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4200000012

第12章 1991年(3)

其次,技术引进逐步回升,技术出口发展迅速。我国一向把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放在进口的优先位置,并重视保护知识产权。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需求的增加和西方对我国"经济制裁"的逐步松动和解除,我国技术引进项目增加,其中能源所占项目较大。引进技术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引进技术的方式朝更高的层次转变。与此同时,我国技术出口也有了长足的进展,方式日趋灵活,既有成套设备出口,又有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的出口。不但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向发达国家出口也占相当比重,初步显示出我国技术出口的势力和发展潜力。

再次,劳务输出向专业化、高技术领域方向发展。当年1~10月份共签定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近287亿美元。劳务合作由普通劳务人员向工程师、经理、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等技术劳务发展。

还有,在努力办好国内事情的同时。我国贯彻量力而行的方针,积极发展多边关系,继续对一些有经济困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并对一些建成项目加强了投产开业后的服务工作,使其充分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本着"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发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多种多样的互利合作,推动"南南合作"。

实践证明,我国外贸实行的取消出口补贴、自负盈亏,把外贸企业推向国际市场的改革是成功的,方向是正确的,也赢得了国际上的一致好评。但是,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和外贸事业的发展中也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对外经贸的宏观管理有待改进,管理制度的透明度需要加强,出口商品的质量有待提高,吸引外商投资的环境需要改善。因此,我国外贸工作在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增加出口等方面潜力很大。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第二步发展目标的要求,以及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我国对外贸易工作要上新台阶,创造新局面。为此,我国外贸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此后几年,我国外贸战线的广大职工奋力开拓,刻苦工作,共同努力,坚持企业自主经营的方向,按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内生产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进口和出口协调发展、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原则,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外贸体制,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合作与交流逐步增强,进出口协调发展,基本实现了良性循环,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到有利的国际环境。

台湾通过国家统一纲领

台湾当局经过多次修订,最终于1991年2月23日通过了国家统一纲领。据台湾报纸报道,这个纲领将作为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最高指导方针"。"统一纲领"对两岸人民盼望已久的"三通"、交流、高层互访以及协商统一等作了有意义的表示。"纲领"主张只有一个中国,中国应当统一,表示同意要"开放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推动两岸高层人士互访",这都是值得赞赏的地方。

但是,这个文件仍提出了一些不合情理的条件,人为地拖延实现直接"三通"及两岸高层人士互访等许多现在就可以做的事情,仍然坚持台湾当局在统一问题上的固有主张,这只能延误统一进程:甚至有的人幻想以台湾的模式"转变大陆"。

"纲领"要求两岸"在互惠中不否定对方为政治实体","在国际间相互尊重,互不排斥"等等,其目的就是要让台湾以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进入国际社会,谋求外交上的所谓"双重承认"。显然,这种要求是极不现实的。近年来,台湾当局通过种种手段,竭力在与同我国建交的国家设立具有官方性质的代表机构,签订官方性质协定,搞所谓"务实外交"、"双重承认"。现在台湾当局又将某些不应有的条款写进"国家统一纲领"中,并以此作为发展两岸关系的筹码,要求大陆承认台湾为所谓独立的、对等的"政治实体",在"国际间相互尊重、互不排斥"。这是违背两岸人民意愿以及中华民族利益的。按照国际法,一个国家不可能存在两个代表这个国家的对等政府。所谓"双重承认"只会导致"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这只能使两岸走向分离,而不是迈向统一。这样看来,这是与"纲领"所揭示的"促成国家统一"等原则相悖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早已为国际社会所公认,对此,台湾当局却视而不见。

"国家统一纲领"要求大陆"秉持政治民主、经济自由、社会公平及军队国家化的原则,共商统一大业"。"纲领"通过后,台湾当局有的人宣称:其大陆政策的目标,是"和平转变大陆";"大陆政策的基本原则",是"逐步进行文化、经济层面的交流和交往,使中共政策转变,最后才是政治层面的接触,以民主、自由、均富的方式完成祖国统一"。这就明确显示,台湾当局仍然未能放弃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目标"。这不是务实明智的选择,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众所周知,两岸经过数十年的对立、隔阂,各自己经建立起一套不同的社会制度。这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提出"一国两制"实现两岸统一的方针,也就是说两岸可以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求同存异",共图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才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现实的途径。

