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曾表面不错也很有实力的地方官员,因政绩突出不断受到提拔。但在最近这几年,当他知悉过去的同事、同学通过各种途径生活条件都比他好时,心里总不是滋味。想想自己的能力至少不比他们差,职位也比他们高,可钱却比他们少。而且自己作为一县的头把手,担子比他们重,责任比他们大,工作也比他们辛苦,经济上却不如他们,深感不平衡,由此也就有了一定要超过他们的想法。于是在他任职期间,大肆收受贿赂,欲望的洪水顿时倾泻而下,一发不可收,最终成了一名“死缓”的囚犯。
有一位年轻有为的教师,原先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兢兢业业,对学生无私奉献,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但在一次朋友聚会的晚宴上看见一些人很富有时,心里不舒服起来。此后他总在想,我怎样才能富有?于是,经常利用上班的时间做发财的梦,开始对教书不负责任。学生和家长意见很大,他得到了学校的黄牌警告,但他不悔改,每天还是想着发财。一次在一个朋友的鼓动下去做走私生意而被抓获。其结果是财没发成,还做了阶下囚。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这些人只看到别人的风光面,而忽视了自己也同样拥有令别人羡慕的东西。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态度了。成大事者与失败的人之间的差别是:成大事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自己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别人的影响和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
因此,成大事者你首先要作聪明的比较。常言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比较中,你就会获得心理平衡。
不平衡心理源于比较方式不当,源于比较“参照系”的选择的失误。前文所说的地方官员和教师,他们所选择的比较“参照系”自然是那些风流倜傥的有钱人,自认为能力、才华不比他们差,而收获却比他们少,这是多么不公平啊!而其实,只要我们多想一想那些普通劳动者,我们的心理又何尝会有这样多的焦灼、急躁与失落,甚至是愤愤不平呢?面对着众多普通人,我们的心灵必然会多一份平静豁达,甚至多一份愧疚。如果我们这样想,还有什么不平衡的呢?其次,心地无私,才能保持心态平衡。心理不平衡主要是私心开始做怪,觉得自己吃亏。
心理不平衡是导致人生创伤的罪魁祸首。心地无私是治愈心理不平衡疾病的良药。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各种物质诱惑,特别是金钱美女,令一些人失去理智,头晕目眩,忘记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和起码的准则,在追求心理平衡的过程中,倒向了腐败、堕落的深渊。在他们身亡缺少的就是圣洁的信念、奋斗的理想。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能够自知、自明、自重、自省、自尊、自爱、自警、自励。心里不要永远只想着别人,就不会深受不平衡心理的折磨,就能够达到一种高尚人格的修炼。
[BT2]5.拥有健康心态才能拥有成功
人只有在积极健康的心态下才能够正确思考,正确行为,最后取得成功。
每个人都想问:生活是什么?成功在哪里?詹姆士·艾伦曾写过《人的思想》一书,下面是书里的一段:
“一个人会发现,当他改变对事物和其他人的看法时,事物和其他人对他来说就会发生改变——要是一个人把他的思想朝向光明,他就会很吃惊地发现,他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正是他们自己思想的直接结果……有了奋发向上的思想之后,一个人才能兴奋、征服,并能有所成就。如果他不能奋起他的思想,他就永远只能衰弱愁苦。”
爱默生说:“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我们的命运,完全决定于我们的心理状态。由此看来,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成功也来自人的思想。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好多的心态都已经习惯性地认同了,不想去改变,而且觉得很正常,认为都是这样的。
如果我们想的都是快乐的念头,我们就能快乐;如果我们想的都是悲伤的事情,我们就会悲伤;如果我们想到一些可怕的情况,我们就会害怕;如果我们想的是不好的念头,我们恐怕就不会安心了;如果我们想的净是失败,我们就会失败;如果我们沉浸在自怜里,大家都会有意躲开我们。
单纯地乐观也是不现实的,因为生活远比我们想像得复杂。不过,大家应选择正面的态度,而不要采取反面的态度。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关切我们的问题,但是不能忧虑。关切和忧虑之间的分别是什么呢?关切的意思就是要了解问题在哪里,然后很镇定地采取各种步骤去加以解决,而忧虑却是发疯似地在小圈子里打转。
罗维尔·汤马斯曾主演一部关于艾伦贝和劳伦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征的著名影片。
为了拍摄了战争的镜头,他和几名助手在好几次前往战事前线用影片记录了劳伦斯和他那支多彩多姿的阿拉伯军队,也记录了艾伦贝征服圣地的经过。有段穿插在电影中的演讲,在伦敦和全世界都大为轰动,即“巴勒斯坦的艾伦贝与阿拉伯的劳伦斯”。在伦敦取得盛大成功之后,他又很成功地周游了好几个国家。然后他花了两年的时间,准备拍摄一部在印度和阿富汗生活的记录影片。然而罗维尔·汤马斯也有面临庞大的债务以及极度失望的时候,但他并不忧虑。他知道,如果他被霉运弄得垂头丧气的话,他在人们眼里就不值一钱了,尤其是他们的债权人。所以,他每天早上出去办事之前,都要买一朵花,插在衣襟上,然后昂首走上牛津街。他的思想很积极,没有被挫折击倒。对他来说,挫折与失败是整个事情的一部分一是你要达到事业高峰所必须经过的有益训练。他的心理素质是非常坚强的,经过一番奋斗,他终于摆脱了困境。
一个人的健康心态,其威力是多么巨大啊!
