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3300000008

第8章 佛家精品哲理故事:(4)

有一天,大梅对门徒说:“来莫可抑,往莫可追。”说完就圆寂了。

开悟

大梅法常的偈诗,是隐者语,他的行为,也是隐者行。在我们看来,一个人出家当了和尚,已经出世了,已经是隐者了,谁知大梅法常还觉得不够,要做个隐中隐,把齐安国师这样的高僧都看着“世人”。但他自己悟了,不肯慈悲度世,不过罗汉境界而已。他的“来莫可抑,往莫可追”与佛祖的“不悲过去,非贪未来”有点相似,但忧郁多了。

不要毁人“庄稼”

有一次,僧人大安来到百丈山,向怀海禅师参学。行礼后,大安问道:“我在修行学佛,请问什么是佛呀?”

怀海很不客气地说:“你这样一心想成佛,就像骑着牛找牛。”

大安明白怀海的意思,是说他想成佛,却恰好忽略了自己的佛性。他又问:“认识佛性以后,该怎样修行呢?”

怀海答道:“认识牛后,要驯服牛的野性,像人找到牛后,骑着牛回家一样。”

大安若有所悟,又问:“修行过程中,我怎么呵护锤炼我的真心呢?”

怀海答道:“要像放牛人那样,拿着杖子好好看护你的牛,不要让它毁坏别人的庄稼。”

大费阮然大悟。从此,他一心修禅,静如止水,终成一代高僧。

开悟

百丈怀海禅师告诉了大安一个准则:不要毁坏别人的庄稼。无论你有多么高远的志向,无论你有多么伟大的目标,以损害他人来达成心愿,也是不行的,只要坚持这一准则,不管最后是否达成心愿,至少无愧于心。

无念是什么

神会大师是六祖慧能门下最有辩才的弟子。有一次,长夜王问他:“你常说‘无念’,并且要人习‘无念’。不知道是否有一种‘无念’的实体存在?”

神会说:“我不会说无念是实体,也不会说无念不是实体。”

“为什么?”

神会回答:“如果我说它是实有,可是在一般人所谓实有的意义上看,它是非有,如果我说它是非有,可是在一般人所谓非有的意义上看,它又不是非有。所以,无念既不是实有也不是非有。”

“那你怎样称呼它呢?”

“我不称它为任何东西。”

长夜王追根究底地问:“这样的话,它究竟是什么呢?”

神会回答:“没有名称。无念是不可以用语言表述的。我们之所以谈论它,是因为有人提出关于它的许多问题,如果没有人提出这些问题,就无须表述。它好像一块明镜。如果没有东西在它前面出现,里面就看不到任何东西。当你说里面能看到某些东西时,是因为它的对面有东西。”

“当镜子没有东西可照时,镜子的明亮是不是失去了意义?”

“明亮永远属于镜子的本性,跟镜前有无东西无关。”

长夜王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又问:“你说它没有形象,不可用语言来论说,实有和非有的观念不适于它,那么,你为什么谈到明亮呢?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明亮呢?”

神会回答说:“我们谈到明亮,因为镜子是光亮的,而其自性是明亮。因为现于万物的心是清净的,所以其中有般若之光,这般若之光照遍世界。”

王问:“就算是这样,什么时候能得到它呢?”

神会回答说:“只见无。”

长夜王便说:“即使无,也是见某种东西。”

神会说:“虽然是见,但不应称它为东西。”

长夜手又问:“如果不称它为东西,如何能有‘见’呢?”

神会回答说:“见无,这才是真见和恒见。”

开悟

“无念”大致一种无意识的状态,这是一个抽象概念。人们通常都用实相认识事物,对于抽象的东西就很难了解,抽象概念,想一次性弄懂是很难的,通过学习,慢慢感知,或可明了。

悟与不悟

有人问瑞州道虔禅师:“开悟的人和没开悟的人都来请教大师,请问您如何教化?”

道虔说:“巨大的山岳还缺少一丁点儿泥土吗?每个人都有大智能啊!”

那人又问:“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有人五湖四海去寻觅呢?”

“因为这些人被俗念、妄想迷失了本性,想要禅师指点迷津。”

“还有没有心不发狂的清醒人呢?”

“有!”

“什么人不会进入妄境呢?”

“通过智能知晓种种现象,始终不为外相所动的人,永远不会陷入妄境!”

开悟

人的潜能无限,但如果智慧在俗念、妄想中迷失,就像煤炭深藏于地底一样,无法发出光来。什么人不为外相所动呢?对自己有清醒认识的人,无论境遇如何,都不会迷乱,得意时不骄狂,失意时不消沉,对人生顺逆都能坦然受之,所以他们不会陷入妄境。

无佛可求

临济义玄禅师非常推崇自然朴实的禅风。有一天,风和日丽,他和弟子去外面观赏风景。义玄看到弟子手里拿着一卷佛经,就说:“求佛求法,看经看教,皆是造业。”

弟子一听,便把佛经装在袋子里,问道:“不看佛经,怎样求佛法?”

