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700000013

第13章 洞悉共性:大众都有怎样的普遍心理 (3)

第四章 洞悉共性:大众都有怎样的普遍心理 (3)

在有人遇到困难时,围观的人很多,实际帮忙的却一个都没有,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时有发生。这一现象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注意,并做了大量的实验加以研究。实验表明,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有他人在场,个体帮助别人的利他行为就会减少,而且围观者越多,利他行为减少的程度越高,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旁观者效应的产生来自社会影响及责任分散两方面。

社会影响是指一个人在不能了解确切情况以做出干预紧急事件的决定时,就会观察别人的行动,看他人会有什么反应。而周围的人其实也在观察别人的反应,于是很快就发展成一种集体性的坐视不救的局面。同时,有他人在场时,人们会这样想:这种事又不是我造成的,我也没必要成承担责任,周围还有那么多人,肯定会有人出手相助的。大家心里都这样想,结果谁都不出手帮忙。

上例中的大妈当时就是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才由邻居口中的活**变成了冷漠的人。假如现场只有大妈一个人,她可能会觉得责无旁贷,迅速做出反应,帮助那个倒在地上的老人。因为这时没有别的旁观者可以分担责任,如果她不帮忙,内心就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但有许多人在场时,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一起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最终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心理学家之所以对此种冷漠现象作出解释,不是要我们给自己一个冷漠旁观的理由,而是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当冷漠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灵魂似乎也开始变得麻木,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不是孤独地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每天都和千万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联,当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不要等待,也不要犹豫,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凡事皆有因果,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当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也就埋下了得到别人帮助的种子。所以,我们树立助人为乐的观点,同时也把这种观点传播下去。助人为乐,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年轻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个座;开门时为身后的人扶一把;雨天时为淋湿的陌生人撑一下伞……从细节做起,从身边做起,一切都将变得不一样。

我们为什么不能一手画方一手画圆

小时候,我们经常被老师和家长教育“一心不能二用”,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两只手同时各拿一支笔,左手在纸上画方,右手画圆,看看你能不能画出一个完美的四方形和圆形。很多人会发现这很难做到。但是,有时候一些人也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工作,而不会影响到工作效率。

那么,为什么有的时候可以将两件甚至更多件事同时做,而有的时候却不能呢?其实,这与人们注意的分配性有关。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注意的分配之所以成为可能,从生理上来看,是因为大脑皮层上占主导地位的区域兴奋时,某些其他区域只有局部的抑制。因此,这些区域就能够控制一些同时进行的动作。如果动作是习惯的,那么,当同它相应的大脑皮层区域处于局部抑制状态的时候,进行这些动作的可能性就大些。

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首先,同时并进的两种活动,其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这是注意分配的重要条件。人们对熟练的活动不需要更多的注意,而把注意重心集中在比较生疏的活动上。如学生上课边听边记,因为对写字已经很熟练了,所以自然就把注意重心集中在听课上。其次,同时进行几种活动之间是否有联系也很重要。如果它们之间毫无联系,那同时进行这些活动是很困难的;但如果在它们之间已经形成了某种反应系统,则同时进行这些活动就比较容易。

任何复杂的工作都要求人们的注意分配,注意分配的能力主要是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出来的。因此,注意的分配是因人而异的,同时也与人们对活动的熟练度有关。我们在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时,最好不要分散注意力,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保证事情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不善于分配注意力,事情就不能做好,甚至还可能酿成事故。

“一个人做事缺乏效率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固定的目标,精力太过分散,以至于一无所成。”著名效率管理专家史蒂芬?柯维在分析了众多个人在工作上效率低下的案例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事实的确如此,许多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效率的人,就是因为目标过多,导致自己无法将精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如果他们能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就足以使他们获得巨大的潜在能量和把握更高的成功几率。

事实上,当一个人养成做事有“明确的主要目标”的习惯后,就会培养出能够迅速做决定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对他提高做事效率很有帮助。相反,那些同时有很多目标,精力分散的人会很快耗尽精力,随之而来的就是原先的雄心壮志的消磨。

所以,当我们陷入琐碎的事情中时,一定要自我反省。我们应考虑手头上的工作是否属于优先级,如果不是,就终止它们,并着手重要的事项。

让自己变成时间驾驭者,减少例行公事,并多参与困难的决策和计划。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增加自身的价值和提高高效处理事情的能力。

喜怒哀乐是怎么回事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我今天特别高兴”、“我现在很难过”,也会描述他人的情绪,如“他今天火气特别大”、“她今天貌似很兴奋”。可见,情绪是我们最熟悉、体会最深的一种心理活动,也是我们每个人不可缺少的生活体验。

我们的情绪反应虽然是司空见惯的,但是,谁又能说自己已经看透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呢?我们为什么会有喜怒哀乐呢?我们自己又是怎样体验和表达这些不同情绪的呢?

