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打发走了审食其的家人,心中十分关切。他想欲救审食其,必须说动惠帝的幸臣,但朝中重臣因不齿审食其为人,不肯出面相救,看来只有设法说动内侍。朱建对一位极受惠帝宠爱的内侍说:“辟阳侯下狱,外人皆云为足下所谗,究竟有无此事?”这位内侍听后,大惊道:“我与辟阳侯素无怨仇,谗他何用?”朱建道:“众口籍籍,难下定论,但恐今日辟阳侯死,明日足下大祸将至!何以见得呢?足下得宠陛下,而辟阳侯得幸太后。今天下重臣,名归陛下,实为太后所握,试想,辟阳侯被诛,太后能放过足下吗?太后不会把皇帝怎么样,难道不会拿你们这些得宠的人出气吗?”内侍顿时吓得目瞪口呆,忙问:“君有何计,能使我免此灾祸?”朱建道:“事到如今,足下只有在陛下面前求情,放辟阳侯出狱,如此太后必感足下,足下亦可得两主欢心,您也将会更加富贵。”内侍听后,点头道:“劳君指教,我一定照办。”朱建见目的达到,便起身告辞退出。
数日后,朝廷颁下诏令,赦审食其无罪,释放回家。审食其出狱后,始知为朱建所救,遂备下重礼,往谢朱建。
这件事,审食其做得还算不错,但问题是他不能未雨绸缪,就难免有杀身之祸了。
淮南厉王刘长,为刘邦少子,他的母亲原为赵王张敖的美人,赵姓。公元前199年(汉高帝八年)时,刘邦讨伐匈奴,经过赵地,张敖把赵美人献给了刘邦,得刘邦所幸,生子,即刘长。
公元前198年(汉高帝九年),赵相贯高因为觉得自己命运难测,欲谋杀刘邦,事泄之后,赵氏与赵王张敖、赵相贯高等,一齐被捕押在长安。赵氏遂将怀孕的事通过有关的官吏告诉了刘邦。其时,刘邦正因贯高等人的谋杀之事牵怒于张敖,对赵氏未加理睬。赵氏弟赵兼见此,忙往拜辟阳侯审食其,想托他言于吕后。吕后本来就十分嫉妒,听后不肯转告刘邦,审食其也就没有坚持。
不久,赵氏生下厉王,因怨而自杀身亡,刘邦得知后,才觉得后悔,遂将厉王交给吕后抚养,葬赵氏于真定。
公元前196年(汉高帝十一年),刘长被立为淮南王。刘邦驾崩以后,刘长在吕后的抚养下长大成人,渐渐地从母舅赵兼口中得知自己的母亲冤死狱中,辟阳侯审食其不肯尽力救母。自此,他就对审食其怀恨在心,伺机将他杀死。但审食其为吕后宠臣,又是朝廷的老臣,一时无法下手,只有耐心地等待时机。
吕后死后,文帝刘恒即位。刘长自以为与文帝十分亲善,就渐渐地骄横起来,经常不奉法令。文帝觉得他是自己的幼弟,自小失母,就对他格外宽容。公元前177年(汉文帝三年),刘长从淮南来到长安,常与文帝外出射猎,往往与文帝同乘一辇,且不顾名分,直呼文帝为大兄。文帝知道他的性格脾气,也就不与他计较。刘长看到皇帝这样对待他,心中暗喜,心想,我此次来郡,本意就是斩杀审食其,为母报仇。若报于陛下,陛下必定不肯让我杀掉先帝的旧臣,我不如先斩后奏。陛下待我甚厚,我造成了既成事实,皇帝也不会加罪于我。他定下了这个主意,便伺机而动。
一日,刘长在袖中暗藏着铁椎,带领数人,乘车往访审食其。审食其忽闻淮南王来访,不知是什么缘故,慌忙迎到门外,俯首作揖。刘长并不搭话,翻身下车,走到审食其面前,猝然下手,手起椎落,击在审食其头部。审食其未加防备,当时就被击倒在地,脑浆迸裂。刘长立即命令手下割下首级,登车而走。
审食其家人因事发仓猝,救护不及,而且杀人的是皇帝的亲弟弟,也不敢追捕,只好往报朝廷。审食其的家人尚未到达文帝那里,刘长已驱车来到宫前,求见文帝。文帝闻刘长匆忙求见,便传令召入。刘长步入大殿,长跪不起,肉袒请罪。文帝见他这个样子,十分吃惊,忙问:“出了什么事,使你如此惊慌?”刘长道:“臣母前居赵国,与贯高谋杀先帝的事毫无牵连。辟阳侯明知臣母冤枉,却不在吕后面前全力相救,这是第一条罪状;赵王如意母子,本来无罪,枉遭杀害,辟阳侯得幸吕后,没有设法相护,这是第二条罪状;吕后封诸吕为王,欲危刘氏,辟阳侯又默不一言,这是第三条罪状;辟阳侯身受国恩,不一心为公,专门营私,身犯三罪,未加治罪。现在,臣仅为天下诛贼,上除国蠹,下报母仇!只是事前未曾征得陛下的同意,擅诛罪臣,臣实在有罪,故伏殿自陈,肉袒请罪。请陛下治罪。”
