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7300000013

第13章 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历来众说纷纭。由于年代遥远,今日欲考出其确切年月,已不可能。但据有关文献记载,可能大体上确定其在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

古代铜器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开始主要流行于恒河中上游一带地方。到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及其以后,佛教向印度各地以及周围国家传播,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国家;向北传入大夏、安息并沿着丝绸之路向西域各国传播。汉武帝打通西域交通以后,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内地。在西汉末年,西域各国到汉的外交使节、侍子以及商人中可能已有一些佛教信徒。三国时魏国鱼豢所著《魏略·西戎传》(《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博士弟子景庐(《魏书·释老志》作‘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日复立(《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文作“复豆”)者,其人也。《浮屠》所载临蒲塞、桑门、伯闻、疏问、白疏问、比丘、晨门,皆弟子号。”①大月氏是中亚佛教盛行的国家之一,直接派僧侣来中国首都向博士弟子口授佛教经典《浮屠经》,这说明佛教已引起当时社会上某些人们的注意。这是佛教思想传入中国最早的记录。

东汉初年,在统治阶级上层已有信奉佛教者。当时人们把佛教这种外来宗教看做是中国流行的各种神仙方术中的一种,把佛陀依附于黄老进行祭祀,以祈求祥瑞。《后汉书》卷四二《楚王英传》记载:英“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诏令天下死罪皆人缣赎。英遣郎中令奉黄缣白纨三十匹,诣国相(代表朝廷主持封国政务之官员)曰:‘托在蕃辅,过恶累积,欢喜天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国相立即将此情况上报皇帝。明帝下诏书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即优婆塞——男信士)、桑门(沙门)之盛馔。”并把这个诏书下达给各封国的国傅。

以上记载,是中国正史中最早的佛教掌故。中国人信仰佛教之见于史籍者,楚王刘英是第一人。楚王英为光武帝之子,建武十七年(41)被封为楚王。史籍揭示楚王英信仰浮屠之教为永平八年。其信奉浮屠之始,当更在永平八年之前。由此可知在明帝永平八年之前,中国已有佛教传入,但它只是作为当时流行的重视祭祀的黄老方术之一种,成为当时一部分中国人民之信仰,在社会上没有发生重大影响。可是,从明鼎帝给楚王英的诏令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佛教,已经得到中国政府的默认,甚至给予以支持。

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流传着汉明帝永平年间因梦见佛陀而派人到西域求法的说法,并以此作为佛教正式传入我国的开始。这种说法几乎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承认。例如:①后赵著作郎王度上给石虎奏议有:“往汉明感梦,初传其道;”②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有:“大教之兴,基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③唐代著名古文家韩愈在其上给宪宗的《论佛骨表》中也有:“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汉明帝时始有佛法……”

从现有资料进行考察,汉明帝感梦遣使求法之说,虽然带有一些虚构成分,但其基本情节还是比较可信的,只不过它不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只能说明印度佛教进一步向中国传播而已。

关于汉明帝感梦遣使求法的记载很多,说法也很不一致。其中最早的记载是著于东汉的《四十二章经序》:“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即遣使者张骞、羽林中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支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在十四石函中,登起立塔寺。于是道法流布,处处修立佛寺,远人伏化,愿为臣妾者不可胜数。国内清宁,含识之类(佛教语,泛指一切有生命者)蒙恩受赖,于今不绝也。”

此外,东汉末年的《牟子理惑论》、晋王浮《老子化胡经》、东晋表宏《后汉纪》、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南齐王琰《冥祥记》、梁僧{右《出三藏记集》、粱慧皎《高僧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东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北齐魏收《魏书·释老志》、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等书,皆有明帝感梦求法的记载,但在时间和细节上各有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东汉以后,佛教与道教的斗争激烈,佛教徒为了抬高佛教的地位,有意添枝加叶,把汉明帝求法的故事尽可能地完备起来的缘故。如佛教徒鉴于传说中汉明帝派遣的使者中有“张骞”的名字,惟恐与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的张骞相混淆,而遭到论敌的攻击,因而便把张骞的名字删除,而易为蔡情,王琰的《冥祥记》就是这样改的。

佛教虽在西汉之际已传入中国内地,但发展极为缓慢。根据现存可靠资料,在东汉末年以前,除传说西汉哀帝时大月氏使者口授的《浮屠经》和东汉明帝时译者不明的《四十二章经》以外,没有其他佛经传译。而到东汉末年,由于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对人们的束缚力量下降,佛教思想有机会与其他各家思想同时传播;而且由于社会长期动乱不定和危机严重,它可以与老庄的消极无为和悲观厌世思想一起受到人们的欢迎。东汉桓帝时,安息僧人安世高来到东汉首都洛阳,译出小乘佛教基本经典《阿含经》的许多单品(章)小经。他是佛教经典的第一个中文翻译家。据梁启超说:“其书传于今者,真伪合计,尚三十余种,其为中国佛教开山之祖,固无待言”④。旧说安世高翻译佛经时住在洛阳,并且还有一位中国人临淮(今安徽宿迁西北)严浮调做他的助手。安世高不仅翻译佛经,而且到处宣传佛教教义。灵帝末年,中原战乱,安世高避乱到江南传教,最后死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从安世高起,那些用古印度文字所写的佛经,才第一次有几种中国文字的译本。