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它的产生与人们的认知、生理和刺激有关。简单来说,情绪就是个体感受并认识到刺激事件后而产生的身心的反应。

刺激事件,既包括来自外部环境的某种刺激,还包括来自个体内部环境的生理上以及心理上的刺激,例如施工工地的噪音、婴儿的啼哭、饥饿、牙疼等,都会引起痛苦情绪反应。

由此可知,情绪是由感受活动引起的,而参与感受活动生理结构众多,有大脑边缘叶的扣带回、海马结构、梨状叶和隔区,丘脑前核、背内侧核等,其中丘脑核团是获得情绪的核心结构,在丘脑中还存在一种叫丘觉的遗传结构,可以产生情绪体验。

人类拥有数百种情绪,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用因素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将情绪分为兴奋、喜悦、惊吓、悲痛、憎恶、愤怒、羞耻、恐惧、傲慢九种。目前一般认为,最基本的情绪有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四种,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机体的外部表现。当情绪发生时,除了可以直观地看到机体的外部表现外,同时还会伴有一系列的体内生理反应,如悲伤时呼吸频率变慢,恐惧和愤怒时心率加快同时血压升高等。情绪的生理反应多数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这些测量指标虽然不能判断一个人的情绪种类或性质,但对于分析和判定人的情绪活动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所以,医学和心理学上常利用一些生理记录仪器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指标进行测量,综合分析和评价人的情绪。

情绪是人的一种内部主观体验,但这些体验的发生往往会伴随一些外部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表情。以往人们认为表情就是我们的面部表情,但实际上,除了面部表情之外,语言声调和身体姿态也能表达我们的情绪。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脸部肌肉和嘴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面部是最有效的表情器官,能最直观地看出人们的情绪,人的面部表情主要表现为眼、眉、嘴、鼻、面部肌肉的变化。如果认真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还能泄露他们的“心声”,而我们也更可能猜测对方的真实想法。比如,真正的惊讶是转瞬即逝的,但是当一个人惊讶的表情超过一秒钟,那就表示他在假装吃惊;真正的笑意展现在脸上的时候,眼角常常是会出现眼纹的。

除了面部表情外,语言声调也是人们表达情绪的重要工具,而且语音的高低、强弱等,也是表达说话者情绪的手段。例如体育比赛解说员在解说比赛的时候,声调往往是急促有力的,这会带动我们一起进入一种紧张激动的情绪中;而当人处于沉痛悲哀的情绪中时,声调往往是缓慢、低沉而无力的。此外,根据语言声调的不同特点,还能判断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例如说话语速较快、口误又多的人多数容易紧张,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的人多数缺乏自信或是言不由衷,而说话响亮、慢条斯理的人则显得悠然自得。

另外,人的情感状态、能力特性和性格特征有时可以通过身体姿态来自发地或有意识地表达出来,从而形成身体姿态表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身体语言。有时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语音语调来隐瞒自己真实的情绪,但可能被自己的身体语言所出卖。这是因为当人处于强烈的兴奋、紧张、恐惧、愤怒等状态时,往往抑制不住身体姿态的变化,例如当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时,总会下意识地摆弄自己的手、抚摸自己的耳朵;当人们想要从房间里离开的时候,双脚会不自觉地朝向出口的地方,等等。心理学家往往会利用人的身体语言来判断人的想法、情绪等,借此来判定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状态。

知道了这些情绪表达的方式,我们就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别人,以便明白什么时候应该做怎样的反应来回应对方,才能让对方更满意。而从我们自身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学着掌控自己的情绪,当坏情绪来临时,我们要学会控制而非任它倾泻而出。就像我们想要表达喜悦时,应该适当,如果高兴过了头,就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而我们的哀伤也要尽量克制,不要让这种消极情绪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要作出适当的调节。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心理学

    每天读点心理学

    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决定着行为,人心难测,我们想要让他人做出某种行为,必须了解、掌握他的心理,擅攻人心。这就需要我们懂得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并恰当地运用。
  •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精选了哈佛教授在心理学课程中引用、讲述的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旨在让更多的人走进哈佛校园,听一堂生动有趣的哈佛心理课。《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由牧之等编著。
  • 透视人心的心理游戏

    透视人心的心理游戏

    《透视人心的心理游戏》主要内容简介:你想了解真实的自我吗?你想消除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吗?你想摆脱愤怒、忧郁的负面情绪吗?你想得到朋友的信任、领导的青睐吗……有趣的心理游戏将为你揭开心理学的奧秘,让你在休闲娱乐中走进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帮你挖掘出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引领你探寻非凡的人生轨迹。
  • 男人30谋事规划

    男人30谋事规划

    同时,人生黄金的起点!毫无疑问,大凡成功者大多具有一个不凡的起点:在30岁开始就能独立自主地设计自己的人生。由于他们从30岁就开始砥砺自己的心性而使得他们在为人处世时往往能坚守住自己的原则,30岁:青春年华的开端,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这是每一个人重要的阶段,它关乎人一生的成败!而古往今来,无论在什么领域,特立独行。,并为之奋斗不息!无论比尔盖茨还是拉里·佩奇莫不如此
  • 气场心理学:潜能的力量

