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商务谈判中,甲乙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相让,形成了僵持的局面。这时,只见甲方的谈判代表面含微笑地对大家讲了一次自己撞车的经历。那是一个浓雾弥漫的上午,公路上的汽车由于能见度有限,只好头尾相接地慢行。突然,前面的车一个急刹车,后面的车就顶上了它的屁股。后车的司机跳下来就冲过去大喊:“这么大的雾,怎么能紧急刹车?”而前车司机却不慌不忙地笑着说:“老弟,你都跟着我开到车库里来了,还不倒回去呀?”在场的人听完都不禁笑起来,紧张的气氛缓和了,双方最后各自都退让了一步,“倒车”使谈判取得了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这就是微笑的影响力。
微笑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练习来获取。
布莱格的私人秘书有着勤恳、忠厚、敬业的优良品德。由于个人生活的挫折,她的脸上总是挂着让人心情沉重、忧郁的乌云。每当看到那张阴郁的脸,布莱格都感到心情无法开朗起来。它影响着布莱格的情绪和思维。最后,布莱格不得不忠告他的私人秘书:“每天练习十分钟的笑。”强迫微笑的结果改变了秘书的心态。不久他的私人秘书就习惯性地从内心笑起来。
心理学家发现,笑和兴奋的情绪一样能刺激大脑的快速思维,启用还未被使用的脑区,因而有助于开拓思路和自由联想、提升影响力。更重要的是,笑能让头脑清醒,让心胸宽阔,认识、包容复杂的局面和人际关系。笑也影响着情绪的状态,在做计划或决策时,只要人的心情好,态度也会积极乐观,因而作出的决定也充满希望。
笑还能提高人的记忆力,因为人的记忆力随心理状态而波动,愉快的心理,会容易让你记住很多事。研究证明,一分钟的笑能产生四十五分钟的放松作用。生活在幸福中的人最大的特色就是他们总是那么轻松、愉悦,他们总是笑容满面。
五、使对方一开始就说“是”
“是”是别人对你的一种赞同,对你的一种认可。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可以说是一“是”千金。所以,如果你要说服别人,就要使对方说“是,是”。
只要让对方一开始就说“是”,再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那么如何让对方一开始就说“是”呢?
当你与别人交谈的时候,不要先讨论你不同意的事,要先强调——而且不停地强调——你所同意的事。因为你们都在为同一结论而努力,所以你们的相异之处只在方法,而不是目的。
如何才能避免对方说“不”呢,那就需要凡事多从别人的立场来分析问题,多为对方考虑。当然了,我们也可以学学“雅典的牛蝇”苏格拉底,他的策略是使人放松防备,连连同意你的看法,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顺服你的要求,达到最终目的。
有一种人,习惯拒绝那些想要说服自己的人,所以经常都处于“不”的心理组织状态之中。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地就会呈现僵硬的表情和姿势。对付这种人,该怎么办呢?如果一开始就提出问题,绝不能打破他“不”的心理。所以,你得努力寻找与对方一致的地方,先让对方赞同你远离主题的意见,从而使之对你的话感兴趣,而后再想法慢慢地将你的主意引入话题,最终求得对方的同意。对待这样的情况,是急不来的。你必须在思想上超前一步,让对方跟着你走。
约翰固执地爱上了商人的女儿柯尼亚,但柯尼亚始终拒绝正眼看他,因为约翰是个古怪可笑的驼子。
这天,约翰找到柯尼亚,鼓足勇气问:“你相信姻缘天注定吗?”柯尼亚眼睛盯着天花板答了一句:“相信。”然后反问约翰,“你相信吗?”约翰回答:“我听说,每个男孩出生之前,上帝便会告诉他将来要娶的是哪一个女孩。我出生的时候,未来的新娘便已经配给我了。上帝还告诉我,我的新娘是个驼子。我当即向上帝恳求:‘上帝啊,一个驼背的妇女将是个悲剧,求你把驼背赐给我,再将美貌留给我的新娘。’当时,柯尼亚看着约翰的眼睛,并被内心深处的某些记忆搅乱了。柯尼亚把手伸向约翰,之后成了他最挚爱的妻子。
在生活中,有时候只要能够掌握一些方法,多为别人想一想,我们就能更好地说服别人。不过,当你说一些有利于自己的话时,人们通常会怀疑你和你所说的话。这时你就要以另一种方式去说,借他人之口,论自己之事。不要直接阐述,而是要引用他人的话,让别人来替你说话。即使那些人并不在现场,也可以大大消除这种怀疑。
现在,你不妨从身旁的东西开始想起,你会发觉,你所有的一切都是经由他人的同意而得到的。“要求——得到”,这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原则。要求的方式分为许多种类:婴儿通过大声哭喊而获得奶汁,年轻人通过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语而得到婚姻的对象,面包店的老板把刚出炉的热面包放在店门口,以面包热而香的味道,引起过往行人的购买欲望,等等。
我们日常所要求的都是些什么呢?无非是想借助于对方,想与对方合作,要引人注意,想得到对方的同意等。“要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真正重要的事,是使我们所要求的事让对方无可拒绝,亦即诱使对方对我们说“是”。
使对方说“是”,其实比想象中要容易。任何要求的答案只有两种——“是”与“否”。
开始时,这两者各占一半的机会,因此只要能稍加努力,那么否定的一半也会变成肯定的了。
“是”的反应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技巧,却为大多数人所忽略。懂得说话技巧的人,会在一开始就得到许多“是”的答复。这可以引导对方进入肯定的方向。也许有些人以为,在一开始便提出相反的意见,这不正可以显示出自己有主见吗?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是”反应的技术很有用处。
詹姆斯·艾伯森是格林威治储蓄银行的一名出纳。他就是采用这种办法挽回了一位差点儿失去的顾客。
“有个年轻人走进来要开个户头,”艾伯森先生说道:“我递给他几份表格让他填写,但他断然拒绝填写这些资料。“在我没有学习人际关系课程以前,我一定会告诉这个客户,假如他拒绝向银行提供一份完整的个人资料,我们是很难给他开户的。但今天早上,我突然想,最好不要谈及银行需要什么,而是顾客需要什么。所以我决定一开始就先诱使他回答‘是,是的’。于是,我先同意他的观点,告诉他,那些他所拒绝回答的资料,其实并不是非写不可。然后,我问道:‘但是,假定你碰到意外,是不是愿意银行把钱转给你所指定的亲人?’
