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3800000018

第18章 丘吉尔(5)

25年间,丘吉尔几经人生坎坷、宦海沉浮,总难以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甚至长期被排除在政府大门之外。看来又是战争给了丘吉尔机会。也许丘吉尔本来就是为战争而诞生的。现在英国人民越来越钦佩他那朝气蓬勃(bó)的精神,刚毅不屈的活力,他的胆识,甚至他的勇气、战争时期,人们需要这样的领袖。

1940年5月10日对丘吉尔来说是个难以忘怀的日子,那是个伦敦少见的好天气,阳光明媚,就像丘吉尔的心情。下午5点50分,丘吉尔在海军部门口跨入汽车,沿着花园的林阴路驰向白金汉宫,6点整,他准时应召来到国王面前。

66岁的丘吉尔,他那急于求成的暴躁脾(pí)气改了不少。站在国王面前,他显得平静、谦逊(谦逊:谦虚恭谨。)。甚至当国王充满希望地要求他出任首相,组织政府时,他一点儿也不显得惊喜和失态。

“你一切都将如愿以偿!去吧!行使你的权力和智慧去!”国王说。

丘吉尔真的是如愿以偿。多少年来,他一直挖空心思要登上权力顶峰,然而每每都在最高峰的悬崖上,被人一把推下,把他的一切努力都化为泡影。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没想到是希特勒帮了大忙,把他推向首相宝座。

到1941年5月,希特勒已越来越明白,虽然他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是征服英伦三岛是不现实的。希特勒在西线失望之余,将目光转向了东方的苏联。

丘吉尔清醒地意识到了,德国人即将大举进攻苏联。在给罗斯福的电报中,丘吉尔和罗斯福约定,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将对苏联全力帮助。丘吉尔以前一直是反共的头号人物,现在他大谈尽力帮助俄国,这着实让人不解。当他的私人秘书问他这是否同流合污时,丘吉尔回答:“我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打倒希特勒,我的一生这样一来就变得简单多了。如果希特勒攻打地狱,我至少也会在下院为魔鬼说几句好话。”

在战时,丘吉尔对内政问题考虑不多。英国人民意识到,英国正在进行正义的反***战争,因此一致拥护政府及其为争取战争胜利采取的各项严厉措施。为了发动群众参加对敌斗争,在战争的头几年,丘吉尔曾大肆宣扬准备在战后进行一系列改革来改善英国人民的社会条件,还成立了一个以工党党员格林伍德为首的建设委员会。可是随着胜利的日益迫近,政府的战后改革方案也逐渐地被束之高阁。

战争结束后,英国内政问题摆在了首要的位置。英国人民希望同苏联继续保持联盟与合作,在民主的基础上改善国内生活。但是丘吉尔没有理解到这一点,他在1945年提出的政治纲领同英国人民的愿望完全背道而驰(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结果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在1945年7月26日大选揭晓后,工党在下院得到393席,而保守党及其追随者一共才得到213席。这对丘吉尔来说,确实是一个沉重的意想不到的打击。当他得意洋洋地享受胜利的英国人民领袖的盛名时,当他的威信似乎达到顶峰时,他的选民们却抛(pāo)弃了他和他的党,把他从颠峰扔到了谷底。丘吉尔得知选举结果后,悲痛万分。他坐在那里呆若木鸡,甚至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随后,丘吉尔正式向国会递交了辞呈,他最后在唐宁街发表一项声明,“向在危难的岁月中我曾为之服务过的不列颠人民表达我深厚的谢意。”他为不能完成对日本的战争而感到遗憾,但他宣称:“然而这方面的一切计划和准备都已做好,而且结果的来临可能比我们目前所预料的要快得多。”

丘吉尔在告别声明中的预言很快就兑现了。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天,丘吉尔再次走在议长身后到圣玛格丽特教堂参加战争胜利的感恩祈祷,不过这一次他已是作为反对党领袖陪同新首相参加了。

在其后的日子里,丘吉尔并没有听从朋友的劝告退出政治舞台,而是坚信自己一定会重返唐宁街10号。他说:“工党政府不会永久存在,上帝保佑,在我们返回之前,国家不要遭受更多的损害。我们应当回去,我们一定回去,这是必然的,就像太阳明天必然会重新升起。”因此,丘吉尔在议会中千方百计地破坏工党政府的威信。他曾预言,工党政府政策的直接后果,就是英国经济不可避免的破产。

