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7000000007

第7章 隋唐时期(1)

骆宾王

骆宾王,生于约640年,卒年不详,唐代文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曾任临海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不知所终。与王勃等以诗文齐名,成为“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的诗表现政治抱负,多悲愤之词,着有《骆丞集》。

“初唐四杰”年辈虽不同,但在文坛上却是桴鼓相应的。他们处在唐诗的开创时期,以其年少而才高,正式揭开了唐诗的序幕。他们都是“以文章齐名天下”,也都是失意之士,都有着浪漫的性格和行为。虽然当时颇受“浮躁浅露”之讥,可是他们的才华以及悲惨的身世遭遇,却赢得了后人不少的同情。其中给人印象最深、轶事流传最广的,就是骆宾王。

骆宾王是一位神童,7岁那年,有一次他在水池边玩,有人指着池中鹅群让他作诗,他略作思索吟道: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众人大吃一惊,都称赞他是个神童,其实大家开始让他作诗只是想为难一下他,谁知他思维竟如此敏捷。

骆宾王童年时代虽有神童的美誉,但家中的光景不好,日子过得很苦,在他少年时代父亲就去世了。他因为少有才名,被李元庆招为府属,李元庆当时为滑州刺史,后历任徐、沁、卫三州刺史,他府中官吏众多,骆宾王在这里并没有受到重视,只是白白耗费3年的光阴。后来朝廷诏令各地举荐人才,李元庆先让他自己陈述自己的才能,然后启表上奏。这本来是他上进的一个极好机遇。可是他却给李元庆上了一道《自叙状》,说自己才疏学浅不值得吹嘘卖弄。骆宾王的这一行动大大出乎李元庆意料之外。

这种恃才傲物的文人作风,在官场上是很难立足的,不久骆宾王就离开了李元庆,到30岁的时候还是个平民百姓。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李治到泰山封禅,齐州各界推荐骆宾王写了一篇《请陪封禅表》,表文给李治的“封禅”典礼写了一些歌功颂德的话,但它却起了作用,以后骆宾王就被擢为奉礼郎了。虽然奉礼郎是个小小的闲职官,他还是做不长。咸亨元年(670年),他因故被谪贬,从军西域。过了两三年,才从塞外返回,又到四川去从军,为洮州道大总管李义掌管书檄。

离开四川以后,骆宾王作了武功县主簿。上元3年(676年),裴行俭为洮州道左二军总管,聘骆宾王为掌书记,骆宾王以母亲年老推辞。就在同一年又调任明堂县主簿,写下当时以为绝唱的代表作——长篇歌行《帝京篇》。不久母亲去世,骆宾王住在长安郊外洲浐河之滨为母服丧。服丧期过后,补长安县主簿。仪凤3年(678年),迁侍御史。这是骆宾王一生中当的最大官。不过好景不长,在这年冬天,有人诬陷他“坐赃”而被捕下狱了。在狱中,他苦恼不已,又是作诗,又是写赋,借以自解,在坐牢诗中有一首《在狱中咏蝉》写道: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托物寄兴,感慨万千,表达出了他一片沉痛的心情。过了一年后,因为改元,骆宾王被赦免出狱,他写下长达1200余字的长篇歌行——《畴昔篇》,讲述自己游历和坎坷的遭遇,对前半生做了一个总结。他认识到,自己的大半生努力,只落得“丈夫坎多愁疾,契阔迍邅尽今日”。他也改变了热烈追求功名的愿望,“年来岁去成销铄,怀抱心期渐寥落”。所以,出狱后,尽管他当上临海县丞,但他情绪低落,不久,辞官归隐。

