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0300000013

第13章 坛经十段品(4)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这段经文讲六祖为僧俗大众广开方便法门,讲不管出家在家,通行的办法是自我觉悟。这个办法好,出家的和尚、在家的居士有了这个办法,至少各自都要加一层官,和尚变成大和尚,居士变成大居士,这是肯定的。至于你问什么时候能成佛?佛说:慢慢修。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佛门里佛不能太多了,佛多挤破门。打个比方说,一个庙里供一尊佛就行了,供三佛也行,如果一定要把五百罗汉都列出来,那就成鬼城了。佛不能太多,佛也不会自称佛。所以六祖说:“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就是这个意思。怡红公子有两句诗写得好:“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这也就是晏家公子(晏殊)所云“不如怜取眼前人”之意也。

坛经第四品 定慧品

此品讲习禅戒律也。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这段经文有玄机,是一段暗话。当初五祖传六祖说的是暗话,如今六祖传大众,当然也是暗话。道是光明大道,走路的人却要悄悄的,不能满世界都听见了,这叫“明法暗传”。六祖在这里讲的是戒定慧,为什么只说定慧不说戒呢?因为戒在其中,满篇都是讲戒律。禅戒、禅定、禅慧,一如也,而以禅戒为准。佛门戒律,千条万条,哪一条是最大的戒律?六祖开示的时候,有一个词一连说了五遍,请找出来,这个词就是最大的戒律。那就是“直心”。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这段经文讲“入禅三阶”:无念、无相、真如。六祖这一套是向神秀学的,因此他在讲话的一开头就声明:“本来正教,无有顿渐”,讲他与神秀没什么两样,表明了他知识的出处,不忘本。如果六祖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他就不是六祖了。人处世上最难得的是知音,《红楼梦》里面藕官祭菂官,被宝玉看见了,又被芳官一番解说,这四对知音真可叹也。“宝玉听说了这篇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说:‘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我看惠能是神秀的知音。千年以来,第一次有人说这话。

坛经第五品 坐禅品

此品讲坐禅有动有静也。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这段经文是六祖惠能原样转述五祖弘忍的话,开示禅宗最重要的坐禅法门。他惠能原本是个打柴郎、舂米匠,一天到晚跑来跑去干活,哪会什么坐禅,想坐下来也没功夫啊。亏得他在五祖门下耳濡目染,见过弘忍老和尚,坐是一尊佛,走是一阵风,风风火火,卧下来睡得香。惠能传承的弘忍坐禅妙法就是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动是静的穿插,静是动的归宿。六祖说:“不是不动”,又说:“心即不乱”,明显就是告诉我们坐禅就是有动有静,不是枯坐,也不是瞎走。这本来是常识,却被有的人整没了,坐禅行禅都成了比赛,发狠斗气,要一决高下,坐禅坐得腿烂,行禅行得疯癫,不是六祖原意,不是佛陀原意。要坐禅你就到雪山上去坐,雪化了你才下来。你说雪什么时候才能化呀?又犯傻了不是,你化雪就化,你若不化,冰雪满身。六祖说:“心即不乱”,什么意思?人的心为什么会乱?人心乱有两种情况,心太虚会乱,心太满会乱。所以你要在虚与满之间找一个平衡点,不能太虚,也不能太满。同时要知道,最奇妙的事是不抗拒那“虚”,也不排斥那“满”,亦虚亦满,这就是化境,你成神仙了。六祖说:“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就是此意。六祖说坐禅的时候不要有是非、善恶这些东西,坐在是非之地能坐禅吗?当然能,没了是非之心,就没了是非之地,坐哪里都好。因此六祖说:“内不乱即定”。内不乱指心不乱,心不乱指法不乱。做人要有章法,取巧没用,坐禅是自然的一件事,该坐下就坐下,到了那个阶段,你自然会好静、好坐禅,自己就能找个地方坐下来。没到那个时候,焚什么香?坐什么禅?我告诉大家:坐禅是结果,不是目的,不是手段,坐禅不是办法。越坐是非越多,越坐麻烦越大,越坐冤孽越深,越坐越烦躁。你说你在闹市也能坐下,这我承认,坐下来之后呢?坐下来你就成靶子了,一打一个准。君不见那些在公门里修行的人,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品茶、看花,可以叫做坐禅,坐来坐去,脑袋不翼而飞,成飞禅了。六祖说:“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开示我们要自我觉悟,不能陷太深。禅宗门内没有坐禅这一说,谁教你坐禅,谁就是害你,要坐你就回家坐在父母儿女身边,这才是真正的坐禅。《红楼梦》里面的三小姐探春虽然是姨娘生的,派头却比太太还大,底下人来说事,她请人家在脚踏上坐,大家说该也不该?有的朋友可能没见过脚踏,就是老式床前面的登床之具,俗称脚凳是也,南方称之为踏脚板。这可不是坐人的地方。贾家人不但让人坐在那里,还让人睡在那里,你说他是把人当人吗?今日她让人家坐脚踏,明日人家的脚就会踏在她的头上,又能怪哪个。我讲的都是家常话,佛理在其中。要说坐禅,还是六祖说得好:“原不著心,亦不著净。”就是说心里要没事,也不需要沾染净地。无需观心,无需入净。自然就好,放松就好。坐禅不是走累了歇歇脚,走错了坐下来找找路,坐禅也不是原地不动,坐禅是思维瑜珈,实乃平地飞升之道,只不过有条线在那里拽着,不会放纵自己。人在独处的时候最容易放纵自己,因为没人管束。独处不惧,儒家把这叫做“慎独”,佛家把这叫做“坐禅”。我们提倡思想坐禅,不提倡身体坐禅。当然,有人要装模作样坐两下,过一把坐禅的瘾,这是人家的自由与乐趣,我们没理由反对,也不妨欣赏欣赏。

