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最完善的成功学原理:一个人成功的最高标志是:简单+快乐!成大事就是能够把复杂的事情清晰化,条理化,抓住重点,以点带面,这样做能把事情做好、做透、作成功,这是“简单”。而当你感到压抑的时候,能充分享受轻松的心态,放开自己,闲适身心,从而有效地实现每一个人生环节,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是“快乐”。成大事并不难,从改变心态开始吧!
[BT2]1.成大事的开端是认识你的心态
成大事的起点就是拥有积极的心态,成大事的开端就是认识你的心态。
没有谁能够决定整个世界,但人人都能决定自己的心态。你自己的心理、思想、感情、精神完全由你自己的心态创造。好的心态是你做大事的资本。
普天之下,芸芸众生,谁不想实现自身的价值?谁不想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尤其是有抱负的人更加渴望着轰轰烈烈的辉煌人生。然而,人生成功的起点在哪里呢?究竟什么才是做事成功的开端呢?
无数成功的范例告诉我们,做事成功的起点就是你的心态,做事成功的开端就是认识你的心态。
心态即人的心理状态。任何人的心理状态都有两方面,即任何人的心态都分为积极的心态和消极的心态两方面。那么,这两种不同的心态各有什么作用呢?
积极心态是渴望成大事的人必须具备的心态,积极心态具有惊人的力量:它能创造财富、创造健康和快乐、创造成功;它能获得朋友、消除烦恼;它能使你的人生充满辉煌。
消极心态同样具有惊人的力量:它拒斥财富,拒斥健康和快乐,使你远离成功;消极心态使你的朋友离你而去,使你愁上加愁、苦中添苦,它只会使你的人生黯然失色。
好心态为什么具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让我们看一看台湾塑胶大王王永庆成功的故事。
王永庆出生在台北县新店镇。小时候家中日子很穷,王永庆小学毕业后就到一家米店打工,打工时他就心存大志想日后开一家米店。于是,打工时他就细心观察老板的经营诀窍。16岁时,王永庆独自开了一家米店。米店开张之初很困难,因为生意的对象是每个家庭,而几乎每个家庭都已经有了固定的米店供应。王永庆并不悲观,他计上心来,上门推销,终于争取到了几个用户。
争取到用户后,王永庆想:如果我的米的品质和服务质量不比别人好的话,争取来的用户也会流失,我得在米的品质和服务上下功夫。于是,他主动上门服务,了解每一个顾客的资料,力争把米的质量提高到最好程度。王永庆的米店终于跻身到了大规模米店的行列。
王永庆开米店的成功,完全归功于王永庆好的积极心态,他始终都在积极争取一个个的成功,然后才使自己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一个人拥有了积极的心态之后,他就树立起了人生的信念。有了信念就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且会觉得工作时很有信心,也很快乐,而且在工作中一旦有了小小的成绩,他的信念则会愈发坚定,他的心态也会随之更为积极。这样,心态——信念——工作,工作——信念——心态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相反,当你的心态处在消极的一面的时候,你会对你自己和你的工作失去信念,没有了信念也就没有了干劲,身上原来拥有的能力也会因你的信念的消失而消失,这时的工作也就会越来越不好做,人生也就会越来越不顺心,工作越难做,人生越不顺心,信念就越不坚定;信念不坚定,心态就越差。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这两种循环都是情绪和行为相对应的一种反应。两种循环都取决于人的心态。前一种循环通往成功,后一种循环铸就平凡。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成大事的起点就是你的心态,成大事的开端就是认识你的心态。
如果你还不认识你的心态,你就将滑到落伍者的行列。
[BT2]2.生活越简单越好
成大事者要有简单的心态。我们认为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会经历一番风雨,但不表示成大事就得每天都活得很累很辛苦,其实不然,简单生活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古人常说“没事汉,清闲人”,这多少有点消极成份,但这里的“没事”与“清闲”强调的是一种自由,精神上的自由。不管外界有多少有形无形的枷锁,精神意志却是自由的,“泽雉十步一喙,百步一饮,不蕲畜平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山鸡宁愿走十步或百步去寻到饮食,也不愿被关在笼子里做一只家鸡;帝王虽然神圣,却也没有什么好的。这一点,与西方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似乎不谋而合。萨特在他的《苍蝇》一剧中,借众神之神朱庇特之口说:“神与国王都有痛苦的秘密,那就是——人类是自由的。”
诚如卢梭所说:“在所有的一切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的权利,甚至于放弃自己的义务。”当然,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有规则的,所谓“绝对的自由世界”纯属子虚乌有。
