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0500000030

第30章

小作新的家乡福州附近有一座高峻雄伟的鼓山。鼓山风景十分秀丽,有许多自然形成的洞穴。这些洞穴增加了鼓山冷森森的气氛。乡亲们都说,鼓山主峰的峰顶有一个老虎洞,洞内经常传来老虎的吼叫,可是,谁也没见过老虎的影子。听说鼓山山顶有老虎,谁还敢上去啊!于是,风光秀丽的鼓山山顶竟成了人迹罕至的地方。

10岁的小作新对这种说法总有点半信半疑。他想,光听说山顶有老虎叫,怎么谁都连一根虎毛都没有见过呢?我应该弄个明白。

于是,他约了几个有点胆量的同学,决心爬上鼓山,到山上老虎洞去看个究竟。

由于路途遥远,山高路险,有几个小伙伴爬到山腰就打了退堂鼓,返回了村子。小作新和另一个小伙伴继续往上爬。他俩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仔细一找,果然发现了一个黝黑的洞——老虎洞。小作新和那个小朋友顿时紧张起来。

他俩刚刚走近洞口,突然,一阵震耳欲聋的响声从洞里传出来。两个小伙伴吓得直往后退,他俩以为是老虎从洞中扑出!响声过后,又恢复了平静,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作新和那个伙伴再次壮起胆子,走到洞前,听了好半天,才弄清楚了:原来,鼓山上风很大,山风吹进洞口,发出巨大的共鸣声,那响声极像老虎的叫声。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传来传去,就传成了“山顶上有老虎”。

弄清了老虎洞“吼叫”的秘密,小作新和他的伙伴特别高兴。小作新他们俩像完成了重大探险任务的小探险家走下了鼓山。松涛为他们唱起了勇敢者的颂歌,夕阳映红了他们俩的小脸。

10岁少女填词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词人。她是山东济南人,出生在北宋末年。

10岁的小清照,渐渐地弄懂了诗词的韵律,她自己开始学习写诗、填词、绘画。

父母非常钟爱聪明伶俐的小清照,同时也特别严格要求、精心培养她。规定清照每天天刚亮就起床,早晨朗读学习诗书,下午书写文章,晚间写字、画画、弹琴。

渐渐地,小清照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小才女。她在写诗词的时候,总要反复修改,反复品味,直到自己满意了,才拿给父亲、母亲品评。

一天傍晚,小清照在闺房中向外张望,见竹帘外细雨如丝,满树洁白的梨花纷纷落地。小清照触景生情,按照《浣溪沙》的曲牌,填了一首词。填写完毕,她走到自己的琴台旁,双手抚着瑶琴,琴弦发出幽怨的曲调,小清照一边弹琴,一边唱着自己刚填写的词。

这时,父亲李格非正和几个文人在客厅里高谈阔论。突然,从小姐的闺房里传来一阵清丽的音乐,客人们都停止了谈话,聚精会神地听琴声和歌声。

有一位叫晁补之的名士问李格非:“这词字字清新,是什么人写的?”

李格非笑着说:“是小女清照随便填着玩的!”

众客人都大吃一惊,纷纷称赞:“想不到一个10岁少女竟填出这样好的词!”

李格非十分高兴,叫出小清照同客人们见面。清照见众人夸她填的词,她羞涩地说:“请叔叔、伯伯们指教!”

后来,李清照终于成为一位出色的女词人。

吃粥苦读的孩子

范仲淹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在联合西北少数民族羌族,抵御外族入侵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人,他出生于贫苦人家,两岁时,不幸死去了父亲,母亲无力抚养孩子,只好带着仲淹改嫁别人。小仲淹幼年时代的生活是十分凄苦的。苦难的生活使小仲淹懂事特别早,他在生活上从不对家里有什么过分的要求。

小仲淹童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10岁时,他住在长山醴泉寺中昼夜苦读诗书。他吃的饭实在不能再简单了,每天早晨煮一锅粥,等粥凝成冻,用刀子将粥划成四块,早晨吃两块,晚上吃两块。他吃的菜肴更简单了,切上几根咸菜佐餐,仲淹吃得很香甜。

小仲淹的同学中,有个南都留守的儿子。他觉得仲淹天天上学喝粥,一点也不觉得苦,很奇怪。南都留守的儿子回家把仲淹喝粥苦读的事讲给父亲。

南都留守叹口气赞叹说:“他将来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千万不要看不起他,从咱们家厨房里拿些食物给他吃吧!”

