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9300000008

第8章 将苑(7)

作为将帅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明察秋毫,警惕敌人的阴谋,准确判断敌情,不被假象所迷惑,做到“佯北勿从”、“饵兵勿食”。哥舒翰做为征战多年的名将却被崔干的诡计所迷惑,没有做到知己知彼,反而轻敌,致使1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不能不令人深思。

“饵兵勿食”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用兵八则之一。饵兵,即诱兵,作战时,要谨防敌人以利诱我,不可上钩,免为敌乘。“饵”,作为示敌以利,形式很多。《百战奇法·饵战》云:“所谓饵者,非谓兵者置毒于食,但以利诱之,皆为饵兵也。如交锋之际,或乘牛马,或委财物,或舍辎重,切不可取之。取之必败。”饵兵还有另外几种情况。用小部队或假情况向敌人卖出破绽,引蛇出洞,诱敌就范;为掩护大部队作战,随时派出小部队示机于敌,进而达到纠缠和牵制敌人主力的目的,使敌人为眼前的小利而失掉大的战机。

所以行军作战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能轻敌。

二十二机形

【原文】

夫以愚克智,逆也;以智克愚,顺也;以智克智,机也。其道有三:一曰事,二曰势,三曰情。事机作而不能应,非智也;势机动而不能制,非贤也;情机发而不能行,非勇也。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

【注释】

机形:依据形势而把握战机。

逆:此指违背情理。

应:回应,指采取措施。

【译文】

用愚昧而不知用计的人去对抗善用谋略的人,这是违背常理;若用善于谋略的人去战胜愚昧的人,则合乎规律,易如反掌;而才智相当的人进行抗争,就要仰赖于把握时机了。掌握时机有三种方法:一是事情变化,二是形势变化,三是情势变化。事情变化于我有利,却不能采取措施,这不是聪明的表现;形势状况转变却不能决断,这不是贤能的表现;情势有进展却不能顺势行动,这不是勇敢的表现。善于带兵打仗的将领,一定要凭借有利的时机来取得胜利。

【心得】

两军交战,智者胜。诸葛亮在此强调,一军之将要善于因势利导、克敌制胜。所谓“善战者胜,不善者则亡”,在作战中,能否致胜取决于时机的选择和把握。善于把握时机的将帅,往往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旦时机成熟,便伺机而动,刻不容缓,如决堤之水,势如破竹,一泻千里。在这样的将帅指挥之下的军队将勇猛无比、所向披靡。对于时机的把握,诸葛亮认为主要是掌握“事”、“势”、“情”三方面。

公元910年,晋、梁两军在柏乡相遇,隔岸对峙起来,晋军老将周德威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梁军人数众多,士气正盛,于是建议晋王李存勖不宜马上进击,而应当与之持久相峙,于是晋王采纳了他的意见。过了一段时间,梁军的士气渐渐衰落。周德威便带领3000精兵前去挑战。梁军官兵早已等得不耐烦了,立即倾巢出动,直扑晋军而来。周德威且战且走,将梁军引至野河旁。守卫野河浮桥的晋军放过周德威,又截住追来的梁军厮杀起来。双方交战许久,不分胜负。晋王李存勖忍不住了,又想与之决战。周德威再次阻止了他,劝他等到梁军饥疲不堪,想撤退时,再以精骑出击。当日,梁军将士激战了一天,滴食未进,实在累极了,便开始向后撤退。周德威看在眼里,一声令下,晋军骑兵猛如闪电冲向梁军。梁军哪还有力气抵挡,很快便被杀得尸横遍野,四散逃命。从此,晋军声威大振,在与梁军的对抗中,由劣势转变为优势。

正如诸葛亮所说“以智克愚,顺也”,周德威面对来势凶凶的敌人,善于把握时机,不主张速战,而采用深沟高垒、避战不出的战略,让时间消磨掉敌军的锐气,直到敌军既累又困,既饥又渴,才下令精骑出击,果然大获全胜。古人称赞高明的将领“善治己之气,以夺人之气”,用在周德威身上是十分恰当的。

