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2600000007

第7章 唐代的“百日维新”(1)

导语

这是典型的谢幕表演,开幕即谢幕,无论是唐顺宗本人还是在他的名义下进行的“永贞革新”都不过昙花一现。在大唐逐步没落的道路上,这场变革留下了对一个欲有所为而不能的帝王的感慨,还造就了几个不失轻率但敢想敢为的勇士,其实,这是一场唐朝版的“百日维新”。

以顺宗的名义

德宗驾崩,顺宗继位,但不久后大臣发现继位的好像不是顺宗而是王叔文。他以第一秘书的身份在顺宗的名义下获得了决策朝政的大权。

公元805年(贞元21年)正月二十三,唐德宗李适病死在皇宫的会宁殿。这一消息并没有被立即公布,又一场宫廷后嗣的角逐在紧张地进行。焦点人物是太子李诵——未来的唐顺宗以及舒王李谊。按道理太子李诵已经备位二十多年,名正言顺,继承大统理所当然。但问题在于他在一年前因为长期心绪不宁,感情冲动而得了中风病。不仅不能随意走动,而且连话也不会讲了。因此当父亲德宗身体不豫,亲王贵戚都前往问候的时候,太子只能卧病在床,无法侍奉身侧。德宗咽气前思念太子,让太监去找太子,父子之间想最后见一面,顺便嘱咐后事。可惜,这一愿望被以大太监俱文珍以太子身罹重疾,无法入侍为由扼杀了。

但另一方面,德宗一直都很喜欢李谊。李谊本是德宗三弟李邈的儿子,在子侄辈中年纪最小,深得德宗宠爱,因此认作自己的儿子,封为舒王。德宗曾有过废太子而立舒王的想法,后经老臣李泌力劝而罢。

这么一来宦官们就取得了在立嗣这一经典话题上的发言权。这时候的宦官已经具有了非常的权力,虽然还比不上后面朝代的随便废黜皇帝,但身为中官同时掌握皇家禁卫军的军权,与外镇深相接构,这使他们往往能够综合利用各种途径影响政局。对于这些作威作福的宦官们,太子并没有给与他们好颜色。李诵性情宽仁、办事果断、明智贤能,对于父皇身边的宦官们并没有太好的印象。因此,宦官们决定此时出击,把李谊推向前台。

太子与舒王博弈的结果是太子凭借正统的地位获得了朝臣的支持,大把胡子德高望重的翰林学士卫次公一听宦官们准备改换皇帝候选人,他胡子都气歪了。当即大喊起来,太子不是还没死吗?就算太子死了,还有太子的儿子李纯呢!宦官们对一大丛因为生气而抖动不止的白胡须发怔了,他们找不出话来。于是只能答应,但背地里却一面让宦官带着皇家禁卫军——神策军的官兵在宫门外呼喊,大意是他们要见活的太子,否则就造反;另一方面,德宗宾天太子继位的消息发出去之后,文武百官也很想一睹“阔别”了一年多的太子,确认他还能不能做皇帝。这给支持太子的人出了个大难题,其中就有太子的老师,“永贞革新”的核心人物王叔文、王伾。当时王叔文还是典型的小人物,太子已经在床了躺了一年多,眼见病也没有什么起色,而他的政治前途也一样没有起色。因此,这次太子能否成功上位对于他而言至关重要。

还好太子很争气,王伾一路小跑到太子寝宫,宣布了一条好消息:皇帝驾崩太子继位,一条坏消息:太子必须召见神策军将领、朝见百官以安定人心。前一个消息极大地鼓舞了人心,后一条更是激发了太子的斗志,于是奇迹出现了——太子从床上“一跃而起”,在宫侍的搀扶下一步步走到九仙门接见群臣,顿时万岁之声响彻长安城。

于是太子成功上位,成为唐顺宗。但这并不代表着权力的顺利过渡。太子要处理政务必须采取比较特殊的方法。据说他朝见群臣处理政务的时候往往是隔着很厚的帘子,在帘幕之后有宦官李忠言和宫妃牛昭容服侍。李、牛二人呈奏朝廷事务,顺宗只要点头同意摇头否决就行。大多数的时间文武众臣是见不到他的。因此,首先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让皇帝信任的人来处理政事,争取让皇帝在点头摇头的时候不要太费劲;其次便是沟通渠道的问题,需要有一个人来作为内廷与外部沟通的桥梁。

