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二:配合使用按摩,一手拇指、食指分别按住脚踝正后方,另一手按住涌泉,一边缓慢吐气,一边强力按压6秒钟,一压一松,反复20次,每日1次。
3.芳香
方一:迷迭香精油4滴+牛膝草精油3滴
方二:牛膝草精油5滴+快乐鼠尾草精油2滴
以上精油配方可在按摩、刮痧、泡脚时配合使用,按摩时每种精油量可酌减。
糖尿病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内分泌病症。患病初期有可能没有症状出现,到了症状期时会表现出尿频、饿感、口渴、乏力、消瘦等症状。在患者空腹的情况下,体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人,严重的患者可出现神经衰弱、急性感染、肺结核、高血压、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微血管病变等并发症。更甚者会出现酮症酸中毒、昏迷、死亡等。
【取位】太溪、太冲、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阴交、肾上腺、肾、膀胱、胰腺、腹腔神经丛、胃、脑垂体、甲状腺、十二指肠、小肠、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
【疗法】
1.按摩
步骤一:足背稍用力向下压,同时踝部旋转数次。以屈食指点法用力点按肾上腺、肾、膀胱、胰腺、腹腔神经丛、胃、脑垂体各50~100次。
步骤二:以食指刮压法压刮甲状腺、十二指肠、小肠、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各50~100次。男性先左足后右足,女性先右足后左足。
步骤三:按揉太溪、太冲各30~50次,再以屈食指点法顶压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阴交各30~50次。
2.足浴
方一
用药:苏木、鸡血藤各30克,透骨草、地龙、木瓜、路路通、白芥子各15克,川芎20克,桑枝30克。
制法:将上述药加水煎煮至4000毫升。
用法:倒入专用袋内,再将袋放置药浴箱预热至所需温度,双足浸泡袋内,药水浸泡踝关节以上10厘米。水温在38℃~40℃为宜,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每日1剂。
方二
用药:丹皮、苏木、金银花、细辛、土茯苓、苍术、独活、透骨草、当归、伸筋草、蒲公英各20克,黄芪、苦参、赤芍、黄柏、桂枝、丹参、牛膝、鸡血藤各30克,忍冬藤60克,姜、川芎各10克,干花椒6克,附子5克,红花15克。
制法:将上述药研成粉末,混合后密封保存。
用法:每次取30克,装入布袋中,用滚水冲泡30分钟。
浸泡双足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每日1剂。
温馨提示:这里的足浴适用于无疽期,足凉麻,足部肤色苍白、苍黄或暗紫的糖尿病患者。
3.下肢运动
动作一:自然站立,双腿并拢,身体挺直,双手自然垂于身体。吸气,双手自体前举过头顶,手指相交,双臂夹紧,向上翻掌。吸气,脚跟离地,脚尖点地,腰背挺直,自然呼吸,保持此体位行走100步。结束时脚跟着地,回到起始体位。
动作二:放松站好,双腿分立与肩同宽。双手在胸前交叉,同时挺直身体,拉伸背筋。慢慢地弯曲下蹲,臀部和膝盖在同一位置时保持静止,再将双腿拉直恢复原站姿,重复20次。
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是由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为月经变化、面色潮红、心悸、汗出、失眠、乏力、抑郁、多虑、耳鸣、腰膝酸软、皮肤弹性减弱、乳房和外阴萎缩、情绪不稳定、注意力难集中等。
【取位】涌泉、昆仑、申脉、太冲、行间、侠溪、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大脑、脑垂体、肾、心、脾、肝、腹腔神经丛、足外侧生殖腺、失眠点
【疗法】
1.按摩
步骤一:屈食指按揉大脑、脑垂体50~100次,稍用力点按肾、心、脾、肝各50~100次,再以食指从足趾向足跟的方向刮腹腔神经丛50~100次。
步骤二:以食指从足踝至足跟方向刮足外侧生殖腺50~100次,再以掌心擦涌泉数次至局部发热。
步骤三:点揉昆仑、申脉各50~100次,点揉太冲、行间、侠溪、阳陵泉、足三里各50~100次,再以拇指按压失眠点100次。
2.足浴
每天可用热水泡脚,将滚开的水倒入浴盆中,水量至脚踝为宜,双脚置于盆沿,使水蒸汽充分熏蒸双足。待水温约45℃左右,将双脚浸泡于水中。
