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7300000012

第12章 经今古文之争

儒学经典——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著作,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传播,崇奉勿替,经过历代统治者和封建知识分子的训释和阐发,形成了经学。

汉朝自武帝以来,在封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儒学传授出现了一个空前昌盛的局面。博士官学中不但经学博士完备,而且由于经学师承的不同,往往一经兼有数家,各家屡有分合兴废。甘露三年(前51),汉宣帝为了进一步统一儒家学说,加强思想统治,诏萧望之、刘向、韦玄成、薛广德等儒生,在长安未央宫北的石渠阁举行会议,讲论五经异同,由他亲自裁定评判。经过这次会议,博士员中《易》增立“梁丘”,《书》增立“大小夏侯”,《春秋》增立“谷梁”。到了宣帝来年,五经共有十二家博士①。博士就是经师,他们的任务是记诵和阐释儒家经典。他们解经繁密驳杂,有时一经的解释达百余万言。博士有弟子,武帝时博士弟子五十人,以后递增,成帝时多至三千人,东汉顺帝时甚至达到三万人。经学昌盛和博士弟子众多,主要是由于经学从理论上为汉朝的统治进行了辩护,因此统治者对儒生实行了广开“禄利之路”②。

在儒学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搜集与整理图书的热潮。汉武帝敕令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同时设写书之官抄写书籍。当时集中的图书数量颇多,外廷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宫内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③,当时的皇家图书馆,已初具规模。以后,汉成帝命陈农访求天下遗书,从此皇家图书馆的图书,日益丰富。成帝以图书既多,杂乱无章,乃派员分别整理而以刘向总其事。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任宏校兵书,尹咸校数术(占卜之书),李柱国校方技(医药之书)。每一书校毕,都由刘向条成篇目,写出提要。后刘向子刘歆继承父业,完成这一工作,并且总括群篇,撮其指要,写出了《七略》一书:《辑略》《诸书总要》、《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总共著录图书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大致都保存在《汉书·艺文志》中④。

孔子刘歆在校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经书的不同底本,因而导致了经学内部今文经和古文经的区分和两派的争论。原来西汉博士所传述的儒家经典,是根据战国以来学者师徒父子口耳相传,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记录,到汉代才一一写成定本。而民间却仍有用秦以前古文字写成的经书,相传出于孔子住宅壁中和民间。如武帝末,鲁共王《刘馀》坏孔子宅,得《古文尚书》、《礼》和《论语》、《孝经》等,都是用古文字书写的,因被称为“古文经”。而原来用隶书字体写的便被称为“今文经”。

今文经和古文经不仅字体不同,篇章多少不同,而且对经学内容的解释也有很大差异。今文经学解释经义,主要在于“通经致用”,着重章句推衍,结合阴阳五行灾异和刑名学说来发挥经文的“微言大义”,提倡大一统、尊君抑臣、正名分等思想。其特色是结合当时政治需要为现实服务。古文经学解释经义,主要在于“通经识古”,详于训诂,把儒学经典视为古代历史资料,主张实事求是,反对借题发挥。它在理论上没有重大发明,但在认辨解释先秦文字的过程中,建立了系统的训诂方法,有一定的贡献。今文经出现较早,董仲舒以治今文经《春秋公羊传》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在他的建议下,今文经陆续被立为学官。如《诗》有鲁、齐、韩三家;《书》有欧阳、大、小夏侯;《易》有施、盂、梁丘、京;《礼》有大、小戴;《春秋》有严、颜(均为公羊家)等,都先后被立为博士⑤。古文经晚出,遭到今文经派的排斥,长期不得立于学官。

西汉末年,刘歆“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⑥,以与今文博士相抗衡。哀帝命他与五经博十讨论,但博十们多不赞成,或不肯表示意见,或说《尚书》二十九篇已完备,或说左氏不传《春秋》。刘歆因而写了一篇著名的《让太常博士书》,他一方面攻击今文经传是“因陋就寡”,“保残守缺”,“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而残缺的原因是由于秦始皇“燔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⑦的缘故。另一方面则竭力宣传古文经传的可靠,认为它可以补现有经传的残缺,如《古文尚书》较伏生所传多十六篇等;它又可以校补现有经传的脱误,较现有经传为可信。如刘歆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③。由于刘歆言词激切,遭到今文学家古代铜器和当权官员们的怨恨和猛烈攻击。当时任大司空的儒者师丹,对于刘歆的主张极力反对,向哀帝表奏刘歆“改乱旧章,非毁先帝所立”⑨。刘歆虽未遭到哀帝斥责,但由是忤执政大臣,刘歆惧诛,求出补吏,从此离开长安,到外地任职,这次争论以无结果而告终。此后,经学出现了今文和古文两个派别,争论异常激烈。

