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9700000002

第2章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2)

这类疑问之一就是今天要讨论的自然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显著差异。这两个用语,古已有之,但其意义却朦胧难明,因而产生了严重的误解。然而,只因为怠惰,我们还是勉强使用这种流行语辞,即使不太妥当,这两个用语的背后,仍掩盖不住明确分辨人性的大差异,这差异跟我们面对整个现实的态度和支配我们生活的工作有关。换言之,即与下面的疑问有关:人是不是受自然左右?人在本质上到底能不能超越自然?人与密切不可分的自然之间,有极紧密的关联,这是大家都同意的。但是,人的整体存在、行动与痛苦是不是受这种关系左右?或者人是不是还有另一种导引人类进入新现实领域的人生?这问题过去曾一再讨论,现在依然在激烈论战中。前者表现了自然主义的立场,后者则表现了理想主义的立场。这两种主义在各自的目的与追求目的的方法上根本不同。因为,如果人有另一种人生,只是想像中的事,那就必须从我们的意见与制度中去除其痕迹。而且,我们似乎应该以人与自然的紧密结合为目标,努力使人生所具有的自然特征纯粹化。这样,人生才能恢复与不应分离的真正起源结合。可是,如果承认人的内部有超越自然的新因素,我们的课题大概就是尽可能强有力地支持这因素,让它和自然形成明显对比。在这情况下,人生在新因素中居中心位置,并从这观点注视自然。对自然之态度所显现的这种差异,已经极明确地展现于精神在这两种主义体系中所居的位置。当然,自然也与精神生活有关,而且在许多方面对人生都有深密影响。可是形成精神底层的自然性人生是外在的,不能超越自然的物质领域。其目的乃在于维持肉体的生命。人所具有的比较高等的心理作用、聪明以及应变的才能,可以弥补人类所无的能力,如动物所具有的优秀本能,——强壮、动作迅速、感觉敏锐等。然而,就是在这极端方面,生命也没有目的和内容,只是分散点的集合而已,这种生命既不会与生命内部的共同体合一,也不能构成特有的内在世界。这种生命所含的动作决不会指向内在目的,只朝向维持生命的功利目的。依其目标而言,自然主义只要人的生命合于自然的形式。另一方面,理想主义则想让人内部存在的本质面显露于外。依理想主义来看,没有共同性的生命现象,会在涵盖一切的内在世界中联合起来。理想主义同时也要求人的生命(或生活)受其特有的价值、目标以及真善美支配。从这观点而言,把所有希望都推向实用性这个目标,对人是一种难以容忍的侮辱,同时也是对人的伟大与尊严的一种叛离行为。这种思考方向不同,又互不相容的态度,看来似乎无法找到共同点,但是我们已经被迫做两者择一的选择。

由于对生命机构的观点发生变化,选择的问题也随着呈现出新面貌,因此目前就这选择来说已表现明显的分裂现象。几世纪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观看眼睛看不见的世界,并且以看得见的世界与看不见世界的相关程度来定其价值。依照中世纪的看法,人的落足点是先验世界。此世中人,只是到彼世的旅人而已。我们无法看透那世界,那世界也不允许我们有活动的自由,去完成我们的目的。在基本上,那世界也不支持我们。这样看来,自然属于人类冒险也要与之交往的较高层次的领域。培特拉尔加登上梵杜山,为阿尔卑斯之美欣喜异常,却对被造物发出了这样真诚的怀疑:这种欢喜对造物主并不公平,荣耀只能归于造物主,不该从造物主夺取这种荣耀吧?于是,他在宗教的气氛中求取心灵的平安,而寄身于圣奥古斯丁,得其庇护。

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发生变化,我们重视直接经验的世界,四周的许多事物也有助于把这个世界完全变成我们的家。科学在这动向中扮演了主导性的角色,也使人和自然的关系更加密切,结果不仅丰富了我们人生的某一层面,也形成许多可以深刻影响整个人生的新刺激。前一时代主观思辩的思想不能阐明感觉,也不能迫近事物的本质。自然的数学法则是喀卜勒这个天才最先加以公式化的,从发现这法则以后,还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认识自然中有一无可置疑的法则。而且,意欲看出自然本相的尝试最后还是失败,虽然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所具的力量,助益于福祉的提升,毕竟还是失败。盛行的技术开发与其说是基于优越的洞察,不如说是偶然的结果。笼统地说,人类对自然仍处于毫无防备的状态。差不多在一个世纪前,人类对此依然毫无所能,显得软弱无力。在那大诗人和大思想家辈出的时代,要克服自然的障碍,一定费了极多的时间。旅行一定很不方便,邮政也相当麻烦。想到这一切,由过去的历史来看,现代简直变化得难以想像。从十七世纪以后,科学与科学知识的累积变成了十九世纪丰硕的成果。由于阐明司掌自然过程的每一因素,追求萌生此一过程的基本原因,再把这一切产生的作用演化成简单的公式,并且为了结合分离的事物,导进进化思想,科学的探求才让我们把自然拉得更近、更能直接去经验。同时,进化论也显示人依存于自然。人因为在自然中把握自己,自己的本质才更明晰。

