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本书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我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andIdentity:UniversalismandItsDiscontent(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另一门是我2002年5月和6月间在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和中文系开设的以“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为题的系列讲座,对象是中文系和其他文科系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中文。两门课在内容上有相当的重合,七次中文讲座基本上是十五周英文课程的压缩和简化,其中删掉了相当一部分国内尚没有中译本的阅读材料。一和英文课相比,中文课带有为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中国文化理论以及“认同”和“主体性”问题提供理论参照的意图,包含了一些原珠英文课上没有的议论。

根据北大比较文学所提供的课堂录音记录,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8月做好了全书的清样。但我几经考虑,还是抵御住了省事和早日出书的诱惑,最终决定对这本书进行系统的加工和补充,去掉过于口语化的表述,增加学理分析的深度,增强论述的连贯性——总之,按照一部博士生教程的标准对讲演录加以全面修订(最后一讲因为是公开演讲的记录,所以基本未作改动)。由于工作量较大,修订工作直到2004年夏天才告完成。与录音记录稿相比,定稿主要增补了纽约大学博士班的原始文献阅读。我把大量英文课上重点分析过的经典文本段落译成了中文,组织进了中文书稿,在此基础上调整了讲稿的结构,增加了分析和讨论部分的内容。与第一次清样相比,全书字数由不足20万字扩充到40万字左右。现在呈献给读者的这本讲演录,虽然按照出版社的希望保留了一定的口语和对话风格,但在内容和思路上已经远不是一部单纯的讲课记录,而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

就我的学术工作来说,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自1990年赴美留学以来,我写作上最大的心愿,是能把在英文世界里的工作和在中文世界里的工作真正放在同一个平面上、以同样的学术标准,和概念的严格性来进行。从问题意识着眼,本来是不存在什么“中西”和“古今”之间的隔阂的。不管身处何地,中国问题就是世界问题,世界问题就是中国问题,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但如何把问题的内在统一性和总体性转化为具体学术研究和理论分析的“统一场”,却不是一个兴趣或信念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当代中国学术要“走向世界”,没有捷径,没有窍门,只能踏踏实实地从自己的问题出发,在具体的学术思想领域,把研究、教学和讨论一步步提高到目前仍然由西方人决定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水准上。实现这个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能从基础理论和基础训练做起。在打好基础之前,我们的“立场”和“主体性”大概只能被称作感想和意见,严格讲来还算不上是能同当代西方思想正面交手并压倒之的学术和理论。换句话说,我们今天或许还不具备充分表述自己的根本问题、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存在的意义”的理论能力。这么讲不是悲观,更不是放弃自己的问题和立场,而是一种自我提醒:对当代学人来说,为中国问题和中国立场找到有力的理论表述,仍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使命。

2002年北大讲课和随后的讲稿修改,为具体地探索那种“统一场”假设提供了一些经验。在本书定稿之际,我惟一感到有些遗憾的是,由于当时课程时间和学生外语程度的限制,未能在北大课堂上充分、系统地对原始文献及其思想史脉络进行持续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而过多地滞留在介绍、讲解和感想议论的层面。现在看来,如果总担心学生跟不上、过于在意课堂的现场效果,就无法切实地把学生的理论准备、分析能力和问题意识提高到西方研究型大学的水平——它是由西方学者在西学研究领域里的思考新决定的,因而不可避免地会突破国内学生在知识、思维和心理上的舒适感和安全感,而带有一点“生硬”的色彩。事实证明,北大学生对讲课内容并没有多少接受的困难,相反,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出色的理解力和“举一反三”的积极思考,至今仍令我感到鼓舞。对照定稿,我感到当时的讲课也许太注重一种情绪的交流,在文本细读、理论分析和思想脉络的勾勒上反倒没有用够力气。讲课有时也会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或许这正是我决定对讲课记录作实质性补充和修改的下意识原因。北大讲课的录音记录曾在学生中和朋友圈子里流传,如果这个修订本能把录音稿所勾勒出来的问题意识在学理上固定下来,有助于讨论的深入,余心足矣。

回国讲学就我个人来说从来不是一个单向传授“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更不是一个展示“国际学术规范”的操演,而是一个双向的思想的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撞击和交流过程。每次回国,面对朋友们的疑问,面对讲台下的目光,我常常感到,这哪里是讲学,分明是应考。此刻自己要做的,是向国内的同行——或不如说首先向自己——交待这些年在海外、在“西方学院”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在洋文、洋头衔、洋论文、洋著作之外,自己在学术和思想上到底有什么实质性的长进。我心里很清楚,任何长进,如果不同时按照当代中国学术和中国文化的要求来衡量和检验,都是不能作数的。在美国求学和教书,固然得益于一种知识分工训练上的严格和细密,得益于一种专业共同体交流规程上的严肃和精益求精,但却无法提供国内社会生活和思想生活给人的兴奋感、忧患意识和总体视野。毫无疑问,本书中分析的每一个作者——从康德到韦伯,从黑格尔到尼采——都是在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危机感中,登上各自时代的思想高峰的;他们的个人天才,都被他们思想和存在的集体性、历史性和政治性所决定。今天置身于西方学院的中国学人,也只有在“存在”的层面上进入当代中国的历史境遇和文化境遇,才可能真正体会思想生活的痛苦和快乐;只有在历史和时代的激流中做出自己的选择,才可能形成真正的学术立场和自我意识。在这个意义上,我愿意把这本书看作我个人的一份尚未完成的答卷。