留守的儿子兴冲冲地拿着许多好吃的给仲淹送到寺里。别人如果得到南都留守这样的大官的馈赠,都会觉得很光荣的。小仲淹却再三推辞。争执了半天,小仲淹才勉强收下。

几天后,留守的儿子到仲淹的住处来看望他,发现自己送来的食物仲淹一口也没有吃,都发霉了。他气恼地质问道:“家父听说你这样苦,才命我给你送来食物,难道吃了我家的食物,将玷污你的人格吗?”

小仲淹笑着说:“我非常感激你和留守大人的美意,只是我多年吃粥,已成习惯,我担心一享用你送来的美味佳肴,今后就受不了苦了。”

留守的儿子恍然大悟,对小仲淹更加敬重了。

由于范仲淹小时不怕吃苦,以苦为乐,长大做了官以后,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

小徐渭难倒窦太师

徐渭是明朝文学家、书画家,又叫徐文长。

这年秋试,皇帝派窦光鼐太师到绍兴当主考官。这位窦太师很傲气,出门时总让小吏扛着一块“天下无书不读”的金牌。这面金牌可是当今皇上御赐给他的。窦太师自以为是天下第一才子。

这时徐渭才是个10岁的小童。他对窦太师这种耀武扬威的派头很厌恶。怎么才能打打窦太师的威风,让他撤掉这面御赐金牌呢?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窦太师坐着轿子,来到了绍兴东门。

突然,衙役们发现一个光膀子的孩子睡在城门内的官道上。窦太师很纳闷儿,这孩子怎么这么大胆?竟敢挡在官轿,他命衙役叫醒小孩,怒气冲冲地喝问:“你为什么睡在路上挡住官轿?”

这孩子正是徐渭,他不慌不忙地回答:“回禀大人,我不是睡觉,我在晒肚皮里的万卷书呢!”

“嗬——好大的口气!”窦太师一听,心想,这孩子比我还狂,我倒要考考他,随口说句对联的上联:“南街三学士。”

徐渭毫不迟疑地答出:“东郭两军门。”

窦太师不由得连连赞叹:“奇才!奇才!”

徐渭明知故问:“大人金牌上的金字怎么解释?”

窦太师卖弄地回答:“皇上知道我读遍了天下的书籍,因此赏给我金牌!”

“哦?请教大师,《时建书》中讲了些什么?”

窦太师顿时哑口无言,脸涨成了猪肝色。

徐渭递给窦太师一本《万年历》:“原来太师也有没读过的书,学子我却可以背下来!”说着,他把《时建书》一字不拉地背出来。

徐渭背完了问道:“太师还有书没读过,您怎么处置这金牌呢?”

窦太师只好让人撤了金牌,灰溜溜地走了。

小悲鸿画马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着名的在大画家,他把西洋美术同中国画的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创了现实主义新的表现方法。徐悲鸿画的马和雄鸡更是一绝,激励人们永远向上,奋勇拼搏。

徐悲鸿1895年出生在江苏宜县计亭桥镇。

小悲鸿6岁开始跟着爸爸读书,当父亲讲到《论语》中“卞庄子之勇”这句话时,小悲鸿瞪着好奇的眼睛问父亲:“卞庄子有什么勇敢的事迹呢?”

