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2600000008

第8章 唐代的“百日维新”(2)

唐朝后宫二三千人,有许多宫女头发白了也见不到皇帝一面。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诗写道:“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使者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就是咏叹宫女悲惨生活的诗。三月初,释放宫女三百人,释放教坊女乐六百余人,还通知她们的家属到宫门外迎接。宫女放出后,百姓家人团聚,高呼万岁。

同月,追调前宰相陆贽、前谏议大夫阳城等大臣回京听用。这些大臣多因正直敢言,触怒了皇帝,而被贬逐到外地。唐德宗自贞元十年(794)起,长期不颁布赦令,不再重新使用被贬逐的大臣。但他们大多很有才德名望,调他们回京,深得人心。可惜陆贽、阳城还没有听到佳音,就死在贬所了,正人君子都为之扼腕叹惜。

在实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革除了这么多的虐政、弊政,做了这么多好事,可见他们的决心与魄力。这些事情还能得到老百姓的欢迎,也能争取到大部分官员的赞成,但接下去的就没那么容易了。

先是抓住财政大权。只要掌握了钱粮,什么事情都好办。当年三月,提升浙西观察使李錡为镇海节度使,解除其兼领的盐铁转运使职务,明是升职,实是削他的利权;加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宰相)杜佑为度支及诸道盐铁转运使,这实际上是把盐铁利权收归中央直接掌握的措施。接着在两天之后,王叔文亲自兼任度支、盐铁转运副使。这距顺宗继位才51天,有人说王叔文真是迫不及待了。

钱财在手,不过问题也来了。主要集中在太子、宦官和藩镇上。而这三者也是最终导致集团覆灭,王叔文凄凉地死在贬所的原因。

广陵王李纯这时候已经二十多岁了,跟他老爸当年一样,对政治具有强烈的兴趣。更何况老爸身患重病,朝中大臣都知道顺宗不会太长久。当年卫次公极力主张立顺宗的理由之一就是顺宗即便死了,还有他身强力壮而且很被大臣们看好的广陵王。

在大臣们对王叔文的种种小动作搞的极端郁闷的时候,他们想到了太子。他们认定顺宗已经基本不能正常处理政务,一切决策都出自于王叔文之手,所以他们迫切地想让广陵王成为合法的太子,以维持朝廷的正常秩序。这一想法让王叔文们很不安,从理论上来说,他们属于顺宗的“私人”。一朝天子一朝臣,所谓的“私人”便是皇帝身边的信臣,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来源于皇帝的信任,所以当新皇帝继位,他们往往会被驱逐出权力中心。这对于王等人说是很不能忍受的。所以,惟一的办法是坚持让顺宗“亲政”,反对正式册立太子。

王等人不仅把广陵王得罪了,他们还得罪了以俱文珍为首的太监和外部的藩镇。

和太监的冲突首先是因为他们罢除宫市、五坊小儿,这让小太监们失去了作威作福和捞油水、敲竹杠的机会;更主要的原因则是他们想从宦官手里夺走兵权。

当时皇帝的禁卫军称为神策军,由宦官掌管。王叔文他们想当然地派出一个在军队里很有威望的老将范希朝去奉天设了一个管理诸路神策军的行营,让各地神策军首领带领兵马前来报到。这一行动并没有引起俱文珍的注意,但当王叔文加派自己人韩泰做范希朝的行军司马时,俱文珍一边看着京西神策军各首领送来的分析报告,一边冷笑了,他在心里说,姓王的,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于是他通知各地将领,让他们原地待命,不用领会奉天的行营。范希朝和韩泰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于是范韩老少二人在奉天可怜巴巴地等了半个多月,没有一将一兵前来报到。夺权的计划也就只好不了了之。

