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6200000011

第11章 行由品第一(5)

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1]。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无[2],惟论见性[3],不论禅定[4]解脱[5]。

[1] 传灯录》五“南阳慧忠”章:“师问大耳三藏曰:‘汝得他心通耶?’对曰:‘不敢。’”

[2] 林子三教正宗统论》:“惟论见性,斯其为指授也大矣。”

[3]《血脉论》:“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黄檗传心法要》云:“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惟传一心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

[4]《唐释宗密禅源诠》云:“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又曰:“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按:据此则知顿悟自心,即是见性,即是禅定。非见性之外,别有禅定。

[5]解脱者,离缚而得自在之义,即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也。《注维摩经》一:“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唯识述记》一本:“解谓离缚,脱谓自在。”唐释慧海《入道要门论》下:“曰:‘云何得作佛去?’师曰:‘不用舍众生心,但莫污染自性。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曰:‘若如是解者,得解脱否?’师曰:‘本自无缚,不用求解。’”按:据此则知自心即佛,自心即自性。莫污染自性,即是解脱,非见性之外,别有解脱也。

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惠曰:为是二法[1],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2]。

[1]一为见性,一为禅定解脱,故曰二法。

[2]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即是不二之法。盖见性即是禅定解脱,禅定解脱即是见性。故繁言之则为三,简言之则为一。试以唐释慧海之言证之。慧海曰:“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惟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问:“从何而修?”答:“从根本修。”“云何从根本修?”答:“心为根本。”“云何知心为根本?”答:“《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问:“夫修根本,以何法修?”答:“惟坐禅,禅定即得。《禅门经》云:求佛圣智,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何以故?《菩萨戒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得如是者,即名解脱。”有一居士问二祖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1]:犯四重禁[2],作五逆罪[3],及一阐[4]提等[5],当断善根佛性否[6]?

[1]高贵德王菩萨,为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之略名。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所译《大般涅槃经》之第二十一至二十六卷,即《高贵德王菩萨品》。

[2]四重禁,又名四重罪,亦即四波罗夷罪也。一淫戒,二盗戒,三杀人戒,四大妄语戒。广如《梵网经·心地品》中说。

[3]五逆罪,五逆之罪恶也。《阿阇世王问五逆经》:“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此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狱不疑。云何为五?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斗乱众僧、起恶意于如来所。”

[4]阐,音“穿”。

[5]无成佛性者,名一阐提。译作不信,为不信佛法之义。《涅槃经》五:“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又十九:“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在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戒。如是之人,名一阐提。诸佛世尊所不能治。”

[6]身、口、意三业之善坚固而不可拔者,名根。又,善能生妙果,故亦名根。《维摩经·菩萨行品》:“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黄檗曰:“言阐提者,信不具也。一切六道众生乃至二乘,不信有佛果,皆谓之断善根阐提。”《大涅槃经》二十二:“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犯重禁,谤方等经、作五逆罪一阐提等有佛性者,是等云何复堕地狱?世尊,若使是等有佛性者,云何复言无常乐我净?世尊,若断善根名一阐提者,断善根时所有佛性,云何不断?佛性若断,云何复言常乐我净?如其不断,何故名为一阐提耶?’”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1],名为不二。一者善[2],二者不善[3];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4],凡夫见二[5];智者了达[6],其性无二[7]。

[1]《大涅槃经》二十二:“善男子,善根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佛性非内非外,以是义故,佛性不断。复有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佛性非有漏非无漏,是故不断。复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

[2]《菩萨璎珞经》:“顺于理为善。”有五善十善之别。俱见《法界次第》上之下、《俱舍论》十六。

[3]不善者,违于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如五逆十恶是也。《胜鬘宝窟》上末:“十恶破戒违理,名为不善。”按,善不善说,六祖因佛言善根有二,故推广说之。

[4]蕴,旧译名“阴”;荫覆之义。色心之法,荫覆真理之谓。新译名蕴,积集之义。色心之法,大小前后等积集而成自体之谓。蕴,五蕴也,亦名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顿悟入道要门》上:“问:‘何名五阴等?’答:‘对色染色,随色受生,名为色阴。为领纳入八风,好集邪信,即随领受中生,名为受阴。迷心取想,随想受生,名为想阴。结集诸行,随行受生,名为行阴。于平等体,妄起分别,系著虚识受生,名为识阴。故云五阴。’”界,即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内界,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外界,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六识中界。见《教乘法数》。

