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400000008

第8章 上篇 儒学之流贯千年 (1)

第三章 儒学之流贯千年 (1)

董钟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

著名的经济学家赵靖先生曾说:“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说,人类历史上我最佩服的三个真有其人的死人是:梁漱溟、董仲舒和释迦牟尼。”还说 “在中国国学的思想天空,站在云端上的是四个人:孔子是儒家创始人,董仲舒是儒学大师,朱熹是理学大师,王阳明是心学大师”。他认为,董仲舒是其中真正承先启后、开天辟地的人。孔子的作品难免粗糙不成体系,最早将儒家思想系统化的正是董仲舒。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得儒学上升为官学,正式确立了它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的统治地位。赵先生甚至说:如果没有董仲舒,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可能是一被埋没的小人物。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和“大一统”思想成为后世封建王朝统治的理论基础。他在人性的问题上主张德育和教化,与梁漱溟重礼乐、凡刑罚的态度是一致的。梁漱溟看到人性本善,所以主张以礼乐对人进行熏陶;而董仲舒也同样用礼乐来引导善,但同时也指出要用刑罚来对待恶。这一分歧源于对人性的认识不同。

董仲舒在人性的问题上,对先秦儒家的人性论进行了扬弃,既不同于孟子,也有别于荀子,提出了性三品说,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

三性之中最上等的是圣人之性,“圣人过善”,其性“不可以名性”,圣人凭借生来而具的过善之性,无需教化,善是一种已经实现了的现实人格。最下等的是“斗筲之性”。董仲舒视之为“又不可以名性”而低于“万民之性”的下品之性,是纯恶之性。““斗筲之民”作为恶的化身,不具有任何成圣的可能。可见在这两类人身上,前者已成善,无需教化,后者教化亦无用,只能用刑罚来待之。所以教化的对象是 “中民之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其实就是说这类人身上有成圣或成恶的可能性。针对这些人,他提出了德育的主张,其德育包括“以义正我”、“以仁安人”、施“教化”、守“等级”、行“仁政”五个方面,其核心不离“仁”。

董仲舒提出的仁的法则是在爱人,不在爱我。

西周初年,营荡任齐国司寇。司寇在商代和西周初年是王朝的高官,其职责是驱捕盗贼和据法诛戮大臣等等。那年,姜太公封到齐国,就问营荡治理齐国的主要原则是什么,营荡说是仁义。姜太公又问:如何实行仁义?营荡回答:仁者爱人,义者尊老。姜太公又问:如何爱人尊老?营荡说:爱人就是要爱自己的孩子,不要他出力,让他吃好的;尊老,就是要尊重自己家的老人,妻子岁数大了,丈夫要向他跪拜。姜太公一听气坏了,说:我要用仁义治理国家,你却用仁义来搅乱齐国。结果姜太公把营荡杀了。

董仲舒是赞成姜太公的做法的,因为要推行仁政,实现大一统,必定要把善心施及天下百姓,只爱自己亲人的人怎么可以为政?

他说:“昔者晋灵公杀膳宰以淑饮食,弹大夫以娱其意,非不厚自爱也,然而不得为淑人者,不爱人也。”

《左传》里有一篇文章写“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遵守做国君的规则,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此外还派人刺杀屡次进谏的忠臣赵盾。

董仲舒就直言说他“不爱人也。”这样的人哪有作为君主当有的仁义之心?这样的君主是自取灭亡。

他在《春秋繁露》里写道: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能够做到爱其他的诸侯,就能在诸侯中树立权威,成为霸主;能够把爱推广到四海之外,施及天下,那他就是王者;如果只爱自己封地里的人民,虽可保全,却难有大作为;如果只爱自己,那就是自取灭亡。可见,他的社会理想不独为君,不独为民,而是为天下的,也就是他所崇仰的大一统。

董仲舒这一思想对国家的大一统和社会的安定和谐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推而广之,中国人的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等外交政策也可以从这里找到哲学依据。赵靖先生在他所著的《中国经济思想通史》中说:“董仲舒的思想标志着儒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儒学作为维护一统封建帝国统治的主要意识形态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弦外听儒音

《春秋繁露》:董仲舒的神学唯心哲学著作,体现了天下一统、宣扬“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为封建王朝的中央集权提供理论依据。

天人三策:又称为《贤良对策》,汉朝经历了“文帝好刑名”,“景帝不任儒”,“窦太后好黄老”之后,终于迎来了有雄心建大汉的汉武帝,他令郡国举孝廉,策贤良,以此选拔人才,在这种背景下,董仲舒连上三策作答,这就是天人三策,其中心思想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熹:天理亦在人欲内

“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出来。随时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朱熹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理学集大成者,他的学说在当时的南宋虽然被认为是“伪学”,并且一再受到打压,但却在元明清三朝被立为正宗儒学。康熙作为杰出的政治家,看了朱熹注释的《性理精义》后,在序中说,他读了这本书,“玩味愈深,体之身心,验之政事,而确然,知其不可易。”并且认为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因此说“康乾盛世”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是朱熹治国思想的产物,丝毫也不为过。

朱熹的格物致知以“理一分殊”为基础。“总天地万物之理”的“太极”高于万物,分殊就是天地万物各自本于“理”且互不相同的理,也就是说花鸟鱼虫皆有“理”且各不相同。人想要通达最高的理,就应当先从万物身上去“格”,格就是推究理。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联系起来反复思考,不知不觉就达到了一定境界,在某一天豁然开朗,所以才有后来王守仁“格竹子”的故事。