拿破仑·希尔曾说过,人的身上有一个看不见的法宝。这个法宝一边装着四个字:积极心态;另一边也装着四个字:消极心态。积极心态,它有获得财富、成功、幸福和健康的力量,可以使人攀登到人生顶峰;消极的心态,它剥夺一切使你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我们的成就和我们的快乐,全部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如何。
[BT2]6.简单并快乐着
没有一件事比伟大更加简单,事实上,简单就是快乐。
一个人未曾遭到日常琐事和焦虑的干扰,而简单地生活,这就是快乐。简单应该是每个人的目标,生活在简单中的人,就能够朝目标迈进,不至于误入歧途,而使我们丧失自我的伟大一面。当我们为拥有一幢豪华别墅、一辆漂亮小汽车而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每天晚上在电视机前疲惫地倒下;或者是为了一次小小的提升,而默默忍受上司苛刻的指责,并一年到头陪尽笑脸;为了无休无止的约会,精心装扮,强颜欢笑,到头来回家面对的只是一个孤独苍白的自己的时候,我们真该问问自己干嘛这样,它们真的那么重要吗?
在口头上,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达到“简单并快乐着”的最佳状态,但是他们真能做到吗?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会被实实在在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头晕眼花。著名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有一句名言:“承受生命之重”,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不堪承受生命之重,因为他们被占有物质财富——好房、名车、高收入、高开销等的欲望折磨得疲惫不堪。其实,物质财富并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样重要。记住梭罗的话:“我们的生活不应虚掷,而应该尽量简单,尽量快乐”。
一项统计显示,在美国社会中,一对夫妻一天当中只有12分钟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一周之内父母只有40分钟与子女相处;约有一半的人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时间的危机实际上是感情的危机。大家好像每天都在为一些大事疯狂地忙碌,然后疲惫不堪,没有时间顾及其他。大家都在劳动,都在创造,但是,生活真的变好了吗?
物质财富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并没有困为财富的增加而变得更快乐。物质财富的进步有时确实使人们作茧自缚,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已经成为许多工作不可缺少的帮手,不过,如果一项工作每天都面对源源不绝的电子信息,就很可能产生“信息疲乏并发症”。许多企业界的经理人和信息业的工作者抱怨,每天必须接听的电话和处理电子邮件造成精神上莫大的压力,“信息疲乏并发症”甚至会造成长期失眠,严重影响健康。至于伴随文明发展而来的噪音、污染等问题则更是尽人皆知的。
许多忙忙碌碌了一生的人,也许只有到临终的时候,才会悲哀地发现,自己的一生,原来是这么的不快乐,所有的成就在生命终结时都变成那么微不足道。
那么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怎样的生活?这种生活源于“简单生活”。物质财富只是外在的荣光,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发现真实独特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宁静。
有人问:“简单生活”是否意味着苦行僧般的清苦生活,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靠微薄存款过活,并清心寡欲?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皮鲁克斯说:“这是对‘简单生活’的误解。‘简单’意味着‘悠闲’,仅此而已。丰富的存款,如果你喜欢,那就不要失去,重要的是要做到收支平衡,不要让金钱给你带来焦虑。”
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收入微薄的退休工人,都可以生活得尽量悠闲、舒适,在过“简单生活”这一点上人人平等。
简单,是平息外部无休无止的喧嚣,回归内在自我的惟一途径。不论你是如保看等简单,其本质都是摆脱过剩的特质。你依然可以追求最新烹饪之乐,但却不必订数种美食杂志;你依然可以追求最新的尚,但却不必同款鞋各买一色;你依然可以买下别墅,却不必依平日家居的方式来布置它。简单的好处还在于:也许你没有海滨前华丽的别墅,而只是租了一套干净漂亮的公寓,这样你就能节省一大笔钱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旅行或者是买上早就梦想已久的摄影机。你也再用不着在上司面前唯唯诺诺,你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提升并不是惟一能证明自己的方式,很多人从事半日制工作或者是自由职业,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由自己支配。而且如果你不是那么忙,能推去那些不必要的应酬,你将可以和家人、朋友交谈,分享一个美妙的晚上。我们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换取一种有目共睹的优越生活,却没有察觉自己的内心在一天天枯萎。
按照最完善的成功学原理,一个人成功的最高标志是简单+快乐!欲成大事者做一个简单并快乐的人吧!