原来,汉朝自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通晓儒家的“五经”,就成为人们仕进的重要途径。武帝还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兴太学,置魄师,以养天下之士”⑩。当时所建立的学官,大抵是今文经学家。由于今文家的学说受到了国家法令的提倡,士子们当然趋之若鹜,国家选拔官吏,也大都以这些学说为准则。久而久之,朝廷中的大臣,自然也以今文经学的信徒为主。这些人一旦进人仕途,自然要把自己信奉的说法视为唯一合于孔子之道的“真理”。学派门户之见与利禄之争交织在一起,相持不下。

古代帝王平帝时,王莽当权,由于托古改制的需要,刘歆借机把《左氏春秋》、《古文尚书》、《逸礼》、《毛诗》立于学官,后又立《乐经》为博士,《周官经》六篇也立为博士,古文经学逐渐成为官学。

东汉光武帝即位,聚集四方学者于京师洛阳,废除王莽时所立的古文经博士,复立今文经十四博士,建武年间,大司徒韩歆又提出为《费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又引起一场争论,最后由光武帝决定立《左氏春秋》为博士,因“群议讙”,不久又废。章帝时,曾在洛阳北宫白虎观,召集群儒讲论《五经》异同。章帝亲临主持,并作结论。白虎观会议的结果,由著名史学家班固编成《白虎通义》一书,它集中了今文经学的基本观点,是我们了解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资料。终汉之世,古文经没有再立于学官。可是由于古文经学在内容上胜过今文,再加上东汉时期,古文经学家中出了几位大师,如贾逵、服虔、马融、郑玄等都是古文家或兼通今古。马融是马太后(明帝皇后)的侄子,贵族地位足以保卫他的经师地位。他学问广博,通各经,门下有好几千名学生,因此,古文派地位就更高了。他的学生郑玄,名望尤高。在马融、郑玄兼采今古文注经的影响下,今古文渐趋于混同。汉末,经董卓之乱,博士失官守近三十年,今文经学遂日益衰微。

注释

①据王国维《汉魏博士考》,《观堂集林》卷四。

②(汉书》卷八八《儒林传赞》。

③《汉书》卷三○《艺文·志》如淳注引刘歆《七略》。

④《隋书·经籍志》作三万三千九十卷。

⑤参见周予同:《经今古文学》。

⑥⑦⑧⑨《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

⑩《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

同类推荐
  • 大汉王朝2

    大汉王朝2

    这个帝国人文灿烂,科技发达。它发明了纸,积累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完成了农具与兵器的铁器化。中国古代传统的医、农、天、算四大学科,均在这个帝国时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
  •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成王败寇,命也运也。但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了,看准时机,你就能成就霸业。正所谓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才是王道,把命运交给别人只能任人宰割。
  • 重生三国之游龙戏凤

    重生三国之游龙戏凤

    一次偶然重生到三国时期,看看男主马超是如何驰骋三国战场,打造自己的天下。
  • 崛起美洲1620

    崛起美洲1620

    十三香掠夺土鳖‘白皮’经济! 渔船+发动机可以掌控加勒比海航道! ‘洗衣粉油条’风靡贵族圈,‘黑心棉’倾销欧陆! ‘保护伞’公司成立,什么狗屁的东西印度公司全都歇菜! 让山寨产品,在1620年焕发光彩,见证一个帝国的崛起吧!扣扣群:65364139一起来愉快的玩耍吧!
  • 大风起兮(下)

    大风起兮(下)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农家子弟,他和他的一帮哥们弟兄们,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阵阵旋风,搅起了一股股漫天的历史尘沙,将喧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刮得片甲不存。从此,我们的华夏民族被叫做“大汉民族”。这位农家出身的草莽皇帝,就是大汉的开国君王刘邦!
热门推荐
  • 无赖娘子太难宠