"纲领"把统一进程划分为近程、中程、远程三个阶段。中程一互信合作阶段中的第二项,对两岸的直接"三通"作了这样的规定:"开放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共同开发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并逐步向其他地区推进,以缩小两岸人民的差距。"还提出"以交流促进了解,以互惠化解敌意"的主张。可以说,同过去坚持拒和立场,以"三不"政策拒绝大陆的"三通"的倡议相比,这无疑是个进步。人们期待台湾当局对大陆的"三通"倡议作出回应已经有十几年了。在历史潮流的推动下,台湾当局终于有了回应,确实值得欢迎。但台湾当局却把它放在不知何时才能实现的"中程阶段",这不禁使人怀疑台湾当局对实现"三通"的诚意。台湾当局的一位人士当时曾直言不讳的说:"两岸要开放直接‘三通’,必须通过互惠中不否定对方为政治实体,在大陆经济改革、政治民主、摒弃对我敌对状态、在国际间相互尊重,才能进入中程互信合作阶段,并开放直接通邮、通航、通商。"有的海外报纸评论:台湾当局"以延缓‘三通’作为筹码,要求北京作出让步"。这集中说明了台湾当局在"三通"问题上的矛盾心态:基于历史潮流的推动,不能不将直接"三通"列入"统一纲领"之中,但又无视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和国际政治现实,置台湾同胞的利益于不顾,用"三通"作为同大陆进行政治交易的筹码,提出明知大陆不能同意的先决条件,这实际上是阻挠实现直接"三通"。

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全中国人民的崇高愿望和神圣使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并一贯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这篇文告表达了大陆方面和平统一祖国的真诚愿望,并且提出了"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信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相互之间完全应当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文告着重指出,"这是相互的需要,对任何一方都有利而无害"。从那以后,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明确阐述了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大陆方面所倡导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经深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赞同。其中有关两岸直接"三通"的倡仪,由于大陆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由于岛内民众的大力推动,台湾当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不得不采取某些松动措施,已逐渐发展为两岸关系中不可逆转的现实,使隔绝40多年的两岸民众从中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收益,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证明:凡是符合人民意愿的方针、政策、措施,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终将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历史的前进。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这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任何企图分裂祖国的言行都是错误的,都将理所当然地受到中国人民的谴责。祖国统一是千秋大业,关系到海峡两岸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对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当以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为宗旨,及早进行直接的对等的协商。只有通过协商,双方本着一个中国的原则,才能消除分歧,达成共识,实现祖国的真正统一。而祖国统一,口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行动。台湾当局要拿出实际行动,做到言行一致,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真正有所作为。

北京申办奥运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体育盛会。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建立一个和平的世界。作为一个拥有11亿人口的大国,如果能承办这一盛会,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荣誉,也必将使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具有更大的广泛性、世界性、同时提供机会,使中国人民对世界体育事业、世界和平事业做出贡献。为了更好地弘扬"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首都北京于1991年决定申办奥运会,从而开始了长达两年半的申办历程。

年7月3日,邓小平参观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时,曾对国家体委和北京市负责人说:"办了亚运会还要办奥运会。你们下决心了没有?为什么不敢干这件事呢?建这么漂亮的场馆不搞奥运会是个浪费,至少浪费一半。"这充分表达了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向世界展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和全方位开放的强烈愿望。这年金秋10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办好大型国际运动会,同时也为举办奥运会打下了基础。在闭幕式上,一些观众在看台上自发地打出了"亚运成功,众盼奥运"、"2000年北京再见"的横幅,说明举办奥运会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的心声。

年2月26日,中国奥委会经过认真讨论,一致同意北京市为中国举办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的候选城市,28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计委、外交部、财政部、北京市人民政府4个部门《关于申请在北京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请示》,从而拉开了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序幕。4月11日,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简称奥申委)正式宣布成立。班子基本上是原来的亚运会组委会,陈希同任主席,伍绍祖任执行主席,何振梁和张百发为常务副主席,万嗣铨、魏纪中为秘书长。