嗣圣元年(684年),他客居扬州,遇到了自眉州刺史贬为柳州司马的徐敬业。徐敬业是唐朝开国元勋李的孙子,少年时代就跟随李征战,李是一位比较有名气的将军,曾任太仆少卿,袭封英国公。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李治死去,太子李显即位(即中宗),武则天临朝称制;次年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豫王李旦为帝(即睿宗)。李旦实际上是个傀儡,政权都掌握在武则天手里。武则天一方面推行一些开明政策,一方面在朝廷里重用武氏的亲信。这就引起了一批大臣的不满。武则天用残酷手段进行打压,使矛盾更加尖锐,终于在次年爆发了一场武装冲突。徐敬业与监察御史薛璋等人,以“匡复李唐”为名,在扬州起兵,公开反对武则天。当时响应者不少,数日之内,就聚众10余万。骆宾王和徐敬业反武目的各不相同,武则天政权与他也没有直接关系。他参与起事,是由于长期以来不得志,特别是他亲身受到一些迫害与压抑,对李治和武氏政权的不满。他的反抗行动,则是他长期郁积下的愤懑情绪的爆发,是他对社会的一种不满的抗争。他在扬州写的着名的《讨武氏檄》,历数武则天罪状,详细说明起兵的原因。这篇檄文气势不凡,极富煽动性,影响很大。据说武则天在看这篇檄文时,开始并不在意,当读到后面的“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时,霍然而起,问是谁所写的。左右告诉她是骆宾王,她感慨地说:“如此贤才,没有被朝廷所用,这是宰相的过失。”

尽管骆宾王把义军描述成“铁骑成群,何功不克”,但在武则天派来镇压的30万大军面前,众寡悬殊,加之战略上的失误,两个月后就被打垮了。骆宾王跟着徐敬业等仓皇出逃,没有谁知道他的下落。

骆宾王虽然结束了他悲剧的一生,但他的作品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和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在唐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文坛上人们还是或多或少的留有六朝形式主义风气,一提笔就不自觉地落进堆砌造作、华丽的词藻堆里去了。骆宾王的作品虽然六朝余风未尽,但他着重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内容比较真实,展现出新的面貌。如《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他对古代英雄侠客的深切向往,激昂慷慨的心情,在寥寥20字中,跃然纸上。

又如《在军登城楼》: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这是他在扬州时所写,不但朴实精练,而且气度雄浑。

可以看出,骆宾王把诗歌的题材扩大了,江山边塞都落入了他的视野,他的诗还很注重格律和形式。后人所谓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就是从他们手里开始形成的。因此,他与其他三人(四杰),建立了开启一代诗风的历史功绩。杜甫曾经在诗中赞道: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说他们像江河一样万古不废,这是比较恰当的评价。

王勃

王勃,生于650年,卒于677年,是唐代着名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不到20岁就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因罪除名。在去交趾探望父亲的时候,在途中溺水而死。少时便显露出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为“初唐四杰”。其诗词意境较高,初步突破了宫体诗束缚。又长于骈文,《滕王阁序》尤为着名。有《王子安集》

王勃为我国罕见的神童,并以其文才被推为“四杰”之首。王勃6岁善文辞,会写文章。9岁读颜师古注《汉书》,写了《指瑕》10卷,即指出颜师古所注《汉书》的错误。表明了王勃非凡的敏悟天才和深厚的文学基础。

王勃听说新拜右相刘祥道在关内视察,便上书刘祥道,对国家大事提出建议,请刘祥道引荐。他上书的题目是《上刘右相书》。这是一篇大文章,其中陈述国家大事部分,一共提出了4条建议:一是指陈当时侵伐高丽战争的失误,建议用儒家的文德教化代替武力征伐;二是批评朝廷当时随意滥行赦令,建议遵照儒家古制,赏罚必信;三是指出当时币制混乱,商人乘机兼并土地,使农民无地可耕,主张“重农抑商”;四是建议选拔人才。

王勃从小就注重经世致用之学,关心国家政事,寻求机会以自荐。刘祥道看过他的上书后,非常惊异,连连赞曰:“此神童也。”并上表力荐,但没有什么结果。

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王勃又上《宸游东岳颂》。在刘祥道的力荐下,参加科举考试,高中及第,授朝散郎之职。这时的王勃,未满20岁就及第受禄,真是春风得意光耀一时了。不久,沛王李贤招王勃入为修撰,受命撰写《平台秘略》。

《平台秘略》共分10大类:孝行、贞修、艺文、忠武、善政、尊师、褒客、幼俊、规讽、慎终。这部书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是作为皇子阅读修养所用的。

