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400000007

第7章 上篇 孟子取义,浩然为生 (2)

第二章 孟子取义,浩然为生 (2)

齐宣王说:“和他绝交!”

孟子说:“如果您的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应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撤他的职!”

孟子又说:“如果一个国家的治理得很糟糕,那又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一边去了。

人之向善同水之就下

“性即是指现在人性的倾向。这个倾向即是善。”

人性是善还是恶?孔子并没有为之下定论。但自他之后,儒家的两大家荀子和孟子一水中分,从性的善恶出发延伸出了两派政治主张。荀子尚性恶,故主张用礼乐刑罚来约束,这也就难怪他的弟子韩非子等崇尚霸道,别开法家了。而孟子一直推崇的是性善论,认为礼乐是人性的外化,因此他期待君主能够推行王道,以仁政来获取民心。

但孟子的性善论常常被人误解,以为性善就是好,每个人生来都是好的,不需要教导,实则不然。梁漱溟先生指出,孟子所说的性善被人误解的最大之处就是“把所谓性看成一个已成的呆板东西。”他认为性应当是活动着的:“性即是指现在人性的倾向。这个倾向即是善,不但圣人是性善,即暴虐如桀纣亦是性善,是彻始彻终的没有人不是性善,因人人的倾向是如此。”性是一种倾向,性善就是人愿意向着好的方向去努力,这才是孟子所言的性善论。

《孟子·告子上》里有一段话就很好地阐释了他这一论点。

告子说:“人性好比湍急的水,在东边开个口就往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就往西流。人性本来就不分善与不善,就像水流本来不分向东向西一样。”孟子说:“水流确实是本来不分向东向西的,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吗?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水,拍打一下叫它飞溅起来,也能使它高过人的额头;阻挡住它叫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导致这样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变得不善,他本性的改变也正像这样。”

在告子看来,人的本性并无善恶,全然由外界去引导,欲东则东,欲西则西,而且是固定不变的。而孟子不然,他认为人性是活的,是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流动着的一个趋势,即人总是向着善靠拢的。但是人性既然是向善的,为何世间依然有作恶多端之人呢?桀纣之徒也能算是善的吗?如果善是本性,那么恶呢?

如上所言,善是一种引导人们向着好的方向努力的倾向,它本身并不是人们言行的全部内容。要把这种倾向落到实处,使自己成为善人,还必须要求人们去不懈地努力,梁先生称这种努力为生命的奋强,是一种蓬勃的茁壮的生命力。他说,生活是以活动为性,不以静为性,因此恶虽然是一种倾向,却不是生活的本性:“正有生命时,没有不努力者。故不努力不能归之于生命,即恶不应归之于本性。”

恶是静止的,当人们不愿顺着善的方向前进时,就会滞留原地,久而久之,画地为牢,堕入了恶的圈子。普通人偶尔会说一些粗鄙的话,这在梁先生看来与桀纣之徒行恶并无本质的区别。只不过后者堕入了一种惯性之中,心昏沉下去,消极生活,这就是静。因此梁先生说:“世间上实没有人有力气去作恶,只是没有力气去做好事而已。”生命是活动的,因此恶并不与生命本身同轨而行。

孟子曾对梁惠王说: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那些行恶的人并不是没有善的本心,而是如孟子所言,非不能也,不为也。世人往往徘徊于不为与不能之间,因此才需要在引导之下不懈地顺着善的倾向走。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能衍生出礼乐文化,前者使之成为可能,因为性善的人本身的行为就与礼乐相契合;后者则使之变成必须,如果没有礼乐,人就容易堕入昏昧之中。但是性善论无疑给了我们更多的信心,那就是不论有些污垢如何令人生厌,底下的种子随时都可能绽放出一朵鲜嫩而美丽的花,这样的世界不是更值得让人期待吗?

弦外听儒音

王道:这是孟子认为的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他说:“行仁政而王,莫之以御”。

霸道:与“王道”相对,指以武力、刑法、权势等统治天下的政策。

春秋无义战:孟子认为春秋时代没有符合义的战争。所谓征,是指天子讨伐诸侯,同等的诸侯国是不能相互征讨的。但是当时的诸侯国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总是打着周天子的名号发动大大小小的兼并战争,故有此语。

顺天机而行,一喜一怒一忧惧

“真正的乐天,是一喜一怒一忧一惧,都是乐乎天机而动,顺自己生命,用着精力去走,然并不是格外用什么力,只是从生命里有力的发出而已。”

