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方知道你不懂他的忌讳,情有可原,但你总是近乎失礼,至少是你犯了对方的忌讳,在友谊上是不会增进的。比方你对江浙人骂一声混账,还不是十分严重;你如果骂北方女子一声,那就会被认为是奇耻大辱,非与你大肆交涉不可。从前有一位小学教师,为了一些小争执,骂学生的母亲混账,不料这位女家长,是一个北方人,因此向学校当局大兴问罪之师,要那位举出她混账的事实来。原来“混账”二字,在北方是女子偷汉的意思,这种解说使问题显得严重了,学校当局虽一再道歉,声明误会,她还是不肯罢休,只好请出他人劝解,才算了事。这近乎笑话的故事,更足以证明方言上的忌讳是必须特别留心的。
留心对方忌讳,在交际上原是小事,在彼此交谊上却有极大影响,你在社会上做人,冤家越少越好,因为说话不识忌讳而多招冤家,那更是不值得了。
6.说三分话,保护自己
言多必失,说话太多往往容易惹祸上身,坦率不是错,但是毫无保留的坦率就是笨了。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还有七分话,不必对人说出,你也许以为大丈夫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何必只说三分话呢?
通于世故的人,的确只说三分活,你一定认为他们是狡猾,不诚实。其实说话须看对方是什么人,对方不是可以尽言的人,你说三分真话,已不为少。孔子曰:“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对方倘不是适当的人,你也畅所欲言,因一时之快,对方的反应是如何呢?你说的话是属于你自己的事,对方愿意听你的么?彼此关系浅薄,你与之深淡,显出你没有修养;你说的话,是属于对方的,你不是他的诤友,不配与他深谈,忠言逆耳,显出你的冒昧;你说的话是属于国家的,不明白对方的立场如何,也不明白对方的主张如何,你偏高谈阔论,轻言更易招尤呢!所以逢人只说三分话,不是不可说,而是不必说,不该说,与事无不可对人言并没有冲突。
事无不可对人言,是指你所做的事,并不是必须尽情向别人宣布。老于世故的人,是否事事可以对人言,是另一问题,他的只说三分话,是不必说,不该说,绝不是不诚实和狡猾。
说话本来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亦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仍不必说;非其人,你说三分真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话,正可以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的反应;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你说三分话,正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择地作长谈,这叫做通达世故的人。
“见人只说三分话”,并不是说要你完全封闭自己,而只是一种保护自我的手段,它是一种可以变通的说话方式,要求你要能看清对方,再选择说几分话,若是知己之人,或对方是一个坦荡的君子,自然可以推心置腹,否则说话没有保留只能伤害自己。
7.保持理智,万事理为先
与人说话时,争辩是难以避免的,但互不相让,意气用事一味狡辩不是好的解决方法,我们与人说话一定要保持理智,用道理去解决所有问题。
在现代处世中,假如你在愤怒之下,对别人发作一阵,你的气也许会随之消失,心中也高兴了。但是别人呢?当你高兴时他能分享到一点吗?你那挑战的口气、敌意的态度,会使他容易赞同你的意见吗?
