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500000052

第52章 (1)

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劈头引一语,拈穷字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一句驳倒诗人多穷。下详写诗非能穷人。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鸡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述古今诗人,作意摹写。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惟穷而后工,故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一语点正,引出圣俞。

予友梅圣俞,点出人。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辟书,聘书也。为人佐,如作幕宾之类。○点出遭遇,正写其穷。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点出文章,为诗作陪引。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方正点出诗。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荣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此段正写圣俞之诗,穷而后工。如叙事,如发论,开合照应,尽态极妍,亦复感慨无限。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结出作序意。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端入声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记所集篇数。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言于圣俞诗中,已论之详,故于序中,不复言其所以工也。○惘然不尽。

“穷而后工”四字,是欧公独创之言,实为千古不易之论。通篇写来,低昂顿折,一往情深。“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一段,尤突兀争奇。

送杨序欧阳修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先自记往事,提出学琴,送杨子意在此。夫琴之为技小矣,顿折。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该商、角、徵。操弦骤作,忽然变之,声以情迁。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伯奇,尹吉甫子。吉甫听后妻之言,疑而逐之。伯奇事后母孝,自伤无罪,投河死。屈原,楚怀王臣,被放,作《离骚》。○借景形容,连作三四叠,乃韩、欧得意之笔。喜怒哀乐,动人必深。二句为下转笔。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必如此写,方不是琵琶与筝。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写琴至此极尽。

予友杨君,入杨子。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三句,总摄幽忧意,情至而语深。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读至此,则知通篇之说琴,意不在琴也。止借琴以释其幽忧耳。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一结泠然。

送友序,竟作一篇琴说,若与送友绝不相关者。及读至末段,始知前幅极力写琴处,正欲为杨子解其郁郁耳。文能移情,此为得之。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庄宗姓朱耶,名存勖。先世事唐,赐姓李,父克用,以平黄巢功,封晋王。至存勖,灭梁自立,号后唐。○先作总挈。盛衰得失四字,是一篇关键。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朱温从黄巢为盗,既而降唐,拜为宣武军节度使,赐名全忠。未几,进封梁王。竟移唐祚。燕王,吾所立;燕王姓刘,名守光,晋王尝推为尚父。守光曰:“我作河北天子,谁能禁我!”遂称帝。契乞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契丹,耶律阿保机。帅众入寇,晋王与之连和,约为兄弟。既归而背盟,更附于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公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羊曰少牢。请其矢,盛平声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凯,军胜之乐。○以上叙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守光父仁恭。周德威伐燕,守光曰:“俟晋王至听命。”晋王至而擒之。函梁君臣之首,晋兵入梁,梁王友贞谓皇甫麟曰:“李氏,吾世仇,理难降之,卿可断吾首。”麟遂泣弑梁主,因自杀。函,以木匣盛其首也。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一段扬。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一段抑。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复作虚神,宕出正意,应缴人事。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引《书》作断,应篇首“理”字。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又一段扬,仍用“方其”字,妙。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人,乐工也。庄宗善音律,或时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后为伶人郭从谦所弑。○又一段抑,仍用“及其”字,妙。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结出正意,慨想独远。

起手一提,已括全篇之意。次一段叙事,中后只是两扬两抑。低昂反复,感慨淋漓,直可与史迁相为颉颃。

五代史宦者传论欧阳修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自来妇与寺只是并提,此特与极力分出。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先总挈二句,是宦者为害之根。下文俱从此转出。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宦者之害,一转。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为可恃也。宦者之害,二转。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宦者之害,三转。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至。虽有圣智,不能与谋。宦者之害,四转。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快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董卓因而亡汉,朱温因而篡唐,千古同辙。○宦者之害,五转。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应前“自古”二字,总兜一句。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放宽一步,正是打紧一步,履霜之戒,可不慎欤?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扌卒卒而去之可也。持头发曰扌卒。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昭宗与崔胤谋诛宦官,宦官惧。刘季述等乃以银挝画地,数上罪数十,幽上于少阳院,而立太子裕。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结段申前“深于女祸”一句,最深切著明,可为痛戒。

宦官之祸,至汉唐而极。篇中详悉写尽。凡作无数层次,转折不穷,只是“深于女祸”一句意。名论卓然,可为千古龟鉴。

相州昼锦堂记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富贵归故乡,犹当昼而锦,何荣如之。《史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昼锦之说本此。○四句,乃一篇大意。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苏秦,字季子,说秦,大困而归,嫂不为炊。买臣见弃于其妻。朱买臣,家贫,采薪自给。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待吾富贵,当报汝。”妻怒曰:“从君终饿死。”买臣不能留,即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历数世态炎凉,何等痛切。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数句收拾前文,振起下意。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韩琦,字稚圭,封魏国公。○一句撇过上文。公,相去声人也,相州,今河南彰德府安阳县。○伏句。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士。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应起二句。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翻季子、买臣一段。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高牙,车轮之牙。大纛,车上羽葆幢。桓圭,三公所执。衮裳,三公所服。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此又道公平生之志,以见异于季子、买臣处。

公在至和中,至和,仁宗年号。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以武康节度来知相州,是富贵而归故乡也。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点题。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就诗中之言,见其轻富贵,而不以昼锦为荣,为韩公解释最透。故能出入将相,公先经略西夏,后同平章事。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夷,平时。险,处难。一节,谓一致也。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公在谏垣,前后凡七十余疏。及为相,劝上早定皇嗣,以安天下,故曰“临大事”云云。○此段所称皆系实事,初无溢美。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应前“勒金石、播声诗”二句。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一篇结穴只二语。笔力千钧。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结出作记意。