人作为万物之一,也有自己的理,于是就有了一直为后世所诟病的话:“存天理,去人欲”。从字面上看,仿佛天理和人性是对立的,要求人绝情寡欲,也因此被后世所诟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如果结合梁漱溟先生的见解,就会发现他们原来不谋而合。

梁漱溟先生说:“合适者,他们的生活法恰合于生命之理之谓也……恰即是恰合生命轨则之谓。轨则是什么,就是调和,就是中。所谓调和与中在何处求,要在恰字上求,增减一点,偏邪一点,皆不对。要在恰好,要在恰中,因此生命才是顺,否则就是逆,就是戕害生命之理。”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过质或质过文,都不是圣人之道。

朱熹所说的“天理”指的正是人正常的要求;而“人欲”则指的是“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所以,朱熹说:“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出来。随时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他也并不是一概反对人的欲望:“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四肢之于安佚’,圣人与常人皆如此,是同行也。”可见他和孔子一样,是承认“食色,性也”的,他知道人的合理欲求。但圣人之所以圣人在于:“圣人之情不溺于此,所以与常人异耳。”也就是说圣人能够做到文质彬彬,达中庸之道,这就是“天理”,而常人沉溺于“欲”中,就堕入了恶。

为了让人能够不为欲念所吞噬,所以才要“明天理”、“存天理”,“格物致知”正是朱熹提出的方法。康熙皇帝曾如此评论:“朱夫子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虽圣人复起,必不能逾也。”此后的圣人无出朱熹之右者。康熙皇帝本人爱好数学,格物致知带有科学研究的学术精神,因此他交口称赞本不足为怪,但是推崇如此之高,必然还有其他的原因,那就是朱熹的学问中藏有助于社会统治和江山社稷的道理。

同类推荐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热门推荐
  • 明智权变的故事

    明智权变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4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4

    讲透一代商圣胡雪岩的天才与宿命,影响中国一代企业家的经典!马云读了两遍!胡雪岩传记小说至高经典,其他版本大多是这套书的删减版或改编版。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无可逾越,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胡雪岩从店伙计到大清巨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6天!“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武侠小说有金庸,历史小说有高阳!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这个年头,你快乐了吗:幸福一生的24堂快乐课

    这个年头,你快乐了吗:幸福一生的24堂快乐课

    本书主要收录了人际——和谐人际,营造快乐、宽容——快乐源于大胸怀、感恩——感恩的心最易换来快乐、爱情——两情相悦,拥有快乐、家庭——和谐家庭,幸福快乐、平安——人生最大的幸福、得失——权衡好就快乐、工作——决定着我们的幸福指数、金钱——金钱之外,还有更可贵的东西等内容。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这是一部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之书,在从容书写之间,极尽冲和淡雅之风度,书尽千年风骚墨事。
  • 口才的艺术

    口才的艺术

    口才在当今的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吗,是你处理好人际关系,职位得到提升的重要保证。本书全方位的介绍了口才,教你如何掌握口才艺术。
  • 女保镖穿越:朕的皇后很大牌

    女保镖穿越:朕的皇后很大牌

    皇后?没兴趣。圣宠?不稀罕。侍寝?不好意思,本宫很忙。本宫千辛万苦地穿过来,可不是为了跟一帮女人争宠的。本宫可有着远大的目标:建立天下最大的保镖组织,赚很多银子,努力扩张势力,最终称霸天下!
  • 美人榜:尊王的爱人

    美人榜:尊王的爱人

    前世之仇,今世之争,天云涅槃重生,涅槃到更强大,毁灭得更汹涌!---------------------------------------------------------------------------------------------------推荐自己的文文:《帝邪》---------------------------------------------------------------------------------------------------◆◆——兽血沸腾——◆◆一场天地异变,君临天下间。万里长空一片紫金,风云呼啸,威压骇天!天地玄兽仰天齐鸣,灵兽四动,神兽俱惊。◇君王灵魂的继承者◇某猪很郁闷地签订和某女人签订了主仆契约,还得来了一个让它心中抓狂却装出一副无视模样的名字:小粉!蠢女人,你究竟知道不知道,本圣压根不是一只普通的猪?哦不对,本圣压根不是一只猪!妖娆的男人勾起一抹妩媚的笑意,嘴角轻挑出一抹邪恶:主人,您这么快,就忘记小粉了?◇◇◇天云◇◇◇一场让苍界举世震惊的大战——以一己之力共战百名初劫期渡劫期强者、几十名散仙、数十名虚魂期强者、三名大成期强者,并令几十名初劫期、渡劫期强者生死,三名散仙、五名虚魂期强者以及一名大成期强者形神俱灭!正在此时,九道惊天紫雷接连劈天而下!——一位绝世至尊强者渡劫失败,陨落于苍界!天云最后的意识是:靠,老子就这样被你给弄得玩完了!◇◇◇重生◇◇◇玄炫大陆上,天双皇朝五大世家之一幻家长孙,沉睡十年,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迷茫醒来!皇城之内,暗潮涌动,重生的某位绝世至尊坐观上客,看各大世家一皇族斗得鸡鸣狗叫,看得不亦乐乎。当亲情涌入心头,幻族之姓被甘愿冠上,看客踏入局中,顿时风云变幻,扭转乾坤!震惊皇城!幻家长孙幻天云,从此——一飞冲天!◇苍界两大君王:紫之君王和勿之君王◇当昔日两大水火不容的异世君王同时恋上一人,是否又是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玄炫大陆◇◇◇凤凰城,封印解除,再现于世,参与一场覆世之争!凤凰城,凤凰现,天下惊!前世之仇,今世之争,天云涅槃重生,涅槃到更强大,毁灭得更汹涌!◇久违的欧阳世家啊,看我将你连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