文帝本来就不大喜欢审食其,听到被刘长杀死,也觉得出了一口气。虽先斩后奏,一则理解刘长为母报仇之心;二则自己现存只此一弟,遂不加治罪,令他赶快回到自己的封地去。
阴姬巧做王后
中山国君王的两个阴姬和江姬都想做王后,私下里钩心斗角,争夺十分激烈。
两妃子之间的争夺对中山王的谋臣司马喜来说,是一个谋求个人发展的良好机缘。他暗中求见阴姬父亲,对他说:“争夺王后并不是一件轻松好玩的事,事若成,则为国中第一夫人,有土地,有子民;若不成,则恐怕连自家性命都保不住。所以,要么让她放弃这个念头,要么好好地把它做成功。要做成此事,微臣或许可以助她一臂之力,何不要她同臣见见面呢?”
阴姬父亲拜谢了司马喜,并把他的话转告了阴姬。
阴姬暗地里拜访了司马喜,司马喜帮她出谋划策,议定了一个妥当的计划。阴姬感谢地说:“若此计成功,我必定厚报先生。”当然,阴姬此次来访时已为他带来了一份厚礼。
阴姬走后,司马喜即按计行事。他先写了一份奏章给中山王,说他有一个加强本国,削弱赵国的计划。中山王看后大喜,当即召见司马喜。
司马喜请求让他以使者身份去一趟赵国,目的是为了解赵国的山川地形、军事设施、人民贫富、君臣好坏,然后加以研究比较,提出一个详尽的方案。中山王准许了他的请求,派他带着礼物去了赵国。
司马喜到了赵国,同赵王谈过公事之后,便转入闲谈。他对赵王说:“微臣听人说赵国是天下出美女的地方,现在来到赵国,进入都邑,看到很多赵国妇女,觉得她们容貌颜色,没有特别出色的。
微臣成年周游各处,跑过的地方多了,美女也见多了,但从未见过有一个能与我国阴姬相比的,在微臣看来,她就像天女下凡,她的美貌没法用言语形容,笔墨描绘的。她的容貌颜色,简直堪称绝代佳人了。”
赵王一听,禁不住心跳加速,忙问道:“有没有可能把她要来?”司马喜思索片刻,说:“微臣因为看到阴姬美丽过人,情不自禁地说了这些话。如果大王要她,微臣可做不了主。尽管她只是个嫔妃,可我们大王却爱如珍宝。”
“请大王千万别把我与大王说过的话传出去,否则我会有杀身之祸的。”赵王狡黠地一笑,暗示他将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个女子据为己有。
司马喜回国后向中山王汇报情况,他说:“赵王不是贤明君主,他荒淫无耻,不好道德,而好女色;不好仁义,而好武力。微臣还听说他私下里正在打阴姬的主意,想把她要到赵国去做他的妃子。”
“这个无耻的东西!”中山王不禁大骂。
司马喜劝中山王息怒,说:“眼下赵国比我们强大,若赵王来要阴姬,恐怕我们也只好送给他。如果我们不从,赵王就会发兵来攻打我们。但若将阴姬送给他,诸侯肯定又会讥笑我们懦弱?连大王的爱妃也拱手送人。”
中山王问:“这可如何是好?”司马喜不慌不忙地说:“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大王立阴姬为王后,以绝赵王之念。世间还从没听说过抢别国王后为妻的事情呢!”“太好了!”中山王说。于是,阴姬顺利地登上了王后的宝座。
李世民引蛇出洞擒元凶
这是发生在唐太宗贞观年间的一个案子。
湖南衡阳有一家板桥客店,店主张迪在妻子回娘家的一天晚上突然被人杀害了。
店里的伙计发现店主被杀,马上怀疑是当天晚上住店的三个人干的,因为这三个人在张迪被杀后,半夜里匆匆忙忙离店走了,莫不是做贼心虚?于是立即追赶那三个人,追上一看,三人果然都带着刀子,有一个叫卫三的人刀上还有血迹。人赃俱在,店伙计马上把这三个人扭送进了官府。
官府老爷听完了情况,又看到了证据,断定杀人凶手就是这三个人,喝令道:“你们三个人谁是主谋,从实招来!”