在此期间,王勃除写了一些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作品外,还写了一些有名的抒情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开始表现惜别的依依之情,马上又变为开朗豪放的乐观心情,让人感伤的心情为之一振。诗的内容和形式,都突破了前代的框架,1000多年来脍炙人口,成为绝唱。不过,从此以后王勃仕途失意,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

这是因为王勃“恃才傲物”引起的。在王勃20岁的春夏之交,诸王子玩斗鸡游戏,王勃写了一篇游戏文章《斗鸡檄》,假托沛王鸡声讨英王鸡,高宗看了这篇檄文,大为震怒,认为是挑拨王子之间的关系,于是立即把王勃撵出了沛王府,削夺了官职。

5月,王勃丢官失禄,衣食没有着落,在长安呆不下去了,于是就告别长安,踏上了漫游西蜀的旅途。

王勃到了西蜀之后,并无固定的安身之处,也无钱财。他漂泊各地,到处依靠人,过着流浪的生活。

后来到益州九陇县依靠友人、县令柳太易,并在那里写下了着名的《春思赋》和《益州夫子庙碑》。他在《春思赋序》中说:

虽弱植一介,穷途千里,未尝下情于公侯,屈色于流俗,凛然以金石自匹,犹不能忘情于春。则知春之所及远矣,春之所感深矣。此仆所以抚穷贱而惜光阴,怀功名而悲岁月也。

可以看到,《春思赋》不但怀春,而且伤春,道出了自己惜光阴、悲岁月的伤感之情。

《益州夫子庙碑》,在对孔子赞扬之外,却抒发愤懑:“嗟呼!今古代绝,江湖路远,恨不得亲承妙旨,摄齐于游夏之间,躬奉德音,攘袂于天人之际。抚身名而永悼,瞻栋宇而长怀。呜呼哀哉!”他把抒情之意写进了歌颂孔子的颂词当中,文章写得得心应手,别具一格,堪称妙文。

唐高宗咸亨3年(672年),王勃结束了巴蜀3年的浪迹生涯,回到了长安。这时正遇上友人陆季友,陆劝他到虢州治所弘农(今河南灵宝),说那里盛产药材。王勃对医学比较感兴趣,便设法补上了一个“参军”闲职,到盛产药材的虢州上任了。但王勃在参军任上,仍未改恃才傲物的老脾气,个性直率,因而又为同僚所忌。到虢州后的第二年,因藏匿犯罪官奴,后又处死官奴,事情暴露后,被革除公职。他父亲因这件事受牵连,被迁徙到南方边地为交趾(治所在今越南河内西北)令。

上元2年(675年)春,王勃离开家乡龙门,南下赴交趾探望父亲路过江西,参加了洪州都督阎某为重修滕王阁而举办的宴会,在这次盛会上,王勃即席赋诗,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作《滕王阁序》。

这篇序的主题思想在于记叙阎都督为饯别宇文刺史而举行的盛大宴会,并抒发作者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及怀才不遇之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所谓的“圣君”、“明时”的不满情绪。文中虽含有宿命悲观的思想,但感情基调仍是健康的。作者表明自己的坚定态度:尽管自己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但仍要老当益壮,穷且益坚,胸怀青云之志。

本文突破六朝骈体文的旧格局,带有新气象。尽管文章在形式上沿用六朝的骈体,却没有六朝骈文喜好堆砌词藻的弊病。文中词藻虽然华丽,但不晦涩,而且某些别出心裁的佳句长期为人传诵,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化出,却青胜于蓝。文中典故不仅用得恰当,而且善于将古代事典中传诵的美谈与眼前的情景巧妙地结合起来,比如“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等等。

总之,《滕王阁序》这篇名作,内容充实,文辞华美,气势奔放,音调铿锵,具有雍容华贵的特征。

写完了这篇序后,王勃继续赶路,在广州渡海时,王勃落入大海中,溺水而死。年仅26岁,一代才子,英年早逝,引起后人深深的追思和同情。

陈子昂

陈子昂,生于659年,卒于700年,唐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开耀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他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击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他的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所作《感遇》等诗,指斥时弊,抒写情怀,风格高昂清峻。他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于文也反对浮艳,重视散体。有《陈伯玉集》。

陈子昂少年时代受家里轻财好施的影响,经常在外面游荡,甚至赌博,不喜欢读书,到了他18岁以后,才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断绝与以前狐朋狗友的联系,开始在家读书,有时整天都不出家门。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经史子集,无所不知,还涉猎老庄哲学易经卜卦。京兆司工王适看了他的诗后,大声赞叹说:“此人将来会成为天下的文宗!”

