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000000002

第2章 儒兵家(2)

王者的做法与霸者又不同。《荀子·王制》:“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王先谦《荀子集解·王制》:“眇,尽也。尽天下皆怀其仁,感其义,畏其威也。”“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荀子·王霸》:“故其法治,其佐贤,其民愿,其俗美,而四者齐,夫是之谓上一。如是,则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荀子·王霸》:“上,指法治、贤士、愿民、美俗。······一:齐一,这里作‘齐备’解。”

荀子并未忽视武力的作用,他在探索行仁和用兵的关系。《荀子·议兵》:“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荀子继承了儒家前辈的思想,议兵常以仁义为本。面对战国争雄、兵连祸结的现实,荀子希望战争能成为统一的手段。荀子用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的事实证明:“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悦)喜。”(《荀子·议兵》)荀子较好地从理论上阐述了行仁和用兵的关系,将儒家的军事思想大大地发展了一步。

二、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

“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荀子·议兵》)这是荀子军事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荀子的这个观点,是和楚将临武君在赵孝成王(赵国国君,公元前265年——前245年在位)面前议兵时阐述的。

赵孝成王说:请问用兵的最关键的策略是什么?

临武君回答说: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察敌人的行动变化,在敌人之后出动,却比敌人先到达。这就是用兵的关键策略。

荀子说:不是这样。“臣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荀子·议兵》)弓和箭不协调,就是后羿也不能射中微小的目标;六匹马动作不和谐,就是造父也不能驾车到达远方。人民不亲近不归服,就连商汤、周武王也不能一定打胜仗。“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中的“善”字,据《群书治要》删去。王念孙说“元刻无善字”(见王先谦《荀子集解·议兵》)。

临武君说:不是这样。用兵所重视的是形势对己有利,所实行的是机变和诡诈。善于用兵的人隐蔽深远,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出现。孙武和吴起使用这样的策略无敌于天下,难道一定要靠人民归附吗?

荀子说:不是这样。我所说的,是“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故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荀子·议兵》)用机变诡诈的办法去偷袭跟事先惊动仁人然后进击,是一样的。再说,仁人治理十里大小的国家,他的耳目就会达到百里之远;治理百里大小的国家,他的耳目就会遍及天下。他就一定能耳聪目明,及时警戒,而且团结同心,如同一个整体。“故仁人之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荀子·议兵》)列成直阵,就好像莫邪宝剑的长长的刃,碰到它的就会折断;摆成锐阵,就好比莫邪宝剑的锐利的锋,抵挡它的就会崩溃。列成圆阵或方阵按兵不动时,就会坚如磐石,触犯它的就会受到摧折,溃败披靡而退却。再说,一个暴虐的国君,他跟谁一起来作战呢?所以仁人治国,国家就日益强盛,诸侯先顺服的就平安,后顺服的就危险。

荀子还把国君是否爱民和战争的胜负直接联系起来。《荀子·君道》:“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孟子在战争问题上著名的观点。看来,荀子关于“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的思想,同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的思想,是关于战争问题的一个重要思想。人和,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前提。战争是活人之间的斗智、斗勇、斗力,而这种战争又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因此,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仅有“人和”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良好的阵地、有利的天候、便利的交通、指挥员正确的指挥,等等。用兵的关键策略,我认为临武君的意见优于荀子的意见。

三、王者之兵的治理

荀子把军队分成三类:成就王业的“王者之兵”,成就霸业的“和齐之兵”,成为强者的“盗兵”,盗兵又称为“干赏蹈利之兵”(《荀子·议兵》)。荀子推崇的是“王者之兵”。因此,荀子把军队的治理情况也分为三个层次:“隆礼效功,上也;重禄贵节,次也;上功贱节,下也。”效功,检验战功(参考杨倞说)。推崇礼义而检验战功,这是最好的;慎重地对待爵禄而看重气节,这是次一等的;把战功摆在首位又轻视气节,这是最差的。