王叔文们的夺权宣告失败,而太监们已经决定搞倒他们了。

藩镇的事更邪门,当时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派他的副手刘辟到长安见王叔文,要求兼领三川。刘辟转达韦皋的话说:倘若您把剑南三川交给韦某管辖,韦某自当不惜一死,尽力帮助您;倘若不肯把三川交给韦某管辖,韦某也自会有办法向您回报。王叔文怒不可遏,坚决予以拒绝,还准备杀掉刘辟,吓得刘辟狼狈而逃。这多少有些敬酒不吃吃罚酒的味道,反正韦皋听到汇报后勃然大怒,本来想与王叔文同一阵营,可惜热脸贴了冷屁股,于是彻底倒向太子一边,分别上了《请皇太子监国表》和《上太子笺》,同时在宦官的联系下,河东节度使严绶、荆南节度使裴均也先后上表,他们只有一个目的——扳倒王叔文。

社会舆论具备了,太子准备好接手了,大臣们也同意了,藩镇也支持,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们就轻而易举地策划了一起小小的宫廷政变,到顺宗的寝宫逛了一圈,出来便宣布由太子监国。

王叔文们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祸不单行,王叔文与韦执谊之间也发生了不小的摩擦,集体内部开始分裂,而这时王叔文的母亲去世,丁忧去职。不久,太子集团就对王派进行全面清算。先后贬王伾为开州司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后太子李纯在宣政殿即位,是为唐宪宗。接着一贬再贬韦执谊为崖州司马,韩泰为虔州司马,韩晔为饶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陈谏为台州司马,凌准为连州司马,程异为郴州司马,是为“八司马”。这就是“二王八司马”事件。唐宪宗继位当年,赐王叔文死,年仅54岁。

一场维持了一百四十六天的革新运动就这样走到了尽头。王叔文等人的革新非但没有成功,还留下诸多祸患,其中之一便是太监重新掌握大权,太监在帝国的角色变得牢不可破。可以看到,宦官俱文珍在这场较量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背后,我们还需要关注什么呢?

宦官俱文珍

史书上说俱文珍果敢决断,弃利好义。不过那是正史的说法。他一手策划颠覆了王叔文集团,也终结了顺宗的皇帝生涯,拥立了宪宗李纯,但后来居功自傲,搞得天怒人怨、众叛亲离,史书上这么说,已经给足了他面子。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太监力量的逐步强化,在大唐晚期,太监之害已如附骨之蛆,无法剔除,于是只能由之一步步地把大唐这辆巨大的战车拖向黄昏的山谷。

俱文珍小时候被一个姓刘的宦官收养,于是改名刘贞亮。他的首次亮相是在公元787年(贞元三年),当时吐蕃进犯京师,唐德宗命侍中诨瑊为盟会使,前往平凉与吐蕃会盟,谋求和好。俱文珍以宦官的身份随军队前往。会盟时,唐军受到吐蕃军队的突然袭击,损失惨重。诨瑊仅以身免,包括俱文珍在内的六十多人被俘。因为主要的绑架对象诨瑊逃跑了,所以俱等人全部被放了回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俱文珍回来后便被任命为宣武军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的监军。与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培植个人势力相类,他也趁机私自培植了一直拥有千人的亲兵队伍。几年后,他的军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很多领有兵权的宦官都依附于他,他成了禁军中的重要人物。

宦官掌握兵权肇始于唐代宗,当时郭子仪北伐,特立观军容宣慰使,命当时的大太监鱼朝恩统帅,开始了宦官监军制度。当时的监军权力非常之大,郭子仪等九大节度使分兵挺进,准备解放被乱兵占据的长安,但身为总监军的鱼朝恩瞎指挥,贻误战机,导致不仅没打败叛军,还损失惨重。但鱼朝恩不仅没被罪罚,反而把失败的责任推在郭子仪身上了事。不过这也正合皇帝的本意。自安禄山起兵,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后,皇帝对于掌握兵权的大将越来越不信任,尤其是那些战功赫赫的名将。于是,军权逐渐落入宦官手中。不过,后来的鱼朝恩越来越骄横跋扈,唐代宗也无法忍受,只能将之处死。鱼之后,宦官一度屏气凝声,兵权也回到朝臣手中。

德宗继位的时候,吸取老爸一朝的教训,打算削弱藩镇和宦官的权力。他利用一个藩镇去攻打另外的藩镇,准备让地方诸侯互相争斗,自己坐壁上观,最后等大家元气大伤,在出面搞定天下。小算盘打的非常不错,可惜他有些低估了藩镇们的智商。那些节度使都拍着大腿骂,你小子以为我真的是大老粗啊,想当年你老爸还要让我三分呢!

