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一方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物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中医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阳病治阴”。或有因阳气不足,不能制阴而致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中医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
(2)归纳药物的性能 阴阳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用以确立治疗原则,而且也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物的性能,一般说,主要靠它的气、味、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升降浮沉,又皆可以用阴阳来归纳说明。凡阳类药物味辛、甘、淡,气薄,性质温热、燥烈、升浮、发散。阴类药物味酸、苦、咸,气厚,性质寒凉、滋润、沉降、收敛。
总之,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病证的阴阳偏盛偏衰情况,确定治疗原则。并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选择相应的药物,以改善或恢复由疾病引起的阴阳失调现象,从而达到使其阴阳和谐的治疗目的。
16.什么是中医学的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原是古代自然哲学的范畴。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不是专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本身,而是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以这五种物质的性质和作用特点为理论依据而分别归属五行之中,从而构成五行系统。这个学说与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后,就形成了中医的五行学说,即以五行的运动变化规律来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并指导中医临床诊断与治疗,成为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学中的五行,经过历代医家逐步发展,已基本取得统一认识,即以五脏配五行,五行常常已成为五脏的代名词。中医根据五行的自然特性,与五脏的功能特点相联系,将五脏分属五行,形成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支配五体,五窍五官,五华五音,并与自然界的季节、方位、气候、五色、五味联系起来,从而使人体内外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如肝属木,而肝配胆,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自然界则春应东方,风主令,其色青,其味酸;心属火,而心配小肠,合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自然界则多应南方,火热主令,其色赤,其味苦;脾属土,而脾合胃,主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自然界则长夏多应中土,湿主令,其色黄,其味甘;肺属金,而肺配大肠,合皮毛,开窍于鼻,其华在毛,在自然界则秋应西方,燥主令,其色白,其味辛;肾属水,而肾配膀胱,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在自然界则冬应北方,寒主令,其色黑,其味咸。从而可以看出,五行学说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表达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17.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实用意义是什么?
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渗透于医学领域,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发展成中医独特的理论。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的原理,首先从五行特性出发,将五脏与五行配合,建立了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系统,每个系统内各组织器官之间都是有机的整体,并与自然环境密切联系,构成内外环境统一的整体观。进而运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分析研究人体五脏、经络之间和各个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五行之间的乘侮规律来阐释人体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同时,五行学说又指导中医临床的诊断与治疗。具体应用为:
可用于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疾病传变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中医学用五行的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的内在联系。
(1)用五行相生理论说明五脏的相互资生关系:如木生火,即肝藏血以济心;火生土,即心主阳可以温脾;土生金,即脾运化水谷精微可以益肺;金主水,即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资肾;水生木,即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相生关系可以发生疾病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至子脏,如肝病传心(木生火),心病传脾(火生土)等;子病及母,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又称“子病犯母”或“子盗母气”,即肝(木)病传肾,肾(水)病传肺,肺(金)病传脾等。
(2)用五行相克理论说明五脏的相互制约关系:木克土,即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气的壅滞;土克水,即脾的运化,可以防止肾水的泛溢;水克火,即肾阴的上济,可以制约心阳亢烈;火克金,即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的清肃太过;金克木,即肺金的清肃下降,可抑制肝阳的上亢等。相克关系也可以发生疾病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相乘即相克太过为病,是指疾病顺着相克次序传变,如肝病传脾(木乘土),脾病传肾(土乘水)等。相侮,即反克为病,是指疾病逆着相克次序传变,如肝病传肺(木侮金),肺病传心(金侮火)等。
必须指出,五脏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是相对固定的,而临床病证是复杂多变的,由于受到疾病本身固有发展变化规律的制约,以及患者体质差异,治疗是否得当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并不完全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依次传变。
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用于疾病的诊断: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诸内,必形诸外”,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体表,故通过诊察体表的异常变化,可以了解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古人通过长期临床经验的积累,用五行学说的理论加以概括总结,将五脏、六腑与五体、五官、五志、五色、五味、五气等的联系,加以五行归类,使五行学说能在临床中协助诊断。例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两胁胀痛,头晕目眩,易怒,脉弦,属木行,为肝病。余可类推。又如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肝病传脾);心虚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肾病传心)等。
(2)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用五行学说指导治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控制疾病的传变。如肝脏有病,预知肝病可能传脾(木乘土),所以先补脾,以防止肝病传脾。二是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法具体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泻子法主要是指肝火亢盛,可以采用清泻心火的方法治疗,即泻心火有助于泻肝火。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其治法主要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火补水法(泻南补北法)。五行学说不但适用于药物治疗方面,也同时指导着针灸疗法和精神疗法。