每次30分钟,每日1次,长期坚持。
3.芳香
取玫瑰精油3滴+依兰依兰精油2滴+天竺葵精油2滴,在按摩、足浴、刮拭时配合使用,按摩时每种精油量可酌减。
4.艾灸
步骤:取三阴交、足三里、肾、太溪,每穴(反射区)灸10~15分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通常是指下肢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腿部酸麻、受寒加剧的症状,每当天阴下雨或气候转凉时,患者膝关节疼痛加重,因此也被称为老寒腿。本病为老年人多发疾病,如今三四十岁的中青年患者也开始增多。
【取位】内外膝眼、阴市、梁丘、犊鼻、鹤顶、阴陵泉、脾、胸部淋巴腺、下身淋巴结、肾、生殖腺
【疗法】
1.按摩
步骤一:将双掌放于同一膝关节的两侧,做轻而慢的按揉,使皮肤发热。再用用双手拇指按揉髌骨上缘四头肌腱两侧以及内、外膝眼,按摩重点是膝关节内侧。
步骤二:向下按压脾,由外侧往脚后跟方向推胸部淋巴腺,从内侧往外侧斜向推按下身淋巴结,最后按揉肾、生殖腺111等泌尿系统反射区,每个反射区按摩至局部有酸胀感或透热为宜。
也可以每天捏拿小腿后面的肌肉,每侧2~4分钟,或沿着腿部经络轻轻敲打。
2.足浴
用药:威灵仙、伸筋草各30克,桑寄生、当归、丹参、鸡血藤各20克,白芷12克,秦艽、苏木、羌活、独活各15克。
制法:将药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
用法:在药液中加入适量开水,水量以没过小腿肚为宜。
双脚置于盆沿,使药汁蒸汽充分熏蒸双足。待水温约38℃~40℃左右,将双脚浸泡于药汁中。每次30分钟,每日两次,每日1剂。
3.敷贴
用药:牛膝、羌活、苏木、防己各20克,川椒、细辛、红花各12克,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15克,艾叶、透骨草、伸筋草各30克,米醋250毫升。
制法:将药材混合,分成两个等分,分别用纱布包好后放入锅中,加凉水浸泡20~30分钟,煮沸约20分钟。
用法:将药液(连纱包一起)倒入盆中,加醋,先将患膝置盆上熏蒸,待药液温度降至40℃左右,在能适应时,再将纱包取出,交替热敷膝部,并反复揉搓该处。如药温感凉时可加热后继续使用。每次敷贴约30分钟,每日两次,1剂可用2~3天,5剂为一疗程。
4.艾灸
112步骤:取鹤顶、阳陵泉、委第六章常见病足部对症特效疗法中,使用艾条回旋、雀啄及温和灸,鹤顶、阳陵泉每穴灸15分钟,委中灸10分钟,灸至局部潮红,有热气沿小腿向下蔓延为宜。
5.下肢运动
方一
悬抬腿:平卧在床上或者坐在椅子上,一腿自然伸直,保持3~10分钟。休息5分钟后,将腿放下,换另一腿重复相同动作。每天双腿交替完成10~20次即可。
方二
不倒翁伸筋法:仰卧位,双膝屈曲,双手抱膝于胸前,前俯后仰10次为1组,每日3组。
方三
“飞燕”:俯卧,慢慢抬起头部,尽量后仰,再将双腿并拢,双脚向后上抬起,形似飞燕。老人可先完成头部动作,再抬腿,逐步达到10个1组,每日3组。
6.刮痧
步骤:阴市、梁丘、犊鼻、鹤顶、内外膝眼、阴陵泉、膝关节,以平刮法从上到下,由轻到重,反复刮拭,并可适当延长刮痧的行程。
足跟痛
足跟痛是指足跟部在承重后出现的以足跟疼痛为主的一种病症,其病因有骨刺、硬物硌伤或运动过度。足跟痛表现为足跟部承重后出现疼痛,久卧、久坐后突然起立以足跟承重则疼痛加重,稍加活动后疼痛逐渐减轻。当行走较多后,疼痛又明显加重,休息后又会减轻。
【取位】承山、昆仑、涌泉、解溪、申脉、照海、太溪、水泉、仆参、照海、太冲、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血海、阿是穴、甲状旁腺、肝、脾、肾
【疗法】
1.按摩
方一
步骤一: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盖上,手指用力自上而下反复拿捏患肢小腿肌肉1分钟,再以拇指按压承山30~50次。
步骤二:一手固定患肢踝部,另一手握住患足前掌,先顺后逆摇踝1分钟。以拇指和食指合用力按压太溪穴、昆仑穴30次,再以拇指反复从足跟推至足心至局部发热。
步骤三:屈食指按揉足跟1分钟,同时寻找压痛点,重力按揉压痛点30~50次。以相同手法点压肝、脾、肾、甲状旁腺各50~100次。
方二
步骤一:被按摩者取俯卧位,按摩者一手拖住患侧踝部,另一手掌根自腘窝起向跟腱处施以揉法和按法,时间为5分钟。
步骤二:按摩者逐渐用力按压承山,待穴位有酸胀得气后,继续按压1分钟,以酸胀感向足踝放射为宜。
步骤三:按摩者一手握住被按摩者患侧足部,对踝关节进行被动屈伸,另一只手对跟腱施以滚法,时间约为2分钟。
步骤四:按摩者一手握住被按摩者患侧踝关节,将同侧膝关节屈曲至90°,另一手拇指指腹置于足跟处压痛点,按揉1分钟。
