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面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时间,每一个人的时间都大有潜力可挖,时间的容量还有待进一步地充实,所以千万别说挤不出时间了。
时间要挤才会充裕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由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79岁时,宣称自己是135岁的人了。这说明只要善于挤时间,便能充实时间的容量。因此,爱迪生的工作、学习时间的长度,就相应地比别人长些。
时间有很特别之处,它“有时过得慢一些,有时过得快一些,有时它停了下来,呆住不动了。有的时候,特别敏锐地感到时间的步伐,这时,时间飞驰而去,快得只来得及让人惊呼了一声,连回顾一下都来不及”。“而有时,时间却踯躅不前,慢得像粘住了一样,简直叫人难受。它突然拉长了,几分钟的时间拉成一条望不到头的线”。古今中外的成功者,正是和时间的这种特性,不断充实时间的容量,就像盖楼房一样,本来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地基,盖起楼房却可以占据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平方米的空间。
充实时间容量的好办法就是挤。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谢觉哉老人也曾精辟地说:“挤……工作要挤才紧张,时间要挤才充裕。”谢老还说:“挤是正常的,不挤才是不正常的,应该欢迎挤,要知道,挤是使人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人一生多少有点作为,对人民有点贡献,大凡都是靠挤出来的。一个人如果常年不觉得挤,反而觉到有的是时间,松松垮垮,他将一事无成,虚度年华,浪费了生命”。谢老自己也是这样做的。1963年谢老突然得病,半身瘫痪,右手不能动弹,他就试着用左手写字。由于他顽强坚持,左手竟然也能写字了,谢老对人说:“左手能写字是被右手挤出来的,可见,挤对人没有坏处”。
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了一切。历史上一切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善于挤时间的能手。巴尔扎克在20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90多部作品,塑造了两千多个不同类的人物形象,他的许多作品成了世界名着。他的创作时间表是:“从半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说,在圈椅里坐12个小时,努力修改和创作。然后从中午到四点校对校样;五点钟用餐,五点半才上床,而到半夜又起床工作”。有时手指写得麻木了,两眼开始流泪,太阳穴在激烈跳动,他喝一杯咖啡,又继续写。有时,他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他曾经一夜写完《鲁日里的秘密》,三个通宵写好《老小姐》,三天写出《幻灭》的50页开头。有一次,他写作了十几个小时,实在支持不住了,就跑到朋友家,一头栽倒在沙发上,请朋友一小时后叫醒他。后来,因误了时间,气得他大发脾气。巴尔扎克说,写作是“一种累人的战斗”。一些传记家介绍说:“每三天他的墨水瓶必得重新装满一次,并且得用掉十个笔头”。鲁迅先生更是挤时间的能手,这是他有生最后一年的时间表:一月到十月,卧床八个月,写出杂文和其他文章54篇,译《死魂灵》第二部残稿三章,并作附记两则,复友人信件二百七十多封,还给许多青年看稿,寄书画期刊。病逝前三天,又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写序言;生命垂危之际,还写日记。正因为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挤出来写稿,他一生写的文章,可以从地上一直堆到天花板。鲁迅逝世前六年一直住在上海,住所离虹口公园只有几分钟路程,他竟然没有去公园玩过。瓦特发明蒸汽机时,是连住处都没有的穷学徒,他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最初要靠“克扣”自己的睡眠时间进行。数学家陈景润,更是靠挤时间进行数学研究和计算,以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至于牛顿、居里、爱因斯坦、爱迪生等都是一些连坐车、散步、等人、理发时间都用于思考问题的挤时间的专家。
提起“挤”时间学习,有的人总是摇头叹气地说,一天工作八小时,有时还有其他活动,每天排得满满的,怎么挤?那么请听美国“支配时间专家”、经理们的科学导师彼得·德鲁克的一段话:“我强迫我自己去请求我的秘书每过九个月做一次时间统计,统计一下三个星期来我的时间利用情况。……然而,虽然我这样已坚持了五六年,每次总要嚷嚷:‘不可能!我知道我浪费了很多时间,不过不可能有那么多……’我倒想看看,谁做了这样的统计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德鲁克的经验说明,时间大有潜力可挖,时间的容量还有待进一步充实,我们怎么能说挤不出时间了呢?