18.什么是中医的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实际上包括了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这里的藏,不能用脏替代。其主要立意是藏于内而现于外,强调联系与变化。
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五脏,即心(含心包)、肝、脾、肺、肾,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19.藏象学说的特点是什么?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这一整体观体现在:
(1)以五脏分阴阳,一阴一阳相表里,脏与腑是一个整体。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及心包与三焦相为表里。
(2)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按照藏象学说的理论: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脾,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开窍于口;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二阴。
(3)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人的精神情志与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的功能,这在《内经》等文献已有所记载。《素问》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进一步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加以科学的分类,探讨其与各脏生理活动的关系。
(4)五脏生理功能必须平衡协调,这是维持机体内在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环节;同时,通过五脏与形体诸窍的联系,五脏与精神情志活动的关系,来沟通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维持着内外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协调。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密切联系,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且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20.藏象学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因此,不能将中医学中的脏,单纯看成是一个解剖学概念,它主要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方面的综合概念。
心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和藏神。心主血,主要是指心能推动血液运行。心藏神,即心主神志,是说心有主管精神活动的功能。在志为喜,是指心的心理功能和精神情志与欢快有关。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从汗液与舌脉上易于觉察心的病变。并且心居上焦,属阳脏而主阳气,与夏气相互通应。如心的阳气相当旺盛,既能温煦人体,又能推动血液运行,营养全身,维持生命,凡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水液代谢等,均依赖于心阳的温化作用。
肺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朝百脉。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了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和升宣、向外周的布散,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通畅的作用。由于肺有宣发和肃降功能,可疏通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所以肺有通调水道的作用。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脉都要会聚于肺,通过肺的气体交换(吐故纳新),助心行血再输送至全身。肺在志为忧,忧伤类的情绪归结于肺并易于伤肺。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如肺气虚,不能宣发卫气和输精于表,则可见皮毛憔悴枯槁,或多汗。肺为“华盖”、与外界直接相通。肺为“娇脏”,与秋气相互通应,不耐寒热。
肝 肝的主要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舒展通畅气血的运行和气机的运动。肝有主谋虑、藏魄的功能,这方面的思维意识活动归结于肝。肝主疏泄能调畅情志,又有疏泄胆汁的功能,借以帮助消化,促进食物的运化,促进气、血、水的正常运行。肝为体内重要贮血器官之一,能调节血量以应急。肝在志为怒,与“怒”有关的心理功能和精神情志归结于肝。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凡是气机失布或情绪抑郁,都会影响到肝的疏泄条畅功能。
脾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血作用。脾主运化、升清,是指脾对饮食进行消化,吸收其中的精微(营养物质)和水液,并上升与布散于肺,并通过心肺,分布到周身各处的功能,似乎包括所有消化、吸收、运输有关器官,如胃、肠、胰以及与代谢有关的器官。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靠脾气的作用,若脾气健运,则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运输布散等功能才能旺盛,水液输布、排泄才能正常,体内的水液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脾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于脉管中流行,不致使血溢于脉外的作用,若“脾不统血”,会导致出血。脾在志为思,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结于脾。脾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人体肌肉的壮实与否,与脾胃的运化功能有关。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属阴土,喜燥而恶湿,运化水湿又易为水湿所困。脾与长夏相应,但长夏湿气过盛,又容易损伤脾脏。
肾 肾的功能范围极广,具有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及主纳气的功能。总之,作为功能单位的肾,与泌尿、呼吸、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均有密切关系。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管水液代谢的功能,肾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精子及卵子),故与生殖有关;后天之精为水谷之精(营养物质),与生长发育有关。所以,中医认为人体生殖功能异常及生长发育障碍均为“肾虚”,以补肾之法论治。“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清气(氧气),使呼吸保持一定深度的功能,肾不纳气,可出现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的病变,则应补肾纳气。
肾在志为恐,与恐有关的心理活动可归结于肾,长期恐惧不解,则能伤肾。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主闭藏。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藏真有而寓元阳,为水火之脏。肾藏精,宜藏而不宜泄,其主闭藏的生理特性,主要体现在藏精、纳气、主水、固胎等方面。肾与冬气相应。
21.什么是中医所说的气血?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是人体的基本物质,其中尤以气血最为重要。
人体的气,是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三者所组成,在肺、脾胃和肾等脏器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下生成,并充沛于全身而无处不在。先天之精气,来源于父母之禀受,并依赖于肾藏精气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水谷之精气,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才能从饮食物中摄取而化生;自然界的清气,则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才能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