当你剔除心中的各种物欲和焦虑时,你就生活于简单中。简单的意义,不是幻想生活,而是面对生活,祈求心灵的宁静。有追求,不贪心,心性不可太盛,就是说,人生无论宏大的还是微小的,总要或总在追求什么,完全浑浑然无所求的人几乎没有。人要生存,要生活,就要有一定的物质保证,以满足起码的生存需求。适当的物质追求也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即使功名利禄,只要是付出所得,似乎也应受之无愧。但若对于这些东西的需求,变成无止境的追求,并以此作为人格追求,价值追求,必然会贪心不足蛇吞象。即使一次评职称,一次调级,一次提干没能满足,甚至其中有明显不公,也不可耿耿于怀,伤心劳神而穷追不放,甚至于放肆撒泼。这样既无面子,又不宜养生。
简单的生活,意味着你能够把复杂的事情清晰化、条理化,抓住重点,以点带面,这样做能集中精力,把一件事做好、做透、做大。
经验告诉我们,心愿与现实常常阴差阳错,或歪打正着。你想当演员,各种因素却同时把你定在工人的位置上,成不了“星”还得钻地沟。但只要肯努力,抱定希望,不断充实自己,“是金子早晚会发光”,“天生我才必有用”。“哀莫大于心死”,只要“不死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起码也落个精神充实自由,在精神世界里汪洋恣肆、自由腾飞。
生活就是如此简单,只要你愿意做个“精神漫步者”。
还是卢梭说得对:“人的自由并不仅仅是在于做他愿意做的事,而在于能够做他不愿做的事”。把做事,做人分开,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BT2]3.带上“快乐”走远路
很多想成大事或已成大事的人由于太过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以至于到最后忽略了“快乐”才是要追求的终级目标。
人生的目的之一便是寻求快乐,而且这种快乐并不在未来而是现在。很多人不快乐,因为他们总是企图按照一个难以实现的计划而生活。他们现在不是在享受,而是在等待将来发生的事情。
其实,生活是平实的,但平实中却蕴含着许多东西,它像泥土一样真实而粗糙,如果你对它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你就会难免失望。像自然界有风雨阴晴一样,生活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如果你对此没有思想准备,你可能就会彷徨悲观。生活也不会总是充满着戏剧性的高潮,更多的时候它是平凡琐碎的,甚至显得沉闷。你怎么可能指望它天天都如狂欢节一般呢?
但这并不是说生活就是一桩枯燥乏味的苦事。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里有着许许多多的美好,许许多多的快乐,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发现。而要发现它,关键在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因此终日愁眉不展,毫无生活乐趣可言。
这一天,走过一位老人,问他:“年轻人,干吗不高兴?”这个年轻人回答:“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这么穷?”
“穷?我看你很富有嘛!”
“这从何说起?”年轻人问。
老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假如今天我折断了你的一根手指,给你1000元,你愿不愿意?”
“不愿意。”
“假如斩断你的一只手,给你1万,你干不干?”
“不愿意。”“假如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翁,给你100万,你愿不愿意?”
“不干!”
“这就对了,你身上的钱已经超过了100万了,你还不高兴吗?”
老人说完笑吟吟地走了,留下那年轻人在思索。
是的,往往很多人不快乐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根本没有去挖掘自己的财富,快乐不是挣来的东西,也不是应得的报酬,快乐始终是源于你自己。
有一个人,日子过得烦闷而无趣,他要去找那些快乐的人,问问快乐的秘诀。他想,国王尊贵而富足,一定快乐。他见到了国王。国王却说:“我一天要面对那么多要处理的事,我还时时要操心王位是否牢固,我晚上觉都睡不安稳,哪有快乐可言?”他又想,流浪汉一天无忧无虑的,一定快乐。但流浪汉却说:“我连今天晚上到哪儿睡觉都没着落,我哪会快乐?”这个人搞不懂了,世界上真没有快乐的人了吗?我上哪里能找到快乐的秘诀?这时一个老者告诉他,国王也可以快乐,只要他不被权力和金钱迷住了心灵;流浪汉也可以快乐,只要他不被贫困压倒。快乐不快乐,就在你自己。
的确,快乐并不需要寻找,它就在你的身边。生活是你自己的一切,都在你自己。
拥有财富,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也是当今许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财富也就成了一个人成功的标志,怎样看待财富呢?这又是我们生活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有的人衣食富足却抑郁不乐,而有的人虽然清贫,每日粗茶淡饭,却又幸福快乐。