概念的变化系伴随人生的现实变化而生,技术吸收科学的成果,使人和环境的关系进入划时代的新境。在前一时代,人在此世所居的位置,在本质上是确定不变的,因而必须依照蒙昧无知的命运或神意甘心承受一切。人即使能够或希望符应自己的要求减少受害,也无法跟祸害进行公平的竞争;既没有根除祸害的希望,也无法使生活更丰富、快乐。可是,现在,我们相信,只要略为努力,就能提高生活水准,也相信理性逐渐趋于支配地位,荒谬权力导致的专制会失去其立足点,同时基于这种信念而付诸行动。人又感觉到胜利和创造的意欲。即使人类的力量仅限于瞬间,这瞬间也是绵长锁链之一环。前一时代不可能的事情在我们的时代已见其实现。我们现在已经亲眼看到非常艰难的事都被巧妙突破,进化看来似乎没有极限,生活丰富得难以测度,这对人是一种魅力,也是一项挑战。

社会不仅要少数秀异分子,也要整个人类得享技术发展的果实。基于这种社会要求,技术发展愈发明显。这要求是一全新的问题;换言之,由于需要庞大的能源,发生新的纠纷与显著的差异,今后才会产生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热情,并丰富其意义的问题。改变环境,会成为人类的生活目的。因此,人生似乎只有与事物发生关系时才实在。人类已经不需要追求高尚的目的,并为实现这目的逃往看不见的世界。

这种事实很明显。围绕我们四周的物质环境和我们跟它的关系,表面看来已出乎意外地重要。任何哲学或源于哲学的行为方式都必须把这事实考虑在内。可是,自然主义超越了这事实,因为自然主义认为,人类因为与世界互相关联才完全被限定,而成为自然过程的一小部分。这论点跟以前必须小心斟酌的论点并不相同。因为历史告诉我们,事物原初的均衡因革命性的变化而崩溃以后,我们的判断很快就发生动摇,迷失了方向。由于有人无法自己处理错误和激情,事件或意见遂有了争端。同时,把事实和事实的解释分离,也成为一件很要紧的事。自然主义把某事实编入原则时,需要严密的调查。但这主义认为,人类生活整体因与自然关系极其密切,才受自然支配,从而也要与此相应来调查所有的价值。

人生极限的主要议论并非主观思考的产物,乃由分析现代动向本身而来。这动向的出现与经过表现了一种智力。换言之,即使凭智慧与技术支配自然,也只显示人仅为自然的存在而已;这样解释,已表现出一种智力,证明某种生命状况无法解释,因为人越与自然关系密切,越显示自己优于自然。如果把人看成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大概会成为不相统属的孤立现象。而且,所有的人生都由外在世界而生,依存于和外在世界的接触,并且找不到由整体人生或美好的统一性支配的活动余地,也找不到人生内在的一贯性的正当理由,甚至会丧失一切价值与目标,实有性势必归于现实性。可是想到人类的行为,其中又含有完全不同的面貌。

现代科学并不是知觉能力逐渐增加的结果,而是与一切蕴积的知识逐渐分离的结果。一般认为这种分离是必然的。因为要从科学上把握自然,就须以自然完全独立于人的认识为前提,而古老的概念太过神人同形了。然而,除非思考不受感觉印象束缚,我们的概念一定无法清楚叙述自然的独立性,也无法经由分析与新的统合获得对自然的新观点。这种重建乃起因于欲如实观看探求真理之心与事物,以谋扩大生命的内蕴。如果思考不能从感觉独立,发挥作用,自然何以能排除偶然因素和个人观点所造成的必然歪曲呢?逻辑思考为了对宇宙有一贯的看法,乃将可直接知觉的事物加以变形。换言之,这见解已替被知觉的实有奠下观念世界的基础。人类伟大的智力意图在整体性中将自然概念化,并证明有一种现实与人类对自然的优越完全不同。由此可说强调自然的自然主义已被现代科学强有力地驳倒了,因为现代科学使自然变质为知识概念作用的产物。我们越认识现代科学的知识能力和内在结构,就越远离自然主义。

人对自然的优越亦由现代的科技加以证明,因为科学技术是在追求想像的预知、拟定计划、探知新可能性、正确的预测和大胆的冒险,以证明其正确性。单纯的自然焉能完成这类工作?

