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000000001

第1章 儒兵家(1)

孟轲

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约卒于公元前289年。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子思受业于孔子的学生曾子。孟子曾以他的仁政学说游说诸侯。他曾到过齐、宋、鲁、滕、魏,但他的学说终不见用,“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一生的经历、活动和遭遇都和孔子相似。到了北宋以后,中国封建学者对孟子的著作,从正统派唯心主义观点给以系统的注释、发挥,他的著作列为封建士大夫必读的经典。孟子被封建统治者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1册第132页,人民出版社1964年9月第2版)

孔子论及军事,只有三言两语。而孟子则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军事思想,把儒家对于军事问题的阐述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战争和军事问题上,孟子竭力反对兼并战争,认为只有以德服人,施行仁政,才能统一天下;对他所认为的‘吊民伐罪’的正义战争,则热情予以肯定;他通过历史经验的总结,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心的向背,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著名论点。”(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上册第21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

《孟子》一书,是研究孟子军事思想的直接材料。《孟子》的通行注本有赵岐《孟子章句》、朱熹《四书集注》、焦循《孟子正义》、杨伯峻《孟子译注》等。

孟子的军事思想是围绕着“仁”展开的。孟子的军事思想大致可以概括成两点:一、赞美正义之战,憎恨不义之战;二、仁者无敌。这两点,我将分别进行论述。

一、赞美正义之战,憎恨不义之战

孟子所赞美的正义之战和所憎恨的不义之战,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正义之战和不义之战。孟子对于战争正义与否,他自有标准。孟子认为,攻伐战取之事,是否可行,就看是否合符仁义,民心向背如何;战争正义与否,也看是否合符仁义。孟子还把战争的惨烈程度作为衡量战争正义与否的一条标准。

齐宣王问孟子道:“成汤放逐夏桀,武王攻伐商纣,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答说:“史籍上有这样的记载。”齐宣王问孟子:“臣子杀了他的国君,这是允许的吗?”孟子说:“伤害仁德的人叫做‘贼’,伤害道义的人叫做‘残’。残贼的人就叫做‘独夫’。我听说诛杀了独夫商纣,没有听说弑了国君。”从孟子和齐宣王的对答中,鲜明地体现了孟子军事思想中进步性的一面。汤放桀、武王伐纣是正义的战争,孟子赞美对了。

齐国进攻燕国,齐国获得了胜利。齐宣王问孟子:“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也有人劝我占领它。以一个大国攻打一个实力相当的大国,只用五十天就攻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如果不占有它,上天一定会降下灾祸。占有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如果占有它,燕国人民感到欣悦,那就占有它。古人有这样做过的,周武王灭商就是。如果占有它,而燕国人民不感到欣悦,那就不要占有。古人有这样做过的,周文王[不灭商]就是。以齐国这样的大国进攻燕国这样的大国,燕国人民却用竹篮盛着饭食、用瓦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原因吗?是为了躲过水深火热的苦难日子啊![这种日子]像水日益加深、像火日益加热,他们就只好转而寄希望于齐国了。”在这里,孟子把人民表示欣悦,表示欢迎作为攻伐战取之事可行的前提条件。

滕文公问孟子:“滕,是个很小的国家,处在齐、楚两个大国之间,是服事齐国呢,还是服事楚国呢?”孟子回答说:“这个问题不是我力所能及的。如果一定要说,那就说这么一点:挖好这护城河,修好这城墙,与人民一起守卫它;如果人民宁愿献出生命而不离去,那就有办法了。”孟子仍然强调了加强战备、得民心、与民共守,才是滕国唯一正确的做法。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已极为剧烈,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死伤越来越多。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孟子对人民的命运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对他认为的不义之战表示了极大的憎恨。《孟子·离娄上》载:孟子说:“冉求做季康子的家臣,不能改变他的德行,反而使田赋收入增加,比往常多了一倍。所以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弟子们大张旗鼓地攻击他,都是可以的。’从这里看来,君主不行仁政而使他致富的人,都是孔子所唾弃的;又何况替他拼命作战、兼并土地的人呢?为争夺土地而战,尸横遍野;为了争夺城池而战,血流满城。这就叫做率领土地来吃人肉,真是死有余辜。所以,好战的人应该受最重的刑罚,连结诸侯挑拨战争的人应该受一等的刑罚,即使那些不断开荒扩地、刺激统治者的兼并欲望的,也应该受第三等的刑罚。”

孟子认为,义战是不会造成大规模流血惨象的。因此,孟子怀疑《尚书》记载的真实性。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记载武王伐纣之战的]《武成》篇,就只取用它的部分内容。仁人是无敌于天下的,以武王这样最仁德的人去讨伐商纣这种最不仁德的人,怎么战斗会如此激烈,乃至血流漂杵呢?”孟子过分迷信古代圣人的义战了。战争是流血的政治,那有打仗不流血的呢?