二十三重刑

【原文】

吴起曰:“鼓、鼙、金、铎,所以威耳;旌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以声,不可不清;目威以容,不可不明;心威以刑,不可不严。三者不立,士可怠也。故曰:将之所麾,莫不心移;将之所措,莫不前死矣。”

【注释】

鼓鼙金铎:古代军中用于指挥作战的工具。

容:指军容。

麾:通“挥”,指挥的意思。

【译文】

吴起说:“鼓鼙金铎,是用来威震士卒耳朵的;旌旗麾帜,是用来威慑士卒眼睛的;禁令刑罚,是用来威服士卒军心的。用声音威震耳朵,所以声音不能不清楚;用军容来威慑眼睛,所以军容不能不鲜明;用刑罚威服军心,所以刑罚不能不严厉。三者如果不确立,士卒必然松懈,没有警戒之心。所以,将领指挥的部队,没有不依令而行的;将领指向的地方,没有不拼死前进的。”

【心得】

战争的严酷性让从严治军成为必需。诸葛亮在此指出用兵作战必须严明纪律、加强指挥,透过威目、威心、威耳,让士兵能够做到“将之所麾,莫不心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矣”。如果治理军队,不能做到威目、威心、威耳,士兵必然会懈怠,造成军纪不严、军心涣散,进而在作战中难以统一指挥和调度。因此,要严肃军纪,训练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必须透过刑法,申明军令的威严,使将士在战争中能义无反顾,视死如归,勇往直前。

蜀建兴五年,诸葛亮在渭水击败魏军20万人,与司马仲达所率领的魏国援军对峙于祁山。汉中之东的街亭是蜀军运输粮食的重要地点,因此街亭的攻防成为这次战争胜败的关键。血气方刚、颇有才气的年轻将领马谡,自告奋勇要求去镇守卫街亭。诸葛亮告诉他要固守街亭要道,但马谡却不能随机应变,认为应该照兵书所说“凭高势下,势如破竹”,坚持把大军驻扎在大道边的山上,结果被魏军包围,水源并遭断绝。最后蜀兵大败,马谡和少数兵将好不容易才突出重围,狼狈逃回。建兴六年,蜀军按兵法处斩马谡。虽然旁人爱惜马谡的才能,纷纷向诸葛亮求情,但诸葛亮认为,马谡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军法不容私情。马谡被带到刑场时,诸葛亮掩面而泣,但为了严肃军纪,不得不斩。历代兵法收揽人心的一大要诀即是“所爱者有罪必罚”、“所憎者有功必赏”,这是作为将帅的基本修养。“孔明挥泪斩马谡”一事,从小处说是为了严明军纪,从大处看则是为了蜀国的存亡,是为训练一支遵守号令、有战斗力的部队。

二十四善将

【原文】

古之善将者有四: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禁、礼、劝、信,师之大经也。未有纲直而目不舒也,故能战必胜,攻必取。庸将不然,退则不能止,进则不能禁,故与军同亡。无劝戒则赏罚失度,人不知信,故贤良退伏,谄顽登用,是以战必败散也。

【注释】

纲:用来维系网子的总绳,比喻事物最主要的部分。

目:细微的事务。

不舒:不能施用。

谄顽登用:奸佞小人获得重用。

【译文】

古代善于带兵打仗的将领有4种:清楚告知前进和后退的原则,使人们知道军法禁令;用仁义去引导,使人们遵循道义;反复强调对错,使人们得到勉励;用奖赏和刑罚来判断,使人们知道遵守信用。禁令、道义、勉励、信用,是军队的主要纲领,只要主要纲领确立了,其他细微事务也就能够施行了!所以作战必定会取得胜利,向敌人进攻必定能攻克。无能的将领则不然,无法控制军队,前进后退也没有节制,所以只能与兵士们一起灭亡;没有勉励告诫,赏罚便失去意义,士卒也不讲信用。于是贤德的人才隐退潜没,谄媚狡猾的小人被升迁重用,所以作战必定失败逃散。