人类的社会行动也显示,人是有信心的存有物,不受已知条件全面限制,能知觉并判断所处的状况,并用自己的力量从本质上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重视物质,但所以承认其价值,并非源于它的感觉特性,而是因为物质有助于提高生活,完全支配世界。我们并不希求感觉性喜悦的扩大,任何一个人,甚或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充分发挥自己本有的能力,甚至谈到社会观念,也视之为超越个人利己主义的共同利害关系。而且,如果这观念不算是义务或特权,就不能成为现在所具有的强大力量。这观念所内含的伦理因素才使它赢得人心,吸引狂热的信仰者,克服怠惰心理。可是,单纯的自然领域就完全没有这种伦理因素存在的余地。只要有这种社会动态存在,自然主义就足以被驳倒了。

这样看来,自然主义决不能成为现代生活适切的表现方法。反之,现代生活脱离了它的起源,显示了自然主义无法认知的精神独立性。生命本身也与自然主义的解释相矛盾。环境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但单凭这件事实也不能说我们只是环境的一部分。自然主义犯了一项错误,那就是把人的精神在自然中所产生的变易归之于自然本身。这错误发生的原因乃是只注意结果,而无视于产生结果的力量。

事实显示,精神需要环境,并把它作为发挥作用的对象。在这范围内,精神依存于环境。可是,从这种关系来看,人生岂非经常遇到难以忍受的矛盾?改变环境,亦即解放知识的能源,知识的能源会加强生命意愿获得幸福与满足的要求。如果人只须与外在世界沟通,而不能回归自己,不能为自己的安宁使用努力的成果,生命难道不会狭隘得难以忍受?如果人类的生活对象仍旧寄托于外,而不能进入内心,生活本身就会显得狭隘,受到限制。对外在对象的科学探究决不能通往真正、完整而深奥的知识。只要我们把人看成低一阶的存在,就不可能有作为互爱基础的内在共同性。不受中枢神经控制,不回归中枢神经的精力决不会成为生命的本质。在我们兴奋时,精力往往会使我们觉得空虚,这是现代共同的悲痛经验。这种感觉上的空虚岂非证明:我们追求满足的内部存在着更深的深渊。由此我们面临了下列疑问:生命难道不想超越那已经抵达的遥远地点吗?生命难道不能从占有外在对象物回到占有生命本身、经验并自我形成吗?只有生命本身的动态才能回答这问题。是否正确,值得深思。

我想,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确是如此。在本质上我们的内在大都存有伟大动向,可以实现新的生活方式。要认识这点,只需把个别现象当做整体思考,正确认识这整体的重要性就够了。在这之前,我们的论点是把生命看成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能源与物体之间的某种东西。然而,事物只能从外部接触,因而内部是不可知的。可是,现在,知性活动已变成将对象纳入生命过程的作用,也深入人的灵魂,以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唤醒我们,使我们活动。例如,歌德这类艺术家的创造活动即是著例。我们把这类创造活动称之为“客观的”,但不能说外在世界已被写进未加入精神作用的感觉存在,倒不如说外部对象已成为精神的一部分。能源与物体有丰盈的关系。这些互相结合、彼此互相提升,而产生出崭新鲜活的完整实体。在这种生命中,不是精神注入物体,就是物体所含的精神发挥了作用。能源因对物体发挥作用,才丧失原初的不确定性,使这物体的性质显化。诗人有如魔术师,把语言赐予事物,事物乃能宣称自己的存在。可是,事物只有在诗人精神中,亦即在内在世界里,才会显得栩栩如生。与这艺术过程类似的事象常出现在日常生活——即法律与道德中,同样也常发生于人际关系间。起先看来有如陌路的他人,一旦与自己重叠,便进入自己的生命领域。把疏远的人化为自己的过程,在两个个体最高层次的关系——爱中表现得最为显著,因为爱把自己和他人之间的鸿沟完全泯灭。未知的存在变成了自己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我们在别人之中看不到自己的生命与存在,大概就不能爱自己的同胞、自己的国家,或整个人类。另一方面,探求真理跟我们内在生命的扩大有关联,因为如果客体不存在于我们生命中,如果认知客体所付出的努力不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存在,我们怎么会那样强烈地希望去认知客体呢?