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规定,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报告截止日期为1992年4月15日。1991年8月,北京奥申委开始组织100多位专家,以国际奥委会对申办1996年奥运会的城市的调查表为"蓝本",起草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报告。12月4日,以张百发为团长的北京奥申委代表团在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向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当面送交北京市的承办申请书。萨马兰奇高兴地从张百发手中接过了申请书,说:"你们从此开始了一个很艰难的历程。你们面临的对手很多。我祝愿你们的申请走好运。"与北京一同递交申请书的城市还有:土耳其的伊期坦布尔、德国的柏林、澳大利亚的悉尼、意大利的米兰、巴西的巴西利亚和英国的曼彻斯特。其中,悉尼、北京、柏林被认为是最有希望获得举办权的热门城市。

中国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决定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国申办奥运会的消息刚一公布,有关部门就收到了寄自全国各地的数以百计的汇款单。当时正当人大、政协两会召开期间,两会代表对这一决定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一致赞成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愿尽一切力量支持北京的申办,并为此献计献策。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向首都高校和北京市民发出倡议,呼吁用实际行动支持北京市争办2000年奥运会。同时,这也是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和海外侨胞共同的心愿。亚运会后,许多人或写信或汇款或以其他方式要求申办奥运会。香港知名企业家霍英东曾经表示:如果北京申办成功,他将出资在北京兴建2000年奥运会能容纳10万观众的主体育场。而中国提出正式申办的消息,使海外华人备受鼓舞。纽约《侨报》的社论指出:"主办奥运会,可以显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组织能力、科技水平、政治和社会的安全。因此,举办奥运会不仅仅是举办一次大型的体育盛会,也被视为是东道国的国力和社会风貌的一次展览,它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到那时,我们也希望看到海峡两岸的关系已有决定性的突破与发展,使两岸同胞同享国家和民族的荣耀。因此,中国争取举办2000年奥运会,将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中国申办奥运会。在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大家庭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91年3月,当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在瑞士洛桑正式提出中国的申请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年是北京申办奥运会工作全面展开的一年,北京奥申委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北京按照申办工作规划开始了有针对性的市政建设;二是北京奥申委通过各种媒介和方式,广泛宣传了奥林匹克的精神和宗旨;三是北京奥申委提出了对外联络工作的方针,即"广交朋友,多做工作,加深了解,争取支持"。1992年,北京共接待国际奥委会91名委员中的30名来访,并邀请了25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主席或秘书长来北京考察访问。

年1月11日北京奥申委第一个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申办报告》,2月15日,国际奥委会致电北京奥申委说,从这一天起,可以向国际委员会委员分发北京的《申办报告》,如果愿意还可以把它公之于众。这标志着北京申办奥运工作进入冲刺阶段。

北京申办奥运有自己的独特的优势和吸引力。第一,北京申办奥运会得到了举国上下的支持。第二,中国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充满了迷人的魅力。第三,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安全有可靠保证。第四,在具有11亿人口的大国举办奥运会,其本身就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好、最大的传播和普及。第五,中国在1990年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亚运会。第六,北京具有足够的现代化体育设施,近几年又将新建一批体育场馆。第七,北京具有为举办奥运会所需要的现代化服务设施。第八,北京人民热情好客。

同类推荐
  •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看什么?看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的百年历史。当我们拉开历史的距离,回头看中国的时候,发现外国人也曾经用好奇和探寻的目光去观察那个世界。在他们的目光中,中国社会的形态和表现,与我们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切似乎并不像我们所想象和理解的那样 。
  • 医统江山

    医统江山

    前世过劳而死的医生转世大康第一奸臣之家,附身在聋哑十六年的白痴少年身上,究竟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上辈子太累,这辈子只想娇妻美眷,儿孙绕膝,舒舒服服地做一个蒙混度日的富二代,却不曾想家道中落,九品芝麻官如何凭借医术权术,玩弄江湖庙堂,且看我医手遮天,一统山河!章鱼威信公众号Stonesquid欢迎加入
  • 沙陀三王朝