【心得】

诸葛亮在此强调作为一个优秀将领应该具备的4种要件:禁、礼、劝、信,即能令行禁止,能辨别是非,能遵守仁义,能赏罚公平。如能真正做到这4点,军队的一切行动自然纲举目张、秩序井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否则,军队将会不听指挥,人与人之间则变得虚伪狡诈。而当有才能的人隐退时,佞奸的小人就获得重用,将每战必败。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后力图变革,任命商鞅为左庶长,推行新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在新法颁布的初期,百姓并不十分信赖,使得新法的推行很不顺利。于是,商鞅在城南放了一根3丈长的木头,并张贴告示:“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去的人,会得到10金的奖赏。”但百姓们都不相信会有这等便宜事,因此没有人去搬动那根木头。商鞅再次张贴告示:“有人能移动这根木头到北门的,奖赏50金。”于是有个人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去,商鞅立刻按告示上面的规定奖赏50金。这样一来,百姓都知道商鞅是个说到做到的人,此后凡有命令,民众们都认真遵循,不敢有所违背。此外新法中规定:按军功大小决定奖赏的多寡,于是每有战事,将士们都奋力拼杀,争先立功。经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迅速富强起来。

1987年的某日,一位叫路易斯·伯克的顾客路过格林·文逊的商店,格林是加拿大温哥华市的券商,他的商店专门出售加拿大的六合彩奖券。伯克走进商店购买了几张奖券,不过他并不在意是否会中奖,于是请格林和他的员工代自己填写六合彩的号码,临走时留下了自己的名片,并笑着对大家说:“如果中奖了就打电话告诉我,我会分10%给你们。”可是连伯克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竟然中了六合彩的头奖,当格林第一次打电话通知他的时候,他还以为是格林在开他玩笑,直到格林再次用诚恳的口气对他说明,他才明白自己已经成了百万富翁。伯克如数领回了巨额奖金,也履行自己当初的诺言,把奖金的10%分给格林和他的员工们。格林因为恪守券商的信誉,在加拿大商界传为美谈,而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商鞅、格林·文逊都不是军人,都不懂得带兵打仗,但他们却知道“信用”对成功和失败的影响,由此可知,不守信用的人是难以成就功业的。

同时,作为国君或统帅,还要做到赏罚分明,论功行赏。古代帝王在夺取天下之后,为了安定人心,稳定天下,都论功行赏,封功臣、授官爵。有的帝王也要将同姓宗族或亲戚朋友进行赏赐,但历史上有作为的帝王也尽量少封或不封无功的宗族、亲戚,也同样按其功劳封官进爵。《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即位不久,把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三人的功勋列为第一,封为公爵。唐太宗的叔父淮安王对此十分不满,说:“高祖举兵时,第一个率军参战的是我,但论功行赏,却把这些舞文弄墨的人列为第一,真让人想不通。”唐太宗却认为,他们三人虽未在战场上立功,但是他们常在营中策划大事,以奠定建国基础,没有他们就没有唐朝之说,并不为过。皇叔与朕虽然是骨肉血亲,但是并不能因为这种关系而紊乱了天下大事。从前唐高祖建国之后,亲戚数十人被封为王,兄弟的封赏更高。由此带来了很多弊端。所以唐太宗坚决推行“无功不受禄”,论功行赏。

二十五审因

【原文】

夫因人之势以伐恶,则黄帝不能与争威矣。因人之力以决胜,则汤、武不能与争功矣。若能审因而加之威胜,则万夫之雄将可图,四海之英豪受制矣。

【注释】

因人之势:顺应人心的趋势。

因人之力:凭借众人的力量。

万夫:喻人数众多。

【译文】

依据人心向背的趋势去讨伐邪恶,即使如黄帝般的威势也无法与其相比。凭借众人的力量来决定胜负,其所成就的功业,就是商汤、周武王也无法与他争锋。如果能够衡量局势的变化,掌握人心的动向,再壮盛自己的威势,将使群雄归服,霸业可图。

【心得】

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又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德民矣!”战争的胜负与民心向背有根本的关系,因此高明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不仅把战争胜负的着眼点局限于战场上,同时也采取一切措施争取民众的拥护。