“‘是的,当然愿意。’他回答。
“那么,你是不是认为应该把这位亲人的名字告诉我们,以便我们届时可以依照你的意思处理,而不致出错或拖延?
“‘是的。’他再度回答。
“年轻人的态度已经缓和下来,知道这些资料并非仅为银行而留,而是为了他个人的利益。所以,最后他不仅填写了所有资料,而且在我的建议下,开了一个信托账户,指定他母亲为法定受益人。当然,他也回答了所有与他母亲有关的资料。
“由于一开始就让他回答‘是,是的’,这样反而使他忘了原本存在的问题,而高高兴兴地去做我建议的所有事情。”
西屋电气公司的推销员约瑟夫·阿立森也有类似的经验:
“在我的区域内有一个人,我们公司极想卖东西给他。我的前任找他有十年了,一点儿结果也没有;当我接手这个区域时,我一连去找了他三年,都拿不到订单。最后,在十三年的拜访和谈话之后,我们卖给了他几个发动机。如果这些发动机不出毛病的话,我深信他会填下一张几百个发动机的订单。这是我的期望。”阿立森向大家介绍道。
“我对我们公司的产品很有信心。三个星期之后,我再去见他的时候,我兴致勃勃。但是,我的兴致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那位总工程师以这段惊人的话招呼我:‘阿立森,我不能向你买其余的发动机了。’
“‘为什么?’我惊讶地问,‘为什么?’
“‘因为你的发动机太热了,我的手不能放上去。’
“我知道跟他争辩不会有什么好处。因此,我想起获得‘是,是’的反应。
“我说:‘嗯,听我说,史密斯先生,我百分之百地同意你。如果那些发动机太热了,你就不应该买。你的发动机热度不应该超过全国电器制造商公会所立下的标准,不是吗?’
“他同意地说‘是的’。我已经得到我的第一个‘是’。
“‘电器制造公会的规定是:设计的发动机可以比室内温度高出华氏72度。对不对呢?’
“‘是的,’他同意,‘的确是的,但你的发动机热多了。’
“我没有跟他争辩。我只是问:‘厂房有多热呢?’
“‘呵,大约华氏75度。’他说。
“我回答道:‘那么,如果厂房是75度,加上72度,总共就等于华氏147度。如果你把手放在华氏147度的热水塞门下面,是不是很烫手呢?’
“他又必须说‘是的’。
“‘那么,不把手放在发动机上面,不是一个好办法吗?’我提议说。
“‘嗯,我想你说得不错,’他承认说。我们继续聊了一会儿。接着他叫他的秘书过来,为下个月开了一张价值35000美元的订单。
“我花了很多钱,失去了好多生意,才知道跟人家争辩是划不来的,懂得了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使他说‘是,是的’才更有收获和更有意思。”阿立森说。
没有人愿意被别人强迫买什么东西或被派去做某件事。我们都喜欢随自己的心愿买东西,或依自己的意思做事情。我们喜欢别人和我们商谈我们的希望、我们的需要、我们的思想。以威逊先生的事为例,他在懂得这个道理之前,曾损失近万元。
威逊先生是某服装与纺织图案设计公司的推销员。他每星期去找某著名设计家一次,已经有三年之久了。
威逊先生自己说:“那位先生从未拒绝接见我,但是从来没买过我的图案。他总是细心把图翻看一遍,然后说道:‘不成,威逊先生,我想今天我们的买卖还是讲不成。’”
失败了100多次之后,威逊先生决定每星期用一个晚上的功夫研究影响人的行为,以及发展新的意识、产生新的热忱的方法。
不久之后,他决定重新再与那位设计家接近。他拣了半打尚未画完全的图样,走进那位买主的办公室,说道:“如果你肯帮忙,我来向你请教一点儿小事。这里有几张未完成的图样,你可不可以告诉我怎样画好,才适合您的需要呢?”