魏公、永叔,岂皆以昼锦为荣者?起手便一笔撇开,以后俱从第一层立议,此古人高占地步处。按魏公为相,永叔在翰林,人曰:天下文章,莫大于是,即《昼锦堂记》。以永叔之藻采,著魏公之光烈,正所谓天下莫大之文章。

同类推荐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
热门推荐
  • 爱情回忆:温柔校草拽丫头

    爱情回忆:温柔校草拽丫头

    分手一年,尘封记忆。再次现身,他出乎意料的住进了同一间宿舍,就连一直当成亲弟弟看的小跟班也凑起了热闹,他们到底是要闹哪样?校草对付花痴,手段层出不穷。情敌争风吃醋,故事笑料百出,回忆甜蜜到底谁能俘获得她的心?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繁华彼年,此爱成殇

    繁华彼年,此爱成殇

    她是额间生有六瓣桃花的温婉女子,生来是公主的身份,却是复仇者的命运。因为遇见他,从娇宠的公主变为亡国者,一路的颠沛流离,葬身浮华。面对六哥的死去,爱人的背叛,她决然离去:“我是流离的命,注定一世飘摇,不得停歇。”
  • 屠狗

    屠狗

    传说上古有屠龙氏,嗜食煎饼卷大葱,以黄龙皮为饼,青龙筋为葱。刘屠狗咂咂嘴,很是羡慕这副好牙口。面对这个利益至上、弱肉强食的世界,不管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庙堂枭雄,还是仙气盎然不食人间烟火的江湖剑仙,二爷只想好好地讲一讲道理。他常说:“出来混,最重要的就是与人为善,该杀就杀!”于是,布衣麻鞋,艳压锦绣,遍问同代,无人应声。问天下头颅几许,看二爷手段如何!==============================(qq群:209756992,204590964,都还很空旷,欢迎诸位道友入我三千黑鸦!)
  •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

    该书描写了一个京剧女艺人的故事,尽管她历经千辛万苦,想摆脱命运……但仍难跳出被歧视的演艺圈。张恨水写道:“载出之后,颇也蒙受社会人士予以不坏的批评……不敢说会令读者读之一定有益,至少也让人家读之无害。”
  • 初情似情

    初情似情

    我们都在怀念年轻时的爱恋尊贵骄傲、最为得意时的少女一无所有、最不得意时的少男大人却在说那并不是爱情连我们自己似乎都无法改变可是万水千山蓦然发现铭心刻骨留下的依然是当年也许是一厢情愿纵然隔着世界上最宽阔的海洋一定还能遇见于是等待成了潜意识里的习惯有些东西,当时不知道,等很久很久以后才蓦然明了,曾经是最美丽的。只是再想重温,早已不复重来。用此文祭奠你我都曾有过的青葱岁月。——李李翔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惹火王妃

    惹火王妃

    得之,我幸!不得,就是抢也要把她抢回来!这是几位人间极品见到纪二小姐后的一致想法。轩辕睿----修长精壮的身躯,藏在滚着金边的紫袍下。长长的发,用紫金琯束起部分头发,其余的披散在肩头。白皙的肌肤上,薄唇樱红,狭长的凤眼,散布着极尽妖娆的妩媚。他扶住我的肩,“紫金镯不许摘,等我回京,禀报皇上后,就回来娶你做我的王妃。”“不要。”楼清浅-----墨色的长发在月光下闪出一种奇异的魅惑的光泽,似柔顺却不羁地披在修长挺拔的身姿上,而五官仿佛是蕴集了天地间所有的温柔俊雅,月光流泻,更是衬的他柔情欲醉的眸子乌黑醉人。“这块玲珑玉就当做是信物,待我回去告知双亲后,再来接你回去坐楼家的少夫人。”“不要。”凤无邪----一张极为阴柔,异常白皙的脸显露在我眼前。一双桃花眼看似慵懒,却又幽深不见底,像是一口深潭,藏了无数秘密。“这是血灵石,我凤家的传家之宝,现在送给你,希望你能做我的阁主夫人。”“还是不要。”我----杭州城纪家二小姐,纪得之。天生优雅淡然的仿佛超然物外。“宝珠,我想养个男人。”表情严肃,义正言辞。“得之,选我吧!”几个男人不约而同的推荐自己。为了躲避这些妖孽的逼婚,我只能选择女扮男装。但总有戳穿的时候,不是吗。。。。。。。最终谁得之呢?请看年度大戏《惹火王妃》(原名《得之我幸》)!喜欢的大大快快收藏推荐吧!来来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男生女生配在故事发展中,会陆续登场!(已经登场好几个了!)有大大说我拉票不积极,其实:我是财迷,所以请多多给我钻石!我是花痴,所以请多多给我鲜花!
  • 烈血战神

    烈血战神

    他初出茅庐,却被浮屠教追杀,成为全天下赏格最高的通缉犯。他本心善良,却遭小人诬陷,阴差阳错地当上了四大淫贼之首。在世人眼中,他杀人如麻,他掳掠无数。最胆大的女孩子听见他的名号,也会吓得瑟瑟发抖。在最初踏入西原堡垒的那天,江遥绝对没有想到,自己将来会以这样的方式,名动天下。官方群号:583347127
  • 惹上豪门冷少

    惹上豪门冷少

    夜幕将临,城市的喧嚣不但没有沉寂,反而让车水马龙的街道显得愈加拥挤,霓红灯下的夜色绚烂,昭示着一天的精彩才刚刚开始。J市寸土寸金的地段,装饰华丽的高大建筑在闪烁的灯光下映得五颜六色。闪着金光的“夜色”两字嵌在楼身,就如一个王者般冷冷地俯瞰着周边的低层建筑。是的,夜色是J市最大的娱乐场所,一个可以令有钱人挥金如土的地方,也很好的诠释了所谓的纸醉金迷。“你们几个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