但王叔文要的不仅于此。我们不知道当时的顺宗对王等人的一系列人事安排、制度法令有无异议,我们惟一知道的是李忠言、牛昭容都是王的人,或从他的角度来看是值得信赖的人。因此,我们便可以看到,顺宗继位,王叔文由一个毫不起眼的东宫侍读成为翰林院学士,事实上掌握朝廷决策大权;王伾依然为翰林侍诏,作为联络员;韦执宜在王叔文的荐引下成为宰相,直接从翰林院获诏,单独处理政务,完全把另外三位老宰辅架空。成为所谓的“伴食宰相”。另外,“八司马”的两大悍将——柳宗元与刘禹锡继续做御史,好观察百官动态,另外保持舆论上的有利地位。至此,王叔文不仅仅把自己的小集团逐一安排妥当,还精心构建了“内引外联”的决策机制。王叔文决策后,王伾传意刘忠言,刘传谕翰林学士草拟制诰,然后下宰相韦执谊执行。

王叔文终于登上了权力的巅峰。想起多年来的苦苦煎熬,他决定甩开膀子大干一把。中国历来的传统是小媳妇做久了,不仅不会把志气磨光,反而往往会把种种怒气、怨气慢慢地沉淀、酝酿,到熬成婆婆的那一天便如数加在新来的小媳妇身上,因此一代代的小媳妇成为一代代的婆婆,一代代的受压迫者一边痛苦地煎熬一边在心里憧憬着压迫别人的未来。王叔文当然不是小媳妇,不过他以下棋侍诏的身份成为太子最信任的老师臣子,并最终借助太子走上权力的最高点,这不能不让他踌躇满志。

当年像王叔文这样的东宫侍读还有一些,有文学侍读、书法侍读还有下棋侍读等各种文体项目。太子当年身康体健,精力充沛。作为储君,他对当时的政局有很多看法,同时也尽量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对朝政进行评议。贞元年间,当时朝中以陆贽一派和裴延龄一派针锋相对,尤其在选相的问题上大费周折。陆贽一派清明正直,而裴延龄一派则以佞得幸,他们成天跟在德宗后头打小报告,有事没事地找陆派的晦气。德宗虽然也不是全部相信他们所说的,但谎言说上三遍便成真的了,于是便准备让裴延龄做宰相。太子这时候力排众议,在德宗面前从容进言,搅黄了裴等人的好事。

太子还喜欢跟他的侍读们在一起讨论当时的朝政。当时百姓最反感的是宫市。

有一天,太子跟侍读们在一起又讨论起了这个问题,他越来越来劲,最后脖子一仰,以太子的优越感大声宣布,我明天就去跟父皇说这事。侍读们一听太子这么大气凛然,都被感动了,纷纷感慨皇帝真是英明的皇帝,太子也是英明的太子。但就只有王叔文对着书桌发呆,一言不发。太子很纳闷,众人走了之后他问王叔文是怎么回事,对于自己如此优良的表现居然无动于衷。王叔文慢悠悠地看着他回答说,太子,你不觉得自己很危险吗?

这击中了太子的软肋。太子监国,自古有之。太子是未来的储君,具有理论上的合法性,但并不具有实践上的合法性。原因很简单,如果太子表现出太大的政治参与热情,那说明太子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当皇帝了,于是老爸就得担心这儿子哪一天会不会把自己干掉,合理合法地继位?鉴于这种考虑,标准的太子要做的是随时跟在老爸后边,做皇帝的实习生,眼睛放亮点,耳朵竖直点,多看多听多学习,但不能多想不能多说更不能多做。春秋时期晋献公想废掉太子申生,于是就让他带兵去打仗,稍微有点政治觉悟的大臣一看就知道太子肯定完了,因为太子已经是皇帝的后继人选,论地位无人能及,所以打赢了不会给他带来地位上的上升,反而给老爸带来猜疑;而打输了更惨,不仅仅暴露出他的无能还会给别人攻击他留下口实;而且更重要的是,太子一旦不在老爸周围这就危险了,种种谗言就会在这时候出现。秦始皇的太子扶苏就这么完蛋的,得罪了皇帝被打发到边疆,老爸什么时候死也不知道,是不是老爸的诏书也不知道,于是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死掉了。