[5]《止观》一:“凡者,常也。”《法华经》:“凡夫识浅,深著五欲。”《佛性论》:“凡夫以身见为性。”《大威德陀罗尼经》:“于生死迷惑流转,住不正道,故名凡夫。”《楞伽经》一雷庵集注:“愚夫妄相,故说为二。圣人体达,故离有无。”

[6]智者,有智慧之人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我是一切智者。”了悟事理而通达之者,名了达。《法华经·提婆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

[7]《传心法要》下:“你但知一念不受,即是无受身;一念不想,即是无想身;决定不迁流造作,即是无行身;莫思量卜度分别,即是无识身。”又云:“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即心便是灵智,亦云灵台。”按据此即知,无念则五蕴空十八界空。故蕴之与界,无二无别。

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1],言:某甲[2]讲经[3],犹如瓦砾[4];仁者论义[5],犹如真金[6]。

[1]合掌者,合左右掌,合十指以表吾心专一之敬礼法。《观音义疏》上:“合掌者,此方以拱手为恭,外国以合掌为敬。手本二边,今合为一,表不敢散诞,专至一心。一心相当故,以此表敬也。”《法苑》二十八:“若指合其掌不合者,良由心慢而情散故也。必须指掌相著,不令虚也。”

[2]《史记》:“某子甲何为不来乎?”《魏略》:“许攸呼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

[3]讲经,讲说经典也。

[4]瓦砾,瓦片与小石,喻其毫不贵重也。《北史·李安世传》:“圣朝不贵金玉,所以同于瓦砾。”

[5]《世说》:“隐几安坐,读书论义自若。”

[6]莲池大师云:“六祖既受黄梅心印,隐于屠猎佣贱一十六年。后至印宗法师讲席,出风幡语,印宗闻而延入,即为剃染,礼请升座说法。人知六祖之为龙天推出矣,未知印宗之不可及也。其自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夫印宗久谈经论,已居然先辈大法师矣,而使我慢之情未忘,胜负之心尚在,安能尊贤重道,舍己从人,一至于是乎?六祖固古佛之流亚,而印宗亦六祖之俦类也。圣贤聚会,岂偶然而已哉?”

于是为惠能薙发[1],愿事为师。惠能遂于菩提树下[2],开东山法门[3]。

[1]“薙”同“剃”;剃须发,着染衣,佛弟子出家之相也。去骄慢,且为分别外道出家之所为。《因果经》二:“尔时太子,便以利剑自剃须发,即发愿言:今落须发,愿与一切断除烦恼及习障。”《毗尼母论》三:“剃发法,但除头上毛及须,余处毛一切不听却也。所以剃发者,为除骄慢自恃心故。”《传灯录》五:“仪凤元年丙子正月十五日,会诸名德为之剃发。”六祖发塔,在广州光孝寺佛殿后。六祖初剃发时,其徒为藏发于此,盖发冢也。

[2]《岭南丛述》卷三十八:“广州光孝寺菩提树,不花不实,经冬不凋,叶之筋脉,细致如纱绢。广人每用此为灯为花为蝉虫之翼(《天台志》)。诃林有菩提树,萧梁时,智药三藏自西竺持来,今历千余年矣。大可百围,作三四大柯。其根不生于根而生于枝,根自上倒垂,以千百计。大者合围,小者拱把。岁久,根包其干,惟见根而不见干,干已空中无干,根即其干;枝亦空中无枝,根即其枝。其叶似柔桑而大,本圆末锐。二月而凋落,五月而生。僧采之,浸以寒泉,至于四旬之久,出而浣濯。滓渣既尽,惟余细筋如丝,霏微荡漾。以作灯帷笠帽,轻柔可爱。持赠远人,比于绡縠,其萎者以之入爨矣(《广语》)。菩提树子可作念珠,面有大圈,文如月周罗,细点如星,谓之星月菩提(《粤东笔记》)。嘉庆二年六月二十五夜,飓风吹倒。陈中丞大文命工培护,越年枯萎,寺僧乔庵离相同诣南华接一小枝归,植旧地,今扶疏犹昔(《光孝寺志》)。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雷州府志》)。