古代田园风景安世高所译佛经多属小乘佛教。所谓“小乘”是公元前后兴起的大乘佛教对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贬称。“乘”是梵语运载物(如车、船)的意思。大乘佛教自称能运载无数众生超脱苦海,达到彼岸,而说小乘佛教只能运载少量生灵达到彼岸。安世高所译经籍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修行方法,中国内地早期佛教信徒可以通过这些经籍加深对佛教的理解。因其所译经典“义理明析,文字允正”⑤,在佛教史上很有影响。

在中国第一次把大乘般若学⑥传入汉地的僧人是支娄迦谶,简称支谶,原籍大月氏,“禀持法戒,以精勤著称,讽诵群经,志存宣法”⑦,于汉桓帝建和元年(147)来到洛阳,至灵帝中平年间(184—189),共译出佛经十四(或十五)部。他也有两个中国人做助手,一是洛阳孟福(字元士),一是南阳张莲(字少安)。从此看来,当桓、灵之际,中国已有不少佛经中文译本,这就说明当时的佛教,已经渐渐成为中国人的宗教。

注释

①从魏略对《浮屠经》的解释来看,最早的《浮屠经》大概叫做《复豆经》,引文中的“复立”当按照《世说新语》注的引文改作“复豆”(宋徐铉《说文解字》注,“豆”,“徒侯切”),与“浮屠”(佛陀)同音,而在佛教流行以后才按当时的译法改为《浮屠经》。由于它是早期的翻译佛经,在使用词语方面很不规范。

②梁慧皎:《高僧传·佛图澄传》。

③唐道宣:《广弘明集》卷二二。

④梁启超:《佛教之初输入》,《饮冰室文集》卷五九。

⑤粱释僧秸:《出三藏记集》卷一三《安世高传》。

⑥般若学:魏晋时期与禅学并行的佛学两大派别之一。禅学偏重宗教修持,主要流行于北方;般若学偏重教义的研究,主要流行于南方。

⑦粱慧皎:《高僧传·支娄迦谶传》。

同类推荐
  • 大唐刀圣

    大唐刀圣

    小小穿越者身怀一百零八套经传世经典刀法,心怀我不入桃花阵谁入桃花阵的雄心壮志,玩转大唐盛世,笑看贞观风云!
  •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是一本讲述中国从农耕社会到现在的土地制度变革的书。它立足当今中国第一热论的土地问题,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如周代的“分封建制”和“不籍千亩”,北魏的“太和改制”、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制度变革,并最终结合研究成果,提出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建议。
  • 名动河山

    名动河山

    帝王心术II——————八年前,天下四大名公子之一的四公子悄然退隐,八年后,隐迹在一个小镇上当一个平凡教书先生的四公子却还是逃不掉天下的纷争,面对天下十三国争相的延请,千万里破碎的河山,他该何去何从?温婉可人的侍女,名动神京的花魁,妙绝天下的医术,纵横千里的剑客,倾国倾城的美人,神秘无比的宝藏,还有那一双隐藏在幕后的黑暗之手,一切,都因为一个人的诞生,而变得不同!敬请关注寂寞继《帝王心术》之后2008年夏的又一力作——帝王II,之名动河山!————寂寞新书《止武》已经发布,书号:1174240。新书是玄幻类型,比历史更加精彩,敬请新老读者支持!谢谢!下面有八通,可点击直达!
  • 三国之妖才

    三国之妖才

    中午,太阳晒着吕睿的屁股,掌门令牌被吕睿的脚趾勾着!徐庶在门外说:“大人,丞相又找你了。”房内,曹节摇晃着吕睿说:“夫君,快起来,父亲又派人找你来了!”“爹爹,曹丕舅舅找你上朝呢!”“咳咳,苦命啊,又要上朝,哎,没办法,为了家人,谁叫一个是我岳父,一个是我大舅子。”曹操:吾婿多谋,孤百年后,可为托孤之人!诸葛亮:大魏鬼才郭嘉,毒士贾诩,智计荀攸,王佐荀彧,狼顾司马,吾皆不惧,唯妖才吕睿乃我大患!孙权:江东基业,毁于一江湖游侠!陈寿:文信侯,吕睿,字不凡,性懒惰,智计百出,天下俊杰!80后吕睿穿越三国,当个妖才谋士,弄个掌门玩玩,搞个候爷当当,没事弄下发明,欺负千古风流人物........等等,更多精彩,尽在三国之妖才
  •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那当然是史家的难言之隐。但其实那几分含混和几分闪烁中,入目但是鳞纹交错、毛孔贲张、瑕疵毕露。历史如何能够细看?一细看,还需为尊者讳、为名人遮、为君王避、为时政忌。于是,往往藏着许多细节的真实。更何况,历史不忍细看。,便好比用高倍放大镜看美人。因此,光洁圆润全然不见,读史时,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处着墨,常常会读出几分含混、几分闪烁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懒女逆袭:冷漠上仙也温柔