父亲耐心地对悲鸿说:“卞庄子能刺虎。”

从此,悲鸿对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央求人为他画了一只虎,他照着人家为他画的虎津津有味地画起来,他画得可像啦!由画虎入门的小悲鸿对画其他动物也十分入迷,他尤其喜欢画马、画鸡。

为了画好马、画好鸡,他有时跑马棚和鸡舍,一蹲就是半天,认真地观察马的动作和神态,揣摩雄鸡的身姿。

小伙伴和亲友们都称赞小悲鸿的马和雄鸡画得好。

小悲鸿10岁正式开始学画。老师规定他画人物,而小悲鸿始终对画动物有着特殊的兴趣。他从“强盗牌”香烟盒内附的画片中收集到许多马、牛、羊的形象。他常常照着这些画片临摹。

后来,他在老师的指点下,开始对动物标本和动物进行写生。这是他最开始接触西洋画的画画技法。小悲鸿发现,西洋画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更丰富的表现手段。他决心系统地学习西画技法。

小悲鸿的高明之处是他不盲目地崇拜西洋画法,他在学习西洋画派画技的同时,并没有丢弃对于中国画技的钻研。他把两种不同画种有机地结合起来。

1914年,小悲鸿到上海去谋生时,他已经具有相当不错的美术基础了。商务印书馆审美馆征集美术作品时,悲鸿自己呈送了他画的一匹马。受到岭南画派高奇峰的欣赏,当即决定发表这幅画,这是悲鸿发表的第一幅美术作品。

小悲鸿在他迈向美术大师的路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小寇准少年立大志

寇准是北宋王朝的一位贤臣,他是个爱国的政治家。

在小寇准过6岁生日的时候,母亲送他一对玉镯,父亲给他一套十分精巧别致的笔砚。

小寇准特别喜欢父亲给他的笔砚。他着迷地伏在桌上临摹父亲写的对联:“初分隆准山河秀,再点重瞳日月明”。

父亲见寇准写的字竟有几分像自己的墨迹,惊喜万分,连连称赞:“从小立大志,长大一定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受了夸奖的小寇准更刻苦读书了,一天,母亲睡觉醒来,见儿子房里的灯还亮着,忙推醒丈夫,让他去看看,父亲来到寇准的房间,见小寇准还在读书,心疼地说:“你这样会把身体搞坏的。”

谁知,寇准竟说:“这有什么?不受苦中苦,哪能梅花绽心香啊!”

小寇准为了读书,把家中各个房间里的蜡烛都收集到他房间里,丫环们都笑着叫他“蜡烛公子”。

小寇准7岁上学了,教书先生有意考他,要他对对联,说了一句上联:“待月月未出”。

寇准马上对答说:“望江江自流。”

老师忍不住夸奖说:“真是神童啊!”

只有送他入学的父亲知道,儿子能这样从容对答,那是儿子苦读的结果啊!

10岁时,寇准系统地学习了诗词规律,他特别喜欢刘禹锡和白居易的诗。他们的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疾苦。

小寇准也写出来许多令老师赞叹的好诗文。老师特别器重他,常常对他的父亲称赞他说:“您的公子将来必定成为大有作为的人!”

这时,小寇准心中早已立下自己的宏伟志向,将来,他要当一位人民拥护的好官,专门打击贪官污吏,为人民解除苦难!

小寇准少年立大志,后来,他果然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位足智多谋、为官清正、忠心耿耿、善断大事的能干的宰相。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康熙年间,在山东省淄川县(在今淄博市)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塾师先生叫蒲松龄。他常常带着茶水和旱烟来到村口的路旁坐下来,免费招待过往的行人。那些过往行人大多是小贩、脚夫和游荡四方的文人。他们走得口干舌燥、精疲力竭的时候,喝点茶,抽袋烟,再坐下聊一会儿,真觉得舒服极了。

