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6200000012

第12章 般若品第二(1)

《金刚经略疏》:“般若,梵语,此云智慧。其体即实相,虽流转六趣而不损;其用即观照能炤,破一切而不留。”

次日,韦使君请益[1],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2]。复云:善知识[3]!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4],只缘心迷[5],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6],示导见性[7]。

[1]请益者,已受教而再问未尽之蕴也。礼,请益则起。《百丈清规·大众章》七:“凡欲请益者,先禀侍者通复住持。”

[2]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旧称摩诃般若波罗蜜。《智度论》十八:“摩诃,秦言大;般若,言慧。波罗蜜,言到彼岸。”

[3]善知识者,谓能了悟一切,知识高出庸众者。《华严经》:“善知识者,是我师傅。”

[4]清凉澄观国师云:“般若非心外新生,智性乃本来具足。”

[5]心迷,一念不觉也。

[6]大善知识,伟大之善智识也。善知识,如言善友;知识,我能知彼之义。

[7]示导有三种:一、神变示导:二、记说示导;三、教诫示导。见《般若经》四百六十九。虽自证自悟,不假师示,怎得见性?

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1]。只缘迷悟不同[2],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3],吾为汝说。

[1]《六祖金刚经注》:“凡夫不见自性,妄识分别,自生高下。诸佛自高,众生自下,菩萨了悟人法二空。上至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无所分别。故一切法皆平等,岂有高下也?”又云:“人人具足,个个圆成,本来是佛,与佛无异。”

[2]《六祖金刚经注》:“迷则佛是众生,悟则众生是佛。”唐释慧海云:“佛是心作,迷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而觉;迷人修因待果,悟人了心无相;迷人执物守我为已,悟人般若应用见前;愚人执空执有生滞,智人见性了相灵通。乾慧辩者口疲,大智体了心泰。菩萨触物斯照,声闻怕境昧心,悟者日用无生,迷人见前隔佛。”

[3]志心,专心一意也。谛听,倾听也。白居易:“凝视谛听殊不足。”《梵网经·心地品》:“是诸佛子谛听。”注:将欲为说,诫劝时众。谛者,审也;摄耳聆音,发生闻慧。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1],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2]。口但说空[3],万劫不得见性[4],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5],此言大智慧到彼岸[6]。

[1]《六祖金刚经注》云:“只为世人,性无坚固,口虽诵经,光明不生。外诵内行,光明齐等;内无坚固,定慧即亡;口诵心行,定慧均等。”

[2]《楞严经》:“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华严》偈:“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设关膳,自饿而不食。”

[3]因缘所生之法,究竟无体,故云空。《大智度论》五:“有人言观五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又二十:“一切诸法从因缘生,无有自性;无自性,故空;空故,诸见灭。”又四十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摩诃衍,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又三十五:“般若波罗蜜中皆空,如十八空义中说。”口但说空者,口说而心不行也。

[4]世界一成一毁曰一劫。万劫,犹言万世,极言其时间之长也。

[5]天竺之言语,从梵天禀承故,名曰梵语。《西域记》二:“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乃至因地随人,微有改变。语其大较,未异本源。而中印度特为详正,辞调和雅,与天同音。”《四教集解》中:“劫初之时,梵天下生,身有光明。是故天竺言语书等,皆承于梵,故云梵语。”

[6]大智慧,广大之智慧,能通达一切之事理者。详《大智度论》十八。彼岸,经中以譬涅槃成佛之所也。《思益经》一:“‘世尊,谁住彼岸?’佛言:‘能知诸道平等者。’”

此须心行[1],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2],如露如电[3];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4]。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5]。

[1]心中念念不忘,即是心行。龙树云:“佛法以心为本,以身口为末。”