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过:“假如你握紧两只拳头来找我,我想我可以告诉你,我会把拳头握得更紧;但假如你找我来,说道:‘让我们坐下商谈一番,假如我们之间的意见有不同之处,看看原因何在,主要的症结在什么地方?’我们会觉得彼此的意见相去不是十分远,并且只需彼此有耐性、诚意和愿意去接近,我们相处并不困难。”
某工程师嫌房租太高了,要求降低一点,但是他晓得房东是一个极固执的人。他说:“我写给房东一封信说,等房子合同期满我就不继续住了,但实际上我并不想搬家。假如房租能降低一点我就继续租下去,但恐怕很难,别的人住后也曾经交涉过都没成功。许多人对我说房东是一位很难对付的人。可是我自己心中说:‘我正在学习如何待人这一课,所以我将要在他身上试一下,看看有无效果。’”
“结果,房东接到我的信后,便带着他的租赁契约来找我,我在家亲切招待他。一开始并不说房租太贵,我先说如何喜欢他的房子,请相信我,我确实是‘真诚的赞美’。我表示佩服他管理这些房产的本领,并且说我真想再续住一年,但是我负担不起房租。”
“他像从来不曾听见过房客对他这样说话。他简直不知道该怎样处置。随后他对我讲了他的难处,以前有一位房客给他写过40封信,有些话简直等于侮辱,又有一位房客恐吓他说,假如他不能让楼上住的一个房客在夜间停止打鼾,就要把房租契约撕碎。他对我说:‘有一位像你这样的房客,心里是多么舒服。’继之不等我开口,他就替我减去一点房租。我想能多减点,我说出所能负担的房租数目来,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临走的时候,他又转身问我房子有没有应该装修的地方。假如我也用其他房客的方法要求他减房租,我敢说肯定也会像别人一样遭到失败。我之所以胜利,全赖这种友好、同情、赞赏的方法。”
从以上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在人际交流过程中,理智、和气的态度是事情达成共识的开头,蛮横、敌意的态度却是事情恶化的催化剂。
8.问的尺度
问需要技巧,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是一门艺术。
阿花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份在咖啡馆做服务员的工作,却只上了一天班就被老板炒了鱿鱼。其实她的条件并不是很差,也没有做错什么事,只是不小心问了一句不该问的话。
那天,阿花刚一上班店里就进来了三位客人,她随即拿着菜单,去让这三位客人点餐,第一位客人点的是冰红茶,第二位客人点的是冰咖啡,第三位客人也是点的冰咖啡,但是他特别强调要用干净一点的杯子。
很快,阿花将这三位客人所点的饮料,用盘子端了出来,一边朝他们坐着的方向走来,一边还大声地向这三位客人问道:“你们谁点的冰咖啡是要用干净一点的杯子……”
就凭阿花的这一句话,老板当然会毫不客气地炒她的鱿鱼,因为谁也不会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工作中,要讲究问的方式,同样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问的分寸,恰到好处地问好该问的话。
有一年全国高考结束不久,一名记者去采访一位外语专业的优秀考生。原先设想好的问题中有:“你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习英语的能力?”但是到了现场,看到考生的父母也陪伴在场,如果按照原先准备的提问方式来交谈,就显得唐突而不礼貌。于是他将原来的提问改为“你们一家是不是常常在一起讨论学习英语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既能有效地获得所要的信息,又显得相当自然。
问不仅要根据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也要根据前后语境而恰当地选择语言。
几位年轻的领导干部去慰问一位退休老工人,见面以后问道:“您老身子骨真够硬朗,今年高寿?”老工人回答说:“七十九啦。”“人生七十古来稀,厂里数您最长寿吧?”“哪里,××活到了八十四呢!”“那您老也称得上长寿将军啊。”“不过,××去年归天了。”“唷,这回可轮到您了。”谈兴正浓的老工人听到这句话,脸色陡变。毛病就出在“这回可轮到您了”这句话上。前面老人刚说完“归天”的事,他们却接下去说“轮到您”,这不就使老人产生误会吗?如果这几位年轻干部能控制好前后话语,把话说成“这回长寿冠军可轮到您了”,也就不会出现不快了。
做人要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就一定不能忽视问的艺术,如果毫无顾忌,不经大脑只以一时痛快来问,则只能给他人与自己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9.巧用沉默