    沙陀三王朝

    中史称“沙陀三王朝”的后唐、后晋、后汉,都是由沙陀人建立的政权。沙陀人以战略要地山西为根据地,在唐末五代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演绎了三个王朝的兴衰,不能不让人惊叹。
  • 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本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展述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在那已然褪色的画卷中,将纷乱交错,遥不可及的人与事呈现出来,虽然不尽详述,但也可从中追寻到历史曾经的蛛丝马迹,在未来的方向中偶尔回首过去的沧海桑田。
  •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本书是一部面向大众的另类民国史,另类的解读中国最混乱、最精彩的乱世乱局,解密民国大佬们的黑白人生,破译乱世的生存法则。读懂了乱世,你就读懂了历史、读懂了人生,自然会勘破英雄、枭雄的权谋野心,伟人、小人的生死心结。
热门推荐
  • 尼洛亚特狂歌

    尼洛亚特狂歌

    由于父皇暴毙,阔别故国11年的第七公主慕艾拉归来主持大局,随即她就被卷入了激烈的争权漩涡里,而此时出现在她面前的苍金骑士狄瓦诺,身上笼罩着的重重谜团更为让她在意。到底狄瓦诺在图谋着什么,抑或他与皇帝之死以及王国动荡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这首注定席卷尼洛亚特整个大陆的血火狂想曲,此时正在以让人无法自拔的激昂旋律演奏着……这一切都在《尼洛亚特狂歌》中揭开了谜团。
  • 德行书

    德行书

    何谓道德?“道”的本来含义是道路,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德”是指人们内心的情感和信念,是人们一贯坚持行为准则所形成的品质或境界。东汉学者徐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德,外理于人,内得于已也。”西方学者认为,“道德是人控制的意识激情,找出一个内心的代言人,既满足个人欲望又不违背外界和内心的规范的适应力量”。
  • 创业型企业如何打赢人才战

    创业型企业如何打赢人才战

    本书主要传播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管理技术,创业型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难点,本书从招聘管理9大体系环节解决招聘管理各种的问题,帮助创业型企业打赢人才战,并从录取人才的角度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使公司快速稳健的发展。内有详细的招聘案例及50幅左右幽默搞笑的配图。
  • 大众保健菜精选

    大众保健菜精选

    精选百姓养生家常菜,从一日三餐中提升食材的营养价值,达到健脑益智、养心安神、健脾养胃等功效,用平凡的食物守护健康,日常营养全家共享。营养专家教您怎样吃最健康。
  • 多情少东俏管家

    多情少东俏管家

    他是浩瀚帝国的总裁,更是黑道老大,阴冷霸气,身边的女人多如浮云,他从不会付出任何的感情,他不介意女权主义者扔他砖头,他会用钱狠狠的砸下去,天下所有的女人都会用金钱来收买。她从没有见过这么无聊的人,而她是他的女佣,并且是他买来的女佣,没得跳槽,没得薪水,甚至没有公假!因为她的父亲是烂赌鬼,欠了浩瀚帝国的钱!过分,真的过分,她虽然卖身为奴,却是待字闺中……
  • 面试教程

    面试教程

    《面试教程》一书分别为面试的理论、礼仪篇,真题、技巧篇,政策解读篇,语言积累篇。全书体系完备,从面试的基础理论到各种题型应对方略,从时政热点的解读到真题演练剖析,内容涵盖了面试各方面。同时,本书还附有面试怯场心理分析以及应对策略、考官忠告、学员感悟等内容,有利于考生构建全面的面试理论体系。
  • 蝶恋花

    蝶恋花

    “他为什么不挽留?只要他开口留我,我就不走。”那声音里满是遗恨。是啊,为什么,里格会吝啬到,一句挽留的话都不肯说。丝走的时候,漫天飘着细雨,里格竟不曾来送。火车开启的瞬间,晶莹的液体自丝眼中流出,落在我手上,烫人的温度。蝴蝶飞不过沧海。世上又有谁,挣得脱命运?
  • 九天战皇

    九天战皇

    前一世我为游戏主宰,这一世我为异界主宰。莫名来到游戏异界之中,战阴谋,战官场,战宗门,战能人。战尽天地间,谁主浮沉,我为皇。九天之下独战皇!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