    气场心理学:潜能的力量

    《气场》之后,“气场”这个原本很深奥的词语,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热词,成为人们研究、修炼的对象。但是气场的获得,必须经过历练,仅靠“速成”是难以实现的。而且真正的气场也不是“装装样子”,而必须建立在卓越的能力之上。如果没有超强的能力,气场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是难以长久的,更不能感染人。所以,你必须正确认识和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获得强大的能力,如此,你的气场才会有根,有基础。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总裁的外遇

    总裁的外遇

    结婚一年多,她以为他对自己不冷不热,但多少有些感情的。可是,当她检查出自己有了身孕,正想要跟他坦言的时候,他忽然将离婚协议书推到了她面前。她握着黑色签字笔,手微微颤抖,咬紧牙关,一笔一划勾勒好自己的名字,可惜不够端正,歪歪斜斜的,像毛毛虫一般,真够丑的。签完字在街上晃荡,她发现原来他也是可以这般地温柔,他也会等人,但对象却不是自己,而是另外的女人。一年多的婚姻,最终还是抵不过他过往青梅竹马恋人的归来。曾经的开始,如今的结束,都由着他一手掌控。三年后,在他的订婚宴上,他发现她牵着一个小女孩,挺着一个大腹便便的肚子,巧笑倩兮地被拥在他同母异父的弟弟的怀中。他哭了,虽然没有一滴眼泪,可是他是真的哭了。“三年前,你为他流产,三年后你又有了身孕,而我,到现在还不知道那个天杀的男人是谁?”他怒吼,喊得撕心裂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恍然若梦,梦里不知身是客。镜中月水中花,万丈红尘皆勘破。
  • 撕夜

    撕夜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花枝招展(贰)

    花枝招展(贰)

    车子等在美容店的门口,何小眠唯一的能耐就是随时能找到免费的司机,这些男人或者没有一个看过她的小说,否则就不会用那么露骨的眼神盯着她的脖子往下看了。何小眠能让人看到的就是花枝招展,媚艳夺目,她似乎唯一需要的也就是男人对她身体的垂涎……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读故事 学管理

    读故事 学管理

    故事是历史的记录、艺术的结晶、思想的升华。有时,我们不得不惊奇:管理中许多艰深的题目竞然可以用一则简单而深刻的故事轻松表达。在学习管理艺术的过程中,另人感悟的故事和真实精彩的案例总是更能给人更多的启发,它往往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比单纯的说教有效的多。本书从众多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和精彩案例中精心撷选了近500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公司的众多管理理论,并把管理寓意化,有效解决了管理学艰深枯燥、难以为大众接受的问题。
  • 在家就能做的99种网上生意

    在家就能做的99种网上生意

    你必须相信,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且正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本书用最简单实用的语言,告诉你如何通过网络赚钱,并为你提供了涵盖生活各个方面的多达99个的顶级网店创意。你还在犹豫什么呢?快来动动你的大脑、动动你的鼠标,成为经济时代的网商达人吧!
  • 首席混混总裁夫人(大结局)

    首席混混总裁夫人(大结局)

    本文为“另类总裁夫人系列”的第一本---------柠檬酸甜分割线---------她是摩北区街头混混的最高统领——首席混混他是迅风集团的最高决策人她的世界在底层他却是高高在上的总裁大人原来走在两条平行线上的人,却因为十年前的一句承诺而即将成为夫妻呃,他居然同意了,那个眼睛长在头顶的总裁居然同意娶她,她实在是……太……太悲哀了去他奶奶的大姨婆!她想嫁时,他不娶她,现在她爱上了别人,他又要娶她了不是说小混混不配当总裁夫人吗?哼,她哪是那种呼之即来、挥之则去的女人他想娶她是不,好啊!那她就逃罗……
  • 重生渔家女

    重生渔家女

    小鱼觉得,穿越不可怕,重生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穷二白,随时担心会饿死。她重生在渔村,家中亲戚一大堆,穷的穷,抠的抠,最厉害的不是赚银子,而是嘴刻薄,让人哭笑不得,都是穷给闹的。渔船落后,地少人多,穷的还真没话说。看她一个渔家女,怎么翻手赚钱子,覆手抢银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

    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

    《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内容简介:给严父看的书却并不是严肃古板的哦!《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分12章,从培养孩子爱心、学习、诚信、节俭、自主、友谊、健康、责任、礼貌、快乐、挫折、特长等方面的品质进行分析,对一个成功父亲所需要注意的教育法则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一篇《背影》让所有的人深深感动于如山的父爱,80个法则让所有阅读《成功父亲的80个教育法则》的父亲跨入成功的行列。感受父爱,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