但这时陈子昂还没有什么名气,等他到长安进入太学以后,更感到人地生疏,没有人知道他的才名。

有一天,陈子昂来到大街上,看到一个卖胡琴的,出价百万。当时看的人很多,还有些豪门贵族的王孙公子,但他们都是凑凑热闹,没有人知道这胡琴的真正价值,大家只是互相观看胡琴,议论纷纷,并没有一个人想买。陈子昂见状,灵机一动,认为这是出名的大好机会,于是突然挤进围观的人群里面,大声对卖主说:“这琴我买了!”

围观的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住了,都想知道是谁这么大的口气,于是有一个人问陈子昂:“你会弹这种胡琴吗?”

陈子昂回答说:“你想听我弹奏吗?明日在此旁边的酒楼上听吧!”

第二天,这些围观的人邀上亲朋好友,按时都到酒楼上准备听琴。陈子昂摆下酒菜招待大家。胡琴就放在正中间的桌子上。

陈子昂让大家吃完宴席,捧着琴大声说:“我是四川的陈子昂。我有100多篇精妙的文章,奔走于京师,风尘仆仆,然而未遇伯乐,至今无人知晓,就像碌碌尘土一样。这把胡琴,不过是喝酒助兴的东西,竟然价值100万,难道传世之作比娱乐物品还贱吗?”

陈子昂越说越激愤,把胡琴举起,奋力往地上砸去,胡琴被砸碎。而后他把文章分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其中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大家看完以后都称赞他的文章:“气势豪迈,让人耳目一新。”

客人们回去以后,把他的文章、诗词拿出来给大家评赏,于是陈子昂的名字在长安就无人不知了。

同类推荐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介绍了元曲的整体风貌,并同唐诗宋词进行了横向比较,使读者对中国诗歌的多元成就有所会心,且获得文学知识与情操素养的全面享受。《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内容丰富,每首元曲后都有注释、语译、赏析三方面内容。
  • 行走在历史的田野

    行走在历史的田野

    历史的田野广袤无垠,我所涉足,不过其中一二。仰望人物星空,灿烂无比;偶尔史林折枝,余香满手;记录编辑思绪,回味无穷。每天都在迎接新的太阳,感动与感奋,交织在跋涉的征途。
  • 宋词是一朵情花2

    宋词是一朵情花2

    最经典的宋词读本,最唯美的诗词解读。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严谨,唯美,更动人。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今人爱宋词,爱情花,是因为她包罗万象,又于万象中生出种种聚散无常。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它的毒。
  • 东鳞西爪集

    东鳞西爪集

    本书分三辑:风俗人情、禽兽鱼虫、草木花果。作者从历代画家常撷之入画的某一种题材入手,阐述其文史渊源、民俗特征、审美导向,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同时细说画境、画意、画法、画理,既具有宏观上的认识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实用性。
  •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自然为上,是秀琴的语言最彰显的特征。艺术法则是依据事物的理、事、情。不能离开客观事物,以一成不变之法去套万变不息的自然事物。方法是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但“由工入微,不露痕迹”的工巧和自然是并不矛盾的。她的许多质朴流畅的语言也不乏锤炼之功。锤炼达到自然,要遵循自然之法。以工力造平淡,于精炼处见自然。自然之法是无法的法。
热门推荐
  • 不可不知的N个金融投资常识

    不可不知的N个金融投资常识

    这是一本商务人士身边的经济助手,普通百姓必备的经济手册。本书让你财经常识全掌握,经济现象全能看懂,经济走势提前预判,投资理财轻松学会,是最实用的财经商务知识读本,一书在手,商场无敌,生活无忧。
  • 腹黑夫妻:冷面邪君独宠杀手妻

