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4300000017

第17章 冷静达观的强者心态(4)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陈玉书在维多利亚公园碰到了一个妇女正为孩子荡秋千,她体弱无力荡不起来,他帮了她。没想到这一帮竟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原来这位妇女是印尼驻港领事馆的一个高官太太,他得知陈玉书原来曾是印尼人,热心地把他介绍给丈夫,她丈夫为陈玉书谋到了一个能为印尼华商办理签证手续的职位,他因此发了小财。有了点经济基础后,陈玉书立即投身于做生意,经营过茶叶,推销过收音机。1975年,陈玉书在两位港商的安排下,与台商做生意,购台湾涤纶布往大陆,数额高达400万美元。

岂料这两位港商与台商有勾结,存心骗钱。当他在海关开仓验货时,惊得目瞪口呆,原来高价买来的全是废布。辛辛苦苦赚回的老本,一夜间化为乌有,为此他不得不经历一段长时间反躬自省。经过如此的惨败,对许多人或许是一次“永无翻身”的打击。但陈玉书却是一个“特殊材料”做成的人,既没有消极怕事,也没有丧失理智和清醒,他很客观地评价这次失败,说“那次对台贸易,如果对方不骗我,我肯定能赚到可观的美金,可惜下注下错了。”可见其宝贵的冒险精神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完全是一个胸怀大志的气魄。正是如此的气魄,使陈玉书敢冒两次大险,而获得成功,奠定了他事业的基础,成为景泰蓝王。

陈玉书自被骗失败而休息了一段时期后,正值1979年,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为世界商人提供了许多发财机会,陈玉书理所当然把目光投入了中国内地。在友人牵线搭桥下,他与北京景泰蓝经营部门挂上钩,第一次买了5万元港币的景泰蓝。虽然陈玉书深知景泰蓝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但是第一次做这类生意,他还是有些提心吊胆。结果这些景泰蓝在香港十分抢手,一下子销光了。第2年,他又乘胜追击,与北京景泰蓝经营部订了30万港币的仿古景泰蓝,未料到行情逆转,货物滞销,尽气力也难于销出,但也没有气馁,更不像其他的景泰蓝老行尊那样知难而退,改弦易辙。这时他以洪秀全来警醒自己,洪秀全这个农民起义军首领,创建了太平天国,带领农民军杀出广西,穿越湖广,直达金陵,英勇顽强,所向披靡,可就在占领南京后,没有乘胜追击一举攻陷北京,停步不前,结果被清兵反扑,围困,落得个自杀的下场。我决不能像他一样,成为一个失败者,做人就要有远大的志向。

他深信,在形势不利,前进受阻时,“越是保守,越是死路一条”,与其坐等而殆,不如奋起搏。因此他决然“虚张声势”逆市而上,一连开了4间景泰蓝专卖店,还大卖广告,他回忆其实当时的机构很虚弱,销售额每月只有40来万港币,费用却用去了20万,可以说,这是一次面临破产的赌博,但我希望能把“繁荣”招牌打响。在如此萧条的市道气氛中,却有此“繁荣”的景象,当然吸引大批顾客、行家的注意力,陈玉书的目的达到了。而且这大胆的一步还为他下一步更大的冒险成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982年景泰蓝市场越来越萧条,北京工艺品公司库存的价值1000万人民币的景泰蓝滞销,当时曾有几批港商想趁机低价进货,但一见数量如此庞大,都摇摇头走了。敢冒险的陈玉书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充裕的中国历史知识使他深信:景泰蓝绝不会长期滞销,不久将会解冻成为热门货。并且,如果买下这批货,等于把北京的仓库搬来香港,他将成为全世界的景泰蓝供应商,所获利润难于估计。这个险值得冒!他订下了全部货。果然,不久市道回转,陈玉书的景泰蓝连锁店的营业扩大了10倍,他打响了存货最多、品种最全、货真价实的景泰蓝金字招牌。此举大获全胜后,陈玉书的副业一路顺风水顺。他又倾资金在国内建厂开发景泰蓝新品种,要求产品要“日用化、实用化”,一批批别致新颖的景泰蓝作的灯罩、鸟兽等产品,一面市立即被抢购,井打入了国际市场,吸引了海外大批订单。就这样,曾经做地盘工人的陈玉书成了闻名全港的“景泰蓝王”。