所以,太子以前经常在德宗面前进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已经很晃眼了,现在再拿宫市去跟皇帝说事,那肯定玩完。太子一听,有道理啊,所谓万花丛中一点红,你就是我的姜尚、傅说,我就靠你了。就这样,王叔文取得了太子的极端信任,成为第一秘书,太子凡事都与他商量。

王叔文顺理成章成为太子的第一代言人,并组建了自己的小集团。因此,当顺宗继位,叔文入阁,韦执谊拜相之后,文武大臣们发现这好像不太对劲。王叔文这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居然成了权力的中心,府邸之前车水马龙,官员的升迁、士子的引起但凭王氏一派人物裁定,而王党中年轻的御史如柳宗元、刘禹锡之流更是气势大盛。这自然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不满。他们充分利用手里的权力干了几件大事,不过但这时候离他们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贬所也就不远了。

王叔文之死

王叔文就是唐代的晁错。一场短短的变革在宦官、太子、朝臣和外镇的联合下被扼杀,核心人物王叔文也被“清”出了君侧,第二年被赐死在贬所。想起来,王叔文最大的缺憾在于他太理想了。中兴大唐的使命不该由他来完成,老天自有安排。

翰林学士的地位很特殊,他们要做的一是起草机密诏令,二是轮流值宿内廷,以备皇帝随时召唤使用。因为翰林学士可以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下与皇帝商讨政事,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更容易被皇帝所采纳,因此他们有“天子私人”的说法。

王叔文便是翰林学士之一。当时翰林学士一般是六人,从德宗朝遗留下来六位老翰林,其中就包括顺宗继位的关键人物卫次公。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公在顺宗及其王叔文一帮人的生命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他的一席话把他们推到前台,也正是他的一个联盟让他们一败涂地,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然,这是后话。反正翰林当时已经满员了,这自然让王叔文等人不能容忍,翰林学士如此重要,如果这场攻坚战拿不下来的话,那么一切肯定玩完。因此唐顺宗刚一即位,便硬往里边塞进王叔文、凌准、王伾三个新学士,使翰林学士的人数达到九个。不过,后期的行为证明,有他们三个就够了。他们刚进入翰林院,便开始堂而皇之地开展夺权斗争。让革命老前辈们靠边站,自己人掌握翰林谋议大权。不仅在翰林院,他们还在其他地方广泛安置私人,破格提拔自己人,全面控制了整个局面。

此时,形式一片大好。史书上说德高望重的老宰相们相继跑回家睡大觉去了,说是当不了“伴食宰相”,意思是说他们除了根据相关制度陪新任宰相韦执谊吃吃饭之外,其他什么也做不了。好歹他们也算是元老重臣,现在这些年轻人不但不让他们干活,还一点敬老的心都没有,尤其可气的是,他们发现宰相府的会餐饭越来越“难吃了”。

唐朝有制度规定宰相们在会餐的时候是不接待客人的。但王叔文不管这个,一天中午他跑到翰林院门口对着门卫大声呵斥,说赶紧让韦执谊出来见我,我都没吃饭,他急什么?要知道韦执谊之所以能当上宰相全靠的是王叔文,所以韦执谊就很难办,一方面是继续在外边骂门的王叔文,另一方面是宰相的尊严,何况现场还有几个老头子,中途退席总不太好。权衡了半响,他出去了。老头子们只好停下筷子,眼巴巴地等他。饭菜都凉了大半天了才有人跑回来通报说,王大学士已经找人送饭过来与韦相一直吃了。几个老头子气得胡子眉毛一块儿哆嗦,说这饭难吃啊,我们还是回家吃饭吧。