把握住零碎的时间
每到杨柳新绿、紫燕飞舞的春天,人们不禁想起“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美妙诗句。在非洲的加纳,人们又可以到处看到蚂蚁衔土而成的高达数丈、造型极美的世界的宫殿——蚁山。从春燕衔泥到蚂蚁衔土堆山给人们以什么启示呢?那就是小者大之源,少者多之端。人才成功的时间运筹也是这个道理。荣获1930年诺贝尔物理奖的印度学者雪曼说:“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或不空抛剩余的一点点时间,即使只有五六分钟,如果用得好,也一样可以有很大的成就。游手好闲惯了,即使有着聪明才智,也不会有所作为”。但是有的人不太珍惜时间,认为点滴的时间就那么一点点,而且“零零碎碎”的,能学到什么东西?一点一滴可谓微也,但滴水可以汇成大河、大江、大海。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有这样的诗句:“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
汇涓涓细流以成大海,积点滴时间以成大业。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点滴”的时间看起来很不显眼,但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积累起来却大有用场。史书上记载了陶宗仪积叶成书的故事。陶宗仪是元末明初人,在江苏松江做乡村教师时,亲自耕田种地,休息时,常把自己的治学心得、诗作、所见所闻,随手写在摘下来的叶子上,放进一个瓮里。满了就埋在树下,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装满了十多瓮。后来,他将这些瓮挖出来,将叶子上的文字摘录、整理,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共有三十卷的《辍耕录》。唐代着名诗人李贺只活了27岁,但却做诗千首。他写诗如泻珠吐玉,呼之即出,如此成就,是与他“每旦日出,偶有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日率如此”分不开的。宋代诗人梅圣俞不论吃饭、睡觉、外出,每有所得就很快写下来放到随身的一个袋子里,所以“梅圣俞的诗袋”被当作佳话在文坛流传。还有北宋着名女诗人李清照和她丈夫在饭后,常常在一起喝茶。夫妇约定:喝茶时,她或他随便讲一件史事,谁先背出这个典故出自某书某页,谁就可以品茶一杯,答不出的,只能闻闻茶香。计算一下,一天三顿饭,每顿饭只问书中一件事,一天就可温习三件事,一个月就可以温习90件事,一年、十年,光饭后茶余的点滴时间,所温习掌握的知识就非常可观了。
知识做梦做不来,伸手要不来,只有靠刻苦学习,日积月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在一个同学的笔记本上写道:“百文之台,其始则一石,由是而二石焉,由是而三石焉,四石以至千万石焉,学习亦然。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学。”有的人觉得,读书、写作、科研,就得有大块时间,零散时间在他们看来是微不足道的,谁要这样想和这样企求,谁就永远做不成大事。历史学家吴晗曾经这么说过:“那些年总想找个比较长的完整时间写东西……光写文章,这个不现实的主张想法,害苦了自己,老是在等,总等不来,可以利用的时间也就轻易地滑溜过去了。如今,不这样想了,一有时间就写,化零为整,许多零碎时间妥善地利用起来,不就是一个大整数?这笔账过去不会算,自己想想,真是蠢得可以!”平时,我们常想一篇很有价值的论文、一部想象丰富的科幻小说、一篇说服力强的政论文的作者从哪里搜集这么多的资料呢?其实这决非朝夕之功,而是日积月累,辛勤劳动的结晶。没有平日的艰苦努力,企图在一个早晨突然成为世界上智力超凡的人物,那只能是空想。
时间像水珠,一颗颗水珠分散开来,可以晒化,变成烟雾飘走;集中起来,可以变成溪流,变成江河。集中的方法之一是用零碎的时间学习整块的东西,做到点滴积累,系统提高。获取高深的知识,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平时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实现。我们应该以陶宗仪、李贺等为榜样,在学习中注意点滴积累,系统提高,不断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
工作忙不是借口
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吕蒙,小时候没有机会上学,十五六岁就投身军队,常常是靠用嘴说处理军务。孙权有一次对他和蒋钦说:“你们现在掌管军事,应当多读点书。”吕蒙说:“军中事务太多了,恐怕没有时间再读书了”。孙权说:“你们难道比我还忙吗?我少年时候读过《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有《易》没有读。管事以来,又读了三史、诸家兵书,自己感到很有用”。孙权还用汉光武帝“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曹操“老而好学”的例子教育他们,要他们“宜急读孙子、左传、国语及三史”。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始就学,笃志不倦”,进步很快,原先轻视他的大都督鲁肃有一次经过吕蒙兵营,吕蒙为鲁肃筹划了五条对付蜀国军队的策略,鲁肃慨叹地说:“非复吴下阿蒙”。后来,吕蒙智取荆州,活捉关羽,鲁肃死后,他接任大都督,总领江东各路兵马。孙权说他“学问开益,筹略奇至,仅次于公瑾(周瑜)”。
中国古代学者刘向说:“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现在有些人,一提起读书,也和吕蒙起初一样,总是说“工作忙,没有时间”。确实,现代人因为工作忙,时间确实不够用,但是,是不是忙到挤不出时间读书写作呢?不是。列宁从1917年3月到10月,他写的着作组成了四个单卷,共1700多页。在苏维埃政权成立的第一年,列宁工作不能说不忙,但除了从事繁重的工作外,列宁同时读了大量书籍,还写了1400页左右的书笺——这几乎等于《列宁全集》中的三个单卷。《汉书·刑法志》载:秦始皇“躬操文墨,书断狱,夜理书”。秦始皇身为开国皇帝,一天忙到何种程度,可想而知,但是他还是要“夜理书”。曹操、司马光、苏轼、欧阳修等都是掌过大权的忙人,他们坚持读书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爱迪生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人,他在百忙中要求自己每天要读三本书,而且很善于在短时间内精通一个方面的内容,把前人和当代人达到的水平掌握到手。每当一个试验要进行时,不管理论方面有多大困难,他先把凡是可以借到的有关着作集中起来,一本一本地啃,然后做实验。有一次,在研究打字机一个部件时,爱迪生让所有的制造商约好在某一天把需要的打字机的样子都送来,并各派代表前来予以说明。这时,他把图书馆有关这个机件的书都借来,在客人们到来的前一天晚上,集中精力阅读一遍。第二天爱迪生就对客人们头头是道地讲起来,这里应该怎么改,那里又应该如何设计。事过之后,爱迪生的助手,把爱迪生那个晚上读过的书借来通读一遍,结果竟用了11天的业余时间。
自学,被人们称之为“月光底下的工作”,因为这大多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对于一个在职工作的人来说,既要工作,又要安排家务。如果等到什么时候闲了再去学习,那恐怕一辈子什么东西也学不到,只有抓住饭前一刻钟,睡前半小时,学几个外文单词,看上十几页书,研究一点问题,那么,积以时日,肯定会取得显着的成绩。在我国古代,西汉的路温舒边放羊边读书,终于成为当时一位精通法律的学者;东晋的葛洪白天打柴,晚上抄书,后来成为我国有名的化学家和医生;再如朱买臣担柴赶路读书,王冕放牛听书,沈麟士织帘诵书,等等,都堪称楷模。
对那些以忙为藉口而不愿读书的人,最好刺激他一下。史载,清朝有个叫张曜的官吏,因幼年失学,文化不高,后来担任了河南布政使(主管一省财政和人事的官员)。御史刘楠弹劾其目不识丁;不得已,张曜由文改武。张曜受了刘楠的刺激,于是,他要求读过书的夫人教他,夫人说,非拜老师不可,他真的穿了朝服,在孔子牌位前三跪九叩首拜夫人为师,之后,夫人一摆老师架子,他就得躬身肃立听训。为了自勉,还特意把“目不识丁”四个字,刻在佩戴的玉上以自警。终于学会了写诗作文。秦腔中的“镇台读书”演的就是这个故事。
作为有志之士,确实应当从古人张曜“折节读书”的故事中得到一点教育。
把生活织成细密的网眼
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在其短短的一生中,发表了学术着作70多部,还写下了12 500张打字稿的论文和专着,内容涉及昆虫学、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进化论、哲学等。据说他小时候摔断了胳膊,成人时患过肺结核,溜冰时,摔伤了后脑壳,还人为地挨过几次整。在紧张的科学研究中,他每天都能保证10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并经常参加娱乐活动、体育锻炼,从事社会工作。
他的时间是从哪里来的?
原来,他从1916年元旦开始(当时26岁),就对自己实行了一种“时间统计法”。“把生活织成细密的网眼”,每分钟,每小时,自己做了些什么,时间是否用得恰当,他都有详细的记载。而且像吝啬的小商贩核算金钱一样核算自己的时间,一天一小结,每月一大结,年终一总结。直到1972年逝世为止,56年如一日,从来没有间断过。在柳比歇夫看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生命,可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是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累积起来的。”
“把生活织成细密的网眼”,可真是挤时间的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算一笔细账:目前我们实行的是8小时工作制,尚余16小时,其中扣掉睡觉8小时,吃饭一小时半,还有6个半小时是可以挤出来的,一天两个半小时,一个月就是75小时。以每小时读5000字计算,一个月就可以读3750字,一年就可以读450万字。如果把开会、等人、出门、等车,每天早起晚睡若干分钟,以及星期天、节假日都算进去,一年再多读一二百万字,也是不成问题的。人的一生,按活70岁计算,除去学龄前的七年,有22995天,倘若你一天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两小时,就是45990个小时,合5748个学习日,这要学多少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