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0300000017

第17章 坛经十段品(8)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策云:仁者得法师谁?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曰:愿仁者为我证据。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

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

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师曰:如是如是!

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

师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师曰:谁知非动?

曰:仁者自生分别。

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

曰:无生岂有意耶?

师曰:无意谁当分别?

曰:分别亦非意。

师曰:善哉!少留一宿。

时谓一宿觉,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谥曰无相大师。时称为真觉焉。

这段经文记录了禅宗著名的公案“一宿觉”,意思是六祖惠能留永嘉玄觉禅师住了一宿,永嘉玄觉就觉悟了。这是字面意思,其真实意思是:“一宿觉”好比“三更鼓”,要在黑暗中才能悟道。惠能留他住下来,是要让他在黑暗中泡上一宿,消化消化,暗地里把白天觉悟到的自己再参一遍,定下来。这个永嘉玄觉,原来是天台宗学者,因为与六祖弟子玄策有一段缘,有幸来拜见六祖。永嘉玄觉见了六祖,二话没说就做了个动作:绕六祖转了三圈,然后把禅杖一跺立定。永嘉玄觉做这个动作的意思是:我做人做学问转了三圈,到师父这里我定下来了。他转了哪三圈?指在天台宗、禅宗北宗、禅宗南宗转来转去,转了很多年。六祖说他无礼,他说生死事大,今日觉悟了,一开心就不由得转三圈、跺一脚。说着就要走,六祖留他下来。意思是让他转三圈之后再转一圈,跺一脚后再跺一脚,要尽力,莫省劲,看头晕脑胀、脚跟发疼时又如何。六祖把他的三一变成四二,更皮实了。后来永嘉玄觉作《证道歌》,就是强调了修行重在实证。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隍闻是说,径来谒师。

师问云:仁者何来?

隍具述前缘。

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具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这段经文讲六祖与同门师兄弟智隍禅者切磋,最后点化智隍而去。这段经文的话外音是:六祖之门即五祖之门,天下禅门归心佛。禅不分南北,不分世代,以觉为师。经文最后有一段神异灵感之妙文,讲智隍从六祖处得了法,开了悟,“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云:‘隍禅师今日得道。’”这事太神了,智隍在曹溪得道,河北人马上就知道了,相隔几千里,比打电话还快,原来是佛菩萨从天上通知,将消息从空中运送,果然是如佛经所云“隔空消息”,又云“空中摘桃”,自是神仙手。当初智隍被六祖的弟子玄策说的两句话折服了,就跑来见六祖。哪两句话?是玄策夸六祖“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这两句有水平的话是六祖平日说的,玄策转述给人。智隍见了六祖,六祖在此基础上点化道:“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境界更上层楼,怪不得智隍当下就觉悟了。六祖指出:心要空,但不是空心人。空是空透,空无所空,并且不要有空的成见,一切成见都泯灭。将本性和外相剥离,好比芦葫装珠子,下实有、上实空。空有相连而无碍,人生受用无穷。

一僧问师云:黄梅意旨,甚么人得?

师云:会佛法人得。

僧云:和尚还得否?