元老们尚且忍气吞声,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所以当时的朝廷对于王叔文来说大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味道。唐朝的科举考试公开允许作弊,年轻的士子们可以拿着自己写的文章,当然有钱或者有大官有名人有节度使的介绍信更好去找朝廷大臣主考官,如果受到赏识的话,那考试就基本没问题了。当年白居易拿着他的诗文去找主考官,主考官读后大为赞赏,跟他说,可惜啊,前三名已经有人选了,我就暂定你为第四名吧。可想见当时考试制度之开放。因此,当时就有很多年轻士子想去拜见王叔文、王伾等人。人太多以至于在附近的旅馆酒店过夜的费用连番了好几番。王伾估计是以前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他跟老婆半夜数着大捆大捆的钞票一面激动得手舞足蹈,另一面感到深深的恐惧。于是他们弄来一个巨大无比的柜子,把钱放里边,然后再睡在上面。

我们的诗人柳宗元和刘禹锡当时还很年轻,大概三十四五岁,正是血气纵横的年龄。他们当时的安排是呆在御史里边观察官员们的动向,并随时准备充当批判别人的枪手。两个人于是拽得不行,平时跟他们关系不错的人往往凭他们一句话就升迁了,他们还很不把顶头上司有名的大臣武元衡放在眼里。

这些自然让文武群臣看不顺眼,王叔文他们也就成了众人眼里的“群小”,“群小”们充分利用手里的权力,干了几件大事。

首先是惩办大贵族大贪官李实。李实是唐朝皇族,袭封道王,专横残暴。贞元年间,关中大旱,粮田大面积颗粒无收,他却大肆虚报产量,强迫农民照常纳税,百姓恨之入骨。王叔文毫不留情,杀一儆百,拔了这颗钉子。消息传开,人心大快,欢呼相贺。

紧接着,又连办了不少好事,主要有:一、废除宫市:二、废除五坊小儿;三、禁征宫中乳母;四、废除常贡以外的进奉;五、释放宫女和教坊女乐。

五坊小儿与宫市一样性质,同是暴虐之政。所谓五坊,是指鵰坊、鹘坊、鹞坊、鹰坊、狗坊。小儿是指在五坊的服务者。五坊小儿在长安内外各处张网捕雀,有时把网盖在百姓家门口及水井上,不让百姓出入打水,只有给了钱,才许可打水。他们到饭店吃饭,非但不付钱,还要留下一筐蛇,叫店主好好饲养。店家无奈,只得赔钱赔礼,千求万求,这批恶人才肯把蛇筐带走。王叔文革除宫市与五坊小儿这两项虐政,百姓拍手拥护。

唐德宗贞元年间,宫里要乳母,都令寺观选婢女充当,但总是不能中选,因此寺观轮到出婢女时,经常出卖产业在民间选购有姿色的民女送入宫里,成为民间一害。禁征宫中乳母等于为民间除了一害,让那些有姿色的民女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节度使通过进奉钱物,讨好皇帝,有的每月进贡一次,称为月进;有的每日进奉一次,称为日进。后来州刺史,甚至幕僚也都效仿,向皇帝进奉。唐德宗时,每年收到的进奉钱多则五十万缗,少也不下三十万缗。贪官们以进奉为名,向人民搜刮财富。王叔文掌权后,下令除规定的常贡外,不许别有进奉,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接着又罢除盐铁使月进钱。盐铁专卖是唐朝中后期政府的重要收入,由盐铁使经管。所谓盐铁使月进钱,是后来巧立名目,在正课之外,每月向皇帝进贡的所谓羡余钱,专供皇帝私用。这项弊政,不仅苛敛百姓,而且影响国库的正常收入,它的被废除,于国于民皆有利。

同类推荐
  •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肖平的《湖广填四川》是一部重说历史的典范之作。作者通过大量相关史料的勾连,以文学化的想象叙述,从屠蜀传说中剥离历史的虚实,重说一段三百余年的移民史。“构架不繁而文字清爽,为同类著作所未见,堪称翘楚。”(流沙河评)全书共分五章,主要从移民们入川的经历、创业的历程以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对巴蜀的深远影响入手,全景式地展现了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 汉室邪皇