沉默就如语言中的各种标点符号,沉默适当放在某个时段,可以把一段谈话编排得错落有致,回味无穷。
某机关有一个女孩子,平日只是默默工作,并不多话,和人聊天,总是微笑的。有一年,机关里来了一个好斗的女孩子,很多同事在她主动发起攻击之下,不是辞职就是请调。最后,矛头终于指向了这个女孩子。某日,这位好斗的女孩子抓到了那位一贯沉默的女孩子的把柄,立刻点燃火药,噼里啪啦一阵,谁知那位女孩只是默默笑着,一句话也没说,只偶尔蹦出一个字:“啊?”最后,好斗的那个主动鸣金收兵,但也已气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过了半年,这位好斗的女孩子也自请他调。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事实:“沉默”的力量是何其地大,面对“沉默”,所有的语言力量都失声了!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这不是新鲜事,本就弱肉强食,和平相处才是怪事,因此你要有面对不怀善意的力量的心理准备;你可以不去攻击对方,但保护自己的“防护网”一定要有,而装聋作哑有时是最厉害的武器。又聋又哑的人听不懂别人的话,自然也不会加入争斗,别人自然也不会徒劳和他们争斗。
不过大部分人都不聋不哑,一听到不顺耳的话就会回嘴,其实一回嘴就中了对方的计,不回嘴,他自然就觉得无趣了;他如果还一再挑衅,只会凸显他的好斗与无理取闹。因此面对你的沉默,这种人多半会在几句话之后就仓皇地“且骂且退”,离开战场,如果你还装出一副听不懂的样子,并且发出“啊?”的声音,那么更能让对方“败走”。
不过,要“作哑”不难,要“装聋”才是不易,因此也要培养对他人言语“入耳而不入心”的功夫,否则心中一起波澜,要不起来回他一两句是很难的。
学习沉默,可以不战而胜,也可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的目标,而习惯沉默,也可避免自己去找人麻烦,实在是为人处世的绝妙方法。
10.似是而非,两难问题的杀手锏
有些两难问题,不必去苦思冥想,因为这个时候你任何明确的答案都可能是错的。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语言去摆脱它,让对手去承受自己设置的圈套,这是不乱说话的一个诀窍。
说话本应准确清楚,但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两难的场面,这时我们就应该像王元泽一样善用似是而非。
王元泽是宋朝着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在他刚几岁时,有一个客人把一头獐和一头鹿放一个笼子里,问王元泽哪一头是獐,哪一头是鹿。王元泽回答说:“獐旁边的那头是鹿,鹿旁边的那头是獐。”王元泽的回答固然没有错。但是,王的回答是含糊其辞的,因为他没有确切地指明哪头是獐,哪头是鹿。然而妙也就妙在这“含糊其辞”上,王元泽如果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那就显示不出他的聪颖和机智,也不可能引起客人对他的才华的赞赏了。
当然要做到如王元泽那样机智的似是而非,是需要天赋的,但是至少我们也不能发生下面的事情。
一个财主晚年得子,不胜高兴。生日那天,大家都来祝贺。财主问客人说:“这孩子将来怎么样?”客人甲说:“这孩子将来能当大官!”财主大喜,给了赏钱。财主又问第二个客人说:“这个孩子将来怎么样?”客人乙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发大财!”财主又赏了钱。财主又问第三个客人说:“这个孩子将来怎么样?”客人丙说:“这个孩子将来要死的。”财主气极了,把他打了一顿。说假话的得钱,说真话的挨打。既不愿说假话,又不愿挨打,怎么办?只好说:“啊呀,哈哈,啊哈,这孩子,哈哈……”
法国着名的革命家、空想共产主义者弗朗斯瓦·诺埃尔·巴贝夫,1797年在凡多姆高等法院法庭上受审时辩护说:“当我第一次受审时,我曾隆重地提出保证,我要伟大地、庄严地来维护我们的事业,这样,我才对得起法国的真诚朋友,我才对得起自己。我一定会遵守我的诺言……”
“自由的精神,我是多么感激你!因为你使我处于比所有其他的人更为自由的地位。我所以是更为自由,正是因为我身上背着铁链。我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多么美好!我所维护的事业是多么崇高!它只许我说出真理——这也正是我要的。即使我的内心感觉没有对我指点出真理,这项事业会迫使我说纯粹的真理。正是因为我身上背着铁链,我在无数被压迫者和受难者之前有发表自由意见的优先权……”
“我们虽然关在人笼里,并受残酷的折磨,但只要我们还能得到那崇高的事业的支持,我们便有责任公开宣布我们所热爱的真理……”
巴贝夫就这样在法庭宣扬了革命理想,这种充满战斗激情的语言,人人都知所讲内容,但也没有明说,不失雄辩的力量。