当一个人被列人世界财富榜时,会引起多少人的艳羡。但对于个人来说,过多的财富是没有多少用的,除非你是为了社会在创造财富,并把多余的财富贡献给了社会。“拥有便是损失。”财富的拥有超过了个人所需的限度,那么拥有越多,损失越多。
明智的前人对于财富的看法值得我们理解和学习。“对于财富,我充其量只能把它叫做美德的累赘。……财富之于美德,犹如辎重之于军队。辎重不可无,也不可能在后面,但它却妨碍行军。不仅如此,有时还因顾虑辎重,而丢掉胜利或妨碍胜利。”
世界级的时装大师范思哲拥有令人咋舌的财富,光是他收藏的名画古董家具,就价值连城。但他除了能亲眼看见这些财富外,还能得到什么呢?一个谜团重重的枪杀,使他的财富立刻变成丁“他人的财富”。最近,他的收藏品在著名的索斯比拍卖行拍卖,所得据说都要捐给慈善机构。这当然是件好事。但要在培根看来,死后损款的人是慷他人之慨,而不是慷自己之慨。“不要把给慈善事业的捐款推迟到死后。”这就是培根的观点。
人是需要享受生命的,无论你多忙,你总是有时间选择两件事:快乐还是不快乐。历史学家维尔·杜兰特希望在知识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幻灭;他在旅行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疲倦;他在财富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纷乱忧虑……
请接受前人们的告诫:不要枉费了你的生命,只有你拥有快乐的人生,那才是你最大的财富。
人生是如此的神奇,这神灵的土地,分分寸寸都浸润于美之中,我们当然要紧紧地抓住它。这我们是知道的,然而这一点,又常常只是在回顾往昔的时候才为人觉察。可是一旦觉察,那样美好的时光已是一去不复返了。凋谢了的美,逝去了的爱,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生活的馈赠是珍贵的,只是我们对此留心甚少。人生真谛的要旨之一是:告诫我们不要只是忙忙碌碌,以至错失掉生活的可叹、可敬之处。
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有钱人,每天早上经过一个豆腐坊时,都能听到屋里传出愉快的歌声。这天,他忍不住走进豆腐坊,看到一对小夫妻正在辛勤劳作。
富人恻隐之心大发,说:“你们这样辛苦,只能唱歌消烦,我愿意帮助你们,让你们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说完,放下了一大笔钱,送给小夫妇。这天夜里,富人躺在床上想:“这小夫妇不用再辛辛苦苦做豆腐了,他们的歌声会更响亮的。”第二天一早,富人又经过豆腐坊,却没有听到小夫妻俩的歌声。他想,他们可能激动得一夜没睡好,今天要睡懒觉了。”但第二天、第三天,还是没有歌声。富人好奇怪。就在这时,那做豆腐的男的出来了,他的手里拿着那些钱,见了富人,便急忙说道:
“先生,我正要去找你,还你的钱。”
富人问:“为什么?”
这个男的说:“在没有这些钱时,我们每天做豆腐,虽然辛苦,但心里非常踏实。自从拿了这一笔钱,我和妻子反而不知如何是好了——我们还要做豆腐吗?不做豆腐,那我们的快乐在哪里呢?如果还做豆腐,我们就能养活自己,要这么多钱做什么呢?放在屋里,又怕它丢了;做大买卖,我们又没有那个能力和兴趣,所以还是还给你吧!”
富人非常不理解,但还是收回了钱。第二天,当他再次经过豆腐坊时,听到里边又传出了小夫妇的歌声。
这是一个很平凡的故事,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个启示:快乐是一种比金钱还要宝贵的,拥有快乐的人生,是充实而又富有的。无论是成了大事或正想着成大事的人,请记住:快乐才是你最大的财富,无论何时,请带着“快乐”走远路。
[BT2]4.不以自己之短比别人之长
做简单快乐的人就是不以自己之短去比别人之长。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那些已经成了大事的人受到人们的普遍肯定。人们也往往羡慕那些腰缠万贯的款爷或位居高位的大官。但是,像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过着平常的日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个人尤其是男人们的内心世界或多或少地都有一些不平衡心理。
不平衡使得一部分人心理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极度不安的焦燥、矛盾、激愤之中,使他们牢骚满腹,不思进取,工作中得过且过,和尚撞钟,心思不专,更有甚者会铤而走险,引火自焚,走上了危险的钢丝绳。某人赚了钱,某人升了官,某人买了车,某人盖了别墅……我本来比他们强,可我却不如他们风光体面!对比产生了心理不平衡,而这种心理不平衡又驱使着人们去追求一种新的平衡。倘若在追求新的平衡中,你能不昧良知、不损害别人,自觉接受道德的约束和限制,通过正当的努力和奋斗去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倒也是值得称道和庆幸的。倘若在追求新的平衡中,不择手段,毫无廉耻,丧失道义,膨胀自私贪欲之心,让身心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中,那么就必然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可怕后果。由此,你的人生必将陷入难以回旋的败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