由于孟子对战争流血惨象的愤懑,所以他坚决反对驱使未经训练的人民去作战。孟子说:“不先教练人民就用他们作战,这叫做殃民。殃民的人,在尧舜盛世是无容身立足之地的。[不先教练人民就用他们作战,] 即使是一仗就打败齐国,从而夺得南阳,也是不可以的。”

二、仁者无敌

仁者无敌,这是孟子军事思想的核心。《孟子·公孙丑上》:“以德行仁者王”。 《孟子·梁惠王上》:“王者无敌”。《孟子·公孙丑下》中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著名论点,邱少华、牛鸿恩指出:这里所说的“道 ”,即“正确的治国方法。孟子指的就是仁政。”(《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上册第220页)

《孟子·梁惠王上》“通过对比的方法,指出只要施行仁政,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并注重礼仪教化,就能得民心,用木棒也可以打败强敌。”(《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上册第212页)梁惠王对孟子说:“魏国,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是您所了解的。可是,到了我本人,在东边,被齐国打败,连大儿子也死在那里了;在西边,丧失给秦国七百里土地;在南边,又被楚国打败,受到侮辱。我对此感到羞耻,希望为战死者洗雪所有的仇恨。该怎么办才可以呢?”孟子回答说:“土地长宽各一百里就可以统一天下。您如果对人民施行仁政,减少刑罚,减轻税收,让人民深耕细作、及早除草;然后使壮年人在农闲时学习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尽本分、守信用的品德,在家用此侍奉父兄,在外用此来服侍上司。这样,就能做到用木棍也可以鞭打秦楚两国的盔甲坚实、兵器锐利的军队了。他们秦国楚国侵夺了人民的农时,使他们不能从事耕作来养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离乡背井。他们是在坑害虐待自己的人民。您如果前去征伐,有谁来跟您为敌呢?所以说:‘仁德的人天下无敌。’您不必再有疑虑。”

孟子主张王道,反对霸道。他认为,“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孙丑上》)。孟子说:“依仗实力而假借仁义之名进行征伐的,可以成就霸业,成就霸业一定要凭借国力的强大。依靠道德来施行仁政的可以成就王业。成就王业不必靠国土的广大:成汤凭着七十里的土地,周文王凭着百里的土地。依仗实力来使人服从的,别人不是心里信服,只是力量不足[不能抗拒]罢了。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别人内心喜悦而真诚信服,就如七十二贤人信服孔子一样。《诗经》说:‘从东从西,从南从北,无人不想归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孟子总结的带有普遍意义的真理。《孟子·离娄上》中的一段论述可以和“人和”、“多助”、“寡助”之说参看。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公孙丑下》章详细阐述了“天时”、“地利”、“人和”与“多助”、“寡助”之说。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滕文公下》章把“以德行仁者王”、“仁者无敌”的思想表达得更加具体和理想化。本章虽然有美化商汤、周文王之嫌,但孟子看到了两种性质不同的战争。

万章问孟子:“宋,是个小国,如今打算实行仁政,齐、楚两个大国因此而怀恨,出兵攻击它,该怎么呢?”

孟子说:“成汤住在亳都,跟葛国是邻国。葛伯放纵无礼,连祭祀都不要了。成汤派人去问他:‘为什么不祭祀?’葛伯回答说:‘没有用来做祭品的牛羊。’成汤派人送给他牛羊。葛伯把牛羊吃了,不用来祭祀。成汤又派人问他说:‘为什么不祭祀?’葛伯回答说:‘没有用来做祭物的粮食。’成汤派亳地的群众去替他们耕种,让老弱的人去送饭。葛伯率领他的百姓拦住带着酒菜饭食的成汤派去送饭的人进行抢夺,不交出来的就杀了。有个孩子去送饭食和肉,葛伯把他杀了,夺走了饭和肉。《尚书》说,‘葛伯仇视送饭者’,说的正是这件事。成汤就由于葛伯杀了这个孩子来征讨他,天下人都说,‘汤不是要夺取天下的财富,而是为普通男女报仇啊!’‘汤的作战,从葛开始。’由此而征伐了十一国,所向无敌。他向东方出征,西方人民就不满意;他向南方出征,北方人民就不满意,都说:‘为什么把我们这儿放在后头?’人民盼望他的到来,就像大旱之时盼望下雨啊![汤的军队来到的时候]做买卖的照样做买卖,种地的照样种地。杀掉暴君,安抚人民,就像下了及时雨,人民极为高兴。所以《尚书》说,‘盼望我王快来到,我王来了人民不再遭殃。’”

