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700000017

第17章 消费的背后:我们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 (1)

第六章 消费的背后:我们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 (1)

1元看电影并赠送瓜子的电影院如何赢利

市场中商家为了自身的利润势必与对手有竞争,这样,许多有趣的现象也就发生了。

有这样两家电影院,隔得很近,影院面积相差不大,播放同样的电影,收费的价格都一样:每人每部30元,他们的雇员人数相等,目标客户也一样。所以,两家电影院的赢利也几乎相同。但这种不多不少的赢利让其中的新时代电影院的老板有些不尽兴之感。很明显,他想把另一家天地之光电影院的绝大部分客户拉过来。所以,新时代电影院首先采取了行动。

首先,新时代电影院将门票改成每人每部25元。一周下来,其赢利的确上涨了很多,老板对此非常满意。可过了一周,天地之光电影院也调整了价格,是每人每部20元。这样一来,爱看电影的人又大都去了天地之光。

这下,新时代电影院老板有些郁闷,他细细计算了自己的赢利空间,下了狠心,决定赔本也要将天地之光赶出电影院市场,他决定了最后的定价:每人每部5元!定价标出后,他得意洋洋地看着天地之光的反应和不断涌进自己影院的顾客。

过了一周,天地之光电影院标出特大海报:1元看电影并免费赠送瓜子!

新时代电影院的老板傻眼了,他知道,自己5元的定价已经是大赔本了,想不通天地之光的老板为何要1元看电影还赠送瓜子!他肯定要赔,坚持不了多久的。没想到,半年过去了,天地之光的老板不仅换了新车,还换了新别墅。最后支撑不下去的不是天地之光,而是新时代电影院。

这种情况真是让人看傻了眼,看上去亏本更厉害的一方反而能过得更滋润,这中间到底有什么玄机呢?

其实,这种现象可以用经济学上的“互补品”来解释。互补品是指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某种消费依存关系,即一种商品必须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相配套。这里的互补品就在瓜子身上。众所周知,瓜子吃多了,必然口渴,于是会想喝饮料。在电影票不能成为主要利益点的时候,饮料就成为天地之光电影院的主要赢利点。所以,以1元看电影并免费赠送瓜子,同时提高饮料价格,不仅不会让影院亏本,还可能实现较大的赢利。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比如,在很多酒吧里,花生米是免费赠送的。可是我们留心便会发现,其中的饮料价格都十分昂贵,连一杯清水都可能标价十元。按常理,花生的生产成本要比水高很多,酒吧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我们理解这种做法的关键在于弄明白水和花生对酒吧的核心产品——酒精饮料的需求量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花生和酒是互补的,花生吃多了,会口渴,要点的酒和饮料也就多了。相对于酒和饮料的利润来说,花生是极便宜的。多吃花生米能带动酒和饮料的消费,而酒吧主要靠酒和饮料来赚取利润,所以,免费供应花生米正是为了提高酒吧利润。

而同时,水和酒是不相容的。水喝得多,要点的酒类自然少了。所以,即使水的成本很低,酒吧也会给它定个高价,减弱顾客的消费积极性。

总的来说,免费的花生米实际上就是引导顾客多消费酒水而已。

“剃须刀+剃须刀片”也是典型的互补品,将剃须刀以成本价或接近成本价销售,目的是为了让顾客购买利润更高的剃须刀片。实施这种战略的重要性在于,联合互补产品的厂家一道锁定客户,并把竞争对手挡在门外,最终达到控制行业标准的最大目的。看来,案例中天地之光电影院老板其实是个淡定的经营高手!

所以,当我们自以为自己从商家那儿得到了什么优惠和好处的时候,千万不要再得意了,因为哪怕是一些看似会让商家亏本的买卖,实际上对商家来说也是有一定赢利空间的,“免费”“优惠”“降价”“打折”之类的只是一个用来吸引我们的“引子”。如果下次遇到类似的状况,我们首先就要理性地思考一下,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商品或者服务。而因为“引子”走上“贼船”的我们,又是否有能力抵挡住“上船”后的各种诱惑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倒不如转身离去。

消费时,“榜样”都有什么力量

很多人要搬新家时,通常会换一套新的家具家电。拿电视机来说,到商场一看,同样尺寸的液晶彩电,价格相差很大,但很多人买的并不是价格便宜的,而是价格高的名牌产品,这种现象让人很困惑。那为什么人们宁愿选择价格高的呢?