曹操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能够力克群雄、统一北方,与他所采取的措施得到民众的拥护是分不开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人民迫于战乱,生活流离失所,曹操将流民安置起来,实行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使人民生活安顿下来。曹操所率军队号令严明,秋毫无犯。有一次,曹操率军经过一麦田,下令“践麦田者斩”的命令,当自己骑马经过麦田时,由于野鸟突然飞起导致战马受惊,践踏了一片麦子。曹操请求部队执法官对自己进行惩罚,最后“割发代首”,号令三军,以示警诫。此举深得民心。

诸葛亮在此强调民众的力量对战争胜负的影响。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道”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道”在这里就是指民心的向背、民众的力量。在与一个腐败无道的国家作战时,将会得到民众的支援并取得胜利;反之,如果对一个政治清明、民众安居乐业的国家发动战争,往往会激起民众的反抗而难以成功。因此,在战争中必须审时度势,明察制约战争的这些“因”,才可以威胜敌国,所向无敌,霸业可图,功名可见。

夏朝的统治者桀,一向骄侈淫逸,宠用奸臣,对民众和所属臣国部落,进行无情的压榨和奴役,引起民众的憎恨与反对。民众曾愤慨地诅咒他:“时日易丧,予偕女皆亡”。夏的民心尽失,其统治风雨飘摇,已经走到了尽头。在这样的情况下,商汤制定了灭夏的战略方针。

俗话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夏王朝立国已近400年,即便在面临灭亡之时,仍具有相当的实力。因此,商汤对夏的决战十分慎重,其几经试探和权衡才做出决定。当商汤先停止向夏桀纳贡,以试探其反应时,夏桀即调动九夷之师,准备讨伐商汤。商汤视情况马上“谢罪请服,复入职贡”,稳住夏桀,继续蓄积力量,等待时机。不久传来了夏桀诛杀重臣、众叛亲离的消息,商汤乃再次停止向夏桀的贡奉。这次,夏桀已难以指挥九夷之师。商汤认为伐桀的时机已到,于是果断下令起兵。

公元前1766年,商汤正式兴兵伐夏。战前,他隆重地举行誓师活动,一一例举夏桀残酷剥削压迫民众的种种恶行,申明自己是秉承天意来征伐夏桀,目的在于拯民于水火之中。同时,商汤还宣布严格的战场纪律。这番誓师,大大振奋了商军的士气。

夏桀同商汤军队在鸣条(今河南洛阳附近)一带展开决战。决战中,商汤军奋勇作战,一举击败了夏桀的主力部队,使得夏桀败退,归依于属国三朡(今山东定陶东一带)。商汤乘胜追击,攻灭了三朡。夏桀穷途末路,率少数残部仓皇逃奔南巢(今安徽寿县南),不久病死,夏王朝宣告灭亡。

商汤在夏桀民心尽失、众叛亲离之时,“因人之势以伐恶”、“审因而加之威胜”,在夏王朝的废墟上,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强盛王朝——商。

二十六兵势

【原文】

夫行兵之势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天势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慧孛不殃,风气调和;地势者,城峻重崖,洪波千里,石门幽洞,羊肠曲沃;人势者,主圣将贤,三军由礼,士卒用命,粮甲坚备。善将者,因天之时,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注释】

五星合度:五星都在正常轨道上运转,没有异象。

慧孛不殃:孛,古书上指光芒四射的彗星。殃,灾祸。此句意谓没有灾祸的兆头。

洪波千里:河流深广而波涛汹涌。

羊肠曲沃:羊肠、曲沃,指地名。意谓小路曲折迂回。

【译文】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5)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下)

    “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下)

    已经被战局搞得晕头转向的希特勒又赶紧下达“从加来开往诺曼底的装甲兵和步兵立即停止前进”的命令,这样,配有重型装备和久经沙场的德国第15集团军依然留在了加来。希特勒的决定在关键时刻救了盟军,如果第15集团军进入诺曼底战场,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 大决战:平津战役

