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300000001

第1章 楔 子

第1章 楔 子

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7年),正是金风送爽、稻谷飘香的季节,一艘硕大的海船徐徐驶入珠江口。一位深目高鼻、赤须遒然的比丘(俗称和尚),迎着猎猎江风,伫立在船头。他深邃的目光,透过淡淡的薄雾,久久凝望着震旦这块与他的家乡一样古老、一样神奇的大地。

这船来自遥远的天竺。那位赤足站立在甲板上的蕃僧,就是注定要改变中国佛教发展方向,并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的赤脚一踏上了中国南海(今广州)坚实的土地,便对外宣称:

“我要找一个不被人欺负的人。”

当时,正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连贵为南朝皇帝的梁武帝,都不是达摩要找的人,所以,他一苇渡江来到河南嵩山,在距少林寺七里半的五乳峰太古洞面壁而坐。这一坐,他老人家整整坐了九个年头。人称壁观婆罗门。

达摩面壁,当然是在等一个人,一个不被人欺负的人。这个人就是慧可。慧可原名神光,长得方头大耳,聪慧异常。他听说了达摩面壁的故事之后,心有灵犀,立刻去向这位来自佛陀故乡的祖师求法问道。

神光兴冲冲来到嵩山,却在太古洞碰了一鼻子灰。那达摩整日面壁而坐,不言不语,不动不摇,任神光百般乞求,千遍诉说,他始终连眼皮都未抬一抬。莫非,你真的是一尊千年石佛?

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达摩天天面壁,神光日日碰壁。但他锲而不舍,求道之心始终不渝。转眼到了寒冬腊月,神光照例坚持每天来请求达摩收他为徒,达摩依旧不理不睬。然而,这一天,神光为了求得无上大道,下定了决心:你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就站在山洞之外永远不离去!

这一天,是腊月初九。腊七腊八,出门冻傻。这几日,正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哈气凝霜,滴水成冰。朔风似快刀,一下又一下,在神光脸颊上划出一道道小裂口;寒气像冰蛇,从脚底钻入骨缝,啮咬着他的神经……他也像达摩那样,一动不动。入夜,鹅毛大雪从天而降。风卷雪,摔打在脸上,落进衣领里,神光冻得瑟瑟直抖。但他任严寒刺骨,风雪狂虐,坚持站立在山洞之外。夜,越来越深;雪,愈下愈大;风,一阵比一阵凛冽……

一夜北风紧,天亮雪尚飘。在太古洞外站立了整整一个晚上的神光,浑身沾满了白雪,长满了霜花,挂满了冰坠,犹如冷霜凝固、冰雕雪砌一般。

达摩大师的意识从禅定中出来,向洞外看了一眼。于是,他将雪人一样的神光看进了眼里,不动声色地问道:“你在雪中站立了一夜,想求个什么?”达摩大师终于开口了!神光欣喜若狂,激动万分,两行不知是苦是咸的眼泪,潸然而下……半晌,神光才断断续续从咯咯作响的牙缝里蹦出了一句话:“大、大师、慈、慈……悲,为、为我、开、开甘露法门。”达摩祖师乜斜了他一眼,缓缓说道:“诸佛无上妙法,是天长地久,行难行之事,忍难忍之情,累世勤奋,旷劫精进而修得的。你凭着这么一点点小小的恭敬、小小的殷勤,就想得到?哼,你站在膝盖深的白雪中算得了什么?若想得我心法,除非天降红雪!”