三人直喊冤枉,不肯招供。
“大胆狂徒!人赃俱在还敢抵赖,我看不动大刑,你等是不肯招供,来人!大刑伺候!”说着两旁当差就给三人同时上了大刑。
开始,三人还直叫冤枉,最后终于受不了皮肉疼痛,招供说杀了人。官府老爷立即让他们画了押,吩咐左右:“押入大牢,等候处斩!”
太宗李世民听说这个案子后,觉得有点奇怪。这三个案犯本不认识店主,前无冤后无仇,为什么平白无故就把店主给杀了呢?他叫来御史蒋恒。吩咐说:“你去复查一下这个案子,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店主如果真是那三人所杀,也要查明杀人动机,再行决断。如果是他人作案,更要查出元凶,不能轻易冤枉好人。我看他人作案的可能性大。”
蒋恒来到衡阳,告诉当地官府那三个人暂时不要处斩。接着来到发案地点调查情况,了解到卫三等人确实和店主无冤无仇,又仔细询问了发案当时的情况,初步排除了卫三三人作案的可能。但是有些疑点他还搞不清楚。
第二天,他分别提审三个人犯。
卫三一见换了审判官,马上又喊冤枉。蒋恒问:“卫三,你没有杀人,刀上的血迹怎么解释?”
“回大人话,小人确实不知刀上血从何来,小人在住店那天晚上,喝了不少酒,早早就躺下睡觉了,连刀把都没有摸过。”
“你说的可是实话?”
“句句是实,小人不敢撒谎。”
“那么,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当晚把刀放在什么地方?”
“就挂在靠窗户的墙上。”
“既然没有杀人,为什么又在半夜匆匆忙忙离开?”
“大人有所不知。我们三人不是本地人,这次是出来做买卖,因为第二天要赶到60里外去看货,所以才走得很早,走时,店里人还在睡觉,故而没有打搅。”
蒋恒又分别提审了另外两个人,两人说的和卫三的口供完全符合。他断定,卫三等人不是杀人凶手。店主确是他人所杀。他立即派人送信给李世民,谈了自己的想法。李世民即刻回信说:“爱卿复查此案细心有加,我很高兴,你说的意见很好,……我看追查真凶,不妨采用引蛇出洞之计。”
蒋恒受到太宗表扬,更加坚定决心要查出真凶。但如何按照太宗吩咐引蛇出洞呢?他苦苦想了一晚上。决定引蛇先打草。
第二天,蒋恒下令:“板桥客店的人员,无论男女,凡15岁以上的都要到官府来集合。”不多时,板桥客店的人来了,燕恒看了看来的这些人说:“今天来的不齐,你们暂且回去吧,等候通知再来。”话音一落,众人就往外走。
“慢着,这位老婆婆先留一会儿,我有话问。”蒋恒喊住了一个年近80岁的老婆婆。
“老人家高寿?”蒋恒问。
“你说什么,问我养不养猪?”老人耳朵不好使。
“你—在—店—里—几—年—啦?”蒋恒提高嗓门,拉长声音问。
“快30年啦!”这回老婆婆听明白了。
“谁和张店主有仇?”蒋恒又问。
“本来店主人也没有什么仇人,不过,生意人结交的人多,也说不准有脾气不对付的。”老婆婆尽管年纪已大,但拉起话来,还是满有老年人味道。
就这样,蒋恒和老婆婆一直拉到很晚才让老婆婆回去。
老婆婆刚一出门,蒋恒就叫来一个狱中看守说:“你立即乔装打扮秘密跟着老婆婆去,如果有人向老婆婆询问什么,要仔细听清楚,并记住问话人的长相,回来报告。”
老婆婆回店后,果然有一个人前来问老婆婆:“官府是怎么审问你的?”老婆婆实言相告。
第二天,蒋恒又把15岁以上的店员叫到官府,又借口让大家先回去,只留下老婆婆一人问话。老婆婆回去后,又是昨天那个人前来打听消息。一连三天,天天如此。蒋恒立即派人了解这个人和店主的关系,得知此人和店主妻子有暧昧关系,张店主曾为此和他闹过纠纷,于是下令:“把向老婆婆问话之人给我带来!”
