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休死后,濮阳兴、张布认为太子年幼,不足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便迎立了孙权的第三子孙和的长子孙皓为帝。孙皓在即位之初,曾下令抚恤人民,开仓赈济贫民、减省宫女、放生宫内的珍禽异兽,口碑还算不错。但没过多久,孙皓残暴淫奢的本性便暴露无疑。孙皓经常大兴土木,百姓徭役负担沉重。他听信迷信之说,迁都武昌,后又迂回建业,耗费资源。他还动用大批人力物力,兴建昭明宫,以供享乐。孙皓骄奢淫逸,他派遣黄门在全境将吏之家挑选美女,充实后宫。凡是有女儿的大臣必须每年向他汇报一次,如果到了十五六岁的,必须先让他过目,看不中的才允许出嫁。后宫的美女已有数千,孙皓却仍嫌少。孙皓还排斥贤臣,以杀人为乐。他即位后,首先杀了濮阳兴和张布,还将朱太后逼死。还将孙休的四个儿子外放,并杀死了其中两人。湘东太守张咏有一次没有按时上缴赋税,孙皓立刻派人将张咏就地正法,并将他的头颅在全境示众。会稽太守车浚为人清忠,政绩卓越。有一年全郡遇到饥荒,他上表请求朝廷赈灾。孙皓却说车浚是为了私心,便派人杀了他。尚书熊睦曾经劝谏孙皓,孙皓便派人用刀环撞杀了他,死后体无完肤。他的一个宠妾指使人到集市上抢夺老百姓的财物,司市中郎将陈声凭借与孙皓的亲近关系,处置了抢夺财物的人。孙皓知道后大怒,为了取悦一个女人,将陈声逮捕,用烧红的大锯锯断了陈声的头,并将尸体投到四望台下。他还将宫外的水源引入宫中,如果后妃、宫女、内侍稍有不称心,便将他们杀死,剥去面皮,把眼睛挖掉,投进水里,尸体随波逐流,孙皓却看得心花怒放。
东吴在孙皓的残暴统治下,忠臣经常被杀,小人常常得志,大臣大将,人人自危,东吴由此走向了末路。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面对西晋强大的攻势,孙皓降晋,东吴灭亡。
神医济世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水旱成灾,疫病流行,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即便是在这种动荡的社会环境下,依然产生了像华佗和张仲景这样的医学奇才。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由于目睹百姓所受疫病之苦,他从小就立志钻研医术,希望成为一名为百姓解除病痛的医生。为此,他婉言谢绝了他人的举荐,放弃仕途,背起了药箱,四处行医,治病救人。由于他医术高明,关心人民疾苦,而又不计较报酬,很快便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名医。
华佗被誉为名医,主要还是因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和发展。华佗不但精通传统中医的方药针灸,而且善于运用外科手术治疗病人。早在华佗之前,就有不少人尝试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病人。华佗正是总结了前人在这方面的经验,发明了用酒送服麻沸散的麻醉术,以此治疗一些中医不能治愈的病症。服用了麻沸散的人,就如同酒醉一样失去知觉,这样就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手术风险,提高了外科手术的疗效,并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
华佗在一次行路途中,遇到一位车夫因腹痛难忍倒在了路上,双脚蜷曲并发出痛苦的呻吟。经过检查,华佗判定这个人患了肠痈(肠道上的脓肿,疑似阑尾炎)。由于发现得比较晚,已经不能够用针灸进行保守治疗,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手术割掉溃烂的部分肠子。华佗取出麻沸散,和酒给病人服下。才一会儿的工夫,病人的疼痛就明显地减轻,随后酣然睡去。趁着病人暂时失去知觉的时机,华佗取出了他肠子上溃烂的部分,迅速缝合了伤口,并为病人敷上了促进伤口愈合的药膏。等病人一觉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肚子已经不像先前一样疼痛难忍了。在场目睹了这个手术的每个人无不对华佗的高超医术赞叹不已。
华佗不仅在外科方面贡献突出,他在预防医学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正所谓防病甚于治病,对疾病做好预防,不断强身健体,才是延年益寿的根本方法。华佗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而经常合理地运动能够使血脉畅通,从而起到强身健体、防病祛病的作用。华佗受到雄鹰在天空展翅飞行时流畅的动作的启发,并结合虎、鹿、猿、熊这几种动物的动作特点,潜心研究出一套五禽戏。华佗的学生,依照这个方法坚持锻炼,活到了九十多岁,依然保持着健康的体魄。
