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200000035

第35章 自动自发,机遇永远留给主动的人 (1)

第十四章 自动自发,机遇永远留给主动的人 (1)

捕获意外

汪洋

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遭遇到改变自己人生的诸多意外。有这样两个人为这种意外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一个是美国的王牌歌手惠特尼·休斯顿,另一个是世界上著名的女记者克里斯蒂安娜·阿曼波尔。

十来岁时,惠特尼·休斯顿在她母亲——20世纪60年代美国“甜美灵感”乐队创始人的严密关注下,培养出了良好的歌唱才能。休斯顿17岁那一年,一次她正在为当晚与她母亲同台演出的演唱会做准备时,突然接到了她母亲打来的声音嘶哑的电话:“我的嗓子坏了!不能唱了。”听过母亲的话后,休斯顿很着急地说:“我总不能一个人上台去唱啊!”而她的母亲却对她说:“你完全能够一个人唱,因为你很棒!”于是,休斯顿因为她母亲的这次意外得病,而第一次独自走上了舞台。

休斯顿一唱成名,一唱而成为美国的王牌歌手。

克里斯蒂安娜·阿曼波尔的姐姐报名参加了一个新闻培训班,可是才两个月的时间她就再也不想接触新闻了。阿曼波尔觉得姐姐这样是一种浪费,便独自一人跑到学校去,试图讨回姐姐所交的那些学费。可意外的是,校方不肯退还学费。阿曼波尔心想,交了学费却不来学习,太不划算了。于是,她便代替姐姐去上了这个新闻培训班。

后来,阿曼波尔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女记者。阿曼波尔对决定自己人生道路的这个意外如此解释道:“说起来这就像一次盲目的约会演变成了一场真正的恋爱,完全是一个意外。”

的确,休斯顿和阿曼波尔的成功都是一次意外促成的。如果没有了那一次意外,也许美国就少了一个王牌歌手,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个著名的女记者。但是从休斯顿和阿曼波尔的意外成功里,我们却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捕获意外的敏捷性。其实,这所谓的意外不过是上天在她们前进的道路上遗留给她们的一个机遇。关键在于,休斯顿和阿曼波尔都捕获到了这个意外的机遇,并死死地将之抓住,而后钻进去,拼命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时时哀叹命运的不公,说上天没有赋予自己良好的发展机遇。果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上天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在给予别人机遇的同时,也在给予你同样的机遇。也许,那些机遇的到来并不是那么明朗,完全在你不可预料的情况下意外地出现了。这个时候,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就在于你捕获这意外的机遇的能力了。

请记住,在我们寻找机遇的时候,也许它就正在你的身边。而你之所以没有发现它,是因为它出现得太意外了。那么,努力地去捕获这种意外吧,捕获这种也许会令你的人生从此不同的机遇。不站着等待机遇,而是主动地去捕获那些意外而来的机遇,不少人的成功就是这样靠着捕获完成的。

感悟:

所谓的主动,指的是随时准备把握机会,展现超乎他们要求的工作表现,以及拥有“为了完成任务,必要时不惜打破常规”的智慧和判断力。主动积极的程度决定着成功的指数。那些成就大事的人和业绩平庸的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成功的人总是能够主动做事,并愿意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一般来说,老板不会明确要求员工主动工作,但你应该牢牢记住企业对你的“终极期望”——老板是聘你来为了公司的最大利益而工作的,无论老板在不在,你都应当提醒自己主动工作,自动自发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而不要等着老板来跟你谈工作。

你应当永远保持一种自动自发的工作状态,努力去工作,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每个员工都应该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积极主动性,一旦你拥有了这种工作的主动性,那么,你一定能从平凡走向卓越。

指南:

自动自发地工作是每一个优秀员工的共同特点,没有对工作的热爱就不会有全身心的投入。

自动自发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只有当自动自发成为习惯时,成功才会接踵而至。

机会总爱乔装成麻烦

佚名

对于一个聪明的员工来说,他总是很乐意自找“麻烦”。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马上就要下班。因为周末,其他人都显得松弛了,盘算着怎么度过休息时间。一位陌生人走进来问朗格,哪儿能找到一位助手,来帮他整理一下资料,因为他手头有些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朗格问道,请问你是?他回答,我们办公室是在一个楼层,我是一个律师,我知道你们这里有速记员。

朗格告诉他,公司所有速记员都去看体育比赛了,如果晚来5分钟,自己也会走。但朗格却说,自己还是愿意留下来帮他。因为“比赛以后还有的是机会,但是工作啊,必须在当天完成”。