因为,人们对电视产品质量的认识并不是通过实践得来的。

所以,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一般是不完全理性的,他们在消费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类因素的干扰,做出感性的消费决策。其中,广告和品牌的效应是干扰其做出选择的重要因素。

广告和品牌的效应实际上就是对消费者的一种示范效应。示范效应这个名词最早是心理学家对人类行为研究所作的总结,现在已广泛被经济学家用于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尤其是人类的消费行为。所谓的示范效应就是指某个人(或群体)的行为被看做榜样,其他人向他学习而产生的影响。

一个群体中,某些有影响的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尽管在最初被视为有违传统,但逐渐就可能成为人们仿效的模式,从而成为未来的主流。示范效应往往是双向的,这就是所谓“坏”榜样和“好”榜样所起的影响。从动态上看,示范效应最终会使少数成为主流。

那么人们最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主流趋势呢?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利?伯克尔的著作《口味的经济学分析》的理论中,这一现象可以得到解释。

说来有意思的是,伯氏理论的获奖竟和他经常陪太太去餐馆有密切关系。当时,在加利福尼亚有两家海鲜餐馆。伯克尔发现他太太总有一个很奇怪的行为,就是在两家餐馆中,她总选座位被占满的那家。但在伯克尔看来,两家餐馆提供的服务完全一样,差别在于其中一家餐馆人多,而另一家人少得可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经过细心观察研究,伯克尔得出了后来获诺贝尔奖的基础理论之一:理性的人支持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消费者对某些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其他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需求,这就是消费的示范效应。

用示范效应解释大家的就餐行为,就是每个人在不知道选择哪家餐厅就餐时,往往参照其他消费者的选择,哪家餐厅的已有顾客多,说明它的口味一定受欢迎,价格也能被普遍接受。

毋庸置疑,我们在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收入与消费及其相互关系时,会和其他人作比较,尤其是和自己所在的或所向往的参照群体比较。参照群体可能是我们所属的群体,如所在的公司、行业的同事,或是同属于一个年龄阶段的群体;也有可能我们并不属于这个群体,却喜爱或向往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并将该群体的标准、目标和规范作为自身行动的指南,成为自己努力想达到的标准。例如,商家邀请明星给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代言,明星的“粉丝”便因为喜爱这个明星,从而选择使用该明星代言推广的服装、食品、化妆品等。另外,我们将自己归入“某某歌迷会”、“某某粉丝团”的群体中,因而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追随这一群体的消费习惯。这便是明星代言的示范效应。

其实,示范效应在销售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商家进行特价促销或限时抢购时,也正是希望营造一种群体“疯抢”的抢购氛围,以产生示范效应。参与抢购的顾客或许并不一定原本有购买此商品的打算,大多数都是受疯狂人群的感染,几乎不由自主地被卷入抢购狂潮中,抢购平时不屑一顾的商品。另外,有些人看到别人的衣服漂亮,或是关注到某款服装是今年的流行,不管自己穿着好不好看,也要千方百计弄一套穿在自己身上。这些都是由于其他消费者的示范效应而引发的跟风行为。

作为消费者,我们在消费时应尽可能地保持冷静,既然已经知道了其中的心理原理,就要懂得自我控制,才不会让自己的财富平白流失。而这样一点一滴的资金储备,就是未来幸福生活的有效保障。

优惠券到底优惠了谁

在现在商业社会中,实体店铺也好,网络店铺也好,会员卡、贵宾卡之类的优惠券成了一种赚取回头客的有效手段。拿着优惠券,感觉自己似乎拥有了一张可供 “挥霍”的“免费金牌”。但是,事实的真相果然如此吗?

情人节那天,秦峰到花店买玫瑰。平时玫瑰2元一朵,那天的标价却是20元一朵。秦峰想:花虽贵,但不能不买,不然老婆会生气。可是,买了还真心疼,毕竟买少了面子上挂不住,买多了又费钱。

正在犹豫,店家走了过来,问:“先生,买花?”