在此谨向邀请我回母校讲学的北大比较文学所前所长、我的本科老师乐黛云教授、向比较所负责人严绍、孟华和陈跃红教授以及北大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教授、系党委副书记蒋朗朗教授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他们对我在北大期间工作和生活上的支持、关心和照顾。

北大比较文学所的同学和同事承担了繁琐的课堂录音和文字记录工作,其中来晓燕负责了第一、二、三、四讲的整理;刘卓负责了第五讲的整理;徐文林负责了第六、七讲的整理;来晓燕和沈宇扬作为课代表,为课程的顺利进行默默做了许多事,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2002年回国期间,寻师访友不但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读书和讲课最具体的“思想环境”。我要感谢乐黛云、温儒敏、钱理群、洪子城、陈平原、孟华、汪晖、戴锦华、陈晓明、蒋朗朗、章小龙、张跃明、李书磊、韩毓海、格非、西川、刘东、王宁、王中忱、王岳川、董之林、李扬、李陀、陈燕谷、薛毅、吴晓东、贺照田、吴增定、陶东风、孔庆东、贺桂梅、赵碍、王炎和张洁宇——对那段时间的北京的记忆,是和这些名字分不开的。

北大比较文学所硕士研究生、目前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的何翔通读了全书,纠正了许多文字和标点错误,统一了译名和体例,为定稿出力甚多;蒋晖和陈丹丹分别作为纽约大学英文班和北大中文班上的学生,阅读了定稿的部分章节,提出了修改意见;在此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书中个别章节段落曾在《读书》和《二十一世纪》上发表,第一讲的录音整理稿曾收入《中国大学讲演录》和《旗与歌》。在此谨向两个刊物的编辑和两本书的编者罗岗及韩毓海、何吉贤、鲁太光等表示感谢。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张文定先生、张凤珠和高秀芹女士。没有他们的热情支持和耐心等待,这本书是不可能以今天的样子问世的。乐黛云先生最早建议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在长达两年的修改和延宕过程中,不时过问和催促。对老师二十年如一日的关注和鞭策,我感到幸运而惭愧。希望这本书不辜负她的期望。

如果谁在北大度过学生时代,那么对他来说,回母校讲课永远是生活中一次珍贵的驻足,而不是学院忙碌的又_个匆匆过场。重返燕园,在湖光塔影间辨认往日的一草一木,在一些人是怀旧,在另一些人,却是体味成长与衰老、欣慰与遗憾的最个人、最隐秘的背景。自1988年夏天最后一次离开这个校园(时距儿子的出生不到一个月),这是我们全家第一次在北大一起生活了这么长时间。整整两个月里,我们三人一道骑着自行车在北大校园里东奔西跑;一道在朗润园北招待所的荷塘边、柳阴下招待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一道为北大食堂的小米粥起早,为勺园餐厅的西葫芦水饺排队;一道在人气蒸腾的夜色下散步,抱着刚买来的西瓜和北大情侣们拥挤在同一条小道上……我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北京夏天、一段北大生活。今天,这一切依然近在眼前,但。却已化作记忆中翻动的一页。这本书,也是对那段时间的纪念。

张旭东

2004年8月29日

格林威治村,纽约

同类推荐
  •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 我依然爱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了

    我依然爱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了

    最甜美是爱情,最苦涩也是爱情。56个温暖别致的爱情故事,献给爱情路上迷茫又执着的你!《我依然爱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了》是豆瓣超人气作者小岩井首部暖心力作。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边疆万里行日志》内容简介:他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是回家,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旅行 在他的笔下和镜头中,展现的是一座座亲身攀登过的山,二条条涉过水甚至救过人的河,一所所亲手摸过宿舍里棉被厚薄的小学,以及一位又一位与他做朋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身在边疆的当地人。
  •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是美国财富巨擘摩根家庭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的信,是父子之间交流感情和工作的私人信件。这些信件是摩根家族的至宝,信札“透露了摩根强大、富有的秘籍……”
  • 部长与国家

    部长与国家

    本书记述的是当年“独臂将军”余秋里授命出任石油部长、带领五万大军在松辽平原上进行大庆石油会战的传奇故事。作品以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活动,翔实叙述了当年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代领袖们为了打破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的全面封锁、毅然决策开发松辽石油基地的一系列高层活动内幕。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神临梦幻

    网游之神临梦幻

    方游,一个只想在梦幻中赚钱孝顺姐姐的孤儿,在命运的推波助澜下,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看他如何在梦幻世界中傲笑众神,俯瞰众生!梦幻,开创时代的虚拟游戏。梦幻一个真实的世界,神与神,神与人,人与人,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风流小浪底:一个副市长的工作手记