[3]《宋高僧传》八《神秀传》:“昔魏末有天竺沙门达磨者,得禅宗妙法,自释迦佛相传,授以衣钵为记,隐于嵩山少林寺。寻卒,以法付慧可,可付粲,粲付道信,信付忍,忍与信俱住东山,故谓其法为东山法门。”

惠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1],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2]、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3],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4],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5],各令净心[6];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7]。一众闻法[8],欢喜[9]作礼而退[10]。

[1]《书·洪范正义》:“辛苦之味入口,犹困厄之事在身。故谓殃厄劳役事为辛苦。”

[2]古时称刺史曰使君。又,凡奉使之官,亦以使君称之。

[3]累劫,累叠数多之劫量也。世界成坏之时期曰劫。《无量寿经》下:“世世累劫,无有出期。”

[4]供养者,资养三宝,为奉灯明、香花、饮食、资财等事。《法华文句》二下:“施其依报,名供养。”《法华经·授记品》:“我此弟子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广宣诸佛无量大法。”

[5]《四教集注》:“教者,效也;效之则革凡成圣也。”

[6]各令净心者,各净其心,使无污染,以还复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心也。《宗镜录》二十六:“破妄我而显真我之门,斥情心而归净心之道。”

[7]《涅槃经》十一:“以何等故,名佛菩萨为圣人耶?如是等人有圣法故,常观诸法性空寂故,以是义故,名圣人。有圣戒故,复名圣人;有圣定慧故,故名圣人。有七圣财,所谓信、戒、惭、愧、多闻、智慧、舍、离,故名圣人;有七圣觉故,故名圣人。”

[8]一众,犹云大众也。

[9]《法华经·安乐行品》:“合掌赞佛,闻法欢喜。”

[10]《楞严经》十:“皆大欢喜,作礼而退。”

同类推荐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双枪帝尊

    双枪帝尊

    一个少年,擅使双枪。一枚戒指,巅峰传承。如何成就一代帝尊。现世小屁孩死后灵魂重生异世,异世同名的肉身是个土豪家族的少主!少主被陷害从天才少年一夜筋脉尽断成为废人继而冤死山崖底。咱既然占了人家的肉身就得风风光光活下去!陷害过咱的,你们等着!
  • 奇案推理(走进科学)

    奇案推理(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幽灵油画:蛮村诡事,夜宿博物馆(新惊魂六计)

    幽灵油画:蛮村诡事,夜宿博物馆(新惊魂六计)

    迷雾森林的枯叶博物馆,潜藏着无数古老诡事。搭错车来到荒野村的年轻旅客们,意外闯进悬疑绝境。鬼形图书、尸召外卖、完美谋局、夜哭郎……每个夜晚都有离奇事件,每个夜晚都有天涯断魂人。
  • 冷酷战神大辽王妃

    冷酷战神大辽王妃

    一曲远古凄美的爱情悲歌!一位颠国女子泣血而书的血色山河!周旋在两名帝王之间可歌可泣的悲壮人寰!第一部————————她是名将遗孤,绝世红颜,冰雪聪明,也是先王临终前钦定的七王妃;他是战功显赫的大宋王爷却被迫娶了自已最厌恶的人;他是大辽万人景仰的‘战神’,一生只有一个女人;妾妃的陷害,满门蒙冤!丈夫的冷眼,最终将她的一生当做贡品送到敌军手中。痴心在痛恨中被肆虐;屈辱在苟且偷生中暴发,倾世美貌,顾盼神飞,一笑倾城,二笑颠国!迎风而立站在高处,三千青丝迎风扬展向云海飞扬,指点大军杀向将自已推下火坑的仇人,血染红了山河,也染红了她的双眼!当他追悔莫及,再次将她拥入怀时,她淡然一笑,平静无波:“闵,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本文的女主并非软弱之辈,为了报血海深仇,将会做出一些为达目的不折手段的事情甚至牵扯到民族的大义,不过并不是盲目无分寸.与天真单纯的少年时代很有出入.请大家不要在乎女主的转变,投出您支持的一票,为麟儿的独立喝彩吧!呵^-^!^_^!!!!也为偶喝彩!!!!!!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大辽王妃:战神王爷好冷酷》
  • 我是天山童姥