秦峰说:“嗯。不过,玫瑰能不能便宜点?”

店家笑道:“送女朋友吧?哈哈,追女孩子怎么能怕花钱?若是这一大束花赢来你的幸福,那可是太划算了!”

秦峰说:“送老婆的。”

店家接着说:“那更不能抠门了。要不这样吧,您在我们店里办张会员卡,有了这张卡,您就可以在我们店里享受五折优惠。”

秦峰开始打退堂鼓:“有这个必要吗?”

店家理所当然地接话:“怎么没有啊,您想想,谁家红白喜事不送花,是吧?”

秦峰想想也对,就办了张卡,买了束花。但还没到家,他就开始后悔了,细细想来,其实这优惠卡对他来说并不优惠,得益的更多是商家。

会员卡,也就像商场经常发放的优惠券。商家发放优惠券,表面的解释是:吸引更多的顾客,扩大销售量。但如果仅仅是这样的目的,那不如直接降价。实际上,商家借此进行低价促销,挣的还是顾客的钱,而顾客只是未察觉到而已。

许多人因为抱着占便宜的投机心理,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潜意识中相信自己可以利用优惠券买到便宜东西。其实这只是一种心理上的错觉,是把“客观概率”消融在“主观概率”中,即判断事物时倾向于有利于自己的低概率,而否认不利于认同自己的真实概率。这就好比案例中的秦峰,夸大了自己再光顾这家花店的几率,从而认为办理优惠券将有利于自己。正是这样的错误估计,就把“我很少机会光顾这家花店”的客观事实,消融在了“我会经常光顾这里”的主观认知中。

投机心理蒙蔽了人们的理性思考,因为很少有人能坚定地只相信自己。在商家的一番甜言蜜语之后,很多人或许都会受到对方的引导或者说在对方的劝说下产生心理压力,确信优惠券可以为自己省去一大笔钱。出于内心的优势考虑,很多人信了商家的话,但这其实只是商家利用我们的投机心理所做的一种商业活动而已。而很多人可能出于对偏离的恐惧,便选择了听从商家的话,失去了自己的理性判断。

所以,下一次被人劝说成为某商铺的会员时,我们要保持理性,认真考虑,思考这样的行为是否真的会给自己带来实惠,而不要轻易地听信商家的话,更不要见到商家发放优惠券就去抢购。我们应清楚地了解,这只不过是商家利用人们的投机心理作的一场秀罢了。要想避免投机心理,我们就要克制自己占小便宜的心理,理性地做出是否购买的决策。

为什么越贵越好卖

购物时,看到同一类产品,一般会选择相对较贵的那一种,因为从内心来讲,人们对较贵的东西比较认可人们,会下意识地认为贵的就是好的,所以,同样的东西也许会越贵越好卖。其实,按常理来说,便宜的东西不是才更让人有物美价廉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吗?为什么许多人要反其道而行之呢?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某著名的旅游胜地有一家玉器店,一天,店老板让营业员把两副相同的玉镯标上不同的价格出售,其中一副标价200元,一副标价500元。年轻的营业员觉得奇怪,就问老板:“同样的东西,谁会多花300元钱去买?500元的那副能卖出去吗?”老板笑而不答。

不一会儿,一群外地游客走了进来,五六个妇女开始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一位妇女拿起那两副手镯,很仔细地进行比较。营业员也不知说什么好,干脆不予介绍。看了一会儿,那位妇女说:“这副500元的手镯我买了,给我包起来。”

她的另一个同伴说:“这副看起来和那副200元的没啥区别。”

买镯子的顾客看了同伴一眼,自信地说:“有区别,质地不一样。”

顾客走后,营业员问老板:“她为啥要买500元一副的?这不是明摆着当冤大头吗?”

老板说:“我也不知道为啥,反正我知道愿意当冤大头的人还真不少!”