在香港流行着“无地不富”之说,各行各业的发迹者,事业稍有起色都会立即把资金投入房地产中保值或套利,如塑料大王李嘉诚、船王包玉刚,发迹后都转向地产界。港人似乎对地产情有独钟,不约而同把地产当作最后最好的投资工具。陈玉书当然也不会例外,他自称,他的成功一半是依靠地产。虽说港人深谙“无地不富”的道理,但有时也会产生自相矛盾的“有地不富”的心态。香港地少物薄,经济活动又十分活跃,以资炒作的对象本身就不多,地产自然成了港人安全理想的首选对象。“众人拾柴火焰高”,被炒作得热烘烘地产也成了高风险高收益的东西,市道好楼价大幅飙升,自然“无地不富”,一旦市道清淡或有什么不利消息刺激,当然就“有地不富”。没有哪家地产商不见到“有地不富”的局面,但陈玉书却例外。当别人因市道不好大嚷要跳楼时,却是他发财的大好时机。因此有人打趣他是“咸鱼回生的陈玉书”。

1984年中英就香港问题正进行谈判期间,香港新闻舆论炒得沸沸扬扬,各种猜测,各种传闻铺天盖地,莫衷一是。手头上持有地产的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而准备入地产市的人更是二话没说转身它去,香港楼价、地价被压得非常低贱,甚至有些楼价已跌穿成本。陈玉书瞅准这个机会,倾尽所有可动资产,趁低吸纳,地皮、厂房、别墅、住宅、楼宇等等的房地产成了他投资的目标。他深信“香港的地产,永远向上升值,所谓回落或大跌是暂时性的。”

不久中英谈判有果,中英签署了联合声明,中国于1997年收复香港行使主权,中方力使香港保持稳定和繁荣,提出一国两制50年不变的方针。港人好像吃了定心丸,大部分人信心加强了,形势变成了云开见日月,地产业立时复苏,进而其价格如脱缰的野马暴涨,一夜之间港人又回复至“无地不富”的心态。有胆有识的陈玉书在此间使其财富翻了几番。陈玉书经营地产有一特点,只买不卖。可以说,他对地产投资已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并习惯地以地产来衡量自己的财富。究其原因,不外还是始终认为“地产永远升值”。

1989年6月,北京发生“六四”事件,朝野震动。已半属中国的香港难免也深受影响,连连打喷嚏,猜闻又瞬时四起,前途风起云不涌,香港地产业有如日薄西山,数日内下跌了近30%,跌至何处是底谁也难于预测。此时,陈玉书手头已积聚了大批的地产物业,有人劝他不如放弃部分以防急变,但他却如稳操胜券般无惊无恐,不但不抛售,反而是不断吸,又一次逆市而上。其实他自己明白,一旦事件恶化,他有可能变得一文不剩,但他更看到如果事件平息,将会得到怎样的收益。事实证明,陈玉书既有眼光又有远气,北京“六四”事件骤起骤熄,香港的忧虑雪融冰消,地产界骤然升温;他又赚足了一大段行情。目前,人们预计陈玉书在地产上这两次“逆市而上”的投资,已获得不下10倍的回报。经历了景泰蓝和地产业上的几次高风险投资,年轻的陈玉书终于轻轻松松跨入了香港新一代巨富行列。

陈玉书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不畏艰难,志求高远的作风。成功的人士其实更应该求“大志”。清末儒者、湖北巡抚胡林翼在给他弟弟的一封信中写道:“人生决不当随俗浮沉,生无益于当时,死无闻于后世,可断言者也。惟然,吾人当求所以自立,勉为众人所不敢为、不能为之事,上以报国,下以振家,庶不负此昂藏七尺之躯。”

生,有益于当时,死,闻达于后世,这是一个很大的心愿。庸碌元为,掩没无闻,那无异于对人自我生命价值的否定。

同类推荐
  • 凌晨四点半:哈佛最受欢迎的50种思维方法

    凌晨四点半:哈佛最受欢迎的50种思维方法

    本书以极其有趣的方式,向您讲解了50种吸取哈佛精髓又非常实用的自我提升思维方法。从哈佛所特有的精神和气质出发,以培养读者的品质为基础,从理想、志向、习惯、性格、情商等方面引导读者如何从平凡走向卓越!
  • 王石财富密码:全面揭开万科地产成长之谜

    王石财富密码:全面揭开万科地产成长之谜

    随着国家在房地产行业展开的大规模整顿进入到实质层,中国房地产行业正经历一场改变竞争格局的行业洗牌,“强者恒强”的格局必然成为一大趋势。于是,众多的分析都一致认为,“万科作为地产领导者的地位会越来越明显”。其先前所积累下来的各种优势条件,将进一步强化万科作为未来中国房地产行业长跑冠军的基因特征。与此对照的是,万科战略的制定者王石,更是已经就万科未来10年的目标给出了明确的定位——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 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