在这一节,我将着重探讨荀子关于王者之兵的治理方略。

荀子认为,军队的强弱是有征兆验证的。《荀子·富国》:“上不隆礼则兵弱,上不爱民则兵弱,已诺不信则兵弱,庆赏不渐则兵弱,将率不能则兵弱。”将率:率通帅,将帅。即是说:国君不尊崇礼义,兵力就弱;国君不爱护人民,兵力就弱;说话反复无常,兵力就弱;将领没有指挥才能,兵力就弱。为了使王者之兵强大,荀子提出了总的方略:“凡在大王,将率末事也。”(《荀子·议兵》)即根本在于大王,将帅问题只是枝节。荀子治理王者之兵的具体措施是:国君要贤明,隆礼贵义,隆礼效功,好士爱民,政令有信,民心齐一,赏重刑威,器械装备坚固完备便于使用,慎重对待战争,权力集中。《荀子·王制》:“案平政教,审节奏,砥砺百姓。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之劲矣。······刑政平,百姓和,国俗节,则兵劲城固,敌国案自诎矣。”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荀子·王制》:砥砺作“训练”解。剸同“专”,专有,独占。诎同“屈”。即是说,要使政治公平允当,措施缓急得宜,教育和训练百姓。这样做了的时候,兵力就是天下最雄劲的了······刑罚政令公平合理,老百姓和睦相处,国家的风俗合乎礼义节制,那就兵力强劲、城垣坚固,敌国自然就屈服了。荀子治理王者之兵措施的核心是礼,但也有利用刑赏、加强兵革的法家主张。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军事思想。

荀子进而分析了齐、魏、秦的治军制度,以此论证他的治理王者之兵方略的正确。

《荀子·议兵》:“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倾侧反覆无日,是亡国之兵也。”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荀子·议兵》:“首,敌人首级。赎,疑当作‘赠’,形似而误(依高亨说)。锱,八两为一锱(依杨倞说)。无本赏:此句语意欠明晰,各家解释不一。大意或者是:齐国看重战士个人勇力和武艺,斩首即有赏,而不问整个战役是胜是败。无本赏,即没有以战役胜负为评判基础的赏赐;正如杨倞说的:‘斩首,虽战败亦赏;不斩首,虽胜亦不赏。是无本赏也。’”

“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是数年而衰而未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是故地虽大,其税必寡。是危国之兵也。”(《荀子·议兵》)魏国的战士,按一定的规格来挑选。试验合格的就免去全家的赋税,给他好的房舍田地。几年之后这些经过挑选的战士体力衰减了不合格,已经给予的各项待遇都不能随意剥夺,重新挑选时还是原来的做法。所以国土虽然广大,税收却越来越少。这实在是危害国家的军队。

秦国用来养活其人民的物质条件非常刻薄,而役使人民却非常严酷。用权势胁迫他们,用艰难的生活使他们感到痛苦,用奖赏来诱惑他们,用刑罚来逼迫他们,人民如果想求国君给予一点好处,除了作战就没有别的出路。使人民处于困境而役使他们,作战胜利然后赏赐,“功赏相长也。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强长久,多地以正(征),故四世有胜。”(《荀子·议兵》)这不是出于侥幸,而是由于有一定的方略。

荀子最后总结:“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荀子·议兵》)

荀子特别强调仁义和礼治在治军中的作用。他认为,仁义和礼治是强兵的根本。

李斯问他的老师荀子:秦国四世保持胜势,兵强海内,威行诸侯,它不是凭仁义做到这一点的,只是靠着怎么有利就怎么做的手段罢了。

荀子说:这不是你所了解的。你说的有利,不是真正的便利;我“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荀子·议兵》),即我所讲的仁义,才是最大的便利。“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荀子·议兵》)秦国虽然四代都保持胜势,可是仍然担惊受怕,经常忧虑山东六国联合起来倾轧自己。“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王先谦《荀子集解·议兵》:“本统,前行素脩。”章诗同《荀子简注·议兵》:前行素脩,“指平日一贯施行仁义。前行,前已行之。素脩,素已脩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版)即是说,这叫做衰乱时代的军队,是没有仁义做根本做指导的。所以成汤的放逐夏桀,不是从鸣条大战把他打败了才放逐的;周武王的诛杀商纣,也不是由于甲子日的牧野之战才把他打败了的,“皆前行素脩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今女(汝,你)不求之于本而索之于末,此世之所以乱也。”(《荀子·议兵》)王先谦《荀子集解·议兵》:“前行素脩,谓前已行之,素已脩之。本,谓仁义;末,谓变诈。世所以乱,亦由不求于本而索于末。”

同类推荐
  •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以明代夫容馆刊《楚辞章句》为底本,对该书收录的楚辞作品作简明扼要的校勘、注释、分段及全文品鉴,意在为广大楚辞爱好者提供一种版本可靠、文意疏通的楚辞读本。书前有长篇导论,介绍楚辞之价值,楚辞名称的由来,先秦两汉楚辞的特征,楚辞研究的历史,以及楚辞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等,可以引发广大读者阅读的兴趣。《楚辞》作为国学经典,是与《诗经》齐名的集部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梁启超说:“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可见,阅读欣赏《楚辞》是中国人基本的文化修养之一。
  • 佣兵的战争