    大决战:平津战役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情况。平津战役以1949年1月14日攻打天津的战斗作为明显的起始点,其余都是对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且围而不攻,仅发生一些小规模战斗。尤其是北平,通过我党艰苦细致地对时任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的傅作义做工作,得到和平解放。结束的时间以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正式进入北平为标志。该次战役,与辽沈、平津战役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和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反动力量经过多年较量之后的决战;是打倒蒋介石、成立新中国前夕的决战。不同点是战役发生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驻地西北坡周围,又以我国著名的古都和新中国未来的首都北平为中心。这一战役中,有40%的国民党军队不属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其统帅也不是蒋介石嫡系将领,而是当时国民党军内部非嫡系的代表人物傅作义将军。上述的相同之处,决定了这一场决战的残酷性和重要性;而上述的不同处,又决定了这场决战的灵活性和重要性,使得这场战争呈现出来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并不都是冲杀与血战,还有大量既复杂又紧张的另一条战线的斗争。而这种斗争的结果,则是古都北平的和平解放。
  • 三十六计演义(白话本)

    三十六计演义(白话本)

    “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智慧之花结出的硕果,集中历代“韬略”、“诡道”,从统军作战到治国兴邦,从兴办企业到商业经营,从人际交往到体育竞技,无不蕴涵三十六计的谋略,书中不少计名、语汇妇孺皆知,吟诵如流。从古至今,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无不倚重智谋计策去达到预定的目的。本书按照“三十六计”的顺序,对其进行阐释,并以清新的文笔,动人的情节,讲几则故事,介绍一种计谋,议论一点道理,便于读者理解其中深邃的思想,并从中获得教益。
  • 宋词三百首(最爱读国学系列)

    宋词三百首(最爱读国学系列)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历来与唐诗珠联璧合,与元曲争奇斗妍。 对于现代人而言,宋词仍然是一笔宝贵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本次精编出版的由逸闻和雨潇编选的《宋词三百首》,精选宋代词人九十家,词作三百余首,风格包括豪放派、婉约派,篇幅兼有小令、中调、长调等。
热门推荐
  • 庶女玩翻天

    庶女玩翻天

    她是庶女。代嫡姐出嫁到威远侯府,爹不疼娘不爱。相公是个病央子,有个青眉竹马两小无猜的情妹妹…婚后第一日不是敬公婆茶,而是喝小妾茶!!推文:逼良为“兽”——第二天大厅中。婆婆茶喝过,对着一侧嬷嬷怀里五岁的小鬼笑吟吟指着她道,“这是你母亲,以后就跟着母亲生活,知道了吗?”“是,媳妇日后会很认真很好的教导纯哥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请夫人指点。”看着那个五岁小鬼背着众人的身影向她射来恨意的一眼,素颜撇撇嘴。她一定会教他如何才算做‘尊老爱幼’尊敬嫡母的……第三天回门。“媳妇啊,你相公身子骨弱经不起马车颠簸,嗯,你就自个回门吧,反正咱们现在是一家人,不必讲究那些虚礼。”她婆婆,当今皇后的亲妹,御封的安平郡主笑的矜持端庄,“想来媳妇懂事,不会怪你相公吧?”“老夫人说的是,一家人不用多礼,母亲和爹爹不会怪罪的,相公的身子才是最重要的。”两辆马车出了威远侯府,一东一西一前一后。后面的车子里女子娇笑传来,“相公,咱们今天回家住一晚好不好,妾身可想娘亲了,好不好好不好嘛。”“好好好,就依你,住两天相公都陪着你。”“相公你最好了。”娇笑的声音随着马车被风吹远,直至模糊不见。切,最好出门就撞车。不就一个男人嘛。以为她稀罕啊,不跟她回去一个人还自在。玉手掀起车帘,“车夫,前面大街左拐……”逛街去也。“少夫人,陈姨娘中毒了,听说是吃了您送的桂花糕,世子爷和夫人都已经赶过去了呢……”花园里女子拈花而笑,“死了没?”“还没……”小丫头怔了下,一脸的疑惑,少夫人这是?拍拍衣袖女子优雅转身,“那等人死了再告诉我。”“……”靠,老虎不发威当病猫,真当她是泥捏的纸糊的啊。都以为我好欺负看不起庶女是吧?你你你,还有你们,看她怎么把这侯府折腾个花出来…………………………偶的新文,女强——嫡妾风流:好友迷恋的梟妻:瑾瑜丫头的继室攻略:闲听冷雨的离婚不打折:蓝了颜:庶女十六嫁: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 弃妇翻身计:BOSS走着瞧