同类推荐
  • 拆迁

    拆迁

    正是人间的四月天。李晓春申请了两天调休,准备趁着这几日乍暖还寒,去爬爬小时候常爬的燕翅山——不为了别的,实在是太累了。似乎只有沉浸在童年曾无限流连的大山中和溪水旁,才能让自己放松,让自己忘了图纸,忘了压力。
  •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小说(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小说(学生阅读经典)

    本书系《名家经典珍藏》系列之一,收录了以“问题小说”而名噪五四文坛的冰心的五十三篇小说,从写于一九一九年九月的《两个家庭》到一九八八年八月最末一篇《干涉》,时间跨度整整七十个年头,“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与呻吟,有压迫与呼喊……”
  • 所谓作家

    所谓作家

    ,显示出温和的幽默色彩;轻松好读。但又让人在笑过、叹过之后,这部小说讲的是一群作家、诗人、艺术家的故事,塑造了胡然、野风、徐晨、沈萍、小霞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叙述语言成熟而独特,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 拆拆爱

    拆拆爱

    不拆一桩亲的时代已经过去,拆爱师就应运而生了。他们从雇主处取得报酬,宁毁十座庙,以“拆爱”为最终目的。良心拆爱师白素素与黑心拆爱师的鸡血对决,看谁能拆了谁的爱!
  • 湘西秘史

    湘西秘史

    清末,湘西昔日最繁华的水码头浦阳镇正走着下坡路,浦阳镇西帮三十六家商号的两个主要商家张家和刘家也在逐渐走向衰落。张家的公子张复礼和刘家的千金刘金莲定下了娃娃亲,但张复礼逢场作戏的出轨惹怒了刘金莲,从此开始了两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小说以此为主线,抒写了清代末叶浦阳镇近半个世纪的生活图景,由此而衍生出的枝叶藤蔓,更是几乎涵盖了这一时期湘西社会生活的所有层面,把百年前一个神秘而真实的湘西展现在你的面前。纷繁世事,千头万绪,奇风异俗,色彩纷呈……
热门推荐
  • 都市回收霸主

    都市回收霸主

    “世界首富先生!”“请问,您的个人财富有多少?”“请问,太平洋那支独立战舰群跟您有关系吗?”“请问,蓝魅智能科技的市值已经突破万亿美金您对此有何感想!”“听说您是娱乐界隐士王朝的实际掌控者,一手缔造了传奇级天后徐萌?”“您在全球置业,拥有的土地面积已经高达一百万平方公里,请问这是事实吗?”“郝先生?”郝猛回过神来,看着台下一众记者,咧嘴笑着说:“其实,我以前就是个收破烂,只不过比你们运气好一些!”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抢来的娘娘(已完)

    抢来的娘娘(已完)

    天,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天理了,光天化日之下居然被人给抢了,而且那个家伙居然是当今皇上,这可真是有冤没处伸。等等,他要干什么……—————————————————————————她,一个无忧无虑的千金小姐,一朝被人抢,身陷宫闱,从此而后爱恨情仇应接而来,她想逃,想躲,却总也忘不了他;他,鸣凤国的皇上,活在痛苦与回忆中的男人,只想在偌大的皇宫中寻得一知己,可是竟连这微末的要求都不可得;——————————————————————————王朝变迁的恩怨纠结,爱恨情仇的回环往复,错乱的情缘,三生的眷恋;任由世事纷纭缭绕,我自忠君心不改;……在那雪谷的最深处,所有的梦幻都凝聚在了他的脸上,她的心一下子空明了许多,那往日的繁华、尘嚣竟是不再萦绕于心而无法驱逐,这一刻,他是她的。——————————————————————————更新时间:
  •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作为一名新时期文学的参与者,本书作者长期身处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前沿,是作者对世纪转折间报告文学发展的追踪、观察和思考,因此这些文章表现出了深厚的理论素养,也有对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其中一些篇章是对报告文学理论建设的丰富、发展和补充。同时,这些研究文章还向读者传递了大量的信息,本书收录的是作者1996年到2000年间的一系列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具有相当的资料文献性。可以这么说,这本书既是作者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其中既有宏观的报告文学理论及发展流变、创作潮流的梳理、总结,同时也是这几年报告文学理论界的一个阶段性成果。甚至是微观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的剖析、评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爱上咖啡师