[BT2]7.你需要在乎你自己
别人的看法是别人的事,你只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就可以了。
很多人在选择娱乐的方式时,往往不太关心它在满足自己嗜好的同时,是否有益于身心健康,因而往往不太注意如何慎重选择娱乐的形式。更极端的状况是,有些人不懂得节制,甚至找错了方向,脱离了真正的娱乐方式。偶尔打打牌也无妨,但是不要勉强自己,一定不要为了钱去干这样的事,打牌只是为了消遣和娱乐,只拿一点点钱出来赌,就可以和形形色色的朋友同娱,何乐而不为呢?
以饮酒为例,适量的喝酒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享受,“酒逢知已千杯少”,尤其是在与几个知心朋友对饮几盅时,更是妙不可言。但是,如果饮酒过量,甚至嗜酒成性,就会对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再说到赌博,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只要运气不是糟到连输数次,以致负债累累,使自己焦头烂额的程度,他们还视之为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呢!
这两个例子都是一些非常无聊的游戏,但是正是这些无聊的游戏,却深深地吸引住了许多人。陷入这些无聊消遣的人,其斗志往往容易被消磨掉,成大事更成为一件可忘而不可及的事。
对年轻人来说,热衷于游乐也是完全能够理解的,因为你目前这个年龄段也正是最喜好游乐的阶段。但是,他们往往因为太年轻,而容易找错对象,或者朝错误的方向发展,结果染上了恶习。这样,不仅会一事无成,也会搞坏了自己的身体。
下面的这个故事虽然很古老,但却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有一个年轻人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善于游乐的人,于是便去观赏莫利耶鲁创作的翻译剧(落魄的放荡者)。他非常羡慕剧中主人翁的放荡模样,于是自己也想从此去效仿,也使自己成为一个“落魄的放荡者”。尽管朋友们都一直劝他,只要成为一个“放荡者”就够了,但切莫变得“落魄”,但是他却一点也不接受别人的劝告,而且还非常坚定地说:“不行!只当一个‘放荡者’是不够的,如果没有‘落魄’的话,就显现不出放荡者的本色!”看完这个故事,人们都会嘲笑这个人的无聊和荒唐,但是事实上,这是许多寻欢作乐者的遭遇。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道:
“在我年轻时,也特别喜好游乐,只要有人来找我,我马上就会跟着去。你可能难以想像我是多么的愚笨!我原本不爱喝酒的,但是在接受朋友的邀约后,我也就跟着他去喝酒了。喝酒的感觉并没有他们所说的那么好,喝了之后感觉极不舒服,恶心、呕吐,还连醉了两天。有了这次糟糕的表现还不够,在那以后又有几次,几个朋友再来邀我喝酒,我仍然毫无克制地又跟着去了,并在一段时间里养成了嗜酒的毛病。”
“迷上赌博也是一样。我从来没有缺钱用的体验,所以并不是为了钱去赌博,但是我当时竟认为会‘‘赌博”是一个绅士必备的条件,于是也就开始尽情地出入赌博场所。虽然我对赌博感到厌恶,但是在我人生最重要的30年里,却几乎没有离开过牌桌,就这样把精力白白地耗费掉了。直到现在这件事情想起来仍是非常令我引以为憾的。”
“回顾我的年轻时代,我觉得自己曾经好像受某种流行疾病的侵袭,会无缘无故地沉溺于只有形式的游乐之中,我为此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就是,那些漫无目的的游乐剥夺了我真正应该享有的快乐,致使我财产减少、健康受损。现在看来,这些都是上苍对我的不良德行的惩罚。”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最后总结道:“外表看起来好像很快乐的事情我绝对不会去做,我要做的是真的能为我带来快乐的事情;其中当然也包含了和朋友一起吃饭、喝酒,但是我会尽量避免吃得过多,或喝得过分。”
从查斯特·菲尔德爵士年轻的愚笨的经验中,我们是否也应该有所领悟。一个心态健康的人必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娱乐方式,盲目地跟从别人,对于自己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