“堂下之人可知你有罪?”蒋恒单刀直入。
“小人不知,小人不知!”这人边回话,浑身直打哆嗦。
“你可是杀害张店主的凶手?”蒋恒突然发问。“小人没有,小人没……”
“你和张迪之妻通奸,张迪早已发现,为此曾三番五次警告于你,你为了长期霸占张妻便杀害了他,这可是事实?”
“我没有杀人,我没有杀人。”
“来人,给我动大刑!”蒋恒大声喝道。
“别,别,小的愿意招供。”未等用刑,凶犯招供了全部杀人经过,还供出了杀人同犯张妻。
原来,凶犯和张迪之妻长期通奸,为了达到霸占店产、长期姘居的目的,一直准备谋害张迪。碰巧,那天晚上来了卫三等三个带刀的店客,于是产生了借刀杀人、嫁祸于他的歹念,张妻借故回了娘家,半夜里凶犯潜入客房,用卫三的刀杀了店主,又把带血的刀原封不动地装回刀鞘。
蒋恒遵照太宗李世民吩咐,采取打草惊蛇之计,使这件疑案真相大白,受到了太宗奖励,太宗赏他丝绸200匹,并把他晋升为御史。
牧童当楚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21岁的次子胡亥继承皇位。他沉溺于花天酒地的生活之中,加重了贫困百姓的负担。在他登基的第一年,陈胜、吴广就在原先的楚地揭竿而起。尽管陈胜在公元前208年被杀,但他的起义引起了全国百姓的奋起。当时大部分起义军是从过去楚国地域起事的,这绝非偶然。因为在楚国被秦国灭亡之前,楚推行的政策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宽容自由的。另外,楚国百姓对秦王怀有极深的仇恨,因为楚怀王在公元前299年被诱骗至秦国,后遭杀害。这一耻辱一直铭记在楚人心中。
起义者中,有楚人项梁和其侄项羽。项梁是楚国一位名将之子。当时,有一支起义军找到一个楚国贵族后裔做领袖,颇有号召力。谋士范增建议项梁:找一位真正的楚国王室后代,立他为王。一旦这事办成,项梁就可以把原先楚国的百姓吸引到自己麾下,而且还可以获得原楚国地区其他起义军的支持。
项梁听从这个建议。他派人四处寻访,终于找到了楚怀王的一个孙子,名叫熊心,是个牧童。他被项梁推立为楚王,号楚怀王。新楚怀王的出现,激起了楚国百姓反对秦朝的反抗情绪。从此,项梁和项羽的人马愈益壮大,在反秦斗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584高地上的大雾
1951年2月5日,我志愿军某部二营,奉命坚守汉江南岸滩头阵地——莺子峰南侧584高地。经过和敌人连续浴血奋战五天五夜,歼敌千余人。
后因弹药缺乏,部队伤亡过重,阵地失守。2月10日8时左右,美军约一个营的兵力占领了高地。
这时,天气忽然起了大雾,对面十来米远就看不清目标。这真是一个非常有利于隐蔽歼敌的天赐良机。
营首长分析:敌人刚刚占领高地,气焰正盛,骄纵轻敌,防守不严,应借机马上组织反攻。8时30分,二营仅剩26名能够参加战斗的勇士,都穿着伪装的美式服装,趁着漫天大雾,兵分两路,从左右两翼摸上高地。当我右路反击小组疾进到距敌一百来米处,侦察到敌人正在开饭,一片嘈杂,毫无戒备。他们便果敢地跃进到离敌仅有四五米的地方,突然开火,打敌措手不及。
此时,我左路反击小组也出其不意地冲入敌阵。敌人不知我反击小组的虚实,一个个抱头鼠窜。
整个战斗只用了十几分钟,就毙敌30多名,夺回高地,创造了反击战中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
毛泽东借雾破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