    爱上咖啡师

    这是国内首创、业界推崇的“咖啡师主题”第一读物!铂澜咖啡学院创始人、著名咖啡专家、畅销书作家齐鸣多年实践、厚积薄发,将自己从业近10年的咖啡实践、咖啡师培训、咖啡馆经营等宝贵经验倾囊相授。本书以“咖啡师”为主题线索展开论述,将咖啡专业技术与咖啡、咖啡馆文艺气质相结合,不仅深入讲解了咖啡师吧台实操所需的各项核心技能,还从多个侧面全方位展现了咖啡馆中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同时,专门介绍了咖啡师职业发展、咖啡行业历程与前景等知识,并开辟有“咖啡师群英会”一章,全景式展现了全球一线优秀咖啡师的咖啡之道。这里有咖啡师想知道、所需要的一切!
  • 情禛玉切指纤柔

    情禛玉切指纤柔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紫薇真龙穿过前生,走过今世你我牵手,在这一季一个林字,双木之缘你我携手,三生三世。不一样的林黛玉,不一样的红楼梦那个林妹妹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个黛玉却是习中医、学厨艺,书房厨房两不误谁想要“玉带林中挂”的结局?谁稀罕宝哥哥的一见钟情?谁又稀罕大观园里的虚情假意、风霜刀剑?且看瑾瑜笔下另一个仍是活在那个年代,却大不一样——有美貌、有才情,却不那么悲伤、那么无助且拥有父母之真爱、爱人之挚情的黛玉!推荐好友的文文:长河的《情牵红楼绛珠魂》:好友琉璃纹的无敌好文《无敌女夫子》:(亲们走过路过,千万表错过啊,保证精彩万分,O(∩_∩)O~)珠珠红楼新文《情纵红楼》:(男主穿越,精彩绝伦哈,表错过了哦,O(∩_∩)O~)宛颐的《红楼之碧水盈玉》:
  • 江湖秘事

    江湖秘事

    在我们还不知道“四大天王”的时候,就知道了江湖上的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他们神功盖世,独霸一方。对于他们的传奇故事江湖小报时时连载,可是在这一个个传奇故事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真相呢?
  • 无爱女法医

    无爱女法医

    在二十一世纪,她是一个常和死人打交道的女法医!被一个疯子杀死后,灵魂俯身在了一个无名女子身上。还没搞清楚状况的她,被一个帅哥一脚踹下了万丈悬崖!屡次破掉一宗一宗的悬案,只为帮人打抱不平。为了帮人申冤,上京告御状。结果才得知她就是那个杀了皇帝宠妃的恶毒皇后。火爆王爷小叔子老是动不动就给她来一掌。。皇帝一次又一次的变态行为,最后终是看不过去,给他下了点药。。从此伟大的皇帝就多了一个‘不举’的绰号。。。她真是服了他们这几兄弟了,一个比一个变态,幼稚。。【精彩片段】------------------------------------媚药所致,她强行玷污了一个绝世美男,最后才得知他就是她丈夫皇帝的弟弟,天啊,我居然强了小叔子,你打个响雷劈死我吧!而这小叔子貌似一心只想着把她打死,总是用着仇恨的目光看着她,我说小叔子啊,欺负你的人是以前的朱凤,不是现在的曹梦好不好?你不要总是想着把我打死好不好?------------------------------------妖孽皇帝阴狠的看着她:“缘儿死了,你就当她的替身!你的验尸手法如此厉害,留下你,定会有用!”她愤恨的看着他说到:“呸!老子希望能给你验尸!”“不知死活的东西,来人!掌嘴!”眼里露出的尽是狠毒。脸上不断传来的刺痛,她却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你去把凶手找出来,文武大臣都消失了好几个了!”皇帝用着恳求的眼神望着她。“呵呵!现在知道来求我了?不过我告诉你,人命大于天,你不用来求我,我也会自己去查,还有你不要老是出现在我的面前,我看到你就很烦!”她冷漠无情的说到!------------------------------------【前面的可能看着很乏味,不过前面是为了给后面的垫铺的,希望亲们有耐心的看下去!后面的案子里,会出现第一个案子里的人物,当然男主登场都在‘恶贯满盈’里,不喜欢啰嗦的亲们可以从恶贯满盈看起!】另外推存一下小喜自己的文【肥婆皇后】【废弃狼妃】【无爱侧福晋】【黑道女教师】朋友的文文【冷后】【傲风】【试婚记】【十岁宠妃】【冷妃侍君】【王爷奴家有了】连载文【特工老婆混黑道】连载文喜欢的朋友就收藏、投票推存!谢谢你们的支持!
  •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不找借口”是每个优秀员工的职业精神与生存智慧。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功的人都是那些不找借口的人;而遇到问题或困难总是找借口推脱者,必定是失败者。本书围绕“不找借口”展开论述,利用24堂课的承载方式,为读者详细阐述了“不找借口”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