在社会活动之余,丘吉尔除画了许多写生画、养了几匹赛马之外,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撰写6卷本、长达数百万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他利用许多官方文件和他与罗斯福、斯大林之间的私人通信及来往申报,经过思考梳理之后口述出来,由秘书整理成文稿。美国和英国的杂志竞相争取得到首先连载丘吉尔此书的权利。这部巨著的稿费超过了丘吉尔此前得到的稿费之和。《星期日泰晤(wù)士报》写道:“20世纪很少有人比丘吉尔拿的稿费更多。”

也许正是因为丘吉尔旺盛的精力和超人的勇气,他终于等到了时来运转的这一天。1951年1月英国大选,保守党以321票的微弱优势获胜,使他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登上首相的宝座。

1953年6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行加冕(miǎn)典礼。在仪式上,女王授予丘吉尔嘉德勋(xūn)章,以表彰他对大英帝国作出的巨大贡献,并授予他贵族地位,称为温斯顿·丘吉尔爵士。6月23日,丘吉尔在宴请意大利总理加斯久利时出现轻微中风,身体左半部出现麻痹(bì)症状。到8月之后他已渐渐恢复。在10月初召开的保守党大会上,他发表演讲,获得很大成功。但因此前生病,人们已经在讨论他的辞职和保守党更换领导人的问题了。

12月10日,瑞典文学院授予丘吉尔195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1954年11月30日是丘吉尔的80诞(dàn)辰,除了家里按惯例为他举行庆祝聚会外,议会两院也在威斯敏斯特大厅为他举行了特别祝寿会。各党议员送给他不少礼物,还有两块直径3英尺的大蛋糕。

丘吉尔正式辞职是1955年4月5日,4日,他在唐宁街10号举行宴会,女王夫妇应邀参加,并向即将退休的首相致以良好祝愿。5日中午,丘吉尔主持了最后一次内阁会议。下午4时半,他前往白金汉宫递交了辞呈。丘吉尔搬出唐宁街10号时,《泰晤士报》作了如下报道:

“在离开前,他举行茶会招待全体公务人员。当他由房子走向等候的车子时,他们站在大楼旁唱‘他是一个快活的好伙伴’,他吸着雪茄,用他有名的V字手势向聚集在唐宁街上祝贺的群众打招呼。温斯顿·丘吉尔先生在祝福的欢呼声和叫喊声中,乘车慢慢地离去。”

丘吉尔回到了恰特弗尔庄园,在他一生的最后10年中,除了到世界各国访问和旅游,大多数时间在此度过。到了晚年的后期,丘吉尔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他的兴趣也变得狭窄了。他已不再画画了,他这个赛马爱好者只能从电视里看别人赛马。夜晚坐在蒙的卡罗赌桌前消磨时间已成为过去。在临终前的一些日子里,他只保持了一种爱好——坐在恰特弗尔庄园里看电影。

1963年4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授予丘吉尔“美国荣誉(yù)公民”的称号。

1964年11月30日,他度过了90岁诞(dàn)辰。女王赠送了礼物,新任工党首相威尔逊(xùn)也前来祝贺。全国和世界各地雪片般地飞来6万多封贺信、贺电。许多人来到海德公园街他的住所看望他;他穿着战时式样的古怪服装向人们致意。1965年1月9日,他卧(wò)床不起,第二天经医生诊断为再度中风。此后,他逐渐陷入昏迷状态,接连14天一动不动,仅有微弱呼吸。在1月24日,即整整70年前他父亲伦道夫·丘吉尔逝世的日子,一代英国名相温斯顿·丘吉尔渐渐停止了呼吸,走到了他一生的终点,享(xiǎnɡ)年91岁。

这天是星期日,天空飘洒着细雨,伦敦市民从电台的临时广播里默默地收听丘吉尔逝世的消息。电台里响起丘吉尔出任战时首相时发表的就职演说的部分录音:“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和辛劳,眼泪和汗水。……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

议会大厦的英国国旗降半旗致哀,教堂都鸣响起吊丧的钟声。

当载着灵柩的火车运行到靠近布伦海姆宫的一个车站时,丘吉尔的生前秘书写道:“我从车窗上看到两个人物,真实地向我显示了丘吉尔在普通人民心中的地位。第一个人身穿皇家空军制服,站在房顶平台上,立正向灵车敬礼。接着,在离火车轨(ɡuǐ)道几百码的田野中,一个普通农民,停下手中的活,摘下了头上的便帽,肃(sù)立在那里。”