天降红雪?这是不可能呀!也就是说,神光求无上菩提没指望了!神光又饿又冷,而此时此刻,他的一颗因绝望而不停抽搐的心,更是痛苦万分。他可以忍受风雪肆虐,但无法接受被达摩拒绝的现实。

这时,山崖上一株枝叶茂密的松树因为树冠上积雪太多,所有的树枝都被压得向下弯曲着。雪仍在不停地下,树上的积雪仍在不断地增多;好像,它已经再也无法承受那巨大的重量了,大树随时都有可能轰然倒下……随着“咔嚓”一声响,树上一根最长的树枝折断了。整棵大树因为平衡被打破,在那一瞬间强烈摇晃起来,积雪纷纷坠落。

它虽然丢弃了一条最强壮的树枝,却换来了整棵大树的生命。诗人说,大树每失去一条胳膊,就能得到一只眼睛。目睹这一切的神光突然受到了启发:佛祖释迦牟尼以及历代祖师为了求法悟道,敲骨取髓,不惜身命。古人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

为了显示誓死求法的决心,为了表示自己发自灵魂的诚恳,神光抽出戒刀,猛然砍向自己的左臂——奇迹出现了,从神光断臂处喷涌而出的鲜血,染红了空中飘飘洒洒的雪花,染红了白茫茫的雪地!

“师父,你看,你快看,天降红雪了!天真的在降红雪!”

达摩大师不禁热泪盈眶。他没想到,神光为了求法而自行断臂。他十分动情地说:“可,可!历代诸佛当初求法之时,和你现在一样,都曾为法忘身,为法捐躯。你已经用你的行动证明,你完全有资格接续佛之慧命。”

从此,神光改名为慧可。

这慧可断了一条胳膊,疼得浑身哆嗦,但他不说自己身上疼痛,而是说:“师父,我心痛难安,请你为我安心。”

原来,慧可是在变相向达摩讨教佛法的真谛。因此,他所说的心,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肉团子心脏,而是我们那颗真心,那心虽然无形无状,却能思维、能妄想、能说话、能辨音,举手投足,扬眉瞬目……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佛教所谓的明心见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说的就是这颗心。

达摩祖师听慧可说心痛难安,怪目圆瞪,倏地将一只大手伸到他的面前,大声喝道:“拿心来,我为你安!”

电光石火。就在达摩将手伸到他眼前的一瞬间,慧可清清楚楚地感到自己被一种无形无相却又切切实实存在的力量击中了。他目瞪口呆,惊诧万分,若有所悟,却又无从说起……

达摩的那只大手突兀在眼前,更横亘在整个天地之间,似乎还放射了淡淡的红光。它不停地向慧可索要着:拿心来,拿——心——来!

我们用心之时,那真心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但用过之后,它又无影无踪,无形无相。这样的心,到哪里去找?慧可愣怔了半天,喃喃地说道:“师父,你叫我拿心来,可是,心在哪里呀?我找不到啊!”

“拿心来,我为你安!”

达摩又大吼一声。他这一吼,如同晴天霹雳,在慧可面门前轰然炸响,陡然震断了他的胡思乱想。是啊,心既然找不到,你还心痛个什么?心既然空无踪迹,你还安个什么?觅心不可得,为你安心竟!迷雾散尽,艳阳高照。慧可自性心田中慧日当空,寂照万方。他,

大悟了。花开花落几春秋。有一天,达摩祖师对慧可说:“我将圆寂,现在将《楞伽经》四

卷、袈裟一领,正式传授给你。你为东土二祖,当知肩上担子之重。东土禅灯,靠你接续。”慧可默然肃立,达摩祖师说偈云: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同类推荐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热门推荐
  • 中国经营大师智慧全集

    中国经营大师智慧全集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经营大师,必须放远眼光,必须把握大局,商海竞争是非常惨烈的,只有那些把握大局的人才能驾驭市场。本书中有他们的人生经历,有他们的创业过程,有他们的经营理念,有他们成功后的谈定和失败后的反思……
  • 双面夏娃

    双面夏娃

    醒来后,看着身边熟睡的亚兰,高峰的心里感到十分的懊恼,因为他还没有谈过恋爱,他还没有体验过许多美好的情感,但他却在酒醉后稀里糊涂地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就在高峰烦闷的时候,亚兰醒了,她从他的后面拥抱住他,然后在他耳边温柔地说:“亲爱的,做我的男朋友吧。”听了她的话,情感上一直是一片空白的高峰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摆脱亚兰了。
  • 影响中国企业的十大管理模式