[2]《摩诃般若经·十喻》:“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犍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西俗多工伎,以种种之法,现出象马人物等,使人实如闻见,以故名幻。幻事虽如实见闻,实无有也,以譬一切诸法之无实。《智度论》六:“一切诸行如幻,欺诳小儿,属因缘,不自在,不久住,是故说诸菩萨知诸法如幻。”以神仙之通力,天龙之业力,或禁咒禅定等,使种种之物,变化现出,故名化。此化物化事,空而无实也,以譬一切诸法之实无性。《智度论》六:“是变化复有四种:欲界药草、宝物、幻术能变化诸物;诸神通人力,故能变化诸物;天龙鬼神等得生报力,故能变化诸物;色界生报修定力,故能变化诸物。如化人无生老病死,无苦无乐,亦异于人生,以是故空无实。一切诸法亦如是,皆无生、住、灭,以是故说诸法如化。”

[3]《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隋嘉祥大师疏曰:“露喻,露少时住,身亦尔。电喻,才现即灭,现在法亦尔。”

[4]相应,契合之义也。《净土论注》上:“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

[5]《顿悟入道要门论》下:“僧问:‘何者是佛?’师曰:‘离心之外,即无有佛。’”《达磨血脉论》:“一切时中,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楞伽经》:“心外见法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槃,离生死故。”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1]犹如虚空[2],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3],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4],尽同虚空[5]。

[1]《楞伽经》三:“观诸有为法,离攀缘所缘;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

[2]《六祖金刚经注》曰:“佛与众生,惟止一心,更无差别。此心无始以来,无形无相,不曾生、不曾灭,当下便是,动念则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起信论》:“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

[3]瞋,音“震”,恨也。

[4]刹,梵语“差多罗”之讹略;译曰土田。梵汉双举,故云刹土。

[5]《顿悟入道要门论》上:“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传心法要》上:“本来清净皎皎地,无方圆、无大小、无长短等相,无漏无为,无迷无悟;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物。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一切不如心真实。”

世人妙性本空[1],无有一法可得[2]。自性真空[3],亦复如是[4]。

[1]“虚”与“空”皆为“无”之别称。虚无形质,空无挂碍。诸法本来性空,非今始不有也,故名性空。《无量寿经》下:“净慧知本空。”

[2]《黄檗传心法要》上:“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著相。无始以来无著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以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著相故。惟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

[3]自性真空,与虚无顽空不同。虚空无觉,故称顽空;自性有觉,故名真空,但空其名非空其实,只空其相非空其体。真空不空,不空真空是名第一义空。真空者,对于非有之有为妙有,而云非空之空为真空,是大乘至极之真空也。

[4]《资持记》上之一:“如是者,指示之辞。”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1]。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2],即著无记空[3]。

[1]著,执著也。

[2]《六祖金刚经注》:“见性之人,自当穷究此理。若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以为究竟,即著空相,断灭诸法。”

[3]无记为三性之一。《唯识论》五:“于善不善,不可记别,故名无记。”《百法问答钞》三:“无记性,于善不善,益损事中,无殊胜力用可记别,故名无记也。”永嘉禅师云:“无记者,虽不缘善恶等事,然俱非真心,但是昏住。”

善知识!世界虚空[1],能含万物色像[2],日月星宿[3],山河大地[4],泉源溪涧[5],草木丛林[6],恶人善人,恶法善法[7],天堂地狱[8],一切大海[9],须弥诸山[10],总在空中。

[1]世界者,凡诸有情所依止之国土也。《楞严经》四:“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现在、未来为世。”

[2]色者,体色。像者,形态。

[3]日为恒星之一,月为卫星之一。星宿,天空之列星也,亦谓之星座。

[4]大地,犹言全地也。温子升文:“大地亡于积水。”

[5]泉源,小水之源。溪,山渎之无所通者。涧,山夹水也。

[6]丛,音“诵”,徂红切。丛林,大木丛生处也。

[7]五戒十善者,世间之善法也;三学六度者,出世间之善法也。浅深虽异,皆顺于理而益己之法名善法;不顺于理而害人之法名恶法。

[8]天堂者,天上之宫殿也。《佛遗教经》:“不知是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法华文句》四:“地狱,此方语,胡称泥犁者;秦云无有,无有喜乐、无气味、无观无利,故云无有。地狱有八大地狱、八寒地狱、十六游增地狱、十六小地狱、十八地狱、一百三十六地狱之别。”