同类推荐
  • 微勃症:乐嘉的坦白从言

    微勃症:乐嘉的坦白从言

    为何我总谈人性?因为我记录在哪儿吃喝拉撒对你没价值,对我也没有价值;我想谈国家兴亡,但我谈不到点子上,也压根儿没能力谈到点子上。我谈人性,是因我以此为生。更重要的是,时代会变,观念会变,制度会变,但人性不会变。假设你我素不相识,如果你喜欢我超过喜欢我的书,那将是你的遗憾;如果你喜欢我超过喜欢性格色彩,那将是你最大的损失。
  •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本卷包括中文版主编车文博所著的《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以及由弗洛伊德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三部分。《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是中文版主编车文博研究弗洛伊德的精髓所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癔症研究》最初于1895年在德国出版,书中对癔症的症状、病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开始提出癔症创伤理论,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和正式起点的标志。
  • 性学三论

    性学三论

    《性学三论》是心理学宗师弗洛伊德开性学先河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首度将精神分析法运用于性研究,通过梳理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寻常男女性冲动的萌芽和成长,发现并探讨每个人性困惑中的关键心理因素。
  •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后来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历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弗洛伊德在1915—1917年的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三部分讲稿,因而全书也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精神病症通论三篇。在前两部分,他假定听者对精神分析学的知识毫无所知,所以从入门讲起。第三部分讨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疗。
  •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本书将哈佛教授的心理课程汇集成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包含了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等方面,可以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在每个故事后面,还附上了鞭辟入里、意味深长的精彩点评,它们从智慧的高度诠释了这些优美故事的现实意义所在,以小见大、抛砖引玉。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的王妃是影后

    我的王妃是影后

    影视歌三栖明星袁小雅无意中穿越到了不知名的朝代。而且是穿越成了一个妾侍,居然还是疯子。她屡次三番被陷害,当然不会傻傻的坐以待毙!在不知不觉的布局与拆局当中,却渐渐的把自己的心也给奉送了出去,且让我们看袁小雅到底是选择放弃反击抱得美男归呢?还是选择一一报复狠心之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昆虫记:螳螂的爱情(第5卷)

    昆虫记:螳螂的爱情(第5卷)

    《昆虫记》卷五中法布尔将视线集中在鞘翅目、同翅目和螳螂目昆虫身上,通过对甲虫、金龟、蜣螂、蝉和螳螂的观察,向我们揭示了这些昆虫对自己的爱侣和孩子的款款深情,用生动、平实的语言谱写出昆虫世界的爱情诗篇。
  •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是改变一生的幸福课,帮助女人正确经营情感、职场、婚姻及人际关系,理性爱情,性情婚姻,快乐生活,微笑职场,告诉女性收获幸福的黄金法则,小的故事,却有大的智慧,揭示了女人的生活心理学。本书是一本让女人找到幸福之路的散文集。想做一个幸福的女人的女人进来看看吧,一定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抛弃萌动的大烦恼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抛弃萌动的大烦恼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意行天下

    意行天下

    凡人仰观苍天,无明日月潜息,四时更替,幽冥之间,万物已循因缘,恒大者则为天道,天为阳,地属阴。生在正道第一大派,却天生闭脉,无法修炼,遭人冷嘲热讽、唾弃谩骂。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 校园生死恋:爱情不稀奇

    校园生死恋:爱情不稀奇

    爱,是怎样?爱,是疼痛,爱是感觉有人把图钉重重的压进左心房,然后拔出来,再压进去。自己听着自己的心碎裂,却又无可奈何。她10岁便对他芳心暗许,而他,却无动于衷。身边却总是红妆缭绕、美女如云,甚至女友换了一任又一任。她不是没人追,只是她心里有了一个就再也容不下第二个。他当着女友和她的面说“我只当她是我妹妹。”他又当着对她死缠烂打的每一个男子都说“她是我的,不管你爱不爱她,都请你离开她……”欢迎加群:425753695【我的小助手24小时在线,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咨询】
  • 联想斯巴达方阵

    联想斯巴达方阵

    我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现在已经不再是处于单打独斗的时代了,“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一剑走四方”的侠客精神都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团队协作精神。“斯巴达方阵”的制胜精髓和联想集团经营管理理念两者相结合,对于当代企业发展方向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