同类推荐
  •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围绕春熙路一线(劝业场、科甲巷、城守大街、北新街等)的沧桑巨变,以地理为经,以人事为纬,钩稽历史秘闻,打捞人物传奇,梳理街道演变,彰显成都人文精神,展示了春熙路长盛不衰的秘密。而本书的民间价值立场,注重细节,注重叙事,决定了本书强烈的复原历史真相的民间文化向度。
  •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冒牌知县

    冒牌知县

    刑警穿越来到宋太宗初年,正巧遇见一个沮丧的知县悬梁自尽。在发现自己跟这知县相貌很像之后,便冒牌成了这个知县,并发誓要好好照顾他的家人。可是,他很快发现,他治理的是一个山高水深的流放之地,等着他的,不仅有同床共枕的知县妻子那惊诧狐疑的目光,还有莫名其妙的一屁股债务,更有各种诡异奇绝的谋杀谜案,以及谜案后面更大的谜案,最要命的,他还遇到了一波接着一波的神秘劫杀!他凭借睿智的头脑、缜密的推理和敏捷的身手,一次次化险为夷,一个个解开迷雾,一步步发财升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友QQ群:45350704(500人超级书友群,不定时清理,潜水员慎入)72505368(高级群,欢迎加入)
  •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特殊的时期之一,其间既有治世繁荣的盛唐,也有朝代更迭频繁的五代十国。此时,谋略成为封建政治的主角,影响甚大。然而,谋略只是一种术,终究靠人性操纵。所以,与其说是谋略在影响历史,倒不如说是人性在塑造历史。本书将这一时期人性与谋略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
  •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热门推荐
  •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幸福瞬间的确存在。每天,它们在我们身边徘徊,像银光闪闪的游鱼,等待我们去捕捉。即使你没有找到幸福,它们也会找上你。快乐似乎就是简单地做事,是一种能从最简单的事物中提炼出乐趣的能力。万事万物都绽放着美。漫步于田野或者树林,闲荡在夏日海边或山涧,细碎的困惑和忧虑都会烟消云散。
  • 来不及悲伤

    来不及悲伤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这样做女孩最聪明

    这样做女孩最聪明

    看过这本书后,你就会明白,真实的社会跟你想象的世界相差实在太远,你以前的种种空想都是纸上谈兵。而踏入社会,就意味着你将失去以前的种种保护膜,像一个毫无免疫力的生命一样,亲身去接触很多你以前没接触过的事情,去感受很多你以前没有过的情感。这个时候,好的坏的、美的丑的、有利的有害的、真实的虚伪的,都会一股脑儿的朝你飞来。你会辨别真伪吗?你会应付现实与理想的磨合吗?……这一切都能在本书中找到你想寻找的答案。毫无疑问,这是一本改变女孩一生的智慧书,它真真切切地让女孩的一生变得更聪明、更睿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帝战

    帝战

    太古灭,万物苏,百族斗,天妖出···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时代,上演了一出源远流长,可歌可泣的故事。当一代天妖皇者手持一件太古神兵遇上一条天罚禁规,是否能打破这源远流长的宿命?
  • 密十三

    密十三

    四个朝代,三位皇帝,天地巨变。空前绝后!,宫廷内外的政治阴谋,塞北中原的战场厮杀,天地人鬼之间的恩怨纠葛,惊心动魄的演绎了一段旷古未有的大明传奇
  •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旅中最为显目的景观,历史小说的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凸显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历史小说创作的鼎盛时代的到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写资源。历史小说作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巨大的艺术审美的创造力,以及历史文本的接受效应和后遗效应等等,都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可多种选择的话语批评空间,和进行多向度审美研究的可能性
  •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10种品牌管理方法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10种品牌管理方法

    品牌尤其是具有良好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进占目标市场的有力武器。对于每一位管理者而言,学习顶级的品牌管理艺术,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本书是商界品牌管理智慧的荟萃,相信本书能给读者提供新的独特的方法,并成为确保品牌成功的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