坛经第六品 忏悔品

此品乃接引众生也。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

这段经文讲六祖大发慈悲,开示成佛之道,那就是忏悔,除此之外别无办法。一块石头钢硬钢硬的,怎能成佛?必须要捏出个模样,才有成佛的可能。佛经所云“粉碎虚空”,就是这个意思。当时来听六祖讲佛法的人越来越多,不但有广州、韶关这些广东人,还有四方人士。具体而言,有江西湖北二省信众,这两省是当初六祖行走过、生活的地方。六祖在湖北黄梅五祖门下得的法,得法后,五祖关爱心切,把他一路送到江西九江长江口,亲自为他摇船。摇了一会儿,六祖谢师,说自己摇。就这样,五祖渡六祖,最终六祖自渡而成佛,滔滔长江水可以见证这段公案。五祖目送六祖渡江而去,恰似当初达摩一苇渡江,梁武帝目送他远去。五祖六祖这段传法佳话,引起湖北江西两省信众巨大影响,因此后来六祖门下多有楚赣人士,且有巴蜀求道人。当然也有与粤相邻的闽桂及吴越各省人士。这段经文点出“四方士庶”四个字,又以“骈集”二字形容其多也,是为下一品《机缘品》中介绍六祖门下来自各省的有缘得法者打伏笔。六祖在山中讲道,如何接引众生?并无玄妙奥术,只是一个忏悔法门。此法真切,是佛法中的佛法,禅修中的禅修,佛引众生、众生引佛,皆从此来。忏悔是自我赦免,这样便无原罪。关于原罪,是人类天生带来的罪性,道教《太平经》称之为“负”;孟子称之为“恶”;基督教亦称之为“恶”,又称为“那蛇的引诱”;佛教称之为“业”,亦可称为“孽”、“冤孽”。诸教慈悲,要人忏悔。古希腊万神庙前立的那根柱子,是要人知罪。庙中祭司立一根柱子表示人的罪恶,见柱如见罪,来者当自警。柱有通天高,罪有通天大。如不忏悔,柱将倒塌、人将无存。后来耶稣基督代众人受罪,他所背负的十字架亦如此柱,是代罪之意也。埃及金字塔为何是三角锥形?千古以来无人能解,今日我说破:那是代表墓主埃及法老的忏悔,三角锥形是双掌合拢的意思,即人类通用的合十礼,这个造型是表示法老向神忏悔,希望:一生罪过得赦免,匍匐神恩得重生。墓中壁画皆以忏悔为主题,木乃伊是忏悔后以待重生的“新人”。当如此解,方知金字塔修造的本意。你若从太阳底下看,金字塔闪闪发光,这是法老的忏悔之泪。如此看来,同为三角锥形的珠峰也代表了人类的忏悔,怪不得藏民称珠峰为“第三神女峰”。这个称号有玄机、有故事。并非还有第一神女峰、第二神女峰,而是说此神女以天为父,以地为母,她永远居于“三”之位,以示对神明的谦卑。君若登珠峰,便知敬天地。当初佛陀在雪山修行,望此地球极顶而生悟心,创立佛教者何?无非是让人忏悔。佛教可称忏悔教,专为引导人忏悔而生。六祖是佛,他来是引人忏悔。他是如何引导人忏悔?所谓“闻香成道”是也。佛教亦称闻香教。这个“香”不是俗香,是法香,其名为“自性五分法身香”,是当日六祖所传。你若闻香,就是闻道。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也分明在说道是“闻”出来的。此香是诸教心印,香如一,道如一。待此心而成法,非待此法而为心。君若知:非我觅佛法,而是佛法觅我身,便知神佛恩大,唯忏悔可当之。六祖说:“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就是这个意思。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染;从前所有恶业、骄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善知识,以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