孟子还列举了周文王征伐的例子来说明“仁者无敌”的思想,并回答万章的问题。孟子说:“‘有的国家不臣服,文王就向东讨伐,去安定那里的百姓,人们就把黑黄两色的丝帛放在竹筐里,请求见到文王,得到温暖,自愿归服大周国。’那里的长官把黑黄两色丝帛放在筐里来欢迎周的长官,那里的百姓用竹篮盛着饭食、用瓦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周的士兵。文王征伐,只是把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杀掉那残民的暴君罢了。《太誓》说,‘我大周的勇武得发扬,攻进邘国的土地上,杀掉邘国的坏君王,通过征战声威广,比成汤的功绩更荣光。’所以说,不实行仁政也就罢了,如果实行仁政,全天下的人都抬头盼望,愿意以他作国君;齐楚两国虽然强大,有什么可怕呢!”

孟子还用解字的方法来论证仁者无敌的观点。孟子说:“有人说,‘我善于布阵,我善于作战。’这就是大罪过。一个国君如果喜爱仁政,就会无敌于天下。向南方进军,北方人民就不满意;向东方进军,西方人民就不满意,说:‘为什么把我们这儿放在后头?’周武王讨伐殷纣,战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武王说,‘不要害怕,我是来安定你们的,不是来和人民为敌的。’人民都磕着响头,行起跪拜大礼来。征的意思就是正,各方人民都希望[仁人]前来端正自己的国家,这哪里用得着作战呢?”

荀况

《荀子》,亦名《孙卿子》,《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三十三篇。“王应麟考证,谓当作三十二篇。刘向《校书序录》,称孙卿书凡三百二十三篇,以相校除重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三篇,为十二卷,题曰《新书》。(唐)杨倞分易旧第,编为二十卷,复为之注,更名《荀子》,即今本也。”(《国朝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今存《荀子》三十二篇,基本上是荀子自己的著作,少数篇章是其弟子的记述。《荀子》通行注本有(唐)杨倞《荀子注》,清人王先谦《荀子集解》,近人梁启雄《荀子简释》。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汉人或称曰孙卿,则以宣帝讳询,避嫌名也。”荀子的生卒年月不可详考。“考刘向《序录》,卿以齐宣王时来游稷下,后仕楚,春申君死而卿废。然《史记·六国年表》,载春申君之死,上距宣王之末凡八十七年,《史记》称卿年五十始游齐,则春申君死之年,卿年当一百三十七岁,於理不近。晁公武《读书志》,谓《史记》所云年五十,为年十五之讹,意其或然。宋濂《荀子书后》,又以为襄王时游稷下,亦未详所本。总之战国时人尔,其生卒年月,已不可确考矣。”(《国朝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荀子的生年约是公元前313年,卒年约是公元前238年。

荀子是孟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学者和教育家。荀子在军事上也颇有见地。“荀子的军事思想,集中地反映在《议兵》篇里,其他许多篇章也有所论述。它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从中可以看到儒家一脉相承的观点,也可以看到在新形势下对传统思想的发展、充实和改造,显示着荀子自己的特色。”(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荀子·前言》)

一、不战而胜的王道理想

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荀子·〈王制〉提要》:“荀子以不战而胜的王道为最高理想,与孟子同。但由于时代的不同,战国争雄的局面也已大不相同,他对霸道是津津乐道的,这一点和孟子异趣。”

荀子是从分析王者、强者、霸者对征战的不同态度、措施和效果来肯定王者以仁义服天下的原则的。荀子认为,单纯靠武力争天下必然事与愿违。《荀子·王制》说,行仁义就可以“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荀子的王道最高理想,实在充满了幻想色彩。殊不知,警察、监狱和常备军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份。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何以争夺天下。不运用强大的武装力量,何以夺取天下。