    风流小浪底:一个副市长的工作手记

    它让你了解这个由世界银行贷款、50个国家水利专家参与的高难度工程拉开帷幕的艰难步履,让你领教被世界工程界奉为圣经的《菲迪克》条款的神圣性、权威性,让你惊叹合同部主任李淑敏钻研《菲迪克》条款锲而不舍的精神,让你欣赏总经济师何有源巧妙运用《菲迪克》条款的娴熟技巧,让你领略世界公认的高级环境工程专家鲁德威格老人一丝不苟的学者风范,让你聆听意大利承包商马西莫·马尔亘涅对中国建设的铮铮良言。让你叹服总监理工程师李其友协调承包商与业主关系游刃有余的高明手腕。,揭开了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神秘的面纱,速写出这个“封闭型”工地风流人物的翩翩英姿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流传下众多的谋略故事,犹如璀璨的群星,熠熠闪耀。在那些过往的岁月中,中国式的谋略无处不在,涵盖了政治……
  • 豪门霸爱:首席的专属宝贝

    豪门霸爱:首席的专属宝贝

    他是亚洲最年轻俊美的亿万首席,对于他而言,女人就如同衣服。一夜,男友的小三陷害她,让她成为了冷酷首席的猎物……原本以为他们之后再无交集,可是她又被迫成为了他家中的小女佣,向来对任何女人不屑一顾的冷酷首席,唯独于她陷入了一场你追我赶的游戏中……小女人奋起反抗,“先生,我跟你好像不熟!”腹黑男人一把拉出了身后的小萌宝,邪魅的勾唇笑道,“女人,那这个小家伙是从哪里蹦出来的?”
  • 姬无心

    姬无心

    文案一:五世的孤独,换来她一世的重生。姬无心,这个命运轨道曾发生错位的女子,重回属于她的世界后,她的人生和她的世界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姬家的小公子,姬无心,从小就是一个异类。三月大时能听懂人言,十月大时就能开口说话。一岁能写字,两岁能诵文,三岁能作诗,四岁便开始当家理财。更令人惊异的是,他识人用人的本领和他本身拥有的才能一样出色。六岁时,他捡到了岳乘风,一个在山林与野兽为伍的冷俊少年。他象风一般敏捷快速,象石头一般的冷硬孤绝,从此,他成为忠心守护姬无心的一个影子。他救下了曲歌,一个精通音律的绝美少年。曲歌服侍其左右,成为他最贴心的侍从。路遇穷困潦倒,被人当作小偷的陆鸣霄,爱其才华,收在身边。最后陆鸣霄成为启元皇朝的开国丞相。进宫面圣,一番治国言论令皇帝大为惊叹,并与当时的太子容寄波结识。最后,他收服了天赋异禀、精通兵法的邬傲南。…只是世人有谁知,他不是他,而是她?本以为自己无心寡情的性子,她的人生同她的情感一样不会有多少起伏,却不料她于无心之间,使天下纷争四起,爱恨痴缠紧随她。是谁暖了她的心,是谁寒了她的心,是谁伤了她的心,又是谁填满了她的心?×文案二:不在乎将相王侯,也不管那万世千秋。只求在这红尘万丈中,灵魂不再孤独地漂游。以为看淡了爱恨情仇,以为不再为爱痴缠不休。却不料情路无涯常牵挂,贪嗔痴恋不由她!原本无心,却最多情。潇洒走天涯,却相思难放下。看我为爱起舞,笑游天下!本文前面有些慢热,但后面故事绝对精彩。×××××××××××新建一群,名为米粉。群号为119615077,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加入。申请时,以米虫任何一部小说书名或小说中的人名为敲门砖,均可加入。×××××××××××推荐米虫其他文:《绝色天才小老公》(现代文完结)《重生古代钓美男》(穿越文完结)《花痴憨凤戏江湖》(完结番外续写中)***********×××××××××推荐优秀作品:《闲妻当家》西楼小楠《扶摇》天下归元《逃妾难追》懒惰的馒头《丑妃无敌》夜初《赖上契约妻》竹玉儿《痞夫宠妻》龙御海《女主天下》夏日情怀
  •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官渡之战》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官渡之战的有关内容。
  •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用全新的形式和方法来解读红色歌曲,是一种尝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红歌,喜爱红歌,使红歌所承载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校草的猫丫头

    校草的猫丫头

    你当真如此的玩弄我于掌心之中,一定让你狠狠地先爱上我,又为什么还要唬弄我,两人便擦出了奇葩的火花儿,之后心也渐渐沦陷下去……若喜欢请加Q群:178011638,你这般的虚情假意,纯净的眼眸射向面前招蜂引蝶的货。骗取我的真心为你,超市无意间的触碰,你若欺凌我,正是开学之际,大门口拥挤不堪,我不会就此放弃,第一次招惹了学院的风云人物,便引得无数粉丝围攻怒骂
  • 君临九幽:猎天神话

    君临九幽:猎天神话

    猎杀了天地,我就成为主宰!QQ群:135271878欢迎大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