蒲松龄穿着破旧的衣衫,笑容可掬地坐在那里看着大家。当有人过去道谢的时候,他就请求那人把在家乡和旅途听到的故事和见到的新鲜事讲给他听。那些行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讲出来的故事当然很新奇。蒲松龄把事先准备好的笔墨纸砚拿出来,一边听,一边记。这样,日积月累,他搜集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有的时候,蒲松龄自己也讲个故事给大家解闷。有一次,他讲了一个促织(蟋蟀)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古时候,有个皇帝爱斗促织,命令老百姓捉促织进贡。有个叫成名的老实人运气不好,怎么也捉不到一只促织。官府常常因此责打他,打得他屁股上老伤口流脓,新伤口流血,疼痛难忍。成名又急又怕,就去哀求一个巫婆。巫婆教给他一个办法。他一试,果然捉到一只又强又壮的促织。他一家子都高兴得不得了。没想到他九岁的儿子一时失手,弄死了促织。可怜的孩子害怕父母责罚,就跳到井里淹死了。成名夫妇发现促织死了,气汹汹地找儿子。等他们知道儿子也死了的时候,真难过极了,觉得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每天面对面地呆坐着,也不生火做饭。说来也怪,成名的小儿子死后,变成一只促织,跳到成名袖子上。第二天,成名把促织献给知县,知县献给巡抚,巡抚又献给了皇帝。这只促织很凶猛,天下所贡的促织没有一只能斗得过它。它还能随着琴声跳舞。皇帝很满意,提升巡抚和知县做了大官。

人们听了这个故事,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个老人说:“我小时候就说过,明朝有个皇上爱斗促织,全国贡上去的多着呢!”一个青年人说:“九岁的男孩变成了促织,真够惨的。”一个穷书生感慨地说:“为富不仁啊!”……

后来,蒲松龄把他搜集到的故事作了加工,写成一本短篇小说集,就是着名的《聊斋志异》。《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也表现出了作者的态度。其中有的是质问当权者,有的是揭露科举制度,有的把狐狸鬼怪描写成善良美丽的少女,歌颂了青年男女真挚的爱情,还有的赞扬了普通人民的反抗精神……

蒲松龄能写出这样内容深刻的小说,是和他一生中的坎坷遭遇分不开的。明朝末年(1640年),蒲松龄出生在山东淄川县蒲家庄。兄弟四人,都从小读书,蒲松龄是兄弟中成绩最好的。他顺利地通过县、州、府的考试,每次都是第一名。19岁就中秀才,人们都以为他前程远大。可是这以后,蒲松龄到省里考试就怎么也考不中了。后来,父亲死了,兄弟四人也分了家。蒲松龄只分到一间破房子。房子四壁透风,周围长满了蒿菜。他没有能力维修房子,只好借来一块木板遮挡一下。

为了养家糊口,他有时给知县当幕宾,有时给财主当塾师,这样一面挣点钱维持生活,一面参加科举考试。可是,直到他72岁最后一次参加考试的时候,也没有考中举人。他曾经写过一首诗感叹自己的遭遇,其中有几句是:“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蕊官榜放,直教那拘玉卞和哭死!……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他觉得自己满腹才学,就像春秋时期为献玉而被砍去双脚的卞和一样,不能有施展的机会。而阻碍他的正是腐朽的科举制度。他别无出路,只好在凄凉的荒斋里着书。

科举的失意和生活的清苦,使他能够更多的接触劳动人民,并对他们产生了同情。《聊斋志异》所以不朽,就是因为它反映了社会的矛盾,表达了人民的一些愿望。当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书中也宣扬了一些封建道德和迷信思想。

蒲松龄一辈子没当上官,这反倒成全了他。他坚持不懈地写作,到76岁(1715年)病死的时候,留下了丰富的着述。除《聊斋志异》之外,还有一千多首诗、一百多首词、四百篇散文以及“俚曲”(俗曲)、剧本、长篇小说和通俗日用读本多种。这些作品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将永远受到世界人民的珍视。

蒲松龄死后不久,我国又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小说作家,叫吴敬梓。吴敬梓和始终热衷功名的蒲松龄不同。他比较早就看透了科举考试的弊端,并用辛辣的笔锋,尖锐地揭露了这一制度,写出了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同类推荐
  • 幽默故事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幽默故事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幽默故事大全集》是一本适合小学生在课业之余阅读的幽默小故事总汇,有助于缓解孩子的学习压力,让孩子收获更多的快乐。滴水藏海,笑中见智,这里的每一篇小幽默都蕴藏着一定的道理,或生活哲理,或人生感悟,或科学奇趣。孩子在阅读幽默故事的过程中,体验到的不仅是欢乐愉悦,还能收获知识、启迪心灵,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4)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军事探谜