    影响中国企业的十大管理模式

    世界500强企业和管理学界多年实践和研究的理论总结,经过海尔、联想等国内优秀企业的成功引进和实践。本书提炼的十大管理模式有助于中国企业的成长,有助于中国企业成为世界级的优秀企业,值得中国企业管理者们学习和借鉴!
  • 谁搞垮了美国

    谁搞垮了美国

    金融危机最危险的阶段刚刚过去,华尔街又开始了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美国的坠落仍将持续。最可怕的不是苦难,而是吃了苦头之后没有“吃一堑,长一智”。美国人不长记性,这不妨碍中国人反思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以避免自身的金融危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黄泉眼之印1:海怪事件调查手记

    黄泉眼之印1:海怪事件调查手记

    因为工作的关系,邹凯男经常要出海。一次,公司领导孟洋重金邀请他出海一起从事一项生物技术的研发,自从踏上黄泉眼岛之后,接连发生的一连串怪事使邹凯男疑窦丛生。鬼发水母、异岛巨蟒、潜艇坟场、死亡日记……这些尘封已久的历史密件一一浮出水面,原来一路上遇到到的那些鬼魅、令人惊悚的海怪都是常见的动物基因嫁接的产物,用来作为二战时期的生化武器;原来孟洋出海并不是做药品开发,而是寻找当年生产生化武器遗留的隐性资料;原来王晨飞是当年一起上岛的科学家王际遇的儿子,原来赵边城和韩西城是亲兄弟,原来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最初所理解的那样,原来每个人都有一个别人不知道的身份,原来邹凯男也有另一个身份,只是他自己还不知道……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总裁的秘书妻

    总裁的秘书妻

    推荐小时新文:《嗲地媽咪乱乱来》,现代温馨,绝对精彩,绝对激情!★【简介关键词:三口之家,白天晚上,“两个”,非耽美,师生恋。】这是N年之后,他们上小学的儿子的作文《我的一家》: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三口之家,我有“两个”爸爸,白天一个晚上一个;我也有“两个”妈妈,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啊!我爱我家,平平凡凡的我家!--------【一】图书馆里,她伸长手,踮起脚拿着书架上方的书,一只男性的大掌覆了上来,紧接着她便觉得自己被困在了书架和男人的身体之间,耳边传来了一个磁性的嗓音:“老师,我帮你拿!”————————————————————————————————————————古有花木兰女扮男装大夫从军,活在现代的她,为了能赚更多的钱学起来木兰,女伴男装混入“翼风”当秘书,战战兢兢过了一段日子,正为骗过了顶头上司而暗自得意的时候,谁知道…本想说两人可以只是谈谈情不说爱,就当是生活的调剂品没想到这男人居然玩起真的来这下……该怎么办!!好!很好!非常好!他还以为自己性取向突起变了,居然对自己的男秘书很是兴趣,没想到一次无意中的相遇,竟让他发现了这只披着男装的小狐狸…本只是想戏弄她,结果却把自己的一颗心给赔了进去没想到这女人居然还不肯负责……怒了——女人,你接招吧!我定要让你冠上东方姓——————————————————————————————————先声明:此文小时曾用另一个笔名在潇湘发过(05年的时候,到现在还米有填完的万年大坑啊!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哈!)因为剧情很喜欢,所以,把另一个笔名那里的删了,拿到这里从新开始,要填完它。感谢凌妖给书做的视频:?pstyle=1--------------------------------------------------------------------------------------------推荐好友文:御雷帝夭七煞女帝闲妻当家命定之主惑世妖妃相公有喜了粉嫩小惑妃姐姐老婆好狂野痞子王妃有人疼倾城总裁的明星老公
  • 国王皇后的故事

    国王皇后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