[9]据《华严经疏》四十四,大海有十相:一、次第渐深;二、不受死尸;三、余水入失本名;四、普同一味;五、无量珍宝;六、无能至底;七、广大无量;八、天身所居;九、潮不过限;十、普受大雨。

[10]须弥,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译为妙高、妙光、安明、善积、善高。凡器世界之最下为风轮、最上为水轮,其上为金轮,即地轮。地轮上有九山八海,即持双、持轴、担木、善见、马耳、象鼻、持边。须弥山之八山八海,有铁围山,其中心之山,即须弥山也。《注维摩经》一:“肇曰:‘须弥山,天帝释所住金刚山也。秦言妙高。处大海之中,水上方高三百三十六万里。’”

世人性空[1],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2]

[1]《大智度论》三十一:“性空者,诸法性常空,假来相续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热,止火停久,水则还冷。诸法性亦如是,未生时空无所有,如水性常冷;诸法众缘和合故有,如水得火成热。”又云:“性空有二种:一者,于十二入中无我、无我所。是声闻论中说,摩诃衍法说,十二入我、我所无故空,十二入性无故空。复次,若无我、无我所,自然得法空。以人著我及我所故。佛但说无我、无我所,如是应当知一切法空。若我、我所法尚不著,何况余法?以是故众生空法空终归一义,是名性空。”又,三十六:“性空者,一切诸法性,本末常自空。何况现在?因缘常空,何况果报?”又云:“空者性自空,不从因缘生。若从因缘生,则不名性空。”又,四十六:“何等为性空?一切法性,若有为法性,若无为法性,是性非声闻、辟支佛作,非佛所作,亦非余人所作,是性性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性空。”

[2]按:此邪见,非指五见中拔无因果之邪见,乃谓谬妄不合于道之邪见耳。何也?以其著于无记空也。

善知识!心量广大[1],遍周法界[2]。用即了了分明[3],直用便知一切[4]。

[1]此心量,指如来真证之心量言,离一切之所缘能缘,住于无心者是也。《楞伽经》三之一:“观诸有为法,离攀缘所缘;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离一切诸见,及离想无想;无得亦无生,我说为心量。非性非非性,性非性悉离;谓彼心解脱,我说为心量。如如与空际,涅槃及法界;种种意生身,我说为心量。”

[2]“遍周法界”与“周遍法界”同。法之所在,名法界。《往生要集》上:“周遍法界,拔苦众生。”

[3]了了,了然之义,谓晓解也。《后汉书》:“小而了了,大未必奇。”《南史》:“彭城王义康,于尚书中觅了了令史。”心体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则过化存神,而上下与天地同流矣。《庄子》曰:“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也。”

[4] 《易·系辞》“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亦即《庄子》“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也。.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1]。

[1]三祖《信心铭》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见《指月录》四。《笔削记》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为主伴。”《传心法要》下:“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无二,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无挂碍。”又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诸佛圆通,更无增减;流入六道,处处皆圆;万类之中,个个是佛。譬如一团水银,分散诸处,颗颗皆圆;若不分时,只是一块。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种种形貌,喻如屋舍,舍驴屋入人屋,舍人身至天身,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佛屋,皆是汝取舍处,所以有别。本源乏性,何得有别?”永嘉禅师云:“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一与一切融,即其体为无碍也。《华严经》第九《初发心菩萨功德品》云:“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为佛教中最究极之说。盖以万有之法,在真如法界中,虽现种种之差别相,而其本体中则无丝毫之差别。种种之法,悉为绝对,而与一切法镕融时,知其一,即知一切。如尝海水一滴,即能知一切大海水之咸味也。此妙旨在华严、天台两家发挥最多,即约观法而为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之说。以一心三观,示一境三谛之圆理,约观境而传一心一切心、一阴一切阴、一境一切境等之幽意。更于诸法上说一尘一切尘、一法一切法、一界一切界、一国土一切国土、一相一切相、一色一切色、一毛孔一切毛孔、一众生一切众生、一身一切身、一人一切人、一字一切字、一识一切识等。或约修证迷悟等,使明一断一切断、一行一切行、一位一切位、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一显一切显、一欲一切欲、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一入一切入、一成一切成、一智一切智、一理一切理、一究竟一切究竟、一门一切门、一种一切种、一受一切受等。又约破立权实而为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权一切权、一实一切实等之解释也。”