同类推荐
  •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热门推荐
  • 妖恋

    妖恋

    一身青衣,腰间悬挂一支翠绿色的竹笛,俊美的容颜带着几分清高,眉宇间的那颗红痣的滴血的红痣更添一份妖娆。六姐眼里闪过一丝惊艳,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男子,那就是风华绝代。微卷的发丝在风中飞舞,如火精灵在人间降世,竹青看过不少妖,幻化成人时,都是绝色男女,没有想到人界也有这么绝色的女子。
  • 第一傻妃

    第一傻妃

    ◆慕容婧琪:这狗血的人生。一朝睁眼,睿智腹黑的她已重生到十八岁却只有三岁智商的富家傻小姐身上。妹妹心如蛇蝎,父不疼亲不爱,唯有母亲是她的依靠。◆社会太现实,世道太冷血。因自己太强悍,腹黑……一连吞并了好几家大企业。被仇家用最低级也最有效的方法结束了她的生命。◆被心如蛇蝎的亲妹妹推下水后。睁眼,“傻小姐”不傻了。脱胎换般的聪明、睿智、淡定。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身怀绝世武功。回府后,让所有看不起她,曾经欺负过她的人,拭目以待!◆肩负重任,身不由己。被迫嫁入皇宫为太子妃,人虽在深宫,心却早已随之离去,留下的只是躯壳一副。深宫中,你敬我一分,我礼让三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千倍奉还。看她是如何化险为夷,修理了嚣张的皇后。如何让皇太子刮目相看,再狠狠地甩开他,奉旨休了他,然后一个漂亮的转身离开了皇宫。◆第一美男为她易容成丑将军,为她放下尊贵身份,混进他国皇宫,甘愿为小小将军。不为别的,只为守护她,守护那坚真的爱。◆一副不食人间烟火,从未对任何一个女子动过心的他,也甘愿臣服于她,为她守候!◇◆◇◆◇◆◇◆【片断一】大婚宇文旭尧似醉非醉地讽刺地道:“别以为本太子不知道你用了什么卑鄙的手段嫁进了皇宫,本太子就会宠幸你,你这个不要脸的女人,给我滚出去……”慕容婧琪一脸清冷淡然,不悲不喜、不怒不怨淡淡地说道:“该滚,该离开的人是你吧,这可是本太子妃的寝宫!”原本酒仍未醒的宇文旭尧突然清醒过来,一脸尴尬,表情极其难看,狠狠地看着她……【片断二】男子面不改色地跪在龙颜面前,一脸坚定地道:“一刀许终身,二刀天可鉴,三刀永相随,世世永不离。”然后,拿出匕首当手臂割开,以血起誓,便从此不再爱其他人,否则将人神共愤。一旁的女子拍手叫好道:“哥哥,你太棒了,妹妹我永远支持你,相信你跟她一定可以“一生一世,一双人,”永远幸福的!”龙椅上的男子拍案而起,一脸怒气地道:“你们都反了,都不将朕放在眼里了是吗?”◆前世:她是现代最优秀的财政天才、商界女强人。善于伪装,腹黒。◆今生:睿智、淡定、清冷、恬淡、随和,因背负了重大责任,她不得不伪装自己,不得不隐藏一切。◆本文文风女强,一对一,一生一世,一双人。简介无能,请多关照!◆☆★◆☆★◆☆★◆☆★◆☆★◆☆★◆☆★◆☆★◆☆★◆☆★◆☆本故事纯属虚构,禁止模仿!
  • 石器时代之酋长女