尽管华佗医术高明,却也难逃动荡社会给他带来的杀身之祸。曹操患有头风病,久治不愈。经人介绍,曹操知道了华佗,便请他来为自己医治。华佗一针就止住了曹操的头痛,这令曹操十分惊叹。于是,曹操强行留华佗在身边,做自己的侍医。华佗本性清高,不慕权贵,自然不愿留在曹操身边。虽然曾经几次告假还乡,但还是被曹操“请”了回来。华佗最后为曹操诊治时,认为曹操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单靠药物或是针灸已经不能奏效,唯一的办法就是实施开颅手术,这样才能去除病根。曹操本就疑心很重,听见华佗这么说,立时勃然大怒,将华佗打入了大牢。虽然有谋士劝曹操不要杀害华佗,但曹操还是下令将一代名医处死了。临死前,华佗将在狱中整理好的医书交给狱卒,希望他能以此救人,但狱卒并不敢接受。最后,华佗只得将医书焚毁。所以,华佗的医学成就并没有以文字的形式延续到后世。华佗死后,曹操的头疼病日益严重,但他仍然坚持认为自己处死华佗是有道理的。直到曹操的儿子曹冲病危,曹操才感叹如果当初不处死华佗,爱子或许还有希望活下来。
与华佗几乎同一时代的还有一位名医,他就是被后世遵奉为“医圣”的张仲景。张仲景是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从小就喜好医学,刻苦钻研,勤奋努力。由于张仲景出身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对他是否能够当官很看重,因此极力主张仲景谋取官职。尽管张仲景天生就不喜欢做官,但为了不违背父愿,他还是被举孝廉,做了长沙太守。在做官的同时,张仲景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服务。
当时规定,为官不能随便接触百姓,张仲景便想了个办法,每月两天,大开衙门,为患病的百姓治疗,而他则端坐在大堂上诊病。此举服务了百姓,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时间一久,便形成了惯例。随着医术的不断精进,甚至有人从很远的地方来这里看病。为了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统称为“坐堂医生”。
张仲景不仅有着医生济世救人的基本品质,他还在自己的行医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加以总结归纳。现代中医十分重视“辨证施治”,但在张仲景之前,并没有一套完整的临床方法。张仲景将自己行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加以科学总结,使中医理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
一次,张仲景为两个同是因淋雨而患上感冒的人诊治,为二人开具了同样的药方。第二天,其中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早就找到了张仲景,说病人服药后,出了一身的大汗,不仅没有见好,头痛反而加剧了。这让张仲景感到很诧异,他急忙跑到病人家一探究竟。在详细询问了病人的情况后,他仔细回忆了昨天为二人诊脉时的情景。他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就是这位病人手腕潮湿有汗,而且脉象较弱,而另一个病人则没有上述症状。在开具药方的时候,他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差别。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下发汗的药,不就更加虚弱了吗?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结果,他立即改变了原有的药方,给病人重新抓药。这一次,病人的病情果然很快好转。这件事对他的震撼很大,使他认识到应该用寒凉药物治疗热性病,是中医的“正治法”;而使用温热的药物治疗,就属于“反治法”。但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都是用于治疗热性疾病的,相同的症状,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何区别和选择呢?就是要辩证地分析。
此外,张仲景在研究前人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出了传世巨着《伤寒杂病论》,该书经后人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书中确立的辨证施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伤寒论》对伤寒症状进行了病理分析,提出了疗法,确定了药方。而《金匮要略》则是杂病医方的汇编,被遵奉为“群方之祖”。张仲景的着作,长期以来被视为中国医学的经典,其影响力经久不衰。
华佗和张仲景在东汉末年,用自己精湛的医术为百姓服务,为社会造福,不愧为济世的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