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1]。一真一切真[2]。心量大事[3],不行小道[4]。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5],自称国王[6],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1]不妄名真,不变名性,是吾人本具之心体也。《楞严经》一:“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2]真者,离虚妄之义,所谓真如。《三藏法数》四:“无二曰一,不妄曰真。”

[3]大事者,总言转迷开悟,即《法华》所谓佛知见,《涅槃》所谓佛性,《无量寿经》所谓往生极乐也。《天台仁王经疏》上:“大事因缘,为兹出世,显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法华以佛知见为大事,涅槃以佛性为大事,维摩思益以不思议为大事,华严以法界为大事;今此般若,以成佛因果为大事。名字虽别,其义一也。”

[4]小道,指空心静坐等。

[5]恰,适当之辞。凡者轻微之称,庸也。凡人,即平常之细民也。

[6]国王,前世持十善戒,今生得其果报,得诸天之保护者,又名天子。《金光明王经》三:“因集业故,生于人中,王领国土,故称王。处在胎中,诸天守护,或先守护,然后入胎。虽在人中,生为人王,以天护故,复称天子。”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1]。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2]愚即般若绝[3],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4]。般若无形相[5],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同类推荐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热门推荐
  • 霉女千金

    霉女千金

    苏蕴涵:百丈悬崖之巅,你牢牢握着我的手,即便是到了绝境,你帅气俊美的容颜之上,依然带着从容的笑意,你说:“别怕,就算是死,我也会一直陪在你身边,不管是今世,还是来生,我,都不会放开你的手!”而如今,我孤身处在这异世这中,思念成殇,成为众人眼中的钉子,他人手中的棋子,而你,你又到底是在哪里?韩帅:我一直都在,只是,我知道你,而你却不知道,我是我而已……蓝景夜:你是我此生唯一在乎过的女人,就算是不顾一切,也要把你留在我的身边,如果你不能爱我,那就选择恨吧,即便是恨,我也是开心的,至少证明,你还没有忘记我……
  • 成功决策(一分钟经理人)

    成功决策(一分钟经理人)

    本书的主人公斯蒂芬综合了生活中多数人的影子,初出校门,他立志成才,渴望建功立法,但他碰到了我们都碰到过的困惑和问题,一度意志消沉。后来,斯蒂芬得到了“一分钟经理人”杰尔先生的指点和帮助,一步步走向卓越,成为杰出的职业经理。一分钟经理模式是当前最浒的管理和工作、生活模式之一;几乎全球一流企业都崇尚一分钟经理,并且大力推广;一分钟经理模式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模式,将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这套《一分钟经理人》系列丛书包括了时间管理、销售、领导、决策四个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最容易出问题,也最容易为人们所忽略的方面。
  • 九月的天空下了雨

    九月的天空下了雨

    颜玖玥幼年失怙,与爷爷相依为命。卓然被疾病缠身,休养在家。那一年,她六岁,他九岁。他们相识于人生最初的寂寞时光里,她明眸清澈,他干净如画。一场意外,让年幼的玖玥失去光明,同时也失去了最亲爱的爷爷。从此命运对她关闭了彩色的窗。年轻的姨妈将她接走,在陌生的城市开始全新的生活。如果知道转身即是漫长的离别,那一日她一定会等他回来。再相遇已是十年后。颜玥的世界依旧没有光明,而卓然却成长为白衣翩翩的英俊少年。他是她人生最美好的牵挂与惦念,依赖与爱恋;她是他深埋心底的愧疚与自责,牺牲与偿还。当玖玥恢复光明,卓然悄然远走,那些尘封的往事一一揭露。背上行囊,她勇敢踏上飞往未来的客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真情为谁放送

    真情为谁放送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狼牙月

    狼牙月

    案子也愈发扑朔迷离,简小叫发现自己正渐步走进一个难以想象的困局中……,上班第一天便遇到一桩盗宝奇案,随着查案的深入,各色诡谲的人物相继出现,富家女简小叫到“月光侦探社”打工
  • 嫡女无忧