生命是一件奇妙的事情,从哪里来又回归哪里去,中间的那段长长的路回头看也许会缩成一个小点。尽管如此,对命运的探讨自古以来从未有过间断,不同的学派有着不同的见解。儒家所谓的知天命,并非是指能够洞察宇宙的万般变化、对人世百态能够洞若观火,自己超然物外。这种人是庄子笔下的至人、神人、圣人,而非孔孟所谓的知天命之人。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从自己的心出发去看待宇宙万物的变化,因此时常以性命对举,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性即是我,天即是命,知有我然后才去探索我的痕迹,这和孔子所言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孟子》中有一段这么一段话: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一样不是天命决定的。顺从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

梁漱溟先生在谈到孟子这段话时说:知命者是最能尽自己力量的人,即孟子所谓尽其道而死者,是正命也。修身养性,三省吾身,琢磨透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人,想要成为怎样的人,然后再去行动,这样自己的每一份付出都是为了心中所求,这才是“尽心”,这样走过的路成就的命运才是“正命”。孟子所言的“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也是这个道理。

梁惠王曾对孟子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做自己该去做的事,这就够了,而知天命的关键在于是否“知心”并且尽力。

屈原的自沉千百年来众说纷纭。有人赞其高义,有人认为这是弃君的不忠行为,更有人觉得他应该高引而去或另择明主。但是对于屈原自己来说,这却是他唯一的选择。作为三闾大夫,他有高远的政治眼光和谋略,知道暴秦不可为友,于是结交中原各国,在楚国国内推行美政。他本身也洁身自好,德高望重,堪为表率。他一直希望能够完成“明君美政”的梦想,要实现梦想却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楚王身上。因小人进谗,他被一贬再贬,终于在楚国都城被攻破之际毅然跃身汨罗江,将自己送回了生养他的土地,并不再分离。司马迁称赞说:“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他的死,是用生命为代价向自己的理想做出的最后一跃,可谓死得其所。

而相比之下司马迁选择了忍辱负重。他因在汉武帝盛怒之际为李陵说情,家中又无金赎罪,身受宫刑。自古道,刑不上大夫,更何况这种刑罚对身心伤害尤其之大。司马迁自己说,“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甚至无颜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士可杀不可辱,但他并没有选择和屈原一样的路。在昏天惨地之际,他思考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对命运提出了质疑:伯夷高义,却饿死首阳;李广武功赫赫,却不仅未得封侯,还落了一个自刎而死的下场。经过一番熟思,他终于将《史记》作为支撑其一生的事业,藏之名山,传之后人,并且获得了堪与屈原相比的地位: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屈原和司马迁一个殉道,一个忍辱负重,所选择的道路并不相同。他们的生活并不顺利,都是命途多舛之人,但是按照孟子的天命观,他们都是知天命者,能够明白心中的所求,所以义无反顾。他们不是随波逐流,任由波涛席卷而去,而是在每一次选择面前都认真严肃地拷问着自己的心:你要往哪里去?

存心、养性、事天,这三者本就一体,屈原和司马迁都做到了。如梁先生所说,真正的乐天,是一喜一怒一忧一惧,都是乐乎天机而动,顺自己生命,用着精力去走,然并不是格外用什么力,只是从生命里有力的发出而已。屈原和司马迁正是这样。一花一世界,“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所开创的心学想必从这里借鉴了不少。

弦外听儒音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最早来自《孟子》,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不如没有《尚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对于《尚书》中的《武成》篇,就只取其中二三处罢了。仁人无敌于天下,凭武王那样最仁的人去讨伐商纣那样)最不仁的人,怎么会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棒都漂起来呢?” 和《诗》特指《诗经》,河特指黄河一样,《书》也特指《尚书》。

同类推荐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热门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创造进化论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创造进化论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妃常非凡:皇后不易追

    妃常非凡:皇后不易追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别扯那么远,谁能确定你会活到那一天!”如烟将他全身上下都扫视一遍。“你有必要舌头这么毒吗?”炎恒看着如此良辰美景,能和心中的她一同欣赏,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我舌头毒不毒你都知道,你尝过啊?”炎恒满脸黑线,一把将她拉到怀里,霸道的说:“以后,你的一切只能是我的!”“拜托!我是我自己的,好不好?”如烟推开他,转身懒得看他。炎恒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怎么会爱上这个毒舌女?谁也没留意如烟的嘴角挂着一抹微笑
  • 眷宠娇妻