师云:我不会佛法。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

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

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

曰:善塑。

师正色曰:汝试塑看。

辩罔措。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

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

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师仍以衣酬之。

辩取衣分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棕裹瘗地中。誓曰:后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于此,重建殿宇。宋嘉八年,有僧惟先,修殿掘地,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祈祷辄应。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日暮草更幽,雨晴果更甜。园中花果供养,室中贝叶芬芳。本书作者静居一室,知为福报也。上引经文是《机缘品》末了文字,大是有情。君若闲暇,容我细讲。经文中有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讲有人问六祖谁得了五祖的法?得法人就在眼前,他这是明知故问,好比问一只舔着嘴唇的猫:谁见了一只小老鼠?六祖既然已经得法,只说不知,这叫“闷声发大财”。敲锣打鼓叫卖艺,涂脂抹粉叫卖身,又不卖艺又不卖身,就应该定心无闻。有事学着乐,没事偷着乐。学禅好比女人身,越是无情越动人。经文中第三个故事是“三个和尚、两首偈子”的故事,这个“三僧两偈”公案,是弘忍、神秀、惠能经典三角关系重演,前后参照即知。惠能说他“惠能没伎俩”,正是“本来无一物”之意也。首尾这两个故事中间夹的第二个故事大有嚼头,值得一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叫方辩,来自西蜀。这个方辩,是六祖的送终弟子之一,他是雕塑家,为六祖生前塑的像被传为法宝,这在《付嘱品》中有交代。本品《机缘品》中所列六祖门下弟子,近者来自广东本省,邻者来自江西,渐行渐远者来自湖北、安徽、浙江、河南、河北等,这些人都远不过方辩来自四川。不是说地理距离远,而是心理距离远。四川古称巴蜀,本是道教洞天、妙香佛国,不与人世相同,实乃昆仑东区,号称天府之国。四川地近东南亚,有天竺风气,多佛国消息。六祖能感召巴蜀僧人来投,可见其影响深远,已接西天。顺便说一句,其实汉地佛教说的西方极乐世界并不遥远,有时指印度、尼泊尔,有时指四川、云南、西藏交汇处的香格里拉,总之就在大昆仑山范畴。这方辩一见六祖,就说“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云云,又是一个神通之士。其意思简单说就是:达摩托他来验六祖衣钵。这个狠,别人只是考验惠能的佛学知识,他一来就要验宝。这事咋弄?没天没地的,看来这方辩和尚会飞,一会儿在印度,一会儿在中国,飞来飞去原来是找六祖要衣穿、要饭吃。他要看衣钵,六祖就给他看衣钵,有求必应,一视同仁,毫不作难,让他验,让他看。他是无礼也好,真稀奇也好,真尊敬也好,在六祖看来毫无差别。看了就看了,没损失,也没收获,因为它本来就那样。《红楼梦》中贾宝玉见林黛玉第一面怎么说?他说:“这个妹妹我见过。”接下来就要砸玉,毁了这“衣钵”,好再无“验证”,自由为人。“吓得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得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这又何必如此执著呢,宝玉当学六祖,看淡宝贝才是,尤其不可自恋自宝。六祖让方辩看了宝贝,又让方辩为他塑身。方辩知道这是办后事的干法了,手足无措。因见和尚法相庄严,只得照办。既塑了身,六祖随手就把法衣传给了方辩,以为工酬。好一个随便!当初千辛万苦得了来,如今随随便便给了去,六祖不是一般的大方。其实不是大方,说穿了也不稀奇:六祖衣钵化身无数,心诚者皆可得也。六祖既然能把“叶子”分给怀让,当然也能把“衣钵”分给方辩。东西在他手上是“唯一”,分给众人是“无穷多”,这就是佛法了,佛经所云“无尽藏”即是。常人想:无尽藏何其多,到底藏在哪里?原来,无尽藏的本体就只有一个。龙含一珠,虎啸一林。无尽藏并非披挂满身,而是法身一具,就是无尽藏之宝。即传宝于方辩,六祖轻轻地抚摸他的头顶,祝福说:“永为人天福田。”方辩把六祖法衣分成三份,一份披在六祖塑像上,见此像如见此身;一份自留,见此衣即明如来自性;一份埋在地上,留作他日记号。方辩分衣成三份的用意是:供养天、供养地、供养人。这是三供养。他已知六祖为真佛,他已被六祖摩顶受记,恰似李白作的诗讲的:“仙人摩我顶,结发受长生。”这一场灵魂的灌顶仪式,不是有福人,也难消受。曹溪之水,奚清?曹溪之法,谁闻?本品讲毕,似曾未讲,转又见夕阳归山,我且掩了静室之门,归家来看小儿女。

坛经第八品 顿渐品

此品讲超脱生死也。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

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

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

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

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

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

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

对曰:不是。

师曰:何得不是?

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

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净,长坐不卧。

师曰:住心观净,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

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

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

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智根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志诚再拜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

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

同类推荐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金国虎啸

    金国虎啸

    金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女真人是中华民族先民的一支,这是教科书上说的。但绝大多数中国人现在对金国和女真人都还存有误解。
  • 英灵君王

    英灵君王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两年前,那款号称融合了英雄无敌和魔兽争霸元素的永恒国度刚刚开始公测,这一世林寒不再甘心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领主,他暗自发誓,他要带着自己的部队征战天下,去争取上一世不曾有过的东西。传说级英雄在天空对战,冥界圣女在战场上低吟,死亡的波纹带来冥界的绝望,黑暗之中,死亡骑士正在不甘的怒吼,骨龙和冰霜巨龙占据了天空,纺织女结上死亡的蛛网等待猎物的降临,憎恶挥动菜刀和食尸鬼一起到来,剑锋所指,亡灵大军再次来袭,震撼所有世人。而林寒,将会带领着它们,席卷而来,征战天下,扫平一切敢于挡在他面前的敌人,最后登基为王!欢迎各位加入读者群:42921707永恒国度,2000人群,位置多多VIP用户请加134144538,进群需验证
  • 学好关系学 事半功倍效

    学好关系学 事半功倍效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必将学到许多实实在在的成功方法,这些都将成为你今后生活、工作、事业中的指南。
  • 凤惊鸿:一代女帝

    凤惊鸿:一代女帝

    犹记那年初雪,眉色染霜,这天下,贵如胄,我替他夺!,倚红楼嫁衣璇鸿似血,踏雪惊魂,泪目泣红绡,清寒空渺如他;执玉扇,她扬袖飞衣剑指苍天:他死了,鲜衣怒马如他;挽清酒,你们谁也别想活,神圣无俦如他;
  • 山寨新娘:宝贝,打击盗版爹地

    山寨新娘:宝贝,打击盗版爹地

    酒吧兼职最后一天,却被醉汉缠上,无奈捎回家,随手扔到角落里,第二天,她习惯性的一脚踹开浴室门,然后,“偶的神!这是人还是妖”只见一美男紧紧抱着膀子用比小白兔还要娇羞的眼神看着她,“你……你要干什么?”
  • 你我恋爱的甜蜜味道

    你我恋爱的甜蜜味道

    蝦米?被人撞了还被骂?这种事怎么可能发生在她的身上,臭小子她得好好教教你礼貌。可谁知道貌似揍错人了。这冷冰冰的臭男人居然是美国第一军火公司总裁!为人霸道、强势、冷酷无情,得罪他的人是自寻死路。好吧,果然报应如暴风雨来临。打工被刁难,又被老板辞职,紧接着爹地查出癌症需要钱开刀。在她最最最危难的时候,这家伙高傲地站在她的面前,“陆曼文,我要定你了!”
  • 正太老公自养成

    正太老公自养成

    男友生日,她准备一份惊喜,没有想到回收了一份惊吓。她又不是垃圾桶,什么都能容!出门溜达,踢到一个不明物体,谁知那货赖着他不走。什么?我是你妈咪?请问,你爸爸是谁?孩子乖乖,妈咪没奶,谁有奶找谁去…为了报答恩情,她被当礼物给人抵债。嫁给一个大自己二十岁的男人。结婚当日,新郎心脏病突发,她就要新婚守寡?可是打开门,那扑过来的又是谁?望着小鬼头可怜兮兮的小脸儿,安苒苒无奈望天从此,安苒苒有了个新身份---妈咪!谁说飞机场不是身材,谁说没有奶不能当妈!推荐自己完结文:《娘子,包养我》《王的绝世娇妻》【争风吃醋篇】“苒苒,今天有空吗?我想…”电话中王睿热情邀约。“有,当然有…”急忙答复,安苒苒心似小鹿乱撞。“我妈咪没有空……”“啪”只听见手机坠地的声音。“呜呜…”红唇被封,安冉冉瞪大眼睛,看着面前坏笑的某人!妈咪,你很不乖哦!【相亲篇】“墨擎,你快来咖啡厅,有惊喜哦……”“好!我马上过去……”墨擎嘴角上挑,莫非她开窍了。一刻钟后……“墨擎,这边……”安冉冉挥舞着小手,一副迫不及待!墨擎很是满意,笑的春风拂面…一秒钟后,一声爆喝传来。“安苒苒!!!”安苒苒笑的狗腿,将身前女子推给他,打算立刻遁逃:“墨擎,你和这位小姐聊聊……聊……”该死的女人,居然让自己来相亲!墨擎黑着脸,看着飞速消失的背影,咬牙切齿。当夜,某别墅中,车震,床震,地板震...
  • 天山魔决

    天山魔决

    横扫三世为红颜,满身伤痛几多愁,红颜已老人未归,斩尽逆者回朝青。为红颜他踏上了寻找雪莲之路。为争夺雪莲他引的武林血雨腥风,一次次死里逃生,为雪莲他只身杀上天界。任你风华绝代。艳冠天下我都不为你所动。
  • 不生气的世界:世界500强都在用的情绪管理法

    不生气的世界:世界500强都在用的情绪管理法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不生气的世界——世界500强都在用的情绪管理法》全书共包括八章,其中包括微笑工作、快乐工作、平淡工作、和睦工作、轻松工作、努力工作、灵活工作和珍惜工作。通过章节安排,你可以读出作者美好的出发点,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工作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