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洞悉共性:大众都有怎样的普遍心理 (3)
在有人遇到困难时,围观的人很多,实际帮忙的却一个都没有,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时有发生。这一现象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注意,并做了大量的实验加以研究。实验表明,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有他人在场,个体帮助别人的利他行为就会减少,而且围观者越多,利他行为减少的程度越高,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旁观者效应的产生来自社会影响及责任分散两方面。
社会影响是指一个人在不能了解确切情况以做出干预紧急事件的决定时,就会观察别人的行动,看他人会有什么反应。而周围的人其实也在观察别人的反应,于是很快就发展成一种集体性的坐视不救的局面。同时,有他人在场时,人们会这样想:这种事又不是我造成的,我也没必要成承担责任,周围还有那么多人,肯定会有人出手相助的。大家心里都这样想,结果谁都不出手帮忙。
上例中的大妈当时就是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才由邻居口中的活**变成了冷漠的人。假如现场只有大妈一个人,她可能会觉得责无旁贷,迅速做出反应,帮助那个倒在地上的老人。因为这时没有别的旁观者可以分担责任,如果她不帮忙,内心就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但有许多人在场时,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一起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最终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心理学家之所以对此种冷漠现象作出解释,不是要我们给自己一个冷漠旁观的理由,而是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当冷漠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灵魂似乎也开始变得麻木,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不是孤独地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每天都和千万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联,当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不要等待,也不要犹豫,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凡事皆有因果,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当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也就埋下了得到别人帮助的种子。所以,我们树立助人为乐的观点,同时也把这种观点传播下去。助人为乐,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年轻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个座;开门时为身后的人扶一把;雨天时为淋湿的陌生人撑一下伞……从细节做起,从身边做起,一切都将变得不一样。
我们为什么不能一手画方一手画圆
小时候,我们经常被老师和家长教育“一心不能二用”,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两只手同时各拿一支笔,左手在纸上画方,右手画圆,看看你能不能画出一个完美的四方形和圆形。很多人会发现这很难做到。但是,有时候一些人也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工作,而不会影响到工作效率。
那么,为什么有的时候可以将两件甚至更多件事同时做,而有的时候却不能呢?其实,这与人们注意的分配性有关。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注意的分配之所以成为可能,从生理上来看,是因为大脑皮层上占主导地位的区域兴奋时,某些其他区域只有局部的抑制。因此,这些区域就能够控制一些同时进行的动作。如果动作是习惯的,那么,当同它相应的大脑皮层区域处于局部抑制状态的时候,进行这些动作的可能性就大些。
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首先,同时并进的两种活动,其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这是注意分配的重要条件。人们对熟练的活动不需要更多的注意,而把注意重心集中在比较生疏的活动上。如学生上课边听边记,因为对写字已经很熟练了,所以自然就把注意重心集中在听课上。其次,同时进行几种活动之间是否有联系也很重要。如果它们之间毫无联系,那同时进行这些活动是很困难的;但如果在它们之间已经形成了某种反应系统,则同时进行这些活动就比较容易。
任何复杂的工作都要求人们的注意分配,注意分配的能力主要是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出来的。因此,注意的分配是因人而异的,同时也与人们对活动的熟练度有关。我们在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时,最好不要分散注意力,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保证事情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不善于分配注意力,事情就不能做好,甚至还可能酿成事故。
“一个人做事缺乏效率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固定的目标,精力太过分散,以至于一无所成。”著名效率管理专家史蒂芬?柯维在分析了众多个人在工作上效率低下的案例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事实的确如此,许多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效率的人,就是因为目标过多,导致自己无法将精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如果他们能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就足以使他们获得巨大的潜在能量和把握更高的成功几率。
事实上,当一个人养成做事有“明确的主要目标”的习惯后,就会培养出能够迅速做决定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对他提高做事效率很有帮助。相反,那些同时有很多目标,精力分散的人会很快耗尽精力,随之而来的就是原先的雄心壮志的消磨。
所以,当我们陷入琐碎的事情中时,一定要自我反省。我们应考虑手头上的工作是否属于优先级,如果不是,就终止它们,并着手重要的事项。
让自己变成时间驾驭者,减少例行公事,并多参与困难的决策和计划。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增加自身的价值和提高高效处理事情的能力。
喜怒哀乐是怎么回事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我今天特别高兴”、“我现在很难过”,也会描述他人的情绪,如“他今天火气特别大”、“她今天貌似很兴奋”。可见,情绪是我们最熟悉、体会最深的一种心理活动,也是我们每个人不可缺少的生活体验。
我们的情绪反应虽然是司空见惯的,但是,谁又能说自己已经看透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呢?我们为什么会有喜怒哀乐呢?我们自己又是怎样体验和表达这些不同情绪的呢?