义玄边走边答:“无佛可求,无法可得。”

弟子又问:“我跟师父学禅,该怎样用功呢?”

义玄说:“佛法只是一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罢了,拉屎撒尿,穿衣吃饭,困了就睡觉!没有什么用功处。”

开悟

佛境是体验,佛法是实践,生活中的一切事,都是学佛法。意即平常心是道,正是吃饭、睡觉这些平凡处,见出真理的光华。

宝剑不可触

有僧人问四川布水禅师:“宝剑未磨以前,有什么用处呢?”

布水禅师答道:“没有什么用!”

僧人又问:“宝剑未磨不能用,磨完以后怎么样?”

布水禅师答道:“不可触摸。”

僧人略有所悟。

开悟

“宝剑”不是指杀人之剑,是指能断一切妄念、能破一切邪念之剑。宝剑未磨,指未经修行,自然拿妄念、邪念没有什么办法。修炼后,达到不怒而威的境界,也是不会轻易受人冒犯的。

痛并快乐着

昙照禅师给僧众说法时,经常说:“快乐呀!快乐呀!人生好快乐呀!”“快乐”二字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

可是有一次他生病了,躺在床上,不时叫道:“痛苦呀!痛苦呀!好痛苦呀!”

方丈听说了,就来责备他:“喂!一个出家人有病,老是喊苦呀苦呀,不好看呀!”

昙照禅师说:“健康就快乐,生病就痛苦,这是自然的事,为什么不能叫苦呢?”

方丈说:“记得有一次,你掉进水里,快要淹死时,仍面不改色,那种无畏的样子,才是禅僧本色。你那时的豪情何在?你平时都说快乐呀!快乐呀!为什么生病的时候,要叫苦叫痛呢?”

昙照禅师招招手,对方丈说:“你来,你来,到我床前来!”

方丈走到他床前,昙照禅师轻轻问:“大和尚,你刚才说我以前讲快乐呀!快乐呀!现在说痛苦呀!痛苦呀!请你告诉我,究竟讲快乐对呢?还是讲痛苦对呢?”

方丈一时语塞。

开悟

快乐时说快乐,痛苦时说痛苦,是本色。快乐时不说快乐,痛苦时不说痛苦,是修炼。快乐时说痛苦,痛苦时说快乐,是做作。快乐时不快乐,痛苦时不痛苦,是麻木。究竟怎样才对?不好说。但保持本色,应该没有错。

红色的竹子

有位施主请一位善于画竹的禅师画一幅条幅。禅师答应了,精心画了一幅。施主一看,绘画的技巧真高,可惜竹子都画成了红色。他对禅师说:“大师,谢谢你为我画了这幅画,不过,你为什么把竹子画成红色呢?”

禅师问:“你想画成什么颜色呢?”

施主回答说:“当然是黑色。”

禅师问:“你见过黑色的竹子吗?”

施主哑然。

开悟

没有红色的竹子,也没有黑色的竹子。施主认为应该画成黑色的,是惯性思维在作怪,因为他见惯了黑白两色的墨竹画,以为本当如此、只能如此,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生活中,我们头脑中本当如此、只能如此的东西越多,思维的局限性越大,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也会同比萎缩。

一场虚惊

从前有一个僧人,一生谨持戒律,丝毫不敢放松。

有一天,他下山有事,回来时天色已晚,又无月光,他匆匆忙忙赶路,经过池塘时,突然感觉脚下软绵绵的,好像踩着了什么东西,并且还听到“吱哇”一声,便再无声息。

僧人心想:坏了!别是踩死了一只蛤蟆吧?说不定蛤蟆肚里还有好多崽。天呐!我这回可是杀生无数了!僧人越想越害怕,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久无法入睡。

后来,他迷迷糊糊睡着了,恍惚之中,看到数百只蛤蟆前来索命,他吓得满头大汗,大叫一声,醒了过来,原来是做了一场噩梦。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他急忙来到事发地点,仔细一看,哪里有什么死蛤蟆!只不过是一只被踩烂的老茄子,躺在池塘边。他这才长出一口气,终于放下心来。

开悟

清远禅师说:大凡修行,须要离却情念,这个门径,是最省力的。僧人既明真相,疑虑顿消,才知道修行的方法:不住心于外在事物,一切随缘任运,自然就能心明性见。

说究竟法

宋末高僧无学祖元(1226—1286)禅师,曾在台州真如禅寺任方丈,法席十分鼎盛。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祖元禅师应邀赴日本,在日本建长寺及兴圣寺弘法。他以其圆融的智慧、精妙的禅理,折服了日本朝野,被尊为“佛光圆满常照国师”。

为了启发弟子们领悟禅机,他曾经在法堂上提出过这样一则公案:

古时候,有两位心心相印的禅友,其中一位是个盲人。有一天,盲者来拜访禅友,二人谈得甚是投机。不知不觉,已是日落西山,夜色降临。盲者告辞时,禅友递给他一只灯笼。盲者摆手大笑:“你忘了俗语说,瞎子点灯——白费蜡,我不需要什么灯笼,天色无论明暗,对我说来都是一样。”

禅友说:“我知道你不需要灯笼。这盏灯笼,虽不能为你照明,却能将你照亮。别人看见了,就不会撞上你了。”

盲者说:“那么,我就提一盏慧灯,为有缘的众生照亮我的本来面目吧!”