同类推荐
  •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一位墨西哥的黎巴嫩移民后裔。人称墨西哥电信巨头的他,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第一份工作是数学老师。截止到2010年,他名下各类企业的总市值达一千多亿美元,将近墨西哥股市总市值的一半,而他的财富总额相当于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8%。他名下的企业几乎涉及墨西哥工商业各个领域,这使他成了所有墨西哥人都难以离开的无冕之王。
  • 科学家论语

    科学家论语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自2007年以来,以“世事评忆”为题,陆续编发了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论语,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这些科学家人都亲历了中国近现代目前许多重大事件,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旧与新、落后与进步、曲折与胜利等有切实的感受和对比。因此,他们在评忆、论语中对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科学家的责任的看法,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思考等,有其独到和深刻之处。为此,我们将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钱伟长、袁隆平等人的评忆内容,以《科学家论语》为名,结集出版。
  • 李煜与《花间词》

    李煜与《花间词》

    在中国文学史上,南唐是一个永远不能被忽视的时代,就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出现了一位足以彪炳千秋的词坛巨匠,他就是享有“千古词帝”蛊誉的李煜。即使时隔千年,当我们翻开书卷诵读他的词作时,脑海中仍然会浮现出那清新俊朗的“词帝”形象。那么,李煜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又是如何将自己的才情融入到词作当中的?
  •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

    潘石屹亲笔力作!首次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首次系统回顾“万通六君子”创业之路!独家揭秘PM2.5背后不为人所知的内幕!本书内容基于潘石屹“价值观”的理念,从他对房地产市场的认知、商业模式的开发、做人做事的原则、对理想和信仰的感悟、成长中影响价值观的因素、对一些人和事的思考等等众多方面来全方位展现潘石屹的价值观。他在书中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畅谈父亲的生存哲学与父子深情,系统回顾了“万通六君子”的创业之路,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潘石屹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事业等众多方面入手,通过真实的讲述展现出自己人生价值观的精华所在,带给大众无穷的榜样力量。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莫家四少

    莫家四少

    她,莫云伊。莫氏跨国集团的总裁,有着非凡的经商手段与才能。但天妒英才,一张化验单,早已将她的命运判给了死神。一朝穿越,她带着记忆重生在一个以武为尊的异世。因家族的责任与使命,“她”变成了“他”!从此,她便是四大家族之一莫家的四少爷,莫轻尘。神秘的‘冰玄珠’使她无法凝聚内力,在这样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里,她俨然成了莫家的废物‘四少’。但那似乎与她没有任何关系,她要的,不过是平静的生活。可事实,真的能如她所愿吗?本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奈何三大家族一次次的挑衅与欺辱,致使莫家逐渐走向衰败与没落。面对这一切,轻尘会如何抉择?崛起?还是沉默?当世人眼中的废物‘四少’,不再废物,而成为天下闻之色变的高手,那又将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当她为了家族而崛起,又会引来怎样的腥风血雨。谁与他比肩,笑看红尘,羁旅天涯。是淡漠出尘,如神仙般的他。还是冷酷无情,却独独对她百般温柔的他?亦或是.片段一“看来,柳家当真无人了。”轻尘一步步不急不缓地走向比武台,风姿卓越。众人惊叹,这还是传说中的废物“四少”吗?何时起,竟也有这般风采?“哈哈哈.莫家只剩下废物了吗?竟然连大名鼎鼎的废物四少爷也来献丑。”柳剑笑得极其猖狂,笑得前俯后仰。众人回神,只叹,这依然是废物四少。“咔咔.”轻尘淡定地笑了笑,身形急速上前,两条胳膊从此离了主人,血淋淋的画面。众人惊讶得下巴如同脱臼般,忘记合上。这真的是,废物四少?传说中甚至连内力都无法凝聚的废物?片段二“你别再跟着我了。”莫轻尘实在受不了她身后的那个冰块,故而大声地说道。“你救了我,我只能以身相许。”他冰冷的语气,酷酷地说道。言语中的意思,却让轻尘有种狂扁他一顿的冲动。听听这语气,还有做杀手的自觉吗?“再说一遍,别跟着我。”轻尘有些不耐烦,她说话,从来也不喜欢重复。“无论如何,我都会追随你左右,生死不弃。”第一眼看到,她就是他的主人,生死相随。片段三“为什么你总是这样罔顾自己的性命?”他怒声斥责,眼中的腥红与心疼,看在眼里,让她心头一暖。“你来了不是吗?”轻尘淡淡一笑,只是这样淡淡的一句,她知道,他懂。她的话,令他的心为之一振。她的意思,他懂。她是这般信任自己,便是死,又何妨?“我来了,所以,伤害过你的人,都该死。”
  •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大全集)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大全集)