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它的产生与人们的认知、生理和刺激有关。简单来说,情绪就是个体感受并认识到刺激事件后而产生的身心的反应。
刺激事件,既包括来自外部环境的某种刺激,还包括来自个体内部环境的生理上以及心理上的刺激,例如施工工地的噪音、婴儿的啼哭、饥饿、牙疼等,都会引起痛苦情绪反应。
由此可知,情绪是由感受活动引起的,而参与感受活动生理结构众多,有大脑边缘叶的扣带回、海马结构、梨状叶和隔区,丘脑前核、背内侧核等,其中丘脑核团是获得情绪的核心结构,在丘脑中还存在一种叫丘觉的遗传结构,可以产生情绪体验。
人类拥有数百种情绪,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用因素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将情绪分为兴奋、喜悦、惊吓、悲痛、憎恶、愤怒、羞耻、恐惧、傲慢九种。目前一般认为,最基本的情绪有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四种,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机体的外部表现。当情绪发生时,除了可以直观地看到机体的外部表现外,同时还会伴有一系列的体内生理反应,如悲伤时呼吸频率变慢,恐惧和愤怒时心率加快同时血压升高等。情绪的生理反应多数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这些测量指标虽然不能判断一个人的情绪种类或性质,但对于分析和判定人的情绪活动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所以,医学和心理学上常利用一些生理记录仪器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指标进行测量,综合分析和评价人的情绪。
情绪是人的一种内部主观体验,但这些体验的发生往往会伴随一些外部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表情。以往人们认为表情就是我们的面部表情,但实际上,除了面部表情之外,语言声调和身体姿态也能表达我们的情绪。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脸部肌肉和嘴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面部是最有效的表情器官,能最直观地看出人们的情绪,人的面部表情主要表现为眼、眉、嘴、鼻、面部肌肉的变化。如果认真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还能泄露他们的“心声”,而我们也更可能猜测对方的真实想法。比如,真正的惊讶是转瞬即逝的,但是当一个人惊讶的表情超过一秒钟,那就表示他在假装吃惊;真正的笑意展现在脸上的时候,眼角常常是会出现眼纹的。
除了面部表情外,语言声调也是人们表达情绪的重要工具,而且语音的高低、强弱等,也是表达说话者情绪的手段。例如体育比赛解说员在解说比赛的时候,声调往往是急促有力的,这会带动我们一起进入一种紧张激动的情绪中;而当人处于沉痛悲哀的情绪中时,声调往往是缓慢、低沉而无力的。此外,根据语言声调的不同特点,还能判断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例如说话语速较快、口误又多的人多数容易紧张,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的人多数缺乏自信或是言不由衷,而说话响亮、慢条斯理的人则显得悠然自得。
另外,人的情感状态、能力特性和性格特征有时可以通过身体姿态来自发地或有意识地表达出来,从而形成身体姿态表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身体语言。有时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语音语调来隐瞒自己真实的情绪,但可能被自己的身体语言所出卖。这是因为当人处于强烈的兴奋、紧张、恐惧、愤怒等状态时,往往抑制不住身体姿态的变化,例如当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时,总会下意识地摆弄自己的手、抚摸自己的耳朵;当人们想要从房间里离开的时候,双脚会不自觉地朝向出口的地方,等等。心理学家往往会利用人的身体语言来判断人的想法、情绪等,借此来判定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状态。
知道了这些情绪表达的方式,我们就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别人,以便明白什么时候应该做怎样的反应来回应对方,才能让对方更满意。而从我们自身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学着掌控自己的情绪,当坏情绪来临时,我们要学会控制而非任它倾泻而出。就像我们想要表达喜悦时,应该适当,如果高兴过了头,就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而我们的哀伤也要尽量克制,不要让这种消极情绪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要作出适当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