    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

    豆瓣最受读者喜爱的人气作者艾小玛,治愈无数心灵的励志随笔集,暖萌上市!总有一些伤痛让那些男孩女孩一夜长大。《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用清新机智的笔调,为读者提供有趣又实用的人生建议,并和读者分享了温暖美好的人生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我们可以读到那些长夜的无助和寂寞,那些因爱而生的伤痛,看到每一个人从成长到成熟的蜕变痕迹。正如作者艾小玛所说的,“每一年回头看看,就是觉得人生不一样了,就是觉得过去的自己太幼稚了。或许所谓成长,就是在自我反思的一刹那,突然之间产生了”。一次流泪,一场挫败,一些疼痛,一段漫长的自我治愈,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突然长大的。"
  • 影响你想影响的人

    影响你想影响的人

    本书从生活、工作、恋爱婚姻三个方面出发,多角度、多元化地分析总结了各种不同的影响技巧和方法,让你在引导影响他人的时候有的放矢,从而实现良好的预期。本书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实的语言,潜移默化之中让你从心理学的角度重新思考世界、理解人性。
  • 比别人多做一点

    比别人多做一点

    在工作或生活中,我们总是渴望成功。可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别人不比我们傻,我们也未必比别人聪明,那么我们凭什么成功?答案是:“比别人多做一点!”
热门推荐
  • 铁血宰相:俾斯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血宰相:俾斯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血宰相·俾斯麦(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忆难忘:诺在经年前

    忆难忘:诺在经年前

    青春的疼痛,在多年后再回首,恍然一帘轻梦。那青葱少年,已策马而去。忆当年,洛锦念,为了他舍去了那个年华里所有女孩应拥有的一切,与父母决裂。而他,欧南声,却在她最难堪时弃她而去,留她独自一人,独承那份岁月的伤痛。五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比如洛锦念,彼时已经在激烈的商场中游刃有余,手段狠绝,往往把对手挫得无翻身之日,只是再难得她一笑,单身了很多年。再比如欧南声,留洋回国,从五年前的欧氏的大少爷变成了现在的商业天才的执行总裁,世故圆滑,喜怒不形于色,只是心中一直有着一片无法绿化的沙漠,已经拥得美人在怀。相识,相知,相爱,分离到重逢,细数他们两个的爱恨纠葛,说一段关于青春年华里的那些疼痛的故事,倾听那岁月里的呢喃。
  • 蔬果美白面膜

    蔬果美白面膜

    《美食天下(第1辑):蔬果美白面膜》教你不用花大笔金钱,也没有烦琐的程序,却能得到比昂责护肤品还要好的效果,快来体验蔬果面膜的神奇美肤魅力吧!享受大自然的恩惠,使皮肤吸收天然精华;根据不同肤质选材,让您拥有光滑亮自美肌。
  • 妃常凶悍,王爷太难缠

    妃常凶悍,王爷太难缠

    推荐婉婉新文《毒妃很忙,腹黑王爷药别停》http://m.pgsk.com/a/1172950/一次坠崖,特种军医穿越成软弱无用,被人陷害致死的相府三小姐。人前,她是软弱无用的“无盐丑女”,被心爱之人唾弃,所以坠崖而死;人后,她怒整奸诈姨娘,拳打恶毒庶姐,是最会扮猪吃虎的“毒医圣手”。当狡诈军医遇到王爷——第一次见面,她在解决人生大事,他从天而降。她怒不可遏,在他脸上留下“佛山无影脚”。第二次见面,他优雅端坐马车,她狼狈赤脚而立;他美眸半眯,毫不犹豫将绣花鞋砸向她的脸,并赐昵称“丑女人”。自此之后——她说要嫁谁,他便放话要灭人九族,所有男人见她都避而远之。“跟我玩儿?”某女冷笑,第二日全国便传出了王爷是断袖的消息。人人都道相府三小姐与王爷水火不容,有你没我,却不知——人前,他是冷血嗜杀的“第一邪君”;人后,他却是温柔溺宠的完美夫君。当狡诈遇上腹黑,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好文推荐———《毒女归来,王爷惹不得》晴七七:http://m.pgsk.com/a/890832/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墓传说

    神墓传说

    《乾河图集》藏有八处宝藏,传说是轩辕帝,炎帝,纣王,秦始皇,汉武帝,曹操,宋太祖等人的宝阁……每一个宝阁都藏有万千秘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哭有啥用

    哭有啥用

    本文囊括了哭有啥用,空屋,秀色满,白骨说了假话,尖叫,我的心空如大海,乡下人进城出城的经历,星星闪耀在村子里,涂色几大部分,讲诉了何翠红,秀英,赵晨曦等人物为主线发生的小故事,来体现种种现实社会的生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