做完工作后,律师问朗格应该付他多少钱。朗格开玩笑地回答:“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约1000美元吧。如果是别人的工作,我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律师笑了笑,向朗格表示谢意。

朗格的回答不过是一个玩笑,他没有真正想得到1000美元。但出乎意料,那位律师竟然真的这样做了。3个月之后,在朗格已将此事忘到了九霄云外时,律师却找到了朗格,交给他1000美元,并且邀请朗格到自己公司工作,薪水比现在高得多。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这就是机会。有人曾经研究为什么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无法把握,答案是:因为机会总是乔装成“麻烦”的样子。

“麻烦”来了,一般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逃开,因此也就错过了机会。当别人交给你某个难题,也许正在为你创造了一个珍贵的机会。谁的问题谁负责,是一般员工的想法。这样的员工充其量叫合格。对于一个聪明的员工来说,他总是很乐意自找“麻烦”。

感悟: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经说过:“有两种人永远都会一事无成,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去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应做的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这种人懂得要求自己多付出一点点,而且比别人预期的还要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并不是每个人的工作职责都能够清楚明确地划分出来,敬业的员工会在工作需要的时候,及时地补充到需要自己的岗位上去,保证整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而那些毫无敬业精神的员工往往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坐视不管。这些员工不但不能够承担那些没有准确定位的工作职责,甚至在自己的工作中也会缺位,从而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在任何企业中,错位、缺位的员工都不会受老板重视,也不会取得良好的个人发展。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些工作,可以判断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平庸的员工认为这些事和自己的工作职责无关,即使是一件随手可以做好的小事也不屑为之。而聪明的员工则能够把这些事看做是锻炼自己的机会,主动去做,并且能够脚踏实地做好。最终,前者仍然平庸,而后者却早已赢得成功的机会,成为公司发展的得力干将。

指南:

每个公司都会出现一些无人负责的事情,这时就需要员工有—种补位意识,多做一些事情,做的事情越多,你的地位越重要,掌握的个人资源和工作资源也就越多,情形对自己就越有利。

点菜点出财源来

陈江

32岁的杨开华能当点菜大师,还得从2003年她到广州的一家四星酒店当服务员说起。那天,她照例招呼几位客人入座。递上菜单,客人却一个劲儿地推辞,“东家”捧着菜谱翻来覆去,很是为难,贵了承受不住,便宜了又过意不去。他借故把杨开华叫到一边,悄悄地说:“我给你10元钱,你帮我点一下菜。我今天请的都是重要客人,两点原则:一是六个人中有一位不能吃辣;二是价格控制在500元之内,你给我安排,既要好吃,又不要丢面子。”早年“贪吃”的经历,早让杨开华对菜有了一番领悟,她对客人说:“听口音你们是东北人,我按东北菜系给你们配菜,四荤三素二汤:笋干拌抱烧猪手,干豇豆,鸭掌,素菜来个蟹黄豆花……”

菜上齐了,客人都吃得畅快淋漓,说在广州做了六年生意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菜,纷纷向“东家”表示感谢。最后结账,不过320元,“东家”对杨开华感激万分,这次宴请给他带来好运,与客户签下了300万元的订单。以后他到这家酒店吃饭,每次都请杨开华点菜。杨开华上网查询,发现点菜这一行需求很大,成都、上海、南京等地都已出现了点菜师,中国未来职业点菜师的市场需求量达50万人以上……杨开华越看越兴奋,干脆辞掉服务员工作,专心研究起点菜来。

她买了大量关于餐饮的书籍,凉菜拼盘、火锅烤涮、上海菜、东北菜、江南菜、粤菜……她都能说出其传统做法、配料处理,对菜的来历、作料、营养更是如数家珍。她还钻研调酒,研究各种菜的搭配如何达到最佳效果。

同类推荐
  • 优秀员工不抱怨

    优秀员工不抱怨

    你还在抱怨工资太低?抱怨工作条件太差?抱怨工作太累?抱怨压力太大?抱怨工作枯燥乏味?……别再抱怨了。在你的抱怨声中,那些默默苦干的人已经远远赶超了你。突破职业瓶颈,获得职场重生,与其抱怨工作,不如改变自我。让自己永不“贬值”。
  • 别跟自己过不去(大全集)

    别跟自己过不去(大全集)

    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最后再配以画龙点睛的人生感悟,让您在百忙之中,静下心来细细审视自己,沉淀自己,关爱自己,犹如夏日午后的那杯绿茶,清淡而沁人心脾。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发现生活的美好,面带微笑地踏上新的征途!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难以预料的。我们不能控制际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长,但我们可以安排当下的生活;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只要活着,就别跟自己过不去。
  • 小故事大道理