    懒女逆袭:冷漠上仙也温柔

    前世她是神之女,只因为爱人之死,她散发神力以死相随,灰飞烟灭;得人保留一丝魂魄以至于投胎转世。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梨花芳菲间,他白衣胜雪,款款动人的桃花眼微微眯起,唇里轻轻喃道的话语,却不曾想以后她的人生皆为他而倾覆。“你不是她……”风华正茂间他冷淡出声,她撕心裂肺,坠入修罗,万劫不复。“她的三世已过,如果消除不了她的怨念,形神俱灭!”三世已过,是谁成全了谁,抑或痴迷了谁的一生?
  • 早安之老公大人

    早安之老公大人

    午夜两点,夏小米哼着不成调的歌摇摇晃晃的回到了自己在半山区的别墅,一进门,她就一脚踹掉了脚上十公分的黑色高跟鞋,然后赤着脚往二楼走去。果然是欧洲原装进口的顶级木地板,走在上面一点声音都没有,而且踏在上面还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叶耀奇这家伙还算厚道,拿了她两百万的装修费,整出来的东西好歹也能入眼。真要说起来,这还是她第一次来这里呢,去年她二十四岁本命年生日,老爸江郎才尽想不到有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只对你有感觉

    只对你有感觉

    "电视台知名主持人尹洛曦在一场车祸后受伤,脸部留下疤痕,之后辞去工作,经营一家书店,并在做手术时认识了整形医生许诺。一天夜里,她被神秘人劫持上车,对方要她完成一件隐秘的事情。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尹洛曦意外地发现在自己店里打工的大学生欧远竟然有另一种身份,她当初遭受的那场车祸也并非一场意外。除此之外,而劫持她的那些人的身份也渐渐彰显,许诺也因此身陷其中,重重阴谋逐渐浮上水面……两代人的爱恨情仇,风云突变的商界交锋,真真假假间,她的爱情与命运,又该何去何从?"
  • 做生意要会算计

    做生意要会算计

    很多人总想赚钱,却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做生章,有些人做生意如鱼得水,可是对另一些人却导致破产、精神崩溃乃至走上自我毁灭的不归路。在做生意之前你必须了解是否具备成功的条件,做生意成功的一般条件包括:自律、自强、识人能力、管理技能、想像力、口才、毅力、乐观、奉献精神、积极人生观、客观、推销产品(服务)的能力、独立作业的能力、追求利润的方法。
  • 妖王宠邪妃

    妖王宠邪妃

    “来人啊,快点把四皇子和六公子救起来。”某丫鬟欲哭无泪的看着在水池中扑腾着的两小孩童。一边的侍卫,纷纷侧目看着身边一个如天使一般的孩童。孩童很是无辜的道:“你们都看着本郡主做什么?没看到四皇子和六公主还在水里吗?这两人要是丢了命,你们赔得起吗?”众侍卫暗自扁嘴,人可是郡主您亲自踢下水的!腹诽归腹诽,既然郡主发了话,这代表着,人是可以救起来了!【片段二:】“父王,歌儿把丽贵妃娘娘给揍了。”“为什么?”“丽贵妃娘娘说要送歌儿去天圣国和亲。”“那歌儿真的只是揍了丽贵妃这么简单?”某女童嘴角一勾,甜甜笑道:“当时桌子上有把剪刀,歌儿很顺手,然后一不小心剪刀就飞了出去,父王若是不信,可以问青衣。”身后的侍卫不由冒了冷汗,郡主的剪刀一不小心飞出去就能刚刚好在丽贵妃脸上画了个大叉叉,那要是郡主小心的话,岂不是…
  • 美人如玉贱如虹

    美人如玉贱如虹

    顾念是女流氓,而且还是牛气哄哄、金光灿灿的变态版升级女流氓,这是公认的。傅如昱是骨灰级钻石王老五,优雅从容,这也是公认的。顾念路过瞥了一眼,吐出两字——放屁。这是个看似白富美实则女屌丝逆袭吃掉极品男的故事,也是个看似聪明的小白兔被腹黑大灰狼吃干抹净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品庶女:贤妻惹邪夫

    一品庶女:贤妻惹邪夫

    前世,安晓晴被小三推进湖中淹死,穿越重生,她成了不被承认的私生女。嫡母狠毒,庶姐霸道,父亲自私自利。哼,不发威,你们拿我当病猫?斗嫡母,夺回小姐身份;打庶姐,报夺命之仇;治恶奴,为生母出气;使手段,立威夺权!他贵为皇室贵胄,却爱上奴生的她,装疯卖傻得她怜惜,想方设法娶她回家,谁欺负她,他就恶整,明明宠她无下限,却要天天气得她跳脚,抛却万里江山,只为赢她芳心一片。
  • 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

    成功的因素不仅取决于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更取决于沟通能力。沟通不善,会出现交流障碍,造成误会和曲解,丧失许多机遇。有效沟通是双方语言和情感交流的桥梁,帮助你双赢解决问题冲突,轻松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