    汉室邪皇

    周林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到汉代,并且附身在皇裔刘询的身上。他遇见了刘彻附体的黑龙,奸诈的刘彻妄图利用周林作为自己的棋子,能够再重新品味站在权力至高点的滋味。而至尊魔王李少方却一心想和刘彻决战到底,他身后有着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太子刘据(刘询爷爷)。这无疑是一场惨烈的战争。
  •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这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千百年来,各代学者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将各代学者的不同观点汇总起来详加介绍,可视为一种学术上的总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对一些学者的相同观点和相反观点兼收并蓄。不同学者手中掌握的材料,有的重复,有的有出入,有的截然相反,但都言之有据,值得重视。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选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二十余篇,展现了英杰为人称道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故事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同时配有精美的插图,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适宜小读者阅读。希望这本小书能受到小读者的喜爱,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启迪和收获。
  • 名动河山

    名动河山

    帝王心术II——————八年前,天下四大名公子之一的四公子悄然退隐,八年后,隐迹在一个小镇上当一个平凡教书先生的四公子却还是逃不掉天下的纷争,面对天下十三国争相的延请,千万里破碎的河山,他该何去何从?温婉可人的侍女,名动神京的花魁,妙绝天下的医术,纵横千里的剑客,倾国倾城的美人,神秘无比的宝藏,还有那一双隐藏在幕后的黑暗之手,一切,都因为一个人的诞生,而变得不同!敬请关注寂寞继《帝王心术》之后2008年夏的又一力作——帝王II,之名动河山!————寂寞新书《止武》已经发布,书号:1174240。新书是玄幻类型,比历史更加精彩,敬请新老读者支持!谢谢!下面有八通,可点击直达!
热门推荐
  • 大总裁的出逃妻

    大总裁的出逃妻

    温馨霸宠第二季(本文喜剧)男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就是在这样危险的年龄段,他遇到了他这一生爱得最痴的女人。他在电梯里强吻她,她走出电梯便收到异样的眼光。他故意在她身上留下欲的痕迹,偷偷的扯出她的上衣,解掉她的内衣纽扣。而她竟然浑然不觉。他巴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他们两个有一腿,她生怕被人发现,她和他有丁点关系。即使都上了床,他们还在耍心机。“佑寒,你知道的,我有心脏病,不能剧烈运动。”某人奸笑:“那好,你躺着别动,我来就行。”这还了得,岂不被他吃干抹净。于是房间内传来一阵乒乒乓乓的激烈战斗声。他腹黑,加无赖,动不动还要耍流氓行为。她可以和他云雨,但是隔天就翻脸不认人。他要把他骗回家,骗上床,骗进婚姻的坟墓。她可以做他的情人,做他的女伴,就是不能做他朝夕相处的妻子。因为,他不知道,他其实还有个酷酷的儿子,只是,儿子不认他这个老爹。所以她,不能和他结婚。楚墨寒篇:是个母亲都想要个这样的儿子。他楚佑寒的儿子(养子)被墨寒欺负了,楚佑寒气势汹汹的杀到学校,要求校长严惩“凶手”。于是就有了如下对话:楚佑寒:“你爸呢?”“死了。”墨寒说。“那你妈妈呢?”“跟你这样的人也没有什么好见的。”墨寒说。楚佑寒气的够呛,“跟我道歉!”墨寒抬头,“要我跟你道歉可以,你必须先给我妈妈道歉。”楚佑寒觉得孩子的逻辑大人好难懂。。。。。。得知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时,楚佑寒跟诗情撒娇:“诗情,多给儿子讲一些有关我的正面优点……”“可是儿子认为你是抛妻弃子的恶人。”“告诉他那时候我也有无奈嘛!”柳诗情看着他,“你是挺无赖的。”楚佑寒鬼精灵的问:“你说的这个无赖怎么写的?”“不就写在你的脸上嘛。”……佑寒:“我家儿子挺鬼的嘛!”诗情嗔怪:“还不是像你。”“像我好,像我有媳妇疼!还能从天而降个酷儿子。”徐风华篇章她为报复前夫的无情,为踩到狐狸精,更为了夺回受虐待的儿子,她当了他的情妇,床伴,诱惑他在他家里,楼梯上,车里,旅馆的床上与她云雨。誓死打败狐狸精,夺回儿子的抚养权。袁天辰篇“王晓岚,你也太心黑了吧?如果你没有打定主意要跟我就该十年前提前通知我一声,我这等你都浪费了大半生的光阴,现在人老珠黄,哪里还有人要?”王晓岚:我从来没有说过要跟你结婚的,我只记得我说过我看见你就烦。
  • 冬季营养食谱