荀子详尽分析了单纯依靠武力者的得失。单纯依靠强力的:别国或筑城坚守,或出城接战,而我方只是以强大的兵力去战胜它,那么一定给敌我双方的人民造成极大的伤害,敌我双方的人民非常憎恨我。这样,敌方的人民天天想着跟我战斗,而我方的人民每天都不想替我战斗。这就是强者变弱的原因。由于争夺,土地扩大了而人民却减少了,劳苦多了而功绩反而少了,需要守卫的土地增加了,用来守卫土地的人减少了。这就是大者变小的原因。各诸侯国总是窥测强者大者的空子,乘着强者大者的困境,这就是强者大者危殆的时候。荀子认为,真正的致强之道是“虑以王命,全其力,凝其德,······天下无王霸主,则常胜矣。”(《荀子·王制》)

荀子认为霸者同强者不同。他们“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荀子·王制》)谨慎地招募挑选武艺高强的人,然后不断用奖赏去引导他们,用严厉的刑罚去制约他们。“存亡继绝,卫弱禁暴,而无兼并之心,则诸侯亲之矣。修友敌之道 ,以敬接诸侯,则诸侯说(悦)之矣。······故明其不并之行,信其友敌之道,天下无(霸)主,则常胜矣。是知霸道者也。”(《荀子·王制》)“天下无霸主”中的“霸”字是衍文,依王念孙说删去。

同类推荐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海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海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大决战:辽沈战役

    大决战:辽沈战役

    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情况。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在北平至沈阳的铁路线,即北宁线上打响,首要目标是切断国民党向东北地区运送军队和武器弹药的运输线,形成我东北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关门打狗的局面。结束的时间以1948年11月1日我东北野战军进驻沈阳为标志。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南昌起义诞生以来所打的第一次大战役。它打出了规模,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信心,打出了经验,打出了为以后的两大战役服务的重要基地。该次战役,不仅战胜了国民党军队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消灭了当时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共47万军队,解放了整个东北,使得全中国战场上国共双方的军力对比发生了决定性变化。
  • 兵王之王

    兵王之王

    我笑看鲜血,我疯狂不屈;脊骨为国而生,热血为国流淌。我为战斗而生,我是兵王之王。
  •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5)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特种部队之英国篇

    特种部队之英国篇

    特种部队自从二战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在战争年代,它利用自己精悍而灵活的特点起到许多不可思议的战略效果,事实证明,特种部队在侦察、偷袭、暗杀、破坏敌方重要设施等方面完成任务的能力是常规作战部队难以比拟的。
热门推荐
  • 哪个夫君是我的

    哪个夫君是我的

    她有绝世容貌倾国倾城,他有爱美之心人之常情,从此后,她便夜夜侍君寝。进入皇宫她别有目的,品性却懵懂善良率直坦诚,却无法抑制自己的心,爱上了拥有佳丽三千的他。发现心中那份爱,傻傻的向他表白,换来的却是他的不屑和深深的伤害。他只要她乖乖的做一个侍寝的女人。她懂了,明白了,他是尊贵的皇帝,不谈情只谈天下,只宠女人,却不爱女人。心破了,碎了!———————————————————————————————他一向温柔的手,此刻却紧紧的掐着她的细颈,残酷而无情的道:“朕想得到的,别人休想得到,朕得不到的朕就亲手毁了她!”她泛白着脸,呼吸困难,一字一句的道:“那你就毁了我吧!”她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传说中的爱情,却不料一切都是虚幻。他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倾心相爱的女人,谁知道一切都是谎言和欺骗。他为了自己身为皇帝的尊严,为了那颗高傲的心,伤害她,报复她对他的欺骗。而她,用冷漠和无声,默默的反击着他带给她的痛和伤害!原来幸福和爱情也可以是假的!———————————————————————————冷千夜——宇日王朝的皇帝,面如冠玉,眸如漆星,冷然中带着阴郁,神态中带着一些慵懒,可是那波澜不兴的眼神用总是会让人不寒而栗,性子里却隐藏冷酷无情的一面。冷邵阳——宇日王朝的王爷,刚毅中带着几分不羁,性格桀骜不驯,对女人一向淡然的他,却独独的钟情与她。独孤月——身份神秘的他,潇洒不羁,快意恩仇,无牵无挂,在遇到了她以后心莫名的被紧紧的揪住。……男主根据剧情随时添加,一对一结局!————————————————————推荐狸的完结文:《暴虐将军妻》《霸道王爷温柔爱》《恶男的美女保镖》——————————————————————————————推荐好友文文:《一夜恩宠》淡漠的紫色《情惑妖郎》懒离婚<敢不爱我,整死你!>旱莲草+++++++++++++++++++++++++++++++++++++++++会员晓晴所做视频地址:?pstyle=1喜欢文的读者亲,请点击【推荐投票】【放入书架】【留言】支持狸,谢谢!
  • 符武天下