    弃妇翻身计:BOSS走着瞧

    面对对面挑衅的男人,他邪肆一笑:“如果你不嫌弃她是被人穿过的破衣裳,尽管拿去!”契约......私生子......绯闻......前女友......一场猫与老鼠的游戏开始上演,然而这背后竟然还有更大的阴谋。这一切,让她的心悴然成灰!几年后,她涅盘重生,修炼成一名惊世名媛。她踩着光环回来,呼风唤雨。小心了,那些曾经侮辱、欺凌她的人,她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蔬果美白面膜

    蔬果美白面膜

    《美食天下(第1辑):蔬果美白面膜》教你不用花大笔金钱,也没有烦琐的程序,却能得到比昂责护肤品还要好的效果,快来体验蔬果面膜的神奇美肤魅力吧!享受大自然的恩惠,使皮肤吸收天然精华;根据不同肤质选材,让您拥有光滑亮自美肌。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细节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细节

    失去工作热情,就永远无法获得成功;保守公司秘密,就能赢得老板的信赖;做事要做到位,就能永立于不败之地……掌握顶级工作细节,让老板看见你就喜欢。本书选取了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细节。结合理论,使所有职场人士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根据自己的实际,从成功的经验中不断总结创新,得到收获。
  •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当代青少年正在从鲁迅思想文化宝库中去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怀,他的思想与憧憬,他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文人气质,他的从容裕如、游刃有余的练达作风。
  • 凰诀天下

    凰诀天下

    “他在窗外,你还可选择……”帝王薄唇辗转,寒意呢喃;她无声浅笑,勾缠继续;灭九族,毁身心,魂飞魄散前,她变成另一女子,立毒誓,惑人心,算计离间,她成为祸国凤凰,谁又知道,狠绝如她,只为还他一世情缘,半壁江山……
  • 任务之异国选夫

    任务之异国选夫

    普通女大学生箫小杞,从小到大作为狗都没成功勾引到手过的废渣一枚,某一天,被迫接受了一个颇有爱国主义色彩的任务:在系统的帮助下,追求当年参加八国联军的首领的后代,追求到手后再狠狠地甩掉,令他们精神受到极大创伤乃至精神崩溃箫小杞很悲愤,抗议无效无奈接受德国人的死板,英国人的高傲,意大利人的散漫,法国人的滥情,美国人的自大,日本人的反中,奥地利人的孤傲,俄罗斯人的沙文主义,都让箫小杞一百遍想把他们揍个半死,这只是一个发生在异国的,鸡飞狗跳的温馨爱情故事罢片段一“纸的量词是‘张’,那么就是说平的东西量词就是‘张’?”某身材高大的外国鬼子趴在桌上,摇着笔杆认真问道。箫小杞啃着苹果,想了想点头:“是的。”“一张照片,一张钱,一张信封…”“等等等等。”箫小杞一脚踹在卢卡的膝盖上,“不是一张信封,是一个信封。”“为什么?信封也是平的。”“信封有两层,不是单张的。”“那两张信封。”某人大声道。去死!片段二箫小杞看着阿尔弗雷德叹口气,而后缓慢地伸出他指节分明的大手,放了一撮茶叶在茶杯中,提起水壶,手腕上青筋突起,水慢慢注入茶杯中,一些细小的叶儿在水中颠了几下,身子散开了,就往下沉了,叠在杯底,杯里的水变青了,香味儿飘出来了……礀失神地看着那双大手捧起发烫的茶杯,端到眼前,细细地闻着茶香。“好烫!”男人嘀咕道转身走到厨房水管前,打开水龙头“隆隆”地加了半杯凉水到刚泡开的茶里……箫小杞嘴角抽搐,看着阿尔弗雷德心满意足地喝着那杯用凉开水泡开的碧螺春,一阵无语,觉得自己就像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藏干布,身负将汉文明传播给西方蛮夷的重任,前路艰辛。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我们总认为在生活和生存手段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却因为这种想法失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我们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电力和机器,金钱和商品,只有作为使生活更加自由的手段时,才是对我们有益的。它们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