    女孩是用糖、香料以及一切美好的东西做成的。与喜欢剪刀、手枪、坦克等冒险性的事件的男孩相比,女孩更喜欢洋娃娃、漂亮头花、好闻的香水等一切美好的东西。
  • 充满智慧的中国科技

    充满智慧的中国科技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古老的东方大国。其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底蕴之雄厚,在这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数不胜数的各种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以及发明创造。本书着重介绍了中国几千年的科学方面的知识,让读者对中国的科学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在阅读中也可再一次体会到前辈们的智慧,另外也可学到许多科学常识。
  • 亡灵物语之异界之旅

    亡灵物语之异界之旅

    因车祸而死的赵天赐,在灵魂即将消散的最后一刻,来到了异世,在亡灵法师的召唤下成为一个拥有灵魂的僵尸。经过自己修炼法术后,重生为人。随着他自己能力逐渐加强,在他的灵魂深处,人性,正在不知不觉中复苏。重生后的天赐能否融入人类社会?命运的齿轮又会将他带往何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弄权者:最后一个汉将

    弄权者:最后一个汉将

    汉武帝刘彻去世后把辅佐昭帝的重任托付给了霍光。霍光成了权倾朝野的首辅大臣兼大将军。朝廷要事他必一一过目,甚至可以做决定。他成了让皇帝又倚重又胆寒的股肱大臣。昭帝宾天,他亲手立了新帝又废了新帝,为什么帝王的立废他可以板上钉钉。霍光用一辈子的时间修行为官的道行,你所谓的计谋、心机在他那里都是雕虫小技,官场的那些猫腻儿都是他玩儿剩下的。让霍光教你升得快、坐得稳的官场之道!
  • 王妃好逍遥

    王妃好逍遥

    貌丑无盐,生性软弱的沐王王妃在成婚当日自杀,只因为被沐王嫌弃唾弃加丢弃!腹黑果敢的她穿越而来,一切都将不一样。听说,某个王爷和那名满天下的茶庄老板XX公子之间关系“非比寻常”。听说,那个王爷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娶了一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女子做王妃。听说,那是一个窝囊到极点的王妃,毫无存在感的王妃。听说,那个王妃只能留在家里做黄脸婆,而他的丈夫成天出去与那XX公子厮混,关系暧昧。“王爷,他们说我是黄脸婆。”“他们嫉妒你。”“王爷,他们说你有龙阳之好,断袖之癖。”“他们嫉妒我。”“王爷,他们还说你和宝夜茶庄的老板有一腿。”“这个是事实,你现在就光着身子躺在我的怀里,多少腿都有了。”谁说王妃是待在王府里的?他家的王妃扮男子,开茶庄,活得逍遥着呢!【片段一】某女伸出手管某男要银子,“昨天侍寝的银子,赶紧拿来。”某男:“夜儿,我们拜了堂的,为何本王还要付夜儿银子呢?”某女:“当然,我可是个商人,奸商一个!从来不能做亏本的事情,上一次的账赶紧结了,至于以后,先付钱再办事,概不赊账!”只见某男从怀里掏出了一叠银票,“都给你,我们多来几次可好?”“……”【片段二】几个成人被一个小毛孩给打趴在地上。只见某个孩子蹲下身来,很认真地问道:“你们很痛吗?”“很痛很痛,不要再打了。”“我这里有伤药,你们要吗?”“不用不用,多谢小世子,真的不用。”他们才不相信小世子在把他们揍成这个样子之后还会给他们伤药呢!“为什么不要?是因为还不够痛吗?”“不是不是!”痛死了都!“那为什么不要我的药呢,很管用的!一定是你们还不够痛!”“要,要,我们要!我们很痛,我们要!”几人连滚带爬地过来抢小孩手中的药。“嗯,十两银子,付钱!”小孩伸出手示意众人拿钱来,他的私房钱又有着落了!【片段三】厨房里,一大一小两个身影鬼鬼祟祟。“父王,你说这次能成功吗?”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满脸质疑地看着正在准备“加了料”的参茶的男子。“这次一定没问题,你娘上一次被下春药的结果是我们有了你。”某男一脸的自信。“可是这是你第一百六十五次说没有问题了!”小男孩双手抱胸,小嘴一嘟,明显不信任男人。“儿子,你不是应该站在你父王我这边的吗?”说完男人端着他精心准备的参茶往某女的房间走去。半个时辰后。房间里热血沸腾,各种让人脸红心跳的声音不断地传出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教你学谚语(下)

    教你学谚语(下)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