    符武天下

    这个世界,强者为尊,而世间却是苦海,常人难渡。被侯府赶出来的少爷,被骂作废物的方羽,一心追求武道巅峰,用符法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我必登武道巅峰,求得天道极致。我要符武双修,渡过世间苦海!谁敢拦我?魔挡杀魔,神挡杀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极道金丹

    极道金丹

    年轻不得志的少年人,机缘之下继承了独孤求败的毕生功力,并且获得了修道的机缘,开始了他跌宕起伏的修道生涯。修道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说清的道既不是道,大道无形,不一样的悟道,不一样的修道!
  • 找对人 做对事 签大单

    找对人 做对事 签大单

    本书立足销售中与客户沟通困难,销售人员付出很大的努力却收效甚微这一现状,以“找对人”、“做对事”、”签大单”为三个部分,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销售工作中的两大利器-找对人,做对事,给销售人员指出了一条签大单的正确道路。书中提供了许多销售建议、实用机巧、策略,让销售人员能够避开歪路,找到方向,在销售的康庄大道上财源滚滚。
  • 穿越大清之冰凝雪韵【完结】

    穿越大清之冰凝雪韵【完结】

    穿越300年的时空来到大清,来到大清遇上很多人遇上后谁为谁倾心?倾心却因得不到而殇情冰的唇,火的心每一次的凝眸都将火一样的热情掩藏在冰的深处恨得太深,只因爱得太沉空守一句承诺,让谁等尽一生坚强、执着、只因为爱你不想放弃守候——那一世的情不是在梦里盛开她说:不要争天下好吗?他说:只有得到天下才可以拥有你他说:我可以放弃天下,但不可以放弃你*她,从秀女到宫女,周.旋在众阿哥之间。温润如玉的八阿哥、面冷心热的四阿哥、率真直爽的十三、痴心不改的十四……还有风流倜傥的年羹尧,男人的成王败寇之间,能否容得下一个女人的烙印?他愿意为她放弃争夺天下吗?还是一意孤行的认为只有夺得天下才可以拥有她?*再相遇——“哪个王八蛋撞了我?到底是做梦还是真的?!”“我们似曾相识?”“也许——可能——”“我们是冤家?”“也许——可能——”“我欠你很多?”“也许——可能——”“你欺负我?”“……”又一场阴谋?逃还是不逃?上辈子逃,这辈子还逃?是不是要奋起追到下辈子?*竹子的新坑:http://m.pgsk.com/a/425572/《暖君心:多情小母后》
  • 撒旦绝恋Ⅱ:惹上诡谲恶总裁(全本

    撒旦绝恋Ⅱ:惹上诡谲恶总裁(全本

    他是各行业都有渗透的巨头古氏财团的年轻总裁,时而魅惑,时而冷漠,又时而狂暴,令人捉摸不定。而她,不过是一个无父又无母、寄人篱下的小孤女。原本就是两个世界里的人,却因为命运的转轮,而有了交集。他看着她清冷娇弱的脸庞,审视着她的眸子,逼迫她交出她的一颗真心;最后,在她丢了心,心甘情愿的留在他的身边,满怀着喜悦迎接着即将到来的新生命的时候,却见他忽现阴鸷的神情——“滚!……就因为我厌倦了你、腻了你,所以你该滚了!”心碎,就只是在一念之间而已……◆可爱的小虫虫◆三岁——小虫不悦的嘟着嘴:妈咪,为什么你要我打扮成女生的模样?她头上冒出了几根黑线:因为女孩子能够穿漂亮衣服。小虫厌恶的瞅着身上的白色蓬蓬裙:可是小虫不喜欢穿漂亮衣服。她皱眉兼无语,看来无法忽悠了……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后宫有个大姐大

    后宫有个大姐大

    穿越而来,却因着一张容颜,成了当今炫朝之后。*若干年后,斑驳城墙之上,那一袭水色飞舞,战鼓连天。硝烟起,八方玲珑。女子以双掌击响战鼓,势如破竹,助我夫君……一统天下。
  • 爹地,妈咪已出墙

    爹地,妈咪已出墙

    是谁说的“女追男隔层纱”?虽然他们男未婚,女未嫁,可是带着个拖油瓶,怎么才能追男人嘛!咦,这个男人对拖油瓶居然产生了兴趣,难道是……追男人,自然要持之以恒,五年不行,八年抗战,革命尚未成功,她暮思晴仍需努力,不拿红本本不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