    小故事大道理

    在一本普通的书中,除了我们放进去的东西之外,我们找不到别的什么。但是在一本好书中,心灵能找到存放大量东西的空间。书的内容轻松幽默,而故事的内涵却令人回味无穷。只有精品细读,方能有所收获。此书最适合常备案头,能够使你在茶余饭后,睡前醒来,工作的间隙,休闲的时刻,心情舒畅的瞬间,郁闷烦恼的时候,随手翻阅其中的小故事,相信能给你心旷神怡之感。
  • 思想者的思考:外国名家散文的人文情怀

    思想者的思考:外国名家散文的人文情怀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学阐释的弊病,也克服了教学论专家所编读物可能选文与解读不当的弊病。编撰的目的是:选择课本之外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教育学的加工,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每本书都以“忧患意识”、“生命礼赞”、“大自然:温情澎湃的歌”之类的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语句把几十篇佳作组织成若干单元。单元内部由以下板块构成:单元人文内容概述、作家作品简介、作品、解读、话题、相关资料索引。这套丛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观念,有助于中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品味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感悟。这套丛书竭诚为中学生的成长加油!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4)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1:龙兴辽东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1:龙兴辽东

    本书叙述了自努尔哈赤出世(1559年)至顺治二年(1645年)史可法困守扬州86年问的历史。此时正是清朝崛起、明朝灭亡之大动荡、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其问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既精彩纷呈,又血腥惨烈。作者娓娓道来,虽然嬉笑怒骂,但却谑而不虐;看似散漫随意,实则用心良苦;看似如小说家言,实则以信史为本。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大英雄熊廷弼、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抑或是大汉奸吴三桂,不论是具有悲剧性格的崇祯皇帝,还是雄才强悍的多尔衮,都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面目,泼皮似的调侃使其人物形象陡然生动起来。
  • 为人处世小忠告

    为人处世小忠告

    觉时自悟,迷时听人。俗话说,听得别人一时劝,换来一生都平安。生活需要不断的感悟,人生需要接受他人的忠告,特别是在一个人困惑或者迷茫的时候。悟则进,不悟则退。但是,悟需要一定的知识、经历、时间和领悟。不是说悟就能够悟的,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能悟透人生。那么在一个人不能悟透人生的时候,尤其是一个人的感情陷入痛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时,更应该倾听一些智慧人士的忠告。
  • 淘气宝宝

    淘气宝宝

    温文尔雅如他:这次,我一定不会放开你!淡泊冷酷如他:你将是我唯一的新娘!聪明心细如他:不管你的选择是什么,我都会守护着你!高傲霸气如他:你会是我的!顽皮固执如他:我是不会放弃你的!——————————————————————————————————这是淘气宝宝的QQ群:淘气宝宝16482441(已满)苍冥阁43961151(未满)大家如果喜欢这个作品,可以加进来讨论讨论!谢谢!90度鞠躬!.......----------------------------------------------------------------------------------------------水馨的其他作品:《魂断红尘》(连载中)
  • 读心律师

    读心律师

    律师有了读心术,案件必胜诉! 小律师李超意外获得读心术,能看穿对手隐藏的心思,于是卑鄙阴谋无处藏身,公平正义必然声张。 李超以读心术帮助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成为律师大英雄,爱情、财富、地位、名誉随之而来……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 健康晚餐

    健康晚餐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天地刀传

    天地刀传

    人类进化到一个崭新的时代神武时代。为了更好的开发太阳系,众多宇宙战舰从地球出发按不同角度如蝗虫般飞向太阳系的各个角落,绘制太阳系的星系地图。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婚前婚后

    婚前婚后

    婚前一片旖旎,婚后才发现,之前种种百般柔情不过一场假象。像如那平静湖面,谁能得知,其下却有波涛暗涌?婚前婚后,他或她,故事正绵长。
  • 噬血恶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噬血恶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元凶代表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描绘了他们的作战经历,以及走向失败的过程。
  • 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这就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本书从崔永元在节目中、记者采访中的精彩对话,以及在其他公众场合的警句妙语着眼,最是那一撇嘴的“坏笑”,全面解析他的说话之道、幽默法宝,让读者从他的高超口才中得到启发,引起观众抑制不住的大笑。这位“邻居大妈的儿子”,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总是“用老百姓的话说出并不简单的道理”,他甚至把自己的“结巴”和“尴尬”保留在播出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