步骤五:按摩者一手从足背侧托起患侧的患部,另一手对足底施以滚法,重点按摩压痛点,时间约为2分钟。
步骤六:按摩者一手握住其患侧小腿足部,另一手以掌根部抵在患足跟部,用力向上推按5~6次。
步骤七:按摩者以一手握住患侧踝部,另一手手掌在患侧足底部施以擦法,以局部发热为宜。
2.刮痧
取昆仑、解溪、申脉、照海、太溪、阿是穴,先刮足内侧的照海,再刮昆仑、解溪、太溪、申脉,最后刮阿是穴。以角刮法自上而下刮照海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以相同手法刮拭昆仑、解溪、太溪、申脉、阿是穴。
3.艾灸
取阿是穴、太溪、仆参、申脉或水泉、照海、昆仑、解溪。肝肾亏虚加灸太冲、涌泉穴;气血亏虚加灸足三里、三阴交;寒湿凝滞加灸阴陵泉、血海。使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隔姜灸。艾条温和灸每次取3~5穴,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艾炷隔姜灸每次取3~5穴,每穴灸3~7壮,每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4.足浴
方一
用药:苏木20克,丹参、防风、荆芥、艾叶、乳香、花椒、卷柏各10克,红花、赤芍、透骨草、伸筋草各15克。
制法:将以上药材用清水浸泡1小时,水煎汤取液。
用法:将滚开的药汁倒入浴盆中,水量至脚踝为宜,双脚置于盆沿,使药汁蒸汽充分熏蒸双足。待水温约45℃左右,将双脚浸泡于药汁中。每次30分钟,每日1次,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方二
用药:威灵仙50克,醋500毫升。
制法:将威灵仙加入醋中,再倒入500毫升的清水,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转文火煎煮20分钟。
用法:将滚开的药汁倒入浴盆中,水量至脚踝为宜,双脚置于盆沿,使药汁蒸汽充分熏蒸双足(重点是足跟)。待水温约45℃左右,将双脚浸泡于药汁中。每次30分钟,每日两次。
5.敷贴
用药:生川乌100克,马钱子1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细末,分成三等分。
用法:每次取一份,用适量50%酒精调成糊状,于熏洗(足浴方二)后敷贴于患处,24小时更换一次(熏洗时候取下),连用3天。未愈者5天后进行第二个疗程。部分症状较重者,可配合按摩手法(按摩方二)。
坐骨神经痛一般是由于腰椎或脊椎错位压迫坐骨神经所致,虽然病变部位是腰部,但疼痛并非局限于腰部,而是从腰部放射至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部外侧。中医则将坐骨神经痛归为“腰骨痛”、“腰胯痛”、“腰腿痛”、“腰痛”、“筋痹”的范畴,寒湿之邪、挫伤、神经压迫或肝肾不足是造成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会造成血凝气滞或气血亏损,导致经络痹阻、筋脉失养,引发局部疼痛。
坐骨神经痛
【取位】悬钟、解溪、阳陵泉、足三里、承山、委中、昆仑、环跳、腰椎、肝、脾、髋关节
【疗法】
1.按摩
步骤一:手掌轻擦足心至局部发热,用拇指沿足趾向足跟方向用力推压腰椎50~100次,再屈食指顶压肝、脾各50~100次。
步骤二:推按髋关节50~100次,按压悬钟、解溪各50~100次,按压阳陵泉、足三里各50次。
步骤三:拇指按压承山、委中各30~50次,再用手掌按揉小腿肚数次。
2.艾灸
取足三里、阳陵泉、悬钟,使用艾炷非化脓灸或艾炷隔姜灸,连灸3~5壮。也可采用艾条温和灸,每次灸10~15分钟,至局部有温热感,皮肤出现红润,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月灸10次。
3.刮痧
步骤: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从患侧环跳重刮拭至昆仑,时间为3~5分钟。
4.芳香
取欧薄荷精油3滴+熏衣草精油3滴+罗马洋甘菊精油2滴,配合按摩、刮痧、泡脚使用,按摩时每种精油量可酌减。
5.下肢运动
动作一:双腿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叉腰,分别向左、右扭转臀部,扭转速度先慢后快,连续转动20~30次。
动作二:双腿并拢,两手叉腰。先将左腿绷直,尽量上抬,停2~3秒钟放下,换右腿重复相同动作,重复做10~20次。
动作三:仰卧,双腿伸直,两脚尖朝上。以脚踝为轴心,转动踝关节100~2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