    腹黑夫妻:冷面邪君独宠杀手妻

    【依依第一次写文,可能写的不好,但是依依会努力的,依依不求做到最好,只求做得更好!希望亲们能够多多的支持依依!!】人前,她是妙手回春的神医。人后,却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杀手之王“柒玥”。他,人前是青月国病弱三王爷,人后,却是人人惧怕的冷面魔王弑天楼楼主。当一朝风云突变,腹黑相撞,是巧合还是上天注定???当冰山撞上冰山,是擦出火花还是撞成冰渣??????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1978年

    重生1978年

    付春华是付家老二,还是女孩。上有被父母溺爱只爱自己的长兄,下有被父母送人、让养父母教得面目全非的弟弟和小十几岁的娇娇小妹。又因为是奶奶带大,从小就不得父母疼爱,性子既懦弱又倔强。这样的性子导致了婚姻的不幸,两次婚姻留给她的都是伤痛。到妈妈临终的时候,她才知道对她总是横眉冷对的妈妈,其实在心里一直是爱她的。 后来她无意中得到的一颗凤眼菩提子,居然是一个神秘的空间。这让付春华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没想到一觉醒来,却是回到了十岁,还跟着奶奶在老家的时候。看她这一世如何利用空间,找回自信,重获父母的爱,惩治极品亲戚,寻觅到一世真爱! 新书“女配的新生”已经上传,请新老书友们能去捧捧场!有推荐票的都投到新书那边吧!新书宝宝需要亲们的关心和爱护啊!
  • 微伤初恋:秋天别来

    微伤初恋:秋天别来

    进入大学的何秋奈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地遇见了自己的初恋。初恋是美好的,也是深刻的。只是和大多数的初恋一样,客观现实以及不成熟的性格,给何秋奈的初恋也蒙上了阴影。在百转千回、分分合合之后,她最终忍着痛为自己的初恋画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魅姬一笑倾城

    魅姬一笑倾城

    她,穿越异世,成一国之公主!既来之则安之,难得来这么一遭,不好好见识见识那真是对不起自己。易钗而行,玩转江湖。本是无心,却不想招惹到了桃花。…妃子要杀她,大家小姐要杀她,皇帝要杀她,使臣要杀她,江湖一些人对她动杀机,还有…。终于,她不再忍,尼妹的,别把本姑娘的低调当成懦弱,她好欺负了是不是?于是,什么皇帝,本姑娘让你江山易改,玩死你们!什么江湖,她放话出去,本姑娘的出现就是让江湖身不由己!一路走来,三国鼎立,从皇宫到江湖,她又到底迷了多少人的眼?请大家支持,求收藏,求人气,求宣传推荐!喜欢的朋友可点击页面‘加入收藏’一项,能随时看到更新,随时找到文文!注意注意:台风的文不会坑,童鞋们可以放心收藏看!!!在此,台风厚脸皮再推荐自己的两本文文。“女皇,给我名份吧。”将要完结。
  • 顶尖管理九工具

    顶尖管理九工具

    探讨的是世界级工商领袖和管理大师们所推崇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顶尖且极具适用性的一些成功经验,以及在今后管理中必须掌握的一些管理技巧。它们都源于世界顶级企业经营管理中所总结出来的实际经验,多数可以被运用到管理实践中。
  • 灵魂之舞

    灵魂之舞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经典:灵魂之舞》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阿来的短篇小说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经典:灵魂之舞》收录了:鱼、月光里的银匠、永远的嘎洛、野人、灵魂之舞、格拉长大、银环蛇、红狐、槐花、阿古顿巴、老房子、声音、界限、清晨的海螺声、赞拉土司传奇、沃日土司传奇、末世土司、怀想一个古人、露营在星光下、从乡村到城市、看望一棵榆树、落不定的尘埃等文章。
  • 这个杀手不太冷

    这个杀手不太冷

    她不过是不小心上错……,他用得着连续数夜让她补偿吗?呜呜,才不要捏,她要逃,逃的远远地,叫他找不着她…却没想到,那数夜的肌肤之亲已经让她有了他的宝宝啦…一年后,她来到他的公司做了他的秘书,好时刻观察这个男人够不够格当她宝宝的爹地?但是千算万算,她导演的这场戏码错算了他也会入戏,一切乱了套,她输了心输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