买方把图略看了一下,随后说道:“把它放在这里,过几天你再来看看吧!”
三天之后,威逊先生又去了,听取了他的建议,把图样取回,按照那位买主的意思画完。结果所有的画全被接受了。从那时起,这位买主又订了很多图案,都是依照他的意思画的——结果威逊先生净得酬金2000元。
威逊先生说:“我现在才明白数年来不能卖给这顾客的原因,那时我总是强迫他买,我以为他应该要买的。现在我的做法与从前完全相反。我会先请他说他的意见,他便觉得图样是他设计的。现在不劳我去卖给他,他便自己来买。”
有认同感的语言,最能打动人心,从而让人说“是”。
有一次,一个中型工厂的负责人向生产经理说:“你看我们是不是需要重编一下我们的‘员工守则’,把一些规定及特殊安全事项加进去?”
“对啊!我也是这么想!但是我还有一个更好的想法,最好我们能够把这些规定用员工的‘语言’(员工的措辞及表达方式)来表达。”
“我们不是一直用英文吗?”这位负责人不解地问。
“当然,我所说的不是这个意思。这是我的构想,你看!”于是,生产经理提出了一份新的工作程序,呈请负责人审核。负责人什么话也没说,就把它带回去了,以后就全部按照这个办法去做。
到底是什么办法呢?
这个办法就是将这个工厂每一个领班都召集过来,让他们对这份“员工守则”提出个人的意见,并特别针对安全注意事项及各种警告措施提出具体的意见,然后将这些意见汇集起来,选择三个适合的领班负责去芜存菁,重新整理,写出最后的规定事项。同时,也增加了一些依上级观点来看所遗漏的东西。
这三位领班所拟的手稿最后交给人事部门做最后审核。人事主管只做了小幅度的更改,使前后文法一致。但是,并不特别强调文法。例如这三位领班偶尔插入些形容词,或是偶然反复提起同样的事情都继续保留,甚至包括一些措辞,像“这里必须他妈的小心一点儿”及“不要做他奶奶的傻瓜”等也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公司的用意就是要让每位员工,有亲切感,借着他们的措词及表达方式,使这些公司规定更容易遵行。多么有创意的做法!
被称为“雅典之虻”的苏格拉底,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所做的事,历史上只有少数人能够办到,因为他改变了人类的思考方式。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大家仍尊他为最有智慧的说服者。
苏格拉底有什么秘诀吗?苏格拉底指出别人的错处吗?当然不是。苏格拉底的方法现在被称为“苏格拉底法”,也就是我们所提到的“是”反应技巧。苏格拉底问对方同意的问题,然后渐渐引导至他设定的方向。苏格拉底继续不断地问,你继续不断地回答“是”,等到你察觉到时,已得到肯定的结论了。
所以,下次你告诉别人犯错的时候,记住苏格拉底的方法,问些温和的问题——一些能引发别人“是”反应的问题。
中国有句格言最能反映东方人的智慧:以柔克刚。
所以,如果你要说服他人,就要记住说服的原则:设法使对方说:“是,是。”
第5(节)让共鸣步入喜好的轨道
有一位说服高手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能和任何人连续谈上十分钟而使对方感兴趣,那你便是一流的说服高手。”
说服别人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尽快地找到双方的共同点。从双方的共鸣共振中,投其所好,促成事情顺水推舟地发展下去。
说服别人时来点儿“投其所好”是很有必要的,多说一些美好的、积善的话,得饶人处且饶人。“投其所好”要注意“因人而异”。鬼谷子指出:与智慧型的人说话,凭借的是见闻的广博;与见闻广博的人说话,凭借的是辨析的能力;与善辩的人说话,就要简明扼要;与人主(领导)说话,就要用奇妙的事来打动他;与臣子说话,就要用好处来说服他;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勉强;对方所喜欢的,就模仿而顺从他;对方所讨厌的,就避开而不谈它。能做到这些,就已经是“投其所好”的高手了。
爱德华·查利弗先生曾为了赞助一名童军参加在欧洲举办的世界童军大会,亲自前往当时美国一家非常有名的大公司,拜会其董事长,希望他能够解囊相助。
爱德华·查利弗在拜访他之前,就听说他曾开过一张面额100万美金的支票,后来那张支票作废了。他还特地将之装裱起来,挂在墙上以作纪念。
因此,当爱德华·查利弗一踏进他的办公室之后,立即针对此事,要求参观一下他的这张装裱起来的支票。爱德华·查利弗告诉那位董事长说,自己从未见过任何人开过如此巨额的支票,很想见识见识,好回去说给小童军听。
那位董事长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并将当时开那张支票的情形,详细地解说给查利弗听。
查利弗先生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提起童军的事,更没提到筹措基金的事。他提到的只是他知道对方一定很有兴趣的事。最终的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