    我是天山童姥

    喜剧简介:★★男人组★★乔峰:你就说传说中的天山童姥?果然名不虚传!在下看到刚刚姥姥的暗器,凌厉中不失灵活,瞬息就将我的降龙十八掌化去,请问,这是何暗器?某姥:那是我最新研发出的‘生死符’!乔大侠是契丹人吧?乔峰:……是!某姥(兴奋中):偶也是哎,我们是老乡!乔峰(无比震惊):你也是契丹人?某姥点头(二十一世纪的内蒙不就是古代的契丹嘛)!**虚竹:姥姥,你就是无涯子老前辈让小僧找的高人!某姥:贤侄,你搞错了,无涯子让你找的是李沧海,不是我。(干咳两声,作衰老状)虚竹:可是姥姥,小僧觉得你比画中人要漂亮好多,以无涯子前辈的风姿,他看上的人绝对是你了!所以找你准没错!某姥:……无涯子那衰老头,他看上我?也要看我能不能看上他才行。**段誉:天山童姥和神仙姐姐,是选择姥姥呢,还是选择姐姐?愁,真的很愁!某姥:不用愁了,你小子那么花心,想我看上你,下辈子吧!段誉:我这个人,没啥优点,就是脸皮厚,姥姥你越是对我没意思,我就越会死缠烂打。包不同(客串):非也,非也,就算姥姥对你有意思,你也会死缠烂打!某姥:……**慕容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为什么这‘式神版生死符’无法还给姥姥?某姥:……弱智,懒得跟你一般见识。慕容复:……姥姥贵为西夏公主,我若能娶你为妻,必然有利我兴复大燕。王语嫣(客串):表哥……某姥:……西夏公主是我侄女,你认错人了,白痴!慕容复:……★★女人组★★王语嫣:姥姥,你说我是继续等着表哥回心转意,还是接受段公子的追求?某姥:段公子?他最近不是在追求我吗?王语嫣:……**阿朱:姥姥,从今以后,乔大哥就拜托你了。某姥:停,别找我,你妹妹在你身后排着队呢。**阿紫:喂,快还我的神木王鼎!某姥:喂什么喂,这是对老人家该有的态度?阿紫:快点还我,不然我让我姐夫教训你。某姥:哈,哈,哈,哈,乔峰?他已经被我的式神困住了,想出来?难啊!阿紫:姐夫……**李秋水:师姐,为什么你的身材容貌可以一直保持在十八岁的样子?为什么?某姥:哎,师妹,谁叫你当初不跟我一起练“八荒六合惟我独尊功”?李秋水:难道,难道……某姥(点头,深沉状):不错,正是练此功的结果!数月后某姥:小丫头片子,别跟着我,让你妈妈带你去幼儿园去!小女孩:师姐,是我!某姥(瞪大眼):李秋水?
  •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是索德浩在硕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前后历经数载,反复补充了不少资料,是今天研究长江流域汉晋以来墓葬考古和相关历史背景的一部颇具参考价值的著作。
  • 随身空间在古代

    随身空间在古代

    一朝穿越,三十来岁的李苏,转眼变成了五六岁的小女孩。虽心有不甘,可天意难违。好在老天对她还不错,其他穿越主角有的宝贝空间,李苏也有,虽品质不同,但各有千秋......
  • 异纬度的空中花园

    异纬度的空中花园

    黄沙之下的宫殿,穿越时空的旅途,水晶的头骨吟唱起远古的歌谣……还等什么,翻开“奇迹之旅”你就能得到,一次前往神秘,遗址的机会!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旅途!数轮挑战智力的头脑风暴!
  • 你的余生我来代理

    你的余生我来代理

    她是自我放逐的豪门孤女,小心翼翼地在上流社会挣扎,只为查当年真相,还自己清白……他是酷霸狂帅拽的名门帝少,神秘、俊美,全球女人的幻想对象,无数女人为了与他邂逅而费尽心思,偏偏她走哪都能遇上!工作上处处挑剔,生活中样样指责。白想终于爆发,“你为什么处处针对我?!”某男人认真回答:“因为……你长得很讨厌。”“靠!你才长得讨厌,你全家都讨厌,你满户口本讨厌!”某男慢条斯理抽出红本本,“嗯,你现在也在我家户口本上。”
  • 比尔盖茨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

    比尔盖茨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

    成功并不是无因的,也不可能完全是运气所致,背后一定有他成功的条件。即使是天才,他的第一声啼哭也绝不会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颂歌。因此,比尔·盖茨的成功,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得益于他的一些做人做事的准则。这些准则,就是每一个有志追求成功的人所应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