    嫡女无忧

    是谁创造了奇迹。一闭眼,一睁眼,人生居然可以重来一次。都议名门富贵好,谁解其中步步难。她是苏氏嫡女——苏无忧,原以为三千宠爱在一身,却发现一切不过是别人眼中的戏。她以为情深意重的丈夫,却原来是血海深恨的仇人。她以为姐妹情深的妹妹,却原来是杀死她的凶手。她以为慈祥善良的父亲,却原来是满手血腥的罪人。失母,失子,失命,她才知道她的人生是那样的苍白。而老天却让她重生了,面对曾经的一切,这一次,她要改变命运,挽救亲人,挽救自己……重生是场劫杀,情义化为棋局,是谁以假意为棋,是谁以真心为子,不为胜负,只为活着!这一生,她不要再做受人摆布的女人,她要做掌控自己命运的主人!所有害她的人,欠她的人,她不会指望着老天爷的报应,她要亲手讨回来!◇◆◇◆◇◆◇◆◇◆【片断一】“宫公子,”无忧声音软软的,带着几分颤音,“既然公子喜欢的是妹妹,为何要如此折辱无忧?”“我……”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怎会在这里?“姐姐……一切都是我的错,你不要怪公子,是……我的……错,姐姐,你……原谅我!”眼前的女子,用被子遮盖着身子,可是不小心却露出脖子上的吻痕。“事已至此,宫公子,无忧祝你和二妹妹白头偕老!”眼泪一滴接着一滴落下,捂着脸,奔了出去,双手也掩下眸子里的得色:苏无恨,既然你费尽心机要进仇人的门,作为好姐姐的我怎会不用心成全你!【片段二】“我有三个条件!”无忧语气恭敬温顺。“说!”男人高高扬起眉!“一,我不做妾!二,我不主事!三,我不圆房!”“好!”男人眼神复杂的看了她半晌。【片段三】“无忧,这一次不会再让你逃离我的身边,你是我的!”男人一把将她搂入怀里,紧紧的,紧紧地,紧到几乎令她窒息“不,我不是你的,从来就不是!”无忧用尽全力的推开他。男人面色扭曲,指着她,恨恨道:“你宁愿终身不嫁,也不愿意到我身边,为什么?”“因为我从未喜欢过你。”亲亲简为尘建了一个读者群,感兴趣的亲们可以加一下:176269720本群的验证消息是文中的随意一人名,本群只接受会员亲亲,望亲们理解。本文种田文,一对一,复仇,宅斗,励志,女主不是天生强者,而是步步变强,文中除了爱情,还有亲情,友情,喜欢的亲们可以一看。◇◆◇◆◇◆◇◆◇◆重磅推荐尘的新文《妻不如妾之夫人要下堂》山盟海誓难道真的抵不过时间的残酷吗?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愿望只能停留在童话中吗?
  • 皇室俏甜心

    皇室俏甜心

    韩奕希那家伙欺负完了我,竟然还很过分的把我当成他的专属,逼我24小时都不准离开他的视线!拜托,别那么幼稚好么?!
  • 绝世惊华:逆天薄情妃

    绝世惊华:逆天薄情妃

    “我爱你,但是从明天起,你就是敌国京城第一头牌。”他眸底竟是冰冷而凉薄。她冷笑,“我不配让你这样尊贵的人爱!”他残忍地笑了。皇上,想爱我可以,拿出诚意来,想卖我,你就滚开!【女主从弱变强文】
  • 神秘入梦师

    神秘入梦师

    世界上总有这么一些人,会招惹一些很奇怪的东西。传说在H市的某一处,有一家很奇怪的古董店。里面卖的东西明明没有什么名堂,但是店却一直都没有倒闭。这家店名叫“解梦”,而店主也叫解梦。据说要是有缘进入此店,让这位店主帮助解梦,则什么烦恼之事都能解决。而,真正的情况——那个店长陆解梦就是一个为了混口饭吃的黑心老板。这是一个忠犬一不小心攻略了一个拜金店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