    眷宠娇妻

    S市最不能惹的人是谁?顾家顾老爷子膝下最受宠也是有百分之百成为顾氏接班人的顾云琛?非也,非也......乃是经常窝在顾云琛怀里的那个小女人!据说是他的‘妹妹’的女孩,顾云锦。听说,顾云琛为了她和顾老爷子差点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听说,顾老爷子还为此请杀手截杀那个女人,却没想到,派去的杀手竟被顾云锦收缴了一颗心!听说,顾云琛为了他和S市黑道的头头正面交锋,左肩、腹部各中一枪!听说,顾云琛那几个在S市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兄弟,对她可是百般的讨好,就怕惹得她大小姐一不高兴,顾云琛那个比狐狸还狡猾的阴沉男人发飙!听说.......然,事实却是这样......顾云琛说,你这没心没肺的丫头,不知道我当初把你从那栋别墅里面带出来的时候,你就是我的人了吗?我都没有资格让你伤心难过,其他人,又有哪门子的资格!让你伤心的人,他就要做好去和上帝喝茶聊天的准备!连子墨说,我的本就是来守护你不受伤害的,只是没想到自己会不小心把心丢了,爱上了你,最不应该爱上的,被称之为妹妹的你!洛梓风说,我犯了一个杀手最大的错误,轻而易举的将自己的心交了出去,扣动了扳机,却仍旧下不了手......这是一段痴心守候的感情,这是一段追逐在四个人之间的爱,一段娇妻养成计划细腻真情......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有夫鬼罗刹

    有夫鬼罗刹

    大婚之夜,他丑陋的脸吓疯了他一直爱恋的女人。本来性格冷漠的他更是变成冰岩般不可接近。短暂的恋情,换来的是无数次的抛弃。她却习惯成自然,一点点伤心难过都没有,却因为要陪伴因她失恋而哭泣的姐姐给冰梗死.原以为重生的她得到以往一直向往的美貌后会如期的掳获这颗冰冷的心,没想到却重重的"跌"了个大跟头。好个千年大冰山,既然用美色引诱不成,那就换她这颗聪明绝顶的脑袋上吧!本作品开头平淡点啦,后面会越来越精彩的。当然,还得亲们的支持和建议才行喔。某言的读者交流群号:7355406加群的敲门砖是本书的书名喔!喜欢此书的亲们都要加进来喔!言言我等着你们咯!推荐:瀚北的作品:《帝后好狂野》烟茫的新作:《穿越之我非迎春》轩辕清婉:《凰舞之爱上残忍冥王》蔓妙游蓠:《冷心弃妃》轨迹图图:《霸上大律师》
  • 饮食宜忌速查

    饮食宜忌速查

    本书是一本关于日常饮食宜忌的图书。涵盖日常食物饮食宜忌、常见病饮食宜忌、不同人群饮食宜忌、四季饮食宜忌、营养素摄取宜忌等几部分。将与食物与饮食有关的各方面的宜忌做了详尽的介绍,将小餐桌上的大学问,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论述,并给出饮食搭配最佳方案,使读者能从中获取科学的饮食知识,掌握实用的饮食搭配,在日常饮食中能够真正地享用美食,收获健康。
  •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王杰平出生在革命老区平山县的一个革命大家庭,其叔叔和兄弟中共有4人参加过八路军,其中2人为国捐躯成为烈士。该书记述了王杰平离休后帮助平山县三汲乡修路、帮助川坊村打井、帮助张家川村引水上山、帮助县里发展经济的感人事迹。
  • 随身空间:极品农女泼辣妻

    随身空间:极品农女泼辣妻

    一觉醒来,落后的年代,破烂的屋。没娘死爹,外加极品亲戚一堆。本就穷的掉渣,叔叔婶婶还来打秋风,就剩三亩地,叔叔还要占两亩半,管你鼠鼠还是省省,我有空间我怕啥!你动我一分,还你十针!你敢动一手,让你断脚又断手!啥?说我泼辣,人不欺我,我不欺人;人若欺我,欺他满门!小萝卜头!我们走!PS:新坑同类型新书《农门娇妻:恶女当道》已过二十万,喜欢种田文的亲们可以先收藏养肥开宰了!
  • 首席总裁的禁宠

    首席总裁的禁宠

    电梯门打开,肖乐儿走进去,按下19层。门将关未关之际,一只手伸进来拦了,伴着一句匆匆的“稍等。”门感应后再次打开。肖乐儿心头一悸,这声音怎么这般熟悉?抬眼,便看到那张梦回千万次的俊脸。门敞开着,二人一里一外,都愣着,直视无语。肖乐儿直觉得胸闷得紧,仿佛下一秒就会缺氧晕倒,却死活撑着一丝清醒倒不下去。这分将死不死的挣扎令她的脸渐渐白了。门外的人,喃喃的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