    无赖娘子太难宠

    二十一世纪的叛逆少女因为逃课跑到天台上去睡觉,谁知道居然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婴儿身体里。因为家中的家主重男轻女,生孩子生怕了的娘亲将她伪装成了男孩,从此莫家“十少爷”便横空出世。八个月会走路说话两岁能吟诗作诗五岁将夫子撵出家门八岁将教武师傅踢进水井十岁上赌场从此被封为赌神十二岁逛妓院被称为风流少爷十三岁混黑道被京城所有的混混称为老大某人的人生始终遵循着没钱去赌场捞,有钱了去妓院嫖,有事没事上街教训教训流氓,为自己混混老大打响打响名号。原本她在古代的生活过的倒是有滋有味,生活充满阳光,可是这一切都在她坑了太子,打了丞相,抢了天下第一富商之后发生了改变。太子百里风轻:“敢坑本太子,你就要付出代价,明天跟我回宫成为我的太子妃,这事就不和你计较了。”某人懒洋洋的伸了一个懒腰,朝着门外拍了拍手,然后轻描淡写的说道,“殿下,这二十个美女刚刚都坑了你,一并带回去封妃吧!”看着满屋子的绝色“美女”,堂堂太子殿下直接两眼翻白,吐了个淋漓尽致!丞相慕容铭瑄:“四弟,皇上赐婚,我决定带着你逃婚,从此浪迹天涯!”某人瞪着圆圆的大眼睛,很无辜的说道,“二哥,两个男人怎能浪迹天涯呢?你要逃婚直接找个女人私奔就是了,干嘛要扯上我啊?”“本官就是喜欢和你在一起,那些女人我对她们没有兴趣!”富商宋子骞:“四弟,我今天突然发现我居然有断袖之癖,我想我是喜欢上你这个男人了。”某女不动声色的跑到厨房操着一把菜刀,气势汹汹的再次走了进来。“四弟你拿菜刀干什么?”“你不是说你有断袖之癖么,我帮你砍了双臂,那你就名副其实了!”“啊?断袖之癖原来是这么来的?”富商狂晕。本文女主并非女强,有点恶劣,爱耍小聪明,甚至有点点无赖哦!再次重申,作者素质低下,任何涉及人身攻击的留言删无赦!谢谢!推荐花儿自己的文:《山村贵妇》完结文:《金牌女教练》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爱情对于慕晴云而言究竟是什么?<br/>她与四皇子指腹为婚,而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脱,直到慕家覆灭。<br/>她因而绝望,可是命运却让两人再次相遇。<br/>一个是青楼名妓,一个是权势涛天的恩客。<br/>理智的战争,渐渐变成情感的拉据战,谁才能求得最后的胜利。&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命运之月

    命运之月

    这是个魔法横冲的空间,命运之轮不停的转动,把每个人都卷进这无无底的漩涡之中,挣扎,奋斗,不停的攀登,能否在最后登上命运的顶峰,一切……还是未知数。权力,魔法,没人,充斥着生活的每一秒钟,最终谁会走到最好,让我们拭目以待
  • 霸道少爷拽丫头

    霸道少爷拽丫头

    她,名为伊水水,身世不知。父母早已离开她。从小是由师父伴她成长,教她功夫。她沒有寻常女儿家的温柔,性格如虎,不会琴棋书画,并且目不识丁。后来被师父告知父母尚在人世,所以为了查出自己的身世之謎,跌跌撞撞地前往江湖。对儿时遇见的男子——叶楠枫,一见倾心。并为心中挚爱。而后来,她又遇见了霸道顽固的男子——炎天。和冷若冰霜,惊为天人的男子——白離。迷茫的水水前往长安的路上,愛情与友情,挫折与困难一直阻碍着她。她的心,该何去何从呢?她能踏过这些难关吗?原来,就算她性格如此顽劣,缺点如此多,总归还是会有人爱着呀。因为每个女生在爱情里,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犀利贼宝:邪魅爹地呆萌娘亲

    犀利贼宝:邪魅爹地呆萌娘亲

    作为上古的一只魅萌九尾狐妖,她觉得,把儿子看好自己修炼好就行了,其他的——略过!于是,当神秘男人出现时,儿子撅着屁股跑来问,“娘亲,他说是我爹,你怎么看?”某人媚眼一抛,无辜开口,“这还不简单?你不会打雷闪电吗?电死他!”于是乎,萌娃挂着肥脸挤着小眼一转身,四周青雷滚滚,电闪雷鸣,眨眼间一爆炸头型的面瘫男立现,顿时怒吼:“臭小子,想造反啊?我可是你爹!”某宝挑眉,幽幽道:“我娘说了,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多得是!要找也要找个色香味俱全的!你都烧焦了,不能要!”
  • 姻缘石

    姻缘石

    ,迷林,装作不经意似的流淌。经过洞前开阔的大平台时,稍驻停留,青风碧云,小桥流水,落花有意无意的散在水中,打个旋顺流而去
  • 能力提升篇(大学生成功求职系列)

    能力提升篇(大学生成功求职系列)

    从校园到职场就是这样成功飞越的!练好“内功”是大学四年的“必修课”,8堂课助你一臂之力,为你揭示成功求职者的练“功”心经!如果不想让自己“毕业即失业”,不想“成才不成反成宅”,不想在职场中被欺压凌辱,不想大学里的女朋友因为你没“钱途”而甩了你,不想让老爹老妈伤心,不想……你不想的事情太多了,是以,赶紧给自己下几副猛药吧!《能力提升篇》是“大学生成功求职系列”之一,经由大量调查,揭示出过来人在工作上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并对症下药,逐一分析阐发,总结大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掌握的能力。本书通过大量调查,揭示出前辈们在工作上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并对症下药,逐一分析阐发,总结大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掌握的能力。
  • 康德的世界

    康德的世界

    本书是以康德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写的康德的传记,描绘了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生及其思想变化,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应读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