    军事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轻松玩数字游戏(超级智商训练营)

    轻松玩数字游戏(超级智商训练营)

    会玩的孩子一定是聪明的孩子。思考是人类征服世界的唯一力量,而大脑是思维的发源地。孩子的天性就是玩,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它们的这些天性,让孩子在轻松的游戏充分的开发大脑,在玩中接受全新的知识,让创新思维、想象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书中的游戏融入数字方面的知识,着力于培养孩子想象、观察、耐心、演算等。
  • 昆虫记:松毛虫的行进行列(第6卷)

    昆虫记:松毛虫的行进行列(第6卷)

    《昆虫记》是一部涵跨文学与科学领域的经典巨著,百余年来一直誉满伞球。本套全译插图珍藏本在最大限度重现《昆虫记》原著全貌的同时兼顺原著的文学性、可读性,特别插入了近1800幅细致的于绘图以及精准的图说,力求将一部完整美妙的《昆虫记》奉献给读者。相信这一切精心的编辑将带给您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昆虫记》卷六中,法布尔悉心研究了松毛虫、埋葬虫、白面螽斯、蝗虫等,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的美貌,并针对昆虫着色的议题展开讨论……语言优美,妙趣横生!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汉纸的彪悍家庭

    女汉纸的彪悍家庭

    在伤害中成长的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不过为什么我的家人反映却如此奇怪。什么老公你是黑社会的老大,连我的父母以前也是,现在是我的哥哥。哦!天那,早知道我就不考警校了。现在怎么办?保密!对,要保密。男主图片的地址http://m.pgsk.com/m.pgsk.com?
  • 恐龙科考(走进科学)

    恐龙科考(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灾难记录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灾难记录

    本书从旱灾和饥荒、无法抗拒的火山和海啸、无情的战争和种族屠杀、地震灾难、剧烈的污染、飓风和洪水灾难、可怕的传染病、海难、空难以及特大火灾等方面入手,阐述了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刻骨铭心的痛,告诉人们灾难背后的故事,希望读者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能唤起历史的记忆,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保护自己,也保护人类,并珍惜现在的生活。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 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让孩子安全成长

    让孩子安全成长

    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一个重要的日子——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个日子是在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周一。可见,安全教育已经上升到全民、全国的高度。安全,是一个沉重而严肃的话题。安全,是生命的保证。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保障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安全隐患有很多,而孩子却很难应对突发的意外状况,尤其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生命是异常可贵的。今天,很多突如其来的意外很难预料。
  • 极品奸商

    极品奸商

    一次莫名其妙的穿越,让他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凭借着自己前世的本领,在另一个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浓重的笔墨。商场、战场、官场、情场,都是他纵横的舞台。日出东方,唯我不败……风姿冠绝的花魁、学富五车的才女、武功高绝的女侠、不落凡尘的仙子,或是纵横沙场的女将,谁会落入他的爱情陷阱?他无耻、他下流、他手段卑鄙让人瞠目结舌。可为何,这样的一个小人,却用他的肩膀,抗起了华夏的脊梁?
  • 假秀女爱上真王爷

    假秀女爱上真王爷

    爱一个人,有多苦?白月儿不知道,她只知道她莫名地爱了,爱上了一个根本就不爱她的男人……恨一个人有多累?李隐不知道,他只知道他累了,所以他不再爱了。只是谁知道在他决定不再爱的时候,他遇到了与心上人几乎一模一样的她?这是老天的捉弄吗?还是仅仅只是一个巧合?他们……还会像从前的他和她一样吗?满月群号:91564141,欢迎各位亲们前来做客。推荐关于李瞳郡主的新文《妖孽郡主的绝色男宠》http://m.pgsk.com/a/25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