    冬季营养食谱

    《家庭美食坊丛书》根据四季的特点、不同的家常菜式、南北方的不同饮食习惯,精选了一千多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家庭美食坊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家庭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虞美人穿越万年

    虞美人穿越万年

    他,才华横溢,性格却非常古怪;她,貌美如仙,却刁蛮任性,有点痞子的可爱。这个性格完全与外貌不匹配的小女人,却让他左右琢磨不透。两人相遇竟是惊天动地!这对欢喜冤家的故事,除了精彩没别的。
  • 我们青春都已落幕

    我们青春都已落幕

    我一直坚信,十九岁那年的何烨北,真的很爱我,他为了我放弃了人生第一次高考,满大街地寻找我,疯狂而又热烈。就是因为如此,过去的那段记忆再残酷再黑暗再痛苦,我都无法忘记,哪怕一丁点细节,都不敢遗忘。那里有最真实的我,最真实的何烨北,最真实的小姜,柒柒,陆夏,林志申等等,有所有流经我青春岁月长河里的人们。故事的最后,我们一群人站在柒柒的墓前回忆过去,青春离我们越来越远,唯独柒柒一个人,永远青春美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绝色校草:恶魔小子爱上我

    绝色校草:恶魔小子爱上我

    李俊熙,是这座美丽校园的风云人物。静儿,从不曾想,才转学来到这个学校,就惹上了这位恶魔冷男!大战三个回合,她终于明白,自己不是他的对手了。可在她决定逃开的时候,他却说他喜欢上了她?慢慢的相处中,她一点点迷失自己的心,只是,注定,他们的相爱会很辛苦……
  • 幕少暖婚88度

    幕少暖婚88度

    她爱他深入骨髓,从五岁的时候她就一直想着长大能做他的新娘,十五岁她堵在男人的家门口,一脸霸道的说:“做我的男人。”十六岁的时候,她看到和他和的别的女人亲吻,叛逆的她有些抓狂的找人将他的女朋友绑架,换来的却是他的一巴掌。十七岁的时候,她已经深爱他入骨髓,为了他甚至可以不顾一切,也就是在他和她女朋友准备订婚的时候,却传来了他女朋友被杀的消息,真相扑簌迷离。他却认为是她害死了自己的女朋友,不顾一切让她入狱。被自己爱的男人送入牢狱之后,她心如死灰,再也无法去爱他,出狱之后,她只想过平平静静的生活,只要离他远远的,为什么他要一次次的再次出现她的生命里,他看着心如死灰她,步步紧逼。“这一切都是你该还的。”
  • 在阳光下晾晒

    在阳光下晾晒

    混迹大都市打工谋生的故事为主线,小说通过描写乡下青年秦林离家出走,给读者展示了都市生活的繁荣、多彩,同时也将都市生活的危机、陷阱等的另一面也暴露在读者眼前。作品将都市的阴暗、男人泛滥的激情、女人潮湿的心统统放在阳光下晾晒,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 女佣兵穿越3:狂妃倾天下

    女佣兵穿越3:狂妃倾天下

    她抬起手往他一指:“王,你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把你的侧妃杀了,第二,就让我杀了你!”她是来自现代的女佣兵,有着魔一样的本事,野兽一样的性格,行事更是霸道无比,穿越到异时空之后,却成为他强行豢养的杀手王妃。他是刚刚取得烈焰国的王,他宠她,让她随心所欲不受约束。可他绝美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残忍,诱惑人心的笑容里,是薄情。当霸道遇上腹黑,真心对上假意,那一场恩宠下的情,谁输输赢?谁心软,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