    石器时代之酋长女

    这是一个特别温馨的宠文!,到处都是浓密的深林,只要是生活需要的东西。在这样一个什么都没有时代,也就习惯了。各种奇怪的动物满林跑!从未见过的植物这里到处都是,成了某一个原始部落酋长的女儿。这里都是刚毅,想要生活得好些,就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制布、建房、引水、造车、做陶、煮蜡,寻药等等,帅气的真男人,她全都能制作出来,只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她见多了,参天的大树在现代极为稀少的娃娃鱼,她莫名穿越到石器时代,在这里竟然爬了满溪!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每天都会一丝不挂的裸露着强壮的身子在部落的小河里洗澡。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管理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管理课

    管理是一门艺术,一个团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成功。管理到底是什么?杰克·韦尔奇说,管理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不错,管理是一种追求或取得成果的职业。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创造经济价值、不能为员工带来幸福、不能对投入的资源产生合理回报和可持续增长能力、不能满足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管理是失败的。
  • 点燃生命的火炬

    点燃生命的火炬

    点燃你生命中的火炬,对于生活中那些习惯抱怨的人,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吧。人们常会对他避而远之;在工作中也很少有人会因为坏脾气以及抱怨、嘲弄等消极负面的情绪而获得奖励和晋升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钻石恋人:国民老公的小新娘

    钻石恋人:国民老公的小新娘

    一个人是一场暗恋,两个人是一场热恋,三个人却是一场不悲不喜的开始。她说,这辈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爱自己的丈夫,有可爱的孩子们;他说,我以为我会孤单的过一辈子,直到遇见她,我想陪着她一起走到老,两个人坐在躺椅上,牵着手看着日出一起离开;他说,我从一出生就是多余的那个,所以我一直按照是多余的那个生活着,直到遇见她,我想站在她身边的人是我,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给她所有我能给的,包括我的生命,若没有她,一切就没有意义,那样我也会追随她而去,这就是我对她的爱。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是最后她关于爱的选择。
  • 身价:社交的潜规则

    身价:社交的潜规则

    曾几何时,人们是按照阶级来界定身份的。当阶级成为一个历史的名词之后,“阶层”一词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一时间,众多的专家学者为“富人、中产、穷人”的定义争执不休,我们这些日日为了生活奔忙的蚁民,更是搞不清自己的位置,拿不准努力的方向。
  • 豪门劫:女人最痛

    豪门劫:女人最痛

    找份好工作然后找个大款嫁了是她的人生目标,为了忘记旧爱带来的伤害,她选择相亲,在一次醉酒后,她竟然跟个陌生男人发生关系,还弄出了人命……他身边美女如云,竟为了个女人而日夜失神,女人,他大把,唯独这个女人他不能放过。……嫁入豪门,山鸡变凤凰,令人百般羡慕,没想到是万劫不复的开始……妒忌、猜忌、阴谋……让她失去所爱。爱恨纠缠,折磨着他的心身,误会和误信他人谣言,他给了她一张离婚协议书,在她最无助的时候,是他给了让她依靠的肩膀,爱过、恨过、伤心过、绝望过……一段爱恨交错的感情最终何去何从,……刚开不久的读书会:186117267,欢迎各位加入!喜欢小迷的劣作就点一下收藏,嘻嘻!求荷包,求花花,求各种......
  • 丑女选夫记

    丑女选夫记

    当她是丑女的时候,他就爱上了她,凤凰涅槃,复仇之后……是昔日情人,还是妖媚的鱼族王子?是生死相依的微服君王,还是双眸剪水的宗主?是绚烂缤纷的护卫,还是纵横天下的魔法师……她的爱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