    佣兵的战争

    高扬是一个军迷,一个很普通的军迷,爱刀,爱枪,爱冒险。一次意外,高扬跑去了非洲,结果不幸遇到了空难,侥幸活命,却从此只能在枪口下混饭吃了,因为他成了一个雇佣兵。一个军迷,能在国际佣兵界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请拭目以待吧。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军事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对此,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云云,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与揭示。与之相联系,中国军事历史也有丰厚的积淀,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构成部分。
  • 世界军事百科之古代军事

    世界军事百科之古代军事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上)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上)

    本书讲述了二战爆发后,日本在发动珍珠港事变后,为彻底打败美国海军,发动了中途岛海战,结果阴差阳错,由于指挥失误,遭到惨败,从而使太平洋战场遭到逆转的过程。本书对海战原因、经过及最终结局均作了细致描写。
热门推荐
  • 绝色:极品丫鬟(完)

    绝色:极品丫鬟(完)

    一个太子爷,一个君王,一个大元帅,当这些站在权利顶峰的男人们一一霸道走进她的生命时,一个亡国公主还会剩什么……楚萱凛凛道:“你可用你的百万大军来困我,你可用你的千万百姓来压我,可是你不能折我的翼,断我的剑,楚萱给不了你那么多东西!”秋水清眸里尽是不屈服的倔强。抛却江山如画,换你笑靥如花,抵过这一生空牵挂……谁为她兵临城下?谁为她刀剑厮杀?谁为她一生牵挂?谁为她点上朱砂?谁为她拂去,眉间落花?第一卷:晋国篇(小白很轻松)第二卷:楚地篇(很虐很纠结)第三卷:漠北篇(很虐很郁闷)第四卷:鲁国篇(走温情路线)第五卷:完结篇(和谐的结局)此文首发:红袖呐,红袖偶滴新文《劫爱:窃后挑上皇》:http://m.pgsk.com/a/70901/,这回换没文化又有点痞的女飞贼上,且看小强般的女主怎么扛上霸道的王!
  • 最强世界

    最强世界

    我,八荒火龙灭宗,棍砸千军战皇城,万年古阵碎山河,通天之路战今生,不朽丰碑断生死,浮屠之塔镇轮回,法则之海碎天地,破灭之世求魔道,渡轮回。这是一个最热血的世界。
  • 驭夫36计

    驭夫36计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穿越到嘉靖年间才发现,历史名人在青春期也不过是这个德行。这模样怎么打倭寇、拒北虏?作为班主任,她只好以暴制暴+攻心为上。且看穿越女教师PK少年民族英雄。谈一场禁忌的师生恋也算是为国捐躯,了不起嫁过去,管他一辈子!为了民族大业,我容易嘛我!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聪明。它并非是老于世故、老谋深算者的处世哲学,而是对任何普通人尤其是身处要职的领导者都适用的生存智慧,是现代生活在人性丛林中的人必须遵守的法则。《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围绕这个主题,提炼出成功的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比如行为得体,言谈到位,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得心应手等,赢得了人心便赢得了一切。
  • 妃卿莫属:错惹蛇王大人

    妃卿莫属:错惹蛇王大人

    她点点头,养蛇为生而已,结果却马上被吃干抹净渣也不剩。三年后,一粉雕玉琢的女娃娃,十根小玉指正在噼啪噼啪的苹果ipad上飞舞,一张张俊美帅哥的玉照哗啦啦的出现在屏幕上。“怀孕了?”男人似笑非笑的俯视她。“你在做什么?”一个俊美邪魅男子好奇问道。“选美男。”女娃娃一脸不耐的应道。选美男?男子一脸的乌黑,却错惹上邪魅蛇王。她扮小丑,扮奇葩,扮怀孕。为了保命,“你小小年纪就……,选来干什么?”邪魅的俊颜上风雨欲来。“你再欺负我妈咪,我就给妈咪挑十个八个美男伺候她。”
  • 傲世轻狂:逆天符师大小姐

    傲世轻狂:逆天符师大小姐

    被迫女扮男装的她,不会遭遇退婚。魔武双修的她,铁定不是废材。她可以是符师,可以是丹师,也可以是器师!不要怀疑,她真的什么都会,谁让她不是天才,却是个狂傲的变态!一缕残魂,他是她命定的人,她可以为他越过六界,遍寻良方,他也能许她永世繁华,宠溺无边!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