盲者一手持杖,一手提灯笼,就这样上路了。不料,没走多远,他就被人结结实实撞了个大跟斗。

盲者不悦地说:“我是瞎子,难道你也看不见吗?”

撞倒他的那个冒失青年,一听他是一位残疾人,急忙将他搀扶,连声道歉。盲者扬起手中的灯笼说:“小伙子,你就算看不见我,也该看见我的灯笼呀!”

年轻人说:“可是,你的灯笼早就熄灭了呀!”

盲者说:“是你的心灯未亮,岂关我的灯笼熄灭否?”

开悟

盲者和年轻人,都犯了一个毛病:怨人不怨己,责人不责己。在黑暗的环境里,盲人的视觉条件并不比年轻人差,因为灯笼熄灭,年轻人未察觉对面的盲者,盲者也未察觉对面的年轻人,结果相撞。但年轻人怪灯笼,盲者怪年轻人,都不怪自己。倒是盲者的禅友,是个智者,从他给盲友准备灯笼看,应该是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士。

骷髅头也可盛粥

文道禅师是个云游僧,他十分敬仰慧薰禅师的道风。所以,他跋山涉水,不远千里来到慧薰禅师居住的洞窟。

文道站在洞窟前,对慧薰说:“小僧一向仰慕大师,今天专程参拜,请大师慈悲开示!”

由于天色已晚,慧薰就说:“你就在这里住一宿吧!”

第二天,文道一觉醒来时,慧薰早就起来了,并且已经把早饭煮好。慧薰一向只有一只碗,所以用餐时,没有多余的碗给文道使用,于是慧薰随手在洞外拿了一个骷髅头,盛满粥,递给文道。

文道十分惊讶,内心踌躇着,不知是否该接过来。慧薰说:“你没有道心,不是真正为禅而来,你以干净污秽和憎恨爱慕的虚妄情感处事接物,怎么能获得禅理呢?”

开悟

我们常人用善恶观、是非观、得失观、净秽观看事物,但禅者的修为是不思量善,不思量恶,是非、得失、净秽都不思量,总之,要离弃分别心,以平等心看待事物。文道还有净秽观、爱憎观,只是常人而已,所以慧薰禅师说他没有道心。

同类推荐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富福有余

    富福有余

    穿越成贫困小农,爹爹还是一个赚钱白痴,武功高有用吗?没有用吗?有用吗?好,以上当白问,且骗学点武功来改变命运!等等,这个不可一世的冰块男是谁?还要来咱家住半年?呸呸!什么?还要跟他去一个勾心斗角的大家族里过上两年?不要啊,啊,啊……去了的话,赚钱大计怎么办?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古龙文集:天涯·明月·刀(下)

    古龙文集:天涯·明月·刀(下)

    本书接续《小李飞刀2:边城浪子》的故事。此时,傅红雪已成为天下知名的大侠。他与雁南飞约定一年后在凤凰集了结恩怨,没想到雁南飞却碰到凶险诡异之事。为了破解名震江湖的公子羽之追杀,为了忠实于好友的托孤,为了战胜自己内心的欲望和软弱,傅红雪又重新踏上了波涛诡秘的江湖厮杀之旅……
  • 天庭

    天庭

    无尽岁月之前,远古天庭威诸天,震万界,旷古绝今。却在一夕之间毁于一旦。无尽岁月之后,林天,一位无名的散修获得了来自远古天庭的传承,他能否重铸天庭,威震诸天万界,再现天庭荣光?
  • 破解五小姨死亡之谜

    破解五小姨死亡之谜

    被誉为“五朵金花”之一的五小姨齐祖昆在“文革”期间不明不白的离奇死亡,她的死成为整个家族讳莫如深的禁区。作为70后出生学医的“我”,对五小姨的死充满了疑惑与好奇,在长达多年的走访与调查后,“我”一层层揭开了五小姨死亡的谜团,结果谜底却令家人们难以置信……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 看懂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看懂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金多多,从一本院校财经科班出身,也考过了几门CPA,拥有了初级会计职称.多多上班的单位是成都市一家小有名气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成都市属于中上水平。本书通过多多的工作实践,传授看懂和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