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400000023

第23章 中篇 辩证的生命观:知天命并非听天命 (2)

第七章 辩证的生命观:知天命并非听天命 (2)

两袖清风:这个成语源自于谦。当时王振专权,在朝百官无不争相送礼,有人劝于谦也这么做,于谦就写了一首诗以明心志: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不知天命者,寄身两端

“所谓私意,人为侥幸成功,听天由命,通统不是顺天然也。”

梁漱溟先生说,要了解知命,最好去看不知命。孔子说,知天命者,不怨天,不尤人。所谓“君子求诸己”,因为他们把成功地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只会挑剔自己是否做到了最好,只求心中无愧而无法顾及其他。与此相对,梁漱溟先生也提出了两种不知命的人:

有一毫侥幸成功的心者——是一个偶然的宇宙观;

有一毫听天安命的心者——是一个必然的宇宙观。

梁先生把知天命者称为“无私”,同时把这两类人称为“私”:所谓私意,人为侥幸成功,听天由命,通统不是顺天然也。

这两类人的自私在于自己不去尽心努力做想做的事情,却又希望能够从中获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尽心而为。一个是没有看清楚状况,也认为自己无法看清整个趋势,不管自己所做的能不能成功都先做了,并且抱着侥幸的心理——也许自己的所为刚好是和趋势相符合,也许就因此而成功了。另一个则把完全把自己交了出去,什么都不管不顾,在行动中已经没有了自我的意识,完全听之任之,以为这样迟早也能走向成功。

梁漱溟先生举例说:我想求学而自己等着,已明明不是听天命了。我感觉着要求学,便去用心求学,这才是听天命。

期待着侥幸成功之人,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那个守株待兔的农夫了,这样的人常常为旁观者所嘲笑,但是如梁漱溟先生说,只有如颜回般心里常常不懈的人才能够知天命。就是说知天命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连孔老夫子也是在五十余年方才领悟了天命,何况吾辈?生活中谁不曾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呢?智者如徐阶,在获得最终的胜利之前也做出过错误的判断:他没有看清嘉靖对严嵩的依赖,以为自己稳券在握,于是行动就有了疏漏。

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为了打击开国的功臣元勋,屡次大开屠刀。曾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刘伯温刘基也在他的默许之下被胡惟庸借探病之由毒死。胡惟庸渐渐独揽大权,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胜利只不过是因为朱元璋的支持。既无军功亦无政绩的胡惟庸在当上丞相后越来越专横,甚至有犯上之举,挑战朱元璋的权力,私自截留下属的奏章,官员升降,处决凡人,都不经过朱元璋的批准。奇怪的是朱元璋并无任何行动,胡惟庸自己也有些畏惧起来,于是决定拉德高望重的李善长下水,他所看重的是李善长手里的免死铁劵。他以为有了这个,而且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了,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这种想法最终让他走上了不归路。因为他不知道朱元璋之所以纵容他,所在意的是他身后的限制王权的相权,所谓“不为小利,必有大谋”。朱元璋并没有把胡惟庸看着眼里,只是把他当做一个道具而已,可惜胡惟庸并不清楚这一点,以为朱元璋并不敢动他。

洪武十二年,占城国派使节来南京进贡。但是胡惟庸没有将此事奏报给朱元璋。朱元璋大怒,严辞训斥了应对此事的胡惟庸和汪广洋。胡惟庸怀着侥幸的心理把责任推给了汪广洋,并没有意识到朱元璋这次准备行动了。处死汪广洋后,朱元璋一查到底,胡惟庸的亲信见形势不对便把胡惟庸的阴谋上报。本来免死铁券也只能由皇帝说了算,而且胡惟庸以为法不责众,朱元璋必然不敢对这么多人下手,并没有及时收手,结果朱元璋对他毫不留情,将此案连续查了几年,牵涉之广,史上罕见,被杀者超过一万余人。处死胡惟庸之后仅一个月,丞相这个延续了上千年的职位就被撤消了。

胡惟庸落得这样的结局,就在于他没有能够看清局势,不知道他的胜利和失败都取决于朱元璋。他也是在努力地想要抓住自己的命运,但是没有看到大的趋势,他所做的一切是逆行。孟子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也”,而胡惟庸并没有能够洞察理和性。他对朱元璋有所忌惮,却为朱元璋的欲擒故纵之计而迷惑,一迷惑便认不清自己的位置,心有懈怠,便犯了《左传》中公叔段的错误。现实生活中,也有太多的人在这条完全听天由命的道路上葬送了自己而不自知。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大雨,洪水淹没了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没的!”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他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洪水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着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儿,洪水已经把教堂整个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着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机缓缓飞过来,丢下绳梯之后,飞行员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不想看到洪水把你淹死!”神父还是意志坚定地说:“不,我要守着教堂!上帝会来救我的!你赶快去救别人吧,上帝会与我同在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后,见到上帝,他很生气地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地侍奉您,为什么您不肯救我?”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去找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第二次,又派了一艘快艇去,你还是不上船;第三次,我以国宾的礼仪待你,再派一架直升机去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是急着想要回到我身边来,可以好好陪我。”

梁漱溟先生说,普通所谓听天由命不是知天命,虽成不成功在天,而为不为究属在我。这个故事中的神父就是完全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上帝”,一个外在的虚无,却不知道正是自己的选择才决定了他的最终归宿。

梁先生认为,这两种生命观——侥幸心理和完全听天由命——其实都是私意,都不是真正的知天命。但是平凡的辗转于世俗的我们又极容易陷入这两种态度之中。颜回曾对孔子赞叹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偱循然善诱人,博我以义,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孔子以如此严谨的态度去对待生命最终才能洞察宇宙之流行,世俗中之人自然更难以望其项背,如要做到知天命,自当再努力不懈怠才行。

弦外听儒音

郑伯克段于鄢:郑庄公的弟弟公叔段很受母亲武姜的宠爱。在武姜的请求下,郑庄公把京邑赐给公叔段。但是公叔段并不满足,一直扩充领地。一些臣子劝郑庄公不要总是满足公叔段的要求,郑庄公却只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而公叔段不思收敛,准备谋反,被郑庄公一举消灭。段没有看出庄公的意图是在等待时机,让他自己跳出来然后再加以捉拿,终于失败。

我心不懈,豁然见清明

“转机的关键完全在当下。够常常不懈,则可以为完全对矣。”

梁漱溟先生说自己的长处,可归结为两点:一点好学深思,思想深刻;一点则为不肯苟同于人。他的好学深思也一直用在探索“天命”,他说:“求而做不到,这在我的确很苦,所以我求师求友之念极切,常想如何得遇哲人救我一下。”孔子自然是最好的,然而千载不遇。但他找到了孔子等圣人知天命之途:真正知天命必须如颜子不懈的工夫,以至于无一毫私意,无一毫间隔,仿佛顺着宇宙大的流行前进一样,这一条路就是非功利的态度。

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五十方能知天命。其中的这段时间里,他所做的是不懈的努力,不懈的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从普通人的身上一点一滴地去找寻。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谁又是天生就能通达天地之道的呢?孔子过于常人之处就在于勤勉求学获取知识,而且他学习起来就好像总怕赶不上似的,还怕丢掉了应该学习的东西。以这种“三月不识肉味”的精神去学习,日久月深,眼前豁然开朗,水到渠成。

人有未定之念,孔子就是通过学习以这一念来把握自己的命运,关键就是不懈。梁漱溟先生说:转机的关键完全在当下。够常常不懈,则可以为完全对矣。生活若能常常对,不就是抓住了自己命运的脉搏吗?

明朝权奸之一严嵩工于心计,善用权谋,又有皇帝庇护,成功地将当时的内阁首辅夏言打倒之后取而代之,然后权倾朝野,对所有弹劾他的官僚都施以残酷的打击,轻者去之,重者致死。夏言对徐阶有知遇之恩,但是徐阶看到此时的严嵩深得皇帝宠爱,因此并没有冒然出头,而是韬光养晦,静观其变。近二十年间,他一方面吸取老师夏言在朝堂内离群索居、孤立无援的教训,结交朝中大臣,同时细心观察皇帝态度的变化。他在自己认为成熟的时机从严嵩之子严世蕃下手,却见皇帝对严嵩依然有眷留之意而不了了之,此后更加如履薄冰,与严嵩虚与委蛇,步步为营,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

面对跪在自己面前的严嵩,他想到了他的老师夏言:严嵩也曾经向夏言下跪求情,夏言宽恕了他,却被他置于死地;严嵩携家人对他下跪,这一幕仿佛也曾经出现过:明朝后七子之首王世贞得罪了严嵩,严嵩便令人找碴将他父亲逮捕入狱。王世贞亲自向严嵩赔罪,严嵩和颜悦色,转身便下命令要更严苛地拷打他的父亲。绝望中,王世贞携弟弟在百官上朝时,头磕至血流,乞求有人能帮他,但是没有人站出来。徐阶也没有站出来,因为他知道那是以卵击石。现在,时候到了,徐阶笑着扶起了严嵩,答应了他,然而同样毫不留情地抄了他的家。

这几十年中,他一直没有放松自己的警惕,一直都在学习。朝堂大臣每一次和严嵩斗争失败,他都会在心里记下一笔账。他从老师夏言那里学到了为官之道,并且思而后用,从同仁的失败中一再汲取教训。最重要是他一直在静观时局的变化,最终修成正果:不仅朝中各人的东西心中分明,也对皇帝和严嵩的心理及其关系有了清楚的把握。这么多年的努力,才换得了对政局的豁然开朗,此时的徐阶已无人可与之相匹敌。

梁漱溟先生说:发动时在我们自己,而其结果则为宇宙大的流行,顺逆的机缘所决定。徐阶一直坚信宇宙间大的顺缘是邪不胜正,但他要以最小的代价来取得胜利,所以他在等待并创造着那份能对现世产生影响的机缘:让皇帝疏离严嵩,同时培养心腹。他看清了,也做到了。他算是王守仁的半个弟子,虽然没有正式受教,却确实从他门人那里懂得了“知行合一”,并且用于世,救于世。虽然他有过失误,没有完全认清局势,但他一直在探索中努力前进,努力做到滴水不漏。他指示门人弹劾严世蕃,却不了了之。之后他更加谨言慎行,连自己的儿子都以为他投靠严党。等一切水落石出,他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他仰不负于天,府不祚于地,为家国除了一大害!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对于天命的认知同样也是如此,因为命运并不虚无,它在万事万物的变动中都有体现,只有一丝不苟、毫不松懈的人才不会遗落一点一滴,最终贯通机缘。

弦外听儒音

后七子:与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相对,后七子以王世贞为首,包括李攀龙、宗臣、梁有誉、谢榛、吴国伦、徐中行,前后七子主张一脉相承。王世贞倡导文学复古运动,认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著有《艺苑卮言》等。

同类推荐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热门推荐
  • 大小姐的贴身僵尸

    大小姐的贴身僵尸

    谁都不敢想象,堂堂一个红眼僵尸,世界杀手之王的存在,居然给一个普通大小姐当保镖。蒋辰亲身经历之后才知道,自己不仅是保镖,更是保姆,司机,家教,甚至有时候还会成为大小姐拒绝别的男生的挡箭牌。“大小姐,我自认很有魅力,但是你再这样,可要加工资的。”“你看本小姐缺钱么?”新书《都市之全能美术生》连载中,作者正在疯狂码字。征文新书《我真不是魔王陛下》起点阅读连载中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中篇小说《雕塑》、《大顺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等重要作品问世。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当代重要西部小说家。本书收录了《我的饥饿记忆》、《陕北猎奇》、《我家的小保姆》等数十篇高建群散文佳作。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代表人物,高建群,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古典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的重量级作家
  •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

    优秀的哲理美文如漫天繁星,总会令人应接不暇,又唯恐落得沧海遗珠之憾。为了让读者感受中外哲理美文的风格和魅力,使读者获得美好的享受,汲取更多有益的精神食粮。本书提炼的哲理美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它们或讴歌自然,或解析社会;或赞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或阐释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
  • 重生娱乐圈之巨星女王

    重生娱乐圈之巨星女王

    前世,她为娱乐圈三栖巨星,在圈内叱咤风云,遭好友陷害,魂不归体,就此丧命。今世,她重生归来,曾经的三栖巨星,成为恶名昭彰的三流明星。那她便重回先前道路,再从这深不见底的圈子一点点的踏上去,最终踏至圈内顶峰!空有脸蛋的花瓶?演技为零的废材?只会假唱的小白?专辑发行上百万,收视率急增,票房上亿,她用实力将所有流言蜚语击溃,她用手段让对她有意见的彻底折服,她用奇迹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再活一世,她活得潇洒肆意!昔日闺蜜害死自己,她笑容张扬,手段狠辣地将其逼上绝路,身败名裂。所有负她之人,她便以千倍还之,让他们再无翻身余地!【此文一对一,爽文,男主妖孽一枚,腹黑属性,无耻无下限】
  • 高跟鞋

    高跟鞋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剑痕

    剑痕

    人有情,剑有情。人无情,剑伤人。泪痕之下,人多憔悴。剑痕之下,凄凉无比。他不会笑,只因为他太冷漠。他不敢爱,只因为他太无奈。剑痕,到底讲述着一段怎样的凄凉故事呢?敬请关注!!
  • 盗神

    盗神

    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盗贼,如何在一群无下限网游高手中打滚成神?【本书技术流,非逆天YY,风格诙谐,幽默,热血,纯洁者请在长辈指导下阅读本书;如被带坏,概不负责】
  • 鬼王宠妻:纨绔废柴妃

    鬼王宠妻:纨绔废柴妃

    她本是草包小姐,纨绔二世祖,天纵娇横,花痴成性,欲强扑美男不成,反被男人一拳揍得见阎王。再睁眼,她早已今非昔比,精光毕现。什么,她是草包?!她乃古秘传人,拥有天灵地宝,可练无上神通:我草包?我打得你们变脓包!推荐新文《帝少的心尖宠:天才相师》男朋友要订婚,女主不是她。周小易痛快跟渣男分手后,幸得传承,成了富豪、权贵都争相追捧的玄学大师。手掌生死,能通阴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财富、权势唾手可得。曾经的富二代男友寻上门来,不好意思,现在是你配不上姐了!秦少:“听说你会算命,算下我们什么时候结婚、生孩子,不准,‘就地正法’。”周易:“……秦少,我们熟吗?”秦少不语,直接的扑倒吃了。现在我们熟不熟?
  • 优秀女孩的青春讲义

    优秀女孩的青春讲义

    青春有太多太多的内容,不论它是甘甜还是酸涩。青春只有一次,不论它长还是短。幸福的人生,优秀的华彩,都将在青春里成就。在青春的岁月里追求梦想追求卓越的女孩子们,本书是你们绽放青春色彩的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