐服用。
鲜藕粥鲜藕适量,粳米100克,红糖少许。将鲜藕洗净,切成薄片;粳米淘净。将粳米、藕片、红糖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枸杞藕粉汤枸杞25克,藕粉50克。先将藕粉加适量水小火煮沸后,再加入枸杞,煮沸后即可食用。每日2次,每次饮100~150克。
橘皮粥鲜橘皮25克,粳米50克。先将鲜橘皮洗净后,切成块,与粳米共同煮熬,待粳米熟后食用。每日1次,早餐食用。
处方9溃疡病的营养处方
认识溃疡病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做消化性溃疡。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医生在没明确诊断发病部位之前,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
症状聚焦
溃疡病以反复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痛为临床特点,常伴有嗳气、返酸、烧心等感觉,甚至还有恶心、呕吐、呕血、便血等症状出现。
溃疡病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有:
H2受体拮抗剂,如:甲氰咪胍(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质子泵抑制剂:以奥美拉唑(洛赛克)为代表的药物,抑酸作用强。
胃黏膜保护剂: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如硫糖铝和胶体铋。
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抑制或杀灭幽门螺杆菌,减少溃疡发病的危险因素。
手术治疗:适合内科治疗无效或溃疡急性穿孔、大出血等情况。
营养处方
胃溃疡是多发病、慢性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过程,因而要治愈胃溃疡,需要一个较为艰难持久的历程。患者除了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积极治疗外,还应做好自我保健。营养是预防和治疗溃疡病的重要环节。
营养治疗的目的是减少和缓冲胃酸分泌;维持胃肠道黏膜自身的防卫力;减轻症状;保证营养。
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避免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浓缩肉汁、肉汤、咖啡(包括去咖啡因咖啡)、浓茶、巧克力、可乐饮料、汽水、烟、酒及强烈调味品(辣椒、芥末、咖喱、黑胡椒等)。
(2)避免损伤溃疡面的食物,如:粗粮、高纤维蔬菜(韭菜、芹菜、豆芽等)以及煎、炸、熏、腌、腊等方法制作的食物。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平衡。
(4)有规律的一日三餐,且定时定量。每餐进食不宜过饱,饱食会使胃窦膨胀,引起胃酸分泌。
(5)根据自身经验及饮食习惯在食物选择、烹调及餐次数量上要求个体化,避免吃进引起不舒服的食物。当溃疡病人出现并发症时,饮食应随病情而变更。
(6)进餐时应创造轻松愉快的进餐心情,这样有利于消化吸收。
在食物的选择上应注意下面几点:
(1)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细面条、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豆腐和豆制品;返酸较多的患者应少用牛奶。
(2)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组织和促进溃疡面愈合。
(3)限制粗糙的食物,应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纤维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腊肉、鱼干及各种粗粮。这些食物不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还会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负担,但经过加工制成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食用。
(4)炒饭、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类制品,各式甜点、糕饼,以及冰品类食物,常会导致患者的不适,应留意选择。
(5)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如浓肉汤、生葱、生蒜、浓缩果汁、咖啡、酒、浓茶等。有些食物容易产气,使患者有饱胀感,应避免摄食;但食物是否会产气而引起不适因人而异,可依个人的经验决定是否应摄入。
(6)过热食物会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甚至使溃疡面血管扩张而引起出血;辛辣食物刺激溃疡面,使胃酸分泌增加;过冷、过硬食物不易消化,可加重病情。另外,溃疡病人还应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能改变胃液的酸碱度,扰乱胃幽门正常活动,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7)烹调要恰当,以蒸、烧、煮、炖等法为佳。煎、炸、烟熏等烹制的菜不易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影响溃疡面的愈合。
处方10溃疡并发出血时的营养处方
症状聚焦
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不同阶段可有不同的表现。一般缓解期时症状不明显,但急性发作时会出现较严重的症状,有时会发生消化道出血。
出血量达5毫升以上时,即可出现大便潜血阳性;出血量在60毫升以上时即出现柏油样便,伴有腹痛、腹胀、心慌、出汗、头晕等。出血时不同于平时,这时的饮食调整如下:
急性出血时应禁食,让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并使胃肠道蠕动减慢。
出血停止一天(24小时)后可试着给予少量冷流食:如冷牛奶、凉米汤、稀藕粉、豆浆、豆腐脑、蛋羹、蛋花汤、婴儿米粉等。这些冷食可促进胃肠道血管收缩,避免再次出血。每小时给予100~150毫升左右,每日6~7次。禁止给予肉汤、鸡汤、鱼汤及饮料。
症状进一步缓解后再过渡到少渣半流食,如烂面条、烂米粥、鸡蛋羹、肝泥等。
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面食、米粥、鱼羹、肉末、软菜等。
随着病情好转,可以从半流食到软食,再过渡到温和饮食,最后改为普通饮食。
营养处方
为防止溃疡复发,在饮食和生活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少量多餐,每日5~6餐,即除三正餐外,可在上午、下午、睡前各加一次点心。加餐可用无糖牛奶、苏打饼干、多碱馒头等。
(2)吃饭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进餐要细嚼慢咽,且心情要放松,饭后略作休息再开始工作。
(3)烹调要恰当,宜用蒸、熬、煮、汆、烩等烹调方法,忌用煎炸的食物。
(4)避免精神紧张。胃溃疡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胃溃疡影响很大。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过分忧虑对大脑皮质产生不良的刺激,使得丘脑下中枢的调节作用减弱或丧失,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溃疡面的愈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是治愈胃溃疡的关键。
(5)讲究生活规律,注意气候变化。胃溃疡病人生活起居要有一定规律,要注意休息,不可过分疲劳,劳累过度不但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还会妨碍溃疡面的愈合。溃疡病发作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溃疡病人必须注意气候变化,根据节气冷暖,及时添减衣被。
(6)注意饮食卫生:不清洁或不新鲜的食物不但会导致胃肠道感染、腹泻